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千年州橋重見天日 南北橋面長約20.3米「州橋明月」曾是汴京...

2020-12-15 瀟湘晨報

州橋本體 本版圖片由採訪者供圖

遺址中發現的瓷器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鄭松波實習生嶽媛

二次發掘,千年古橋見天日

1984年

8月,開封市政工程公司意外發現了州橋遺址。開封市文物部門對州橋進行部分發掘後,又將其重新掩埋。

2018年

4月~7月,考古部門對中山路東面積約3.5萬平方米的地塊進行文物勘探,初步探明汴河在開封轄區內的位置、走向、保存狀況。

10月,汴河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正式啟動。經過考古發掘,除了探明汴河的基本情況,還發現有比較豐富的明清時期的房屋建築基址、灰坑以及水井,金元時期的陶灶、房屋基址等。

2020年

3月23日,正式啟動州橋遺址本體考古發掘工作。由河南省考古研究院與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的考古隊,已順利發掘出部分青石橋面、明清建築基址、洪水淤積、人骨等遺物。經測量,州橋南北橋面長約20.3米。

規劃

考古工作隊將按照考古發掘工作計劃穩步實施,並根據發掘進度同步啟動州橋遺址本體保護展示方案設計工作。

對於開封人而言,「州橋」是一座石橋,更是千百年來通聯古今,見證開封歷史的一座古蹟。州橋遺址位於今天開封市中山路與自由路交叉口南50米,是北宋東京城御街與大運河汴河段交叉點上的標誌性建築。近日,備受關注的州橋遺址發掘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這座沉寂於泥土中千餘年的神秘古橋,終於重見天日。

州橋始建於唐代建中年間,據明成化《河南總志》記載,因橫跨在當時作為南北大運河重要組成部分的通濟渠上,故名「汴州橋」。五代時期,「汴州橋」稱「汴橋」。北宋時期,通濟渠也稱汴河,「汴橋」改名為「州橋」,也稱「天漢橋」。

汴河是當時南北漕運的大動脈,而州橋跨越汴河,站在橋上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中間是天街,處於全城的正中心,是最為繁華熱鬧的地方,其建築也最為華麗氣派,可以稱作東京城的標誌性建築。

《東京夢華錄》記載,州橋,正名天漢橋,正對大內御街,橋下汴水奔流,橋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兩岸的店鋪、酒樓繁榮,笙歌連成一片。每當月明之夜,「兩岸夾歌樓,明月光相射」,晴空月正,登橋觀月的人群紛至沓來,熙熙攘攘。人們俯瞰河面,銀月波泛泛,皎月沉底,故被譽為「州橋明月」,是汴京八景之一。

明代開封為朱元璋第五子的封地,曾大興土木。出於漕運的需要,當時將宋代的棚梁式州橋改造為拱券式。

州橋雖然重見天日,但其身上仍縈繞諸多謎團。上世紀80年代考古初勘受限太多,對地下古「州橋」的認識是否準確?這座磚石結構的拱形「古州橋」與宋代州橋有沒有可能是在同一位置上疊壓的兩座橋?古州橋究竟何時淤沒……

關於州橋的具體樣貌,世人只能根據描寫它的詩詞去想像。即使有《州橋明月圖》,也只是清人模仿宋人的畫圖繪製而成的。

州橋遺址未來會如何開發、如何保護?

7月24日大河報記者電話聯繫了開封市文物局相關工作人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目前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戰略統領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宋都古城保護與修繕工作,高質量實施一批標誌性、引領性項目。未來州橋的保護展示便是構建凸顯城市軸線、體現城市空間的宋文化傳承展示主軸文化帶上一個重要的標誌性工程。

國家文物總局《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專項規劃》中將州橋遺址列為大運河重要文物系統性保護整治工程「重要運河水工遺存保護」名錄。河南省《河南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中將州橋遺址列入「大運河沿線重點文物保護展示工程」名錄。

