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的折耳根是一個神奇的植物,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吃,也不會吃

2020-12-18 鄉食二妹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折耳根的做法。折耳根也叫魚腥草,在四川很多地方就有,甚至有的地方不用刻意的栽種,也會長起來。小的時候,我都常常到小路邊拿著鐮刀去撬折耳根。野生的折耳根更好吃,更清香。現在因為很多人都喜歡吃,所以很多農家家裡面也開始栽種折耳根了。它的價錢還好幾塊錢一斤呢。今天上街買成六元錢一斤,我只買了半斤三塊錢的,就可以拿來弄一份兒來吃啦。

時折耳根都是拿來涼拌著吃,也是大多數四川家庭裡的一道常見菜,涼拌折耳根。吃夠了涼拌的折耳根,偶爾也想換一個口味。今天我就拿折耳根來煮的湯,沒想到卻很意外。

首先鍋裡放入一坨豬油,豬油做的湯更白。

豬油化掉以後再放入一些肉炒香。沒有肉也可以,然後再放入清水。再放入洗好的折耳根,放適量的食鹽。

沒有準備肉的時候就直接把折耳根放進清水中煮就可以啦。水開以後煮兩三分鐘,把折耳根煮軟煮進入。水開以後再轉成小火,再倒入一個雞蛋液。

加入了雞蛋液的折耳根湯更鮮美和營養!然後再用小火把水再次的燒開。

有菜有肉,還有蛋,這一鍋湯實在是很有營養價值。

其實折耳根的作用其實很大,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效果。

把折耳根拿來這樣煮湯喝,冬天喝了熱氣騰騰的,不但可以暖身子,還有不錯的功效喲!關鍵是這個湯實在是太好喝了,喝起來很鮮美。

喜歡吃折耳根的朋友可以這樣是一是喲。味道真的是會讓你很驚喜!

