老兵故事|保障兵老張,20年前曾是一名主發射號手

2020-07-15 臺海網

主發射號手

■胥家豪

老兵故事|保障兵老張,20年前曾是一名主發射號手

「嘟嘟嘟,起床!」清晨,老張踩著號音走出帳篷,第一個站在連長面前。連長低聲對老張說道:「班長,晚上又沒睡好?」「四點半就醒了,睡不著啊。」老張苦笑了一下。

整隊報告完畢,連長大步朝隊列邁去說道:「上午機關組織流程考核,火力單元的號手不出操了,利用開飯前的時間溫習溫習,其他單元做好陣地上的保障。」連長掃了一眼前排,頓了頓繼續說:「老張你負責一下。」「是!」老張的聲音震落了身上的露珠。雖然練習了20多年的答語早已內化為本能反應,但剛才的命令卻像在他心裡扔了一塊石子,激起陣陣漣漪。

老張所在的一連是全營標杆,專業最好的號手都集中在了這裡,全部是上士以下,甚至還有一個二年兵。老張跟著值班員的口令開始跑操,第一圈的時候還行,到了第二圈,隊列裡的年輕人慢慢提起了速度,老張的肺轟鳴起來,他深吸幾口氣,加快了腳步。三圈跑完,老張悄悄抹去頭上細密的汗珠。

考核快要開始,老張把保障工作安排妥當後,立刻換好裝備,朝哨位一路小跑,準備接早上第一班崗。

「班長,你這是來幹啥了?」哨兵看到全副武裝的老張,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站崗啊,你快回去吃飯吧,飯在保溫箱裡。」老張邊說邊拿起崗哨記錄本,籤下自己的名字。

「輪誰也輪不到您站崗啊,快回去吧,這班崗我一起站了。」哨兵握緊了手中的槍。

「去去去,別給我添亂,哪有當兵不站崗的?你快回去吃飯,吃完抓緊把昨天的那本題庫再看一看。」老張催促道。

看著哨兵遠去的背影,老張抖抖身體,挺直腰板,握緊了槍。以前列裝老型號飛彈的時候,他從沒有下過主發射號手的崗位,演練的時候自己永遠是站在演訓場上接受考核的人員,自然沒有站崗的機會。現在列裝的新型飛彈,更換了電路模式,簡化了規程。老張幹的專業被整體取消了,自己開始和徒弟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學習。面對新武器,小夥子們一個個衝在了前面,每次考試都把自己甩到後面。老張看著他們一個個走上了火力單元的號手崗位,卻也只能望洋興嘆。

老張把自己安排在第一班崗,就是為了能在哨位上看看號手們的考核情況。看到發射車旁矯健的身影,老張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二十年前,他剛剛走上發射號手的崗位,每天瘋狂地學、玩命地練,恨不得睡在發射車旁邊,生怕別人超過自己。這次崗位調整,連裡把老張調整到末端專業,還讓他當車長,老張理解連長的心思,怕自己落差太大,適應不了,給個臺階鋪墊一下。可是同專業的小夥子看一遍就記住的考題,自己是記了忘,忘了記,進度十分緩慢,在車長的位置上是如坐針氈。

轉眼間,第一階段的考核就要結束了,老張回過神來,忽然感覺腰部一陣刺痛。腰椎間盤突出這個老毛病又犯了,老張總是安慰自己,老天還是成全自己的,腰椎間盤突出的地方正好避開了主要神經,每次發病時的疼痛還能忍受。

「班長,時間到啦,您快回去歇著吧。」一回頭,下一班崗的哨兵已經站在身後。

「該是多長時間就是多長時間,你們不要照顧我!」老張扭過臉去。

「班長,您就別難為我了,快快快,交崗吧。」哨兵說著幫老張解開裝具,將他「推」出哨位。

老張在回宿營地的路上遇見了剛剛參加完考核的小夥子們,一路上「嘰嘰喳喳」地討論考題,遇到拿不準的還相互爭論起來,興奮極了。老張卻放慢了腳步,落在了人群後面,儘可能不讓他們的聲音進入自己的耳朵。以前每次考完試,老張總會眾星捧月般被圍在中間,大家聽他討論專業知識,眼裡滿是羨慕。現在遇到這種事,老張總是悄悄避開。