當下,隨著州橋遺址本體考古發掘工作逐步推進,州橋更為清晰的脈絡正在一點點鋪展開來,很多未解的州橋之謎也許很快就會浮出水面。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河南開封:被李自成灌沒的州橋正在歸來
    中山路縱貫南北,是開封市最為繁忙的交通要道,可以預見在此開掘深溝對全市將造成怎樣的影響。市政工程公司的工期本來就很緊張,他們只答應給考古隊3天時間。考古隊晝夜不停,很快清理出了4米寬、17米長的橋面。橋面用的是青石板,但石板已殘缺不全,裸露在外的大部分是青磚。面對這個寶貝,考古隊捨不得停下來。
  • 北宋都城開封的標誌性建築——州橋露出橋面
    新華社鄭州7月29日電(記者桂娟、雙瑞)經過持續考古發掘,北宋都城開封的標誌性建築——州橋露出橋面。這座埋藏於泥土千餘年,見證北宋市井繁華,作為「汴梁八景」之一的古橋,在世人面前漸露容顏。工作人員在河南省開封市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進行清理髮掘(7月27日攝)。
  • 古人讚美開封州橋的詩句令人心馳神往,吸引著無數遊人尋覓州橋
    古人讚美開封州橋的詩句令人心馳神往,吸引著無數遊人去尋覓州橋的遺蹤。然而,由於歷史上開封屢遭黃河水患的侵襲,金元之後,汴河漸被淤泥淹沒,尤其是明末黃河大水灌城後,州橋便被泥沙深埋於地下了。1984年,宋城考古隊在開封中山路中段地下4.3米處發掘出古州橋遺蹟,才使它得以重見天日。據說,將來還將建成一座州橋地下博物館,供中外遊客參觀遊覽。
  • 行走大運河|詩人多次吟詠的州橋,見證了開封運河的鼎盛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向前公元1170,南宋官員範成大奉命出使金國,渡過淮河,踏上中原土地,路過舊都汴京開封時,寫詩一首: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詩文裡的州橋,正是北宋大運河漕運發達的一個象徵。北宋以開封為都城,開封以漕運為支撐,開封與漕運共舞,在歷史上點燃了耀眼光芒。10月25日,河南省「行走大運河」網絡媒體採訪團來到開封,依託開封漕運的,探尋運河千年煙雲。根據史書記載,北宋中晚期的城市人口,最高達到150萬。
  • 四次「精探」八裡橋 古舊橋面石重見天日
    始建於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的永通橋,即北京人所謂的八裡橋,位於朝陽區管莊鄉八裡橋村東南方向。八裡橋長約50米、寬約16米,南北橫跨於通惠河上,2013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飽經滄桑數百年,八裡橋積存下諸多傷病。
  •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自公元1276年元朝建立大都以來,北京城內南北向形成了一條長約7.8km中軸線,縱貫正陽門、天安門、故宮、鼓樓、鐘樓等大型建築,以金、紅二色為主色調與四合院灰與綠營造的安謐,構成強烈對比的視覺反差,給人極具震撼的審美感受。
  • 預告 金秋有約 雲賞汴梁:開封文旅百場雲直播活動精彩劇透
    10月10日,周六下午3:00,直播間裡一起聽一聽「夢裡張莊」的故事。明月」。州橋遺址也是開封人民最深刻的記憶。它曾位於北宋東京最繁華的市中心,南北交匯,連綴起御街和開封千年不改的中軸線,曾經有過「兩岸夾歌樓,明月光相射」的代代繁盛,也有過《水滸傳》中落魄好漢楊志賣刀的民間傳奇。
  • 《天涯明月刀》手遊汴京烤鴨如何做 汴京烤鴨製作配方教程
    導 讀 天涯明月刀手遊裡汴京烤鴨怎麼做呢?
  • 河南一百齡水漫橋重見天日 遭泥沙掩埋39年(圖)
    河南一百齡水漫橋重見天日 遭泥沙掩埋39年(圖) 2014-06-13 11:20:01  姓名:新鄭人和寨村惠濟橋出生:始建於公元1913年(民國二年)經歷:曾是新密、新鄭、許昌三地民眾通行的要塞通道、1975年被山洪泥沙掩埋
  • 開封西湖:巧用黃河水 精心打造五湖六河繞汴京
    映象網訊(記者 燕子丹 王韶卿 文/圖)很多人都知道開封是聞名中外的八朝古都,但卻很少知道它還是北方水城。五湖六河繞汴京的景觀,讓這個北方城市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韻味。開封西湖景區南北長5.6公裡,東西兩岸最寬處1.2公裡,最窄處211米,總體規劃面積為8400畝,其中一期工程北起連霍高速,南至晉安路,佔地面積約6500畝,於2011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2014年5月1日成功蓄水,2015年10月28日正式開園,項目總投資約40億元。
  • 河南開封 北宋鼎盛