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在央視春晚上演了二十多年小品,然後再有也不知道哪天能有大結局的《鄉村愛情故事》的十幾年一茬接一茬播放,這些文藝作品都使得我們對東北飲食風格或多或少有了一些認識,不論天南地北還是哪兒的人都能隨口說出幾道東北菜,這幾年很多地方也都有了東北菜餐廳,東北菜以量多味道濃鬱為人們所歡迎,不論什麼飲食習慣的人好像都不會討厭東北菜,那麼問題來了,東北菜為啥不能像川菜、魯菜、粵菜還有淮揚菜那樣成為人盡皆知的有名菜系呢?
上世紀八十年代美食圈提出了四大菜系的說法,這十幾年又有徽菜、湘菜開始不斷出名,東北菜也是到處開餐館,可是東北菜跟前面那些菜系比起來有個差別,那就是那些個菜系可以上高端宴席,可是東北菜只能是開小館子,為什麼南方的地方菜可以成為菜系,而東北菜卻不能被稱為菜系呢?四大菜系排不進東北菜,連八大菜系也排不進要知道東北菜的口味其實也是不錯的啊。
東北菜之所以不能跟四大菜系齊名也是有原因的,我這裡歸納幾個出來,我這就是拋磚引玉,大家有不同觀點可以來評論區一起討論嘛。
賣相不夠精緻
咱們中國人做菜講究個色香味俱全,不少東北菜的味道是不差,但是色跟不上,這裡的色就是指菜品的造型和顏色。
東北的菜很難像南方菜一樣做到顏色漂亮擺盤精緻。東北的冬季漫長,食材的花樣自然就比不上南方多,另外很多食材的新鮮度也難以保持,嚴寒的氣候環境造就了東北人直來直去的性格優點,畢竟天寒地凍的誰也不想瞎耽誤工夫跟你磨嘰,說話能簡潔就簡潔,做菜也是如此,能一鍋燉就絕不忙個七葷八素的。很多東北的經典菜都是燉菜,各種鐵鍋燉。這些燉菜顯然就沒什麼漂亮的造型了。豬肉燉粉條子、酸菜血腸燉白肉、鐵鍋燉大鵝啥的實在不容易整出漂亮造型。
別說熱菜是一鍋燉了,很多涼菜都是一鍋拌,有的甚至連涼拌這個環節都省了,直接生菜蘸醬吃。每家東北菜館都有一道涼菜叫蘸醬菜,這道菜其實只適合自家人吃,或者自己一個人吃,一桌人拿著各種菜葉子、幹豆腐、蘿蔔、黃瓜往一個醬碗裡捅多少有點不好看不衛生。
菜品名字不夠雅
南方的菜系有很多菜餚的名字聽著都很不錯,比如佛跳牆、螞蟻上樹、金玉滿堂、霸王別姬、龍虎鬥(這道菜是貓燉蛇,現在幾乎沒有餐館做這道菜了)、紅燒獅子頭等各種聽起來比較好聽且略帶文雅的感覺。
東北菜的名字太過於直白,比如豬肉白菜燉粉條子、酸菜白肉燉血腸、鐵鍋燉大鵝、東北大拉皮、東北大拌菜,這些菜的名字一看就不夠秀氣,給人一種很粗放豪爽的感覺,東北菜適合自己人或者關係十分要好不講究的朋友來喝酒,正式的宴會確實不適合一整桌都是東北菜。
和魯菜口味相似但是不如魯菜精緻豐富
東北人好多都是過去的山東人跟河北人闖關東過去的,所以在飲食習慣方面跟山東的相似之處很多,結合東北的嚴寒環境導致東北菜雖然有魯菜的味道但是沒有魯菜口味豐富,做起來也沒有魯菜精緻,好多東北菜可以說是低配版的山東菜,所以東北菜很難自成一系。
以上就是我對東北菜為什麼沒能像其他四大菜系一樣成為高端宴會的大菜系的一點淺見,如果大家有什麼不同看法可以來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