回到帳篷裡,老張剛擰開水壺,營部參謀急匆匆地跑進來,說營長請他去一趟。老張立刻放下水壺跟著他走了。到了營部,只見營長帶著幾個技術骨幹蹲在地上,圍著一臺上級配發的新裝備直搖頭。

「老張,快來看看,下午就要上場考核,這傢伙突然趴窩了。」看到老張來了,營長的臉上露出了喜色。

「哪裡出了問題?」老張快步走向裝備,詢問技術骨幹。

「元器件都測過電了,都是完好的,可能是線路出了問題。」技術骨幹揚起手中的電筆,「可怎麼也找不到線路上的斷點。」

「老張,你以前是搞電路的,你快看看咋回事,能不能修好。」營長抹了一把汗,焦急地問道。

「把咱們手頭上有的電工裝備都找來。」老張不慌不忙地打開電路盒,仔細端詳著裡面錯綜複雜的電路。

「還愣著幹什麼,快去找啊!」營長眼睛一瞪,衝在場的人喊道。

老張以前學過幾年發射車電路維修,雖然裝備不一樣,可電路卻還有相似之處。他搬了把小凳,每一個接頭、每一段線路逐個檢查。看著這些線路,老張深感現在裝備更新換代太快了,就這麼個一人高的裝備,裡面卻採用了高度集成的電路系統,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到了飯點,徒弟把飯菜端到老張身邊,老張擺擺手,飯菜就一直放在桌上,直到冰涼。汗珠流淌在老張和營長的臉上,老張的手微微顫抖,斷點依然沒有找到,距離考核的時間越來越近,老張加快了動作。突然,老張手中的電筆跳了一下,老張瞪大眼睛,緊緊捏住那根電線,源頭終於找到了,老張用二分法一段段地排除,最後將斷點鎖定在一根支路上。

「就是這個地方,趕快找一根線換上!」老張歪著身子想站起來,腰卻鑽心的疼,只得一屁股又坐回去。營長連忙扶起他,技術骨幹按照老張測定的部位更換電線後,裝備終於有了反應。營長來不及說話,重重地拉住老張的手搖晃了兩下,帶著裝備衝向演訓場。看著修好的裝備漸行漸遠,老張笑了笑,沒有說話。

考核圓滿結束,營長說晚上大家可以休息一下。老張走進學習帳篷,一多半座位上已經坐上了加班的戰友。看著小傢伙們有的嘴裡念念有詞,有的在奮筆疾書,眼前的景象徹底激起了老張與這些年輕的小傢伙一決高下的心氣。他坐下來,拿出筆記本,在扉頁上寫下:「主發射號手。」

「實戰」中成長

■韓 光

老兵故事|保障兵老張,20年前曾是一名主發射號手

列兵肖強分到某連一班後沒多久,他便發現班長經常不按套路出牌。為這,他可沒少吃苦頭。

來連隊後第一次障礙考核,成績平平的肖強那幾天訓練格外認真,滿心地想拿個好成績。誰知考核當天,班長以「摸底」為由組織全班先模擬考了一遍,體能消耗殆盡的肖強正式考核時咬著牙才考到及格,班裡其他人的成績也都打了折扣,全班成績在連隊裡倒數。肖強不懂,班長為了讓大家吃苦頭,不惜賠上班裡的榮譽,到底圖啥?

訓練時,肖強蹬空崴了右腳,痛得下不了地。班長蹲在地上瞧了瞧,就叫來兩個戰士左右架住他,兩手突然攥住了他的腳脖子。可能是班長的手勁太大了,肖強疼得大吼大叫,右腳拼命地往外拽,想掙脫班長的大手。

