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每天不重樣的食譜,簡單易做又美味,快來看看吧,保證你滿意
美食能帶給人滿足感,幸福感,帶給人溫暖,食物永遠是情緒低落的時候拯救人的大救星,也難怪會有人有感某些水果甜過初戀,有人有感品嘗美食幸福賽神仙。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幾款特色美食。
老北京炸醬麵
老北京炸醬麵,一道傳統的中式麵食,由菜碼、炸醬拌麵條而成,流行於北京 、河北,天津等地。所需食材,麵條500克、黃豆50克、黃豆芽30克、五花肉100克、鮮香菇3朵、芹菜50克、心裡美蘿蔔30克、黃瓜30克、白蘿蔔30克、香椿30克。甜麵醬1袋、幹黃醬1袋、豬肉餡半斤、香菇2把、蔥段、薑末、蒜末、料酒、生抽、老抽、料酒。製作也很簡單,1.黃豆清水泡發,入開水鍋焯熟撈出。黃豆芽入鍋焯熟。五花肉、鮮香菇洗淨切成半釐米見方的小丁。心裡美蘿蔔、白蘿蔔、黃瓜去皮切絲。芹菜、香椿洗淨切小段。2.炒鍋上火倒油燒熱,放蔥段、薑末、蒜末炒出香味,下五花肉丁中火煸炒,待逼出豬油,加一點料酒去腥,再加一些生抽炒勻,然後將肉丁盛出。3.鍋內留著煸肉的豬油,用碗把甜麵醬和幹黃醬調合均勻,倒進鍋裡中火炒出醬香,然後倒入五花肉丁、香菇丁、薑末,轉小火慢慢熬約10分鐘,直到醬和肉丁水乳交融,那才好吃(其間要不停攪動,如果覺得幹了,就稍稍加點水)。這時湯汁已收,離火加入蔥白末(早加就焦了),利用餘溫將蔥白燜熟。炸醬就做好了。4.另起鍋將麵條煮熟。與炸醬、菜碼兒擺在一起,吃時將它們拌在一起即可。
松鼠桂魚
松鼠桂魚又名松鼠鱖魚,是江蘇省蘇州市地方傳統名菜。當炸好的鱖魚(或桂魚)上桌時,隨即澆上熱氣騰騰的滷汁,它便吱吱地「叫」起來,因活像一隻松鼠而得名。這道菜成菜後,形如松鼠、外脆裡嫩、色澤橘黃,酸甜適口,並有松紅香味。菜品歷史:松鼠桂魚的前身是松鼠魚。清代《調鼎集》中有記載為:取鮪魚肚皮,去骨,拖蛋黃炸黃,作松鼠式。油、醬油燒」。鯚魚,即鱖魚,也叫「鯚花魚,南方人多稱其為桂魚,取蟾宮折掛之意。據說,早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蘇州就有「松鼠魚」了,而這道松鼠魚並非用鱖魚作為食材,而是用鯉魚製作,乾隆皇帝曾品嘗過後,贊其美味。後來,這道菜才逐漸發展成用鱖魚製作的「松鼠桂魚」。所需食材有,桂魚、幹澱粉、番茄醬、鮮湯、糖、香醋、酒、鹽、蒜瓣末、筍丁、香菇、豌豆、豬油、蝦仁、麻油。製作過程:1.將桂魚去鱗及鰓,剖腹去內臟洗淨瀝乾。各種配料洗淨備用。2.先按住魚身,把魚頭切下。再按住魚身,用刀把魚肉貼著骨頭片開(尾巴不要片開),翻面再片開另一片魚肉,然後把魚肚子處帶刺的肉給片掉。3.割下的兩片魚肉,皮朝下在魚肉上先直剞,再斜剞,深至魚皮成菱形刀紋。4.用料酒、精鹽調勻,分別抹在魚頭和魚肉上。再滾上幹澱粉,用手拎魚尾抖去餘粉。5.炒鍋用大火燒熱下油,燒至八成熱時,用手倒拎住魚肉,把鍋中燒熱的油從上往下澆在魚肉上。再將兩片魚肉翅起魚尾,放入油鍋稍炸使其成形。之後將魚全部放入油鍋炸,至金黃色撈起,放入盤中。6.魚頭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入鍋炸時,用筷子按壓魚頭,讓其下巴部位展開定型)。7.炸好後,裝上魚頭和魚肉拼成整條魚的形狀,頭部和尾部要翹起。8.將番茄醬放入碗內加鮮湯、糖、香醋、酒、醬油、溼澱粉拌成調味汁。9.鍋內留油少許,放蔥段煸香撈出,加蒜瓣末、筍丁、香菇丁、豌豆、蝦仁炒熟,下調味汁用大火燒濃後,淋上麻油。