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拉麵匠變身「廣州好人」

2020-12-18 青海新聞網

12月20日,在拉麵宣講會現場,近700名海東籍拉麵從業人員參加活動。

韓木海買接受時報記者採訪

拉麵從業人員認真聽講

青海新聞網訊 在廣州,說起拉麵匠韓木海買,可謂算是拉麵人當中的明星。今年10月份,「廣州好人」榜揭曉,來自海東的拉麵匠韓木海買獲得2018年10月「廣州好人」榮譽,也是黃埔區唯一一名獲此殊榮者。

來廣州多年,因為樂於助人、關心城市文明發展,韓木海買被推選為廣州市黃埔區民族團結進步協會副會長、廣州市民宗局聯絡員、廣州市黃埔區「少數民族一家親」義工隊的秘書長。

此次獲獎,並不是韓木海買第一次因為公益獲得榮譽,也不是他第一次用自己的愛心溫暖他人。多年來,免費請環衛工人吃飯、去福利院送愛心,利用空餘時間去廠區了解青年員工的工作、生活狀態,為他們排憂解難。類似的公益,好人好事,對於韓木海買來講,已經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談起這些年在廣州的開店經歷,韓木海買有著說不盡的故事。

韓木海買是化隆甘都鎮人,24歲時,為了擺脫貧困,去西藏當了八年的長途司機。但好景不長,一場車禍卻改變了人生之路。當他意志消沉的時候,在廣州開拉麵店的哥哥帶他下海去創業,機遇面前,韓木海買沒有一點懈怠,2012年,借了17萬多元,在廣州開了一家拉麵店。

「剛到的那兩年,為了儘快賺錢還債,我都沒去過離店3公裡外的地方。」韓木海買摸著車禍留下的疤痕說。

雖遠離家鄉,韓木海買早已將打拼近十年的廣州當作第二故鄉,融入廣州當地生活後,生意也逐漸穩定,韓木海買開始做一些公益活動,他與其他志願者一起,赴廣州市海珠區社會福利院,為老人們捐資捐物,現場為老人們做拉麵,體型微胖的他被社區裡的朋友們親切的稱呼「肥佬」,早就把他當成了廣州人。

多年來,韓木海買經常邀請附近的環衛工人進店免費吃一碗麵,一提到韓木海買和他的「化隆拉麵」店,附近的環衛工人無一不豎起大拇指稱讚。而面對這些感激和稱讚,韓木海買笑著說:「一碗麵其實也沒有多少錢,我就是希望用我的行動,讓他們感受到西北人的熱情,感受到我們的關愛,更好地了解我們少數民族可愛的一面。

韓木海買的店裡,貼著「環衛工人、殘疾人食用拉麵半價,長期有效」的標識,當記者問及每個拉麵人努力賺錢擴充店面的時候,為什麼他卻熱衷於慈善事業時,他說,現在從事拉麵產業的人員越來越多,每個人都想做大、做好這個產業,都為了品牌和規模在忙碌。我們首先應該樹立好拉麵人形象的問題,我做公益事業,不單是自己回報社會,融入當地社會,更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少數民族,了解拉麵這個文化。

面對榮譽,韓木海買說:「我只是拉麵人中的一員,像我這樣的拉麵人在全國有很多,我們走出大山入城門,由此脫了貧致了富,改變了自己的理念、積極融入了當地城市,接受了當地城市的先進理念,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質量,我們也把西北少數民族的美食文化帶入廣州,為打造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廣州貢獻自己的力量。」