「你就這麼脆弱!」本來就是黑紅臉膛的班長,此時臉上不但積滿了烏雲,還電閃雷鳴的。

肖強從心底裡怵班長,只好忍著,汗珠子從臉上噼裡啪啦地往下掉。只聽「咔吧」一聲,骨頭復位了,然後班長又從口袋裡拿出膏藥給肖強貼上。

「只能休息兩天,然後正常訓練。」班長丟下一句話就走了。肖強更加認定,班長就喜歡「折騰」自己。

兩天後,正巧是實戰訓練課目,一班受領的任務是兩人一組端碉堡。班長把肖強留在了自己的組裡,肖強對這個決定很滿意,班長是特戰高手,端碉堡從無敗績,自己跟在班長身後學習就行。

戰鬥開始前,班長板著臉說:「你是小組長。」

「班長,這恐怕不妥吧?」肖強茫然地看著班長。

「這是組織研究決定的,我無權更改!」班長說得一點迴旋餘地都沒有。

這是他擅自做主的結果,還拿組織壓我。肖強雖明知是怎麼回事,但事已至此,請教破敵之策要緊。

「班長,你有什麼打算?」心裡沒底的肖強想向班長討主意。

「我現在是你的組員,你指揮我幹啥,我就幹啥!」班長表情顯得十分輕鬆。

瞧班長的架勢,他是要當甩手掌柜的啦。肖強心裡下定決心,他想看我的笑話,我決不能讓他得逞!

兩個人都靈活地運用戰術,像幽靈般地飄到了獨立樹旁,就地隱避好。「觀察地形,1號方案。」肖強向班長比劃了幾個手勢。

其實,這裡的地形地物,在出發前肖強在沙盤上早已了如指掌。在利用微型紅外線望遠鏡細察了實際地物後,他覺得採用左右夾擊的方式就能如探囊取物般端掉碉堡。這次行動也太容易了吧,肖強甚至感到有點不過癮。可就在兩人準備躍起時,突然由遠及近地傳來「沙沙」的腳步聲——是「敵人」的兩個遊動哨向這邊走來。

也好,先按兵不動,等遊動哨走遠再出擊!於是兩人又趴了回去。腳步聲越來越近,手電筒在獨立樹附近來回地照著。時間似乎停止了,肖強渾身肌肉緊繃著,一動也不敢動,汗水從腦門上像蚯蚓般地爬了下來。

遊動哨剛剛離開,旁邊的班長突然把一段幹樹枝壓斷了,「咔吧咔吧」的聲音在靜夜裡聽得格外清楚。「有情況!」「敵人」的遊動哨又折回身來。在引開敵人和端碉堡兩個任務之間,肖強下意識地選擇了更輕鬆的前者。正當肖強準備迎擊「敵人」時,班長卻搶先出擊了。消滅「敵」碉堡的任務,只能由肖強來完成了。

別無選擇的肖強匍匐著向碉堡一點點挪動,班長卻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了。不用問,他準是將那兩個「敵人」消滅了。他衝著班長打了個手勢——表明還是1號作戰方案。班長卻用手勢告訴他,讓肖強當狙擊手。

為啥要採用這個難度大的戰術呢?就算這樣,也應該由他當狙擊手更合適呀?我要不要以小組長的身份命令他呢?

就在肖強猶豫時,班長又擅自行動了,他箭一般地衝到「敵」碉堡正前方,對著碉堡就是一槍。「噠噠噠!」碉堡裡的「敵人」開火了。肖強快速地鎖定了「敵人」頭盔上的感應器,扣動了扳機,可打偏了。

「穩住神!再來一次!」

肖強深深地吸了口氣,狂跳的心才算恢復了正常。

「噠!噠!」班長不顧危險對著碉堡又連開了兩槍,而且是單發,故意引誘碉堡內的「敵人」朝自己多次開火,這樣給肖強的反應時間就長了點。

這次一定要消滅「敵人」。肖強再次扣動了扳機。從碉堡裡冒出了一股紅煙——任務完成。可就在他準備振臂高呼時,卻發現班長的頭盔也冒出了紅煙,班長「犧牲」了。

「班長,要是左右夾擊的話,你哪會……」肖強的聲音變得有些嗚咽。

「打仗不是紙上談兵,戰場情況瞬息萬變!你要有能力應付任何情況。」

肖強使勁跺了下右腳,給班長敬了個軍禮,他終於明白了班長的苦心。班長的手法真厲害,果然只用了兩天,「我一定要像班長那樣,在戰鬥中快速地成長起來……」

退伍日曆

■北 喬

換上夏常服,李斌心裡就開始盤算著退伍的事兒了。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是兵總有脫軍裝的時候,只是早晚而已。再說了,李斌是個明白人,心裡亮堂得很,服役期幾年前就結束了,這義務嘛也算是盡了。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沒幾個兵心裡不估摸著留隊的名額。