起鍋澆在魚身上即成。營養價值:鱖魚又名桂魚,含有蛋白質、脂肪、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肉質細嫩,極易消化,適合兒童、老人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鱖魚肉的熱量不高,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對想美容又怕胖的女士也是極佳選擇。
馬蹄糕
馬蹄糕是一種廣東省,福建省福州及閩南地區的傳統甜點小吃。相傳源於唐代,以糖水拌合荸薺粉蒸製而成。荸薺,粵語別稱馬蹄,故名。其色茶黃,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斷,軟、滑、爽、韌兼備,味極香甜。馬蹄糕口感甜蜜,入口即化;夏季蚊蟲比較多,吃完馬蹄糕極容易被蚊蟲叮咬,品嘗美食後建議不要外出,以免被蚊蟲叮咬,在室內做好防蚊蟲措施。營養價值:荸薺又稱馬蹄,荸薺中含的磷是根莖類蔬菜中最高的,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鹼平衡。因此荸薺適於兒童食用。荸薺有一定的抑制細菌作用,對降低血壓、防治癌腫也有一定效果。荸薺含有粗蛋白、澱粉,能促進大腸蠕動。荸薺所含的粗脂肪有滑腸通便作用,可用來治療便秘。荸薺質嫩多津,可治療熱病津傷口渴之症,對糖尿病尿多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荸薺水煎湯汁能利尿排淋,對於小便淋瀝澀通者有一定治療作用,可作為尿路感染患者的食療佳品。荸薺還含有一種抗病毒物質可抑制流腦,流感病毒,能用於預防流腦及流感的傳播。
蛋卷
蛋卷又稱瑞士蛋卷、奶油蛋卷。用麵粉、雞蛋液、白糖拌成麵糊,加牛油烤成片狀,抹上黃油,再捲成筒而成。色澤金黃偏紅,質鬆軟,呈海綿狀,蛋糖香味濃鬱。據傳,此蛋卷是瑞士傳來,故也稱瑞士蛋卷。將雞蛋汁充分攪拌,倒入燒燙的鍋內,兩手端鍋,順勢將蛋汁蕩勻成薄皮,略加烤焙即成蛋皮;然後,把原料用蛋皮捲成圓筒,即成蛋卷。趁熱食用,味極酥軟鮮美。菜品歷史:蛋卷的的發明不是為了美味,而是為了填飽肚子,在舊時代,窮苦的人家為了填肚子,挖野菜、草根來吃的人到處都是,但這些東西非常難吃,為了填肚子,於是就想出了個好辦法,就是將雞蛋和野菜、草根和在一起煮,但雞蛋不是常有,所以就將煮好的雞蛋、野菜、草根烘乾,捲成形,留著慢慢再吃,這就形成了蛋卷的始祖!在歷了無數個年代,直到上個世紀初,蛋卷一直處於單一的品種,單一的製作方法中,直到禮記餅家的創立,才將蛋卷進一步的擴大和發展,在經歷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洗禮,禮記餅家已經從小鋪仔變成了今天馳名中外的百年老字號,蛋卷也從單一的產品變成了的二十多種品種,上百個製作方法,數百個不同口味的蛋卷,其中蛋卷就是蛋卷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禮記餅家生產的「澳門特色蛋卷」憑著傳統的手工工藝,古法秘制,和現在的生產先進工藝,生產出的蛋卷已成為祖國大陸、港澳臺、歐美等國家地區久負盛名的特色產品!現在的市場上銷售的蛋卷都是蛋卷機做的,並且都是比較大型的機械,一般個人用不到的,純手工製作的蛋卷廠家不多,澳門禮記餅家的蛋卷是純手工製作的產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