說起以後的發展,他希望組建一個屬於拉麵人的義工隊,更好地服務這座城市,更好地幫助貧困群眾,給各族人民展現出拉麵人熱情好客的一面,為拉麵產業樹立良好的形象。

相關焦點

  • 撒拉爾·精英|恭賀拉麵人韓木海買榮獲「廣州好人」獎
    近日,2018年10月「廣州好人」榜揭曉,憑藉著「用一碗拉麵拉近各民族之間感情」的公益精神和民族團結精神,來自青海化隆甘都鎮的拉麵人韓木海買獲得2018年10月「廣州好人」獎,也是黃埔區唯一一名獲此殊榮者。
  • 海東的拉麵傳奇:在全國開了兩三萬家店
    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海東市委書記鳥成雲說:「拉麵產業已經成為海東群眾擺脫貧困的『致富面』、促進社會穩定的『和諧面』、民族團結進步的『幸福面』、提升生活品質的『小康面』。」2上世紀90年代以來,青海省各級政府出臺了上百項政策措施扶持拉麵產業。
  • 半月談|海東的拉麵傳奇:在全國開了兩三萬家店
    上個世紀80年代,一些懷揣致富夢想的海東農民開始嘗試外出尋求商機,並敏銳地抓住了「開拉麵店」這門生意。在各級政府強力助推下,三代拉麵人藉助「親幫親、鄰幫鄰」的經營方式,讓拉麵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壯大於全國各地。
  • 拉麵穿針引線「一帶一路」 青海海東驚豔亮相杜拜
    圖為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海東市委書記鳥成云為嘉賓演示拉麵穿針。 李增兆 攝中新網杜拜6月13日電 (胡友軍)拉麵可以穿針引線,味道更是美妙不凡,青海海東讓杜拜驚豔,眾多杜拜民眾豎起拇指點讚!當地時間6月11日18時,2019中國·青海拉麵演示推介暨投資洽談會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市舉行。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海東市委書記鳥成雲,阿聯皇室顧問KhaledAlblooshi,中國駐杜拜總領館經參處參贊金磊,中國貿促會駐海灣地區代表處總代表周光耀,海東市副市長劉振華等300餘位嘉賓出席活動。
  • 青海「拉麵匠」在廈門的幸福生活
    如今,像他這樣在廈門打拼的青海籍「拉麵匠」不在少數。跨越2500多公裡的他們,早已紮根廈門,融入當地。走出山門 走向廈門「拉麵匠」與廈門結緣還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1988年,化隆縣一名年輕人隻身到廈門開辦了第一家清真拉麵館,靠早上賣油餅、牛羊雜碎,經營牛肉拉麵,年利潤5萬元。
  • 「中國拉麵」上雲 青海海東合作阿里推動拉麵產業數位化
    7日,阿里巴巴集團與海東市人民政府在海東籤署了《青海拉麵產業數位化平臺合作框架協議》,並舉行了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中國小吃產業帶」項目全國首發儀式。啟動儀式前,雙方就共同打造拉麵產業數位化平臺,推動拉麵產業全鏈路數位化升級,打造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中國小吃產業帶」項目進行了交流。
  • 百名面匠齊聚拉麵之鄉競技藝(附獲獎名單)
    在這裡使出十八般武藝進行一場關於拉麵技能的爭霸賽。省委、省政府一直給予拉麵產業政策和資金支持,並在化隆縣召開全省「青海拉麵就業創業工作推進會」;市委市政府出臺了《海東市推動拉麵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每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組團赴大中城市慰問拉麵企業,送政策法規、送金融服務、送技能培訓,協調解決困難等,助推拉麵產業提檔升級。
  • 青海:海東實現拉麵經營收入131億元
    來自海東市政府的消息,截至10月底,海東市拉麵產業實現經營收入131億元,利潤46億元,拉麵從業人員工資性收入53億元。從海東市走出去的拉麵店遍布全世界,為青海拉麵開創了一片新天地。數據顯示,海東籍拉麵人在國內279座大中城市開辦拉麵店2.83萬家,在20多個境外國家開設拉麵店39家,註冊登記拉麵自主品牌81個,品牌門店有1685家,拉麵勞務從業人員達17.96萬人,拉麵產業已成為海東市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生支柱產業和脫貧攻堅重點產業,7萬多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 「青海年·醉海東」拉麵精英雲集青海化隆爭霸演繹中國拉麵英雄匯
    著力發展拉麵經濟是助推脫貧攻堅的重大舉措。弘揚敢為天下先拉麵人奮鬥精神,展示高原特色地域民俗文化和拉麵餐飲行業風貌,持續鞏固各民族和諧發展的大好局面。「1月29日在中國「拉麵之鄉」青海省化隆縣成功舉行中國拉麵精英爭霸賽。
  • 青海「80後」拉麵匠16年磨一技 拉麵細可穿針
    李培源 攝  中新網西寧2月11日電 題:青海「80後」拉麵匠16年磨一技 拉麵細可穿針  作者魯丹陽  「老闆,一碗毛細,不放辣油。」  「老闆,要兩碗二細。」  ……  11日早上,不到8點,位於青海高原化隆縣群科鎮上的一家小牛肉麵館已人滿為患。