李斌這兵當得再平常不過了,沒啥榮譽,也沒犯啥丟人現眼的錯兒。從列兵到中士,穩穩噹噹、平平淡淡地扛過來了,他是個肩上沒啥擔子、名下沒啥職務的老兵。對這事,李斌的底氣倒挺足,他總說,沒有一大幫子老兵襯著,光是靠光杆司令也沒啥用,這部隊總得有老兵才行,要是都成了幹部那不亂套了。

指導員找李斌了解他走留的態度時,李斌一點彎子也沒繞,有啥說啥。指導員說:「想走也不是什麼壞事,組織會充分考慮你的要求,儘量滿足你的。」

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留下時,李斌滿不在乎地覺得,這部隊有啥待頭,早走早好,這邊宣布退伍命令,我那邊就收拾走人。現在知道自己退伍十之八九了,心裡頭又酸溜溜的,不是個滋味。這晚上,他一夜沒睡好覺,床板吱呀吱呀響個不停。想想自己為啥當兵,再想想自己當兵的這段日子,遺憾倒多了起來。一夜之間,李斌發現留下來也挺好。看來,「失去了才知道珍惜」這話一點不假。想歸想,李斌並沒有打消退伍的念頭。

當兵的日子不多了,把軍旅生涯這句號畫得圓滿點,也不至於以後想起來後悔。李斌找了本日曆搞起了退伍倒計時。雖然這法子不少老兵在用,但大家都是悄悄的。李斌自然也是秘密行動。

真正變樣的是李斌的表現。

他好像又回到了新兵的「陣營」,吃飯時他草草地扒兩口飯,搶著到崗上把哨兵換下來。訓練場上他又成了小老虎,有個什麼公差勤務、臨時任務的,他都第一個報名。遇上新兵和他爭,他一板臉,「你是新兵,機會多著呢,也不差這一次兩次的。」弄得新兵直跟他翻白眼。

以老兵身份自居的時候也有。有了閒空,他就這班遛到那班,逮住新兵就教導一番,內容也不外乎當兵不容易,得好好幹,珍惜當兵的這段日子,別讓自己以後遺憾之類的話。碰上了不上進的兵,他也來氣,「不聽我的話,有你想起來哭的時候,你等著瞧吧!」

日曆上還剩下幾個數字沒劃,李斌請了一天假進城,忙著買衣服、鞋子、大皮箱,採購土特產。離家這麼多年得好好打扮打扮,畢竟自己是來自首都,不能土裡土氣地回家。

跑了一整天回到班裡,李斌剛想喘口氣,歇歇神,手裡拿著日曆本的班長對他說:「指導員說讓你回來到他那兒去一下,有點事和你說。」都到這點上了,還有啥說的,不就是讓我退伍的事兒,李斌把東西往床底下一塞,就去了。

「這段時間表現不錯,組織上的意思是……」指導員拍著李斌的肩膀說。

「我要求留下!」李斌沒等指導員話說完,「我現在才發現我這兵癮還沒過足,指導員您放一百個心,我李斌保證好好幹。」

宣布退伍命令那天,名單上果然沒有李斌。那天,他猛然間覺得自己當兵的歲月才開始。

天際一顆星

■馮 斌

高原離天很近,每次聲響傳得都極遠,偏我嗓門又亮,聲如咆哮,戰士們都叫我「哮天犬」。

你沒猜錯,我是高原哨所的一條軍犬。

有了這大嗓門,我當仁不讓地成為邊防連啦啦隊的「隊長」,當然是光杆隊長,因為這兒兵很少。邊防連的3號哨所和林場的卡站滿打滿算9個兵,籃球比賽都湊不夠人數,每每都拉上我這條大名鼎鼎的軍犬當外援。雖說陣容寒酸了點,可隊友們和我衝鋒陷陣,身姿怎一個奮發了得,看——球揮灑出漂亮的弧線,我的尾巴也不覺搖晃出幸福的形狀。