相關焦點

  • 孕婦也能吃的折耳根食譜,折耳根六種家常做法
    折耳根味道刺激辛辣,是一種常見的植物。它的嫩葉、根莖都是可以食用的,是西南等地的著名的美食。折耳根營養豐富,具有清熱的食療作用。孕婦可以吃折耳根嗎?它怎麼製作才好吃?學一下折耳根的做法,讓你在家裡嘗鮮美食。
  • 只要你吃折耳根,我們就是親姐妹!
    先問一下:有多少人討厭吃香菜?又有多少人討厭吃折耳根?之前看到過一條#國際臭味等級表#,原以為鯡魚罐頭的奪冠是板上釘釘的事兒!沒想到,第一名竟然被韓國鰩魚片半道截胡了!而且,咱們中國的折耳根竟然也上榜了! 看起來平平無奇的折耳根,威力竟然這麼大?!
  • 折耳根又叫豬皮孔?重慶人年夜飯的必備菜餚,吃到它才算過年
    目前,大家對於折耳根的普遍認知就是:清熱解毒。因此,食用折耳根的理由似乎又新增了一個。同時,大家對於折耳根的態度也是非常鮮明的,愛的人把它當作寶貝,而厭惡的人,則是避之不及。有朋友表示,對於把折耳根叫做魚腥草這件事很難理解。在他看來,折耳根所具有的,是一種植物的香氣,怎麼就和魚腥味聯繫在了一起呢?這個問題很好理解,就像喜歡榴槤的人,從來不會覺得榴槤散發出來的是臭味。
  • 雲南人不淡定了!咱們經常吃的「折耳根」,有毒?
    其中有一樣野味可調味、可單吃、可入藥它就是雲南人最愛的「折耳根」魚腥草,又叫折耳根,是很多地方民間春天流行吃的一種野菜然而最近有養生文章稱魚腥草清熱消火的同時還有毒吃了會引起肝腎中毒甚至誘發癌症!?什麼?說折耳根有毒?
  • 折耳根怎麼做最好吃?這兩種體質的人不宜吃折耳根!
    我之前經常聽人說涼拌折耳根特別好吃,今天我也採摘了一些折耳根回來,請問折耳根要怎麼涼拌呢?涼拌折耳根需要煮嗎可以煮也可以不煮。折耳根口感脆嫩,有一股較為明顯的腥味,如果能接受其腥味的人群就可以不用煮,直接涼拌即可;如果不太喜歡,就可以用水煮一下,可以減淡其腥味,但是折耳根的口感會不如原來那麼脆嫩,根據個人口味來決定即可。
  • 折耳根的地道吃法,您知道嗎?越吃越想吃
    其實很多人對摺耳根還是很陌生的,大家回家嘗過不會做也覺得不好吃,今天就教大家做幾道好吃的折耳根。1,折耳根炒臘肉。做法:折耳根切一釐米多的小段,臘肉切片。先下臘肉,炒熟加入辣椒、姜、蒜。炒香加入折耳根,鹽和生抽。就可以了炒出來的折耳根味道軟糯,還有臘肉的香味,沒有奇怪的味道。特別好吃。2,涼拌折耳根。一定要比較嫩的折耳根,太老了不好吃。做法:折耳根切段,加入鹽、雞精、蔥花、薑末、蒜末、老抽、生抽、辣椒麵。拌勻即可,最好放幾個小時比較入味。吃白粥的時候吃。
  • 折耳根上國際臭味美食排行榜第一,雲貴川人民:折耳根明明是香的!
    折耳根(魚腥草)怎麼上榜了!我們折耳根明明是香的!香的!香的!作為一個折耳根愛好者,我確實理解不了那些折耳根厭惡者的哀嚎——比如我媽。她曾經在昆明街頭的煎餅攤子(別問我為什麼昆明也有煎餅)上,準確地吃出了雞蛋餅裡的折耳根碎末,然後當街嘔吐。
  • 貴州隨處可見的美食——折耳根
    屈指數來,一味折耳根,幫襯了多少美味。不寫寫它,心裡多少有些過不去。豆腐果、豆腐圓子乃至洋芋耙、燙菜、糯米飯、烤饅頭、油炸臭豆腐等等等等,莫不藉助折耳根複雜其味道,豐富其咬口。差不多可以這麼說,折耳根演主角,一定是它的獨角戲;不演主角,它照樣搶戲。一切都源於折耳根那獨特的味道和口感。據我所知,大江南北,大約只有川、渝、黔三省市,對魚腥草情有獨鍾。所不同者,川、渝食其葉,黔人吃其根。
  • 雲貴川專題 "折耳根"用英語怎麼說?
    折耳根,又名魚腥草,是讓雲貴川人民瘋狂的一道野菜。為什麼叫魚腥草呢?據北方人說,它聞起來有魚腥味。
  • 再捐3噸折耳根!湖北人民又懵了:這菜怎麼吃?綿陽人捐了娃娃菜、棒...
    這批愛心菜送到湖北之後,許多人第一次見,更不知道兒菜怎麼吃比較好。熱心的四川人簡直操碎了心,又教湖北人怎麼吃兒菜。 但是怎麼吃? 湖北人民又懵了... 在什邡,春季折耳根發嫩芽,這個季節,折耳根是招待賓朋的一個招牌菜,「涼拌折耳最安逸,最受歡迎。" 折耳根又名魚腥草,四川人還稱它「豬鼻拱」,是四川人飯桌上常見的一道菜。作為藥材和食材有清熱解毒,止咳祛痰,促進排尿的作用。
  • 折耳根不好吃?那是你沒找對地方!道養田的野生魚腥草,好吃不夠
