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在拉麵宣講會現場,近700名海東籍拉麵從業人員參加活動。
韓木海買接受時報記者採訪
拉麵從業人員認真聽講
青海新聞網訊 在廣州,說起拉麵匠韓木海買,可謂算是拉麵人當中的明星。今年10月份,「廣州好人」榜揭曉,來自海東的拉麵匠韓木海買獲得2018年10月「廣州好人」榮譽,也是黃埔區唯一一名獲此殊榮者。
來廣州多年,因為樂於助人、關心城市文明發展,韓木海買被推選為廣州市黃埔區民族團結進步協會副會長、廣州市民宗局聯絡員、廣州市黃埔區「少數民族一家親」義工隊的秘書長。
此次獲獎,並不是韓木海買第一次因為公益獲得榮譽,也不是他第一次用自己的愛心溫暖他人。多年來,免費請環衛工人吃飯、去福利院送愛心,利用空餘時間去廠區了解青年員工的工作、生活狀態,為他們排憂解難。類似的公益,好人好事,對於韓木海買來講,已經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談起這些年在廣州的開店經歷,韓木海買有著說不盡的故事。
韓木海買是化隆甘都鎮人,24歲時,為了擺脫貧困,去西藏當了八年的長途司機。但好景不長,一場車禍卻改變了人生之路。當他意志消沉的時候,在廣州開拉麵店的哥哥帶他下海去創業,機遇面前,韓木海買沒有一點懈怠,2012年,借了17萬多元,在廣州開了一家拉麵店。
「剛到的那兩年,為了儘快賺錢還債,我都沒去過離店3公裡外的地方。」韓木海買摸著車禍留下的疤痕說。
雖遠離家鄉,韓木海買早已將打拼近十年的廣州當作第二故鄉,融入廣州當地生活後,生意也逐漸穩定,韓木海買開始做一些公益活動,他與其他志願者一起,赴廣州市海珠區社會福利院,為老人們捐資捐物,現場為老人們做拉麵,體型微胖的他被社區裡的朋友們親切的稱呼「肥佬」,早就把他當成了廣州人。
多年來,韓木海買經常邀請附近的環衛工人進店免費吃一碗麵,一提到韓木海買和他的「化隆拉麵」店,附近的環衛工人無一不豎起大拇指稱讚。而面對這些感激和稱讚,韓木海買笑著說:「一碗麵其實也沒有多少錢,我就是希望用我的行動,讓他們感受到西北人的熱情,感受到我們的關愛,更好地了解我們少數民族可愛的一面。
韓木海買的店裡,貼著「環衛工人、殘疾人食用拉麵半價,長期有效」的標識,當記者問及每個拉麵人努力賺錢擴充店面的時候,為什麼他卻熱衷於慈善事業時,他說,現在從事拉麵產業的人員越來越多,每個人都想做大、做好這個產業,都為了品牌和規模在忙碌。我們首先應該樹立好拉麵人形象的問題,我做公益事業,不單是自己回報社會,融入當地社會,更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少數民族,了解拉麵這個文化。
面對榮譽,韓木海買說:「我只是拉麵人中的一員,像我這樣的拉麵人在全國有很多,我們走出大山入城門,由此脫了貧致了富,改變了自己的理念、積極融入了當地城市,接受了當地城市的先進理念,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質量,我們也把西北少數民族的美食文化帶入廣州,為打造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廣州貢獻自己的力量。」
說起以後的發展,他希望組建一個屬於拉麵人的義工隊,更好地服務這座城市,更好地幫助貧困群眾,給各族人民展現出拉麵人熱情好客的一面,為拉麵產業樹立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