高原哨所停駐了太多風景。一到冬天,這兒的兵眼睫毛上都凝著冰晶,面膛被凍得通紅。那一刻,我好心疼他們——不像我還有滿臉毛,能遮擋風雪。我還見過來高原演出的文藝輕騎隊,嗓音像銀絲線。她們扛著高原反應演出,像極了綻放的雪蓮。那天我歡呼叫好,口涎紛飛,嗓子都啞了。

這就是我,這就是邊防連的3號哨所。

這裡最讓我亢奮的便是夜半哨聲。深夜時,「嘟——嘟嘟……」一響,緊急的哨聲直直闖入我的小臥房,我就立刻豎起天線般的耳朵,捕捉這陣急促的哨音。雖然隔著房間,但在哨音的每一個間隔裡,我都能勾勒出戰士們整理被裝的畫面,在每一聲響動聲中,都能觸摸到作戰靴「嗒嗒」觸地的節奏。這聲音清晰到神經的每個紋理都顫動,簡直比世間所有聲響都動人。

大雪又封山了。

大夥把剩餘不多的肉分給了我,我又於心何忍呢?胃就是這時候餓壞的。胃反酸時,戰士大楊就給我灌小蘇打水、餵面起子,很快抑制住了胃酸。

我感激他、欽佩他,並發誓要報答他。那次巡邏,不期然林場著起大火,他撲進烈焰中搶救設備,出了火域後,才發現槍遺落在火勢中央。我拔腿就奔進火焰中,顧不得疼痛,叼出了他滾燙的槍。那一刻,他撫摸著我的頭,眼裡泛著淚花。

可是,如今再也聽不到他的話了。又一次林場起火,他奮不顧身闖入火海施救,因為風向突變,被一股猛然躥起的火舌擊中。他倒下時,沒力氣說出完整的話。我急瘋了,用嘴拖著他的衣領卻無濟於事,望著他嘴唇艱難地翕動,卻無法讀出他的唇語——那可是他的臨終遺言啊!我急得淚水滾滾而下,沾溼了滿臉的毛。

我常做關於他的夢,夢到他孱弱的唇語。醒來卻只能淌著淚陷入關於他的回憶中。他總和我講他的心事,我極認真地傾聽,眼窩漸漸發潮了。「把我當知心朋友就好了。」我心底默念著,並想著和他永遠並肩戰鬥下去。

可他卻永遠離開了。聽戰友說,他化作了天際的一顆星,於是哨所的夜晚多了這樣一幀畫面:星空下,一隻半蹲的軍犬,定格在天地寥廓處。

浩瀚黑夜,因為星空而不孤單。凝望著星辰,我仰面而泣,嗚咽不語。我覺得我離大楊真的很近很近,我對著天際狂吠不止,期望他能聽到我的聲音。

(來源:解放軍報)