  • 亮海東特色 秀拉麵絕活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記者 魏慧敏 實心、實料、實功夫……7月24日下午,在第二十一屆青洽會海東市主題城市館——青海拉麵暨河湟美食技藝展主題日活動上,極具特色的青海拉麵技藝展示驚豔亮相,讓現場嘉賓和市民讚嘆不已。 活動一開始,拉麵師傅們將準備好的麵粉經過反覆揉搓後,不一會兒就成了光滑的麵團。
  • 《拉麵拉出了異國愛情》開機看青海拉麵匠如何贏得日本姑娘芳心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記者崔永燾報導) 7月8日,微電影《拉麵拉出了異國愛情》開機暨第五屆全省攝影大賽頒獎儀式在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舉行。《拉麵拉出了異國愛情》是根據青海省作協副主席李成虎所著小說《寄掛在別人屋簷下的愛情》改編的一部愛情創業題材微電影。影片講述了從大山走出的拉麵青年馬亥亞在上海邂逅復旦大學日本留學生惠子,因拉麵而相知相戀勵志創業的愛情故事。化隆拉麵創世30年,彈指一揮間,一碗拉麵已經成長為「拉麵經濟」。
  • 海東新區加快開發建設一周年 無限風光在海東
    對於海東人來說,一年是胸懷理想、日夜兼程的奮鬥徵途。    去年6月13日,市委市政府發出加快海東新區開發建設的動員令。坡頭區與海東新區管委會籌建處合署辦公,海東人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和信念,喚醒腳下的土地,從荒地、灘涂起步籌建新區,致力於打造粵東西北城市擴容提質的嶄新亮點。
  • 廣州好人肖金:好人助好人,傾心幫助遇到困境中的公益人
    廣州好人肖金正在忙碌地協調著,其中有一位叫「蓮心兒」的2級傷殘女孩就是他一直關注幫助的一位公益人。肖金在偶然的機會裡認識了公益人「蓮心兒」並一直進行關注。他知道「蓮心兒」是多家公益組織的志願者,專職公益13年,依靠自己手中的筆幫助許多殘疾人走出困境。她是2012年因救人受傷2級傷殘(頸二不完全性脊髓損傷),只能依靠輪椅代步終生。
  • 一碗拉麵創造62億元市場 堅守"匠心"出奇蹟
    有些拉麵匠個子小,夠不著和面的案板,只能踩著磚頭和面;有些拉麵匠胳膊勁不夠,剛開始根本拉不動面,一天勞作下來,胳膊都抬不起來,為了生計,必須咬牙堅持。  「其實,當初背井離鄉,更多的是無奈。」馬勇說。  曾在山東煙臺開拉麵館的回族拉麵老闆賈海武說,思念家鄉,是他們內心的痛。
  • 大美青海我的家 09 歲月流韻醉海東
    28公裡,距離平安區5公裡,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烏魯木齊等航線。這種多民族的融合,成就了內涵豐富,形式多彩的海東人文,從而,也使得海東成為了風情獨特的民族民俗藝術集聚地。但這裡卻是聞名全國的拉麵之鄉。有一個數據顯示:在我國280多個城市中,化隆18萬從業者經營著2.9萬家拉麵館,年收入達18億元,佔全縣創業經濟總收入的70%!這裡可供人們遊覽的景點主要有夏瓊寺、八寶山、馬陰山、旦鬥寺、李家峽北岸生態園、馬步芳公館、河群丹霞、公伯峽等地。
  • 拉麵狂福利!廣州特色拉麵篇!
    比較好吃的是地獄拉麵和海鮮拉麵,如果喜歡海鮮,又喜歡稍辣的口可以試下。海鮮拉麵賣相很好,肥美的青口和新鮮的大蝦一點都不摳門。地址: 六運三街4號101(正佳廣場東南門潮流站旁)一風堂一風堂,源自日本九州島福岡拉麵,秉承著將日本正宗拉麵帶給顧客的宗旨。白丸元味一風堂的原創拉麵。
  • 青海海東:「一碗麵」脫貧一方人
    央廣網海東12月16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段莉 馬玉芳)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青海省海東市「拉麵人」用充滿「青海味道」的「一碗麵」走出一條致富路,「拉麵經濟」成為帶動當地各族群眾脫貧增收的龍頭產業。在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一家拉麵店內,拉麵師傅張榮正在忙碌,不一會兒一碗碗熱騰騰的拉麵就被端到了顧客面前。幾年前,張榮報名參加了縣上組織的勞動力轉移培訓,考核合格後,走上了「帶薪在崗實訓+創業」的脫貧道路。
  • 「廣州好人」單挑中外110「燒臘」成功
    猛戳下面傳送門科普「廣州好人」就在您身邊!這次比賽的評委可都是大人物,照片從左到右依次為:星海音樂學院小提琴副教授黃奕,廣州交響樂團副團長兼樂團首席,廣東省提琴學會會長張毅,國際著名小提琴家,四川音樂學院教授陳響,廣州交響樂團青年小提琴家、廣州音樂沙龍創辦人、「廣州好人
  • 青海海東市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建拉麵產業數位化聯盟
    魯丹陽 攝   中新網青海海東7月7日電 (魯丹陽)「青海拉麵產業數位化」平臺合作框架協議籤約暨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中國小吃產業帶」全國首發儀式7日在青海省海東市召開。  上世紀末,青海東部農區海東市化隆縣、循化縣、民和縣等地的農民紛紛走出貧瘠大山,憑藉拉麵技藝,通過開拉麵店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