    要知道,在川人的內心,折耳根是一道多麼敢愛敢恨的野菜,愛之人,愛不釋手;不愛之人,一點都不強求。幾個關於折耳根的故事折耳根(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名字眾多,如臭豬巢、側耳根、豬鼻孔、豬屁股等,其通用名一般作魚腥草。其實魚腥草也是俗稱,它遠古的名字是「蕺」。從蕺兒根到側耳根、折耳根,也可以看出方言在不同地域的變化。
  • 薄荷葉涼拌折耳根,折耳根的又一經典做法,拌一拌很簡單
    有條新聞就是說,貴州四川支援的幾噸折耳根,武漢兄弟們不知道如何烹飪?雲貴川渝,對摺耳根都是愛到不行,所以折耳根的吃法,沒有吃不來,只有吃不盡,網友老鄉們獻計獻策,比如涼拌折耳根,折耳根炒臘肉,折耳根炒木耳,酸辣折耳根等,一時間折耳根又熱搜了一把,今天我們推薦的也是折耳根的經典做法,薄荷葉涼拌折耳根。
  • 讀者故事|薺菜、蕨菜、折耳根,你吃過幾種野菜?
    吃野菜可不是現代人才有的專利,論情調,風雅的古人不知道比我們高明多少倍!「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的《浣溪沙》描繪了一副早春出遊悠閒浪漫的景致,春雨濛濛,淡煙疏柳,清茶春盤,春意盎然。好一個人間有味是清歡!此物自是有真味,唇齒之間留餘香。
  • 上了熱搜的「折耳根」是什麼!帶你打開新的食物世界大門,吃起!
    微博截圖小編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但俺也沒吃過折耳根,壓根兒不知道折耳根是啥呀!百度百科原來,折耳根指的是草本植物,即蕺菜,也稱為魚腥草、狗繩草。具體來看看吃過折耳根的網友們,如何評價這道美食!至於折耳根味道和口感,是深深獲得貴州人的喜愛,貴州人對此可以用垂延欲滴來形容。甚至在貴州,折耳根已經是一種默認的配菜和調味料了。Um…… 這種有益身心,被大家捧紅的折耳根我改天也去吃試試~作者:美芽
  • 愛吃折耳根的威遠人看看,現在曉得還不晚!
    折耳根是威遠人餐桌上常見的一道菜餚折耳根也叫魚腥草威遠人絕不會把折耳根叫做魚腥草先不說我們絲毫不覺得那是魚腥味就連「草」這一字也配不上折耳根在我們心中的地位現在是春天挖折耳根也成了威遠人戶外運動的一種方式對於一個威遠人來說,沒有折耳根的生活是空虛的,它有多重要呢?
  • 花椒/折耳根味的冰淇淋,你吃過沒得?
    冰淇淋的口味除了花椒、折耳根這種集妖豔與本土化於一體的清奇口味外,居然還有一個四川火鍋味!!!偏偏Lydia選了一個重口味雙球組合:蘇丹王榴槤+四川火鍋。為了保險起見,我和Vivian拼了一個雙球組合:四川花椒+愛恨折耳根。接下來的事情就讓人深刻體驗了一把啥子叫審題要仔細。
  • 你吃過東北涼拌菜,湖南四川的湘川麻辣,但這道你不一定吃得下去
    有的人喜歡吃清淡一點的,不過對於年輕人來說,大概只有重口味的食物才能滿足年輕人躁動的味蕾、大開的胃口了吧?你喜歡吃重口味的還是清淡的食物呢?重口味的食物是喜歡酸辣的多一點還是油膩膩的香鹹的多一點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具備地方特色的涼拌菜吧!
  • 折耳根又名魚腥草,它的全身都是寶,吃它功效真不少
    折耳根是四川一種特產,很多人吃起來覺得香,也有人吃不慣,甚至聞不慣這個味道。就跟有些人天生吃不了大蒜,香菜,蔥花一樣,吃不了的人自然不會覺得這是好東西。其實,折耳根的吃法比較多,常吃折耳根對身體好處多。
  • 折耳根,這個被大半個中國嫌棄的魚腥草,卻是西南地區吃貨的最愛
    魚腥草,一個讓北方人聽見名字就能想到味道而發嘔的名字,同時也是一個讓雲貴川渝人民聽到名字就眼睛發光,口水直流的名字。魚腥草又名折耳根,對於這個美食的爭議不是一般二般的大,豆花是吃甜的還是鹹的,興許在某些環境下大家是可以理解和調和的。但是,折耳根到底能不能吃,它到底有沒有魚腥味,好吃還是不好吃?
  • 折耳根:四川人舌尖上的叛逆
    折耳根跟香菜一樣,喜歡的人獨好這口,不喜歡的提及名字就皺眉頭。喜歡吃的人,就喜歡那股腥味和爽脆。吃到它就是吃到了家鄉味道!不喜歡吃的人,覺得很大魚腥味,像吃生魚鱗片,口感有點粉,超噁心的。當代作家汪曾祺曾在《五味》中寫道:「有一個貴州的年輕演員上我們團學戲,她的媽媽不遠迢迢給她寄來一包東西,是『擇耳根』,或名『則爾根』,即魚腥草。她讓我嘗了幾根。這是什麼東西?苦,倒不要緊,它有一股強烈的生魚腥味,實在招架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