相關焦點

  • 越戰故事之二:老兵王傑的故事
    他們用手撐著眼皮,眼珠在眼睛裡亂轉。實在困得很呀,連蚊蟲的嗡嗡聲都好像是在催眠。一個多小時後,通信員龔吉貴過來傳令,喊他們撤回。此時王傑想,其實自己還不算最危險,畢竟還有副班長在,是兩個人。通信員一個人回來傳令,才危險。又一個晚上,也是轉移到新的山頭宿營,王傑又是值第一班。那時新兵多,老兵少,都是老兵帶哨、新兵站哨,然後由老兵交哨,新兵繼續站哨。
  • 有一種遺憾叫「老兵會友」!
    現在是凌晨,來頭條分享一下發生在我身邊的那些感人故事! 故事題材來源於我們村組裡的一位老兵,姓伍,如果還在世的話,估計快80歲了吧!因為他的勤勞、純樸、善良以至於在這個新時代裡沒享受過舒服的晚年!這很遺憾! 從我家到他家也不足1000米,在村裡他是個十足的老好人,我也挺敬佩他!下面我就具體來說說發生在這位老兵的故事!
  • 【老兵故事】滄州吳橋縣退伍老兵——劉國良:在家裡升國旗的九旬老兵
    一、九旬老兵 初心不改6年前,為了達成劉國良舉行升旗儀式的心願,兒子立下了這根旗杆。從那時起,每年的建黨節、國慶節、春節等重大節日,他都要舉行升旗儀式。後來,知道的人多了,村幹部和一些村民也加入進來。升旗儀式在劉國良家,就像過節一樣隆重、喜慶。每次升旗前,他都要拿出兩三天時間做準備,買紅紙、寫對聯、擦拭旗杆,唱國歌、打敬禮,練了一遍又一遍。「我老了,這可能是能表達我對祖國感情的唯一方式了。」
  • 小小說丨老兵李奶奶
    老人情緒有些激動:「我年輕時當過民兵連長,野戰部隊女子偵察排長——」 「您,當過兵?」我著實吃驚。 見我吃驚,老人說:「什麼叫當過兵?我是40年的老兵,正經八百的師級幹部待遇。不過,退休也都20多年了,好漢不提當年勇啊。」我用敬佩的口吻說:「那,您今年80多歲了?」 「不像?82了。」
  • 男兵每月6元津貼,女兵為何多一些?老兵回憶:要買衛生紙
    買衛生紙還要悄悄的,說只有女兵一個月比男兵多點錢是買衛生紙用的,男兵在當時一般擦屁股都是用報紙。後來排長大哥又說,下連分派的事是大事,帶我又去找那個班長一起商量商量再定。論歲數班長比我還小一歲,但他比我早一年入伍,是老兵。蘿蔔長在輩上了。兵老一級壓一級。我們呆了有半個小時,要走了,他說再坐一會,從床兜裡拿了幾塊糖分著吃了。他還有點存貨,不像排長大哥那裡什麼也沒有。
  • 三個老兵的故事
    關於他的故事很多,雖然他已去世很多年了,可是在縣裡人們還是津津樂道。 其一。他在做物資局長時,帶下屬到北京出差,回來時途經唐山。他有一個叔伯姐姐在唐山市住,辦完事大家都勸今天別走,讓他到家裡去看望一下姐姐。那時候他這種身份做這件事的人情價碼,也就是20元錢的東西就可以了,但他捨不得。大家說,你出來這麼些年,這迴路過這,怎麼也應該去看看,你又很想她。禮品錢不行我們大家給你出,你一定要去。
  • 記憶中的老兵
    男主人是一名退伍老兵,曾參加過1962年中印邊境的自衛反擊作戰。小時候,偶爾聽他提起過當年打仗的事,但他很少講。 記憶中,這位陳姓老兵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有三點。 一是在生產隊的時候。那時,他是村上的飼養員,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晚上都住在村上的飼養室裡。每到冬天,他們飼養室裡的幾個大老爺們就把飼養室那張大土炕燒得熱乎乎的,睡著應該是比較舒服。
  • 抗美援朝老兵訪談錄④ | 周繼成:上甘嶺戰役中,他掩護黃繼光炸碉堡,身負重傷仍堅持完成戰鬥任務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歷經兩年零九個月,贏得了這場保衛和平、反抗侵略正義之戰的偉大勝利。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的第一聲吶喊,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的軍威。時光流逝,精神永存。每一位為國奮戰的人都會被銘記。
  • 劉維祥|媒人老張
    劉芳回家大鬧了一場,念及年幼兒子,不捨得離婚,只得去姑姑家哭訴,順帶著把老張夫婦埋怨了一番。老張妻子氣得牙根疼,發誓不再讓老張說媒。但老張不聽妻子的,他不怕媳婦,雖然他在兩口子打仗中不佔上風。老張妻子長得五大三粗的,有力氣,幹起來農活虎虎生風。老張在單位上班,終日閒散,捂出一身細皮嫩肉,手無縛雞之力。因此,幾次近身肉搏戰,老張均被媳婦牢牢壓在身下,飽受一頓老拳。
  • 我、老張和燒餅
    老張出場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故事大意是說一位妻子要出門,給懶丈夫套了一個餅在脖子上,等回來時,發現丈夫把嘴巴前面的那一塊餅吃完後,因為懶得轉動餅被活活餓死了直到參加工作後,才從同事老張那裡得知這個故事起源於浙江縉雲,故事中的餅也是有名的縉雲燒餅。
  • 如何保障我的錢?這有份答案
    有這樣一個古老的故事。傳說西塔發明了西洋棋,國王十分高興,決定重賞西塔。西塔說:「陛下,我不要你的重賞,只要你在我的棋盤上賞一些麥子就行了。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期望一夜暴富,起點哪怕僅僅是一粒麥子一塊錢,但只要你每天努力一點點,多進步一點,就能創造一個意想不到的奇蹟。很多人猜到了,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複利。說複利很神奇一點也不為過。
  • 修鞋的老張
    我家橋頭有一個修鞋師傅,人都叫他老張。長得不算高,中等身材,臉圓圓的,泛著略微帶點紫褐色的光。一年到頭都穿著洗得有點發白的工作服,半舊的運動鞋。無論晴天還是雨天,他都雷打不動的端坐在橋頭,等來修鞋,修拉鏈的人。 一般我們小區的人,哪家孩子的鞋壞了,無論運動鞋,皮靴,拖鞋,都拿去叫老張修。這要經了老張的手,眨眼功夫就為你修好,連一點破綻有時都看不出來。
  • 老張,老張
    然後走到一面掛著他老伴遺像的牆前,取下老伴的遺像,從主臥室的一個柜子裡拿出一塊乾淨的毛巾認真的擦了起來。他反反覆覆的擦了好幾次,一邊擦一邊用手撫摸著鏡中的老伴那張布滿皺紋的臉龐。他用低沉的嗓音對著遺像說了一句:「桂英呀,我回來了!」兩滴熱淚從他的眼角擠了出來,他趕緊用衣袖擦了擦,接著把老伴的遺像掛回了牆上,繼續打掃起屋子來。
  • 故事:嶽樺!你也是一個兵
    嶽樺,你也是一個兵!在凍土層,陪著士兵,寂寞高歌!  ——題記  第一次去維東哨所,周邊的白樺樹讓我心中歌聲嘹亮。  這裡毗鄰長白山原始森林,在我的感知裡所謂的原始森林就是「蔽日沒地」的幽深。上面被枝繁葉茂的樹林擋著,林下灌木叢生,被蕨類植物覆蓋著。
  • 鄉村老兵郭之中(小小說)
    趙利民 根據薛吉忠老師講述的村裡老兵真實故事改編而成。謹以此文獻給戰功赫赫的共和國老兵們。——題記我說的這位老兵就是我們村的郭之中先生小小少年就頂人拔兵去了運城,在閻匪謝克儉的部隊混口飯吃。憑著聰明勤快,幫助閻匪二戰區的醫療衛生隊在村裡給受傷的官兵創洗傷口、煎藥換藥、端飯打雜,漸漸懂得了一點醫藥小常識。隨後就跟醫務隊去永濟、下臨猗,上鄉寧、到臨汾。歷時五年,為能填飽肚子成長為一名舊軍醫。不久,運城被解放軍的陳賡部隊攻破,他投誠反戈,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跟著部隊先後解放了臨汾、太原。
  • 劉曉慶挑戰肖雄,《心靈深處》改編自志願軍180師老兵原著
    在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第三兵團180師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由於孤軍深入和執行錯誤指令,180師傷亡慘重,負傷、陣亡和下落不明人員的總數為7644人,政治部主任吳成德負傷被俘,成為志願軍被俘的最高級別將領,以至於該師在後來的多種歷史敘述中被稱作「韓戰中唯一全軍覆沒的隊伍」。回國後,師長鄭其貴、副師長段龍章皆被撤職留黨察看一年。
  • 保安老張軼事
    老張應聘當上了某小區的保安。上崗沒幾天,老張就把小區的車型、車牌一一登記在冊,張師傅、王阿姨、王老闆、趙經理都能隨口叫來,頗受小區居民喜歡。每天早上,老張就像檢閱官一樣,站在門口,看著住戶一個個開車出去,揮手、微笑,在他看來,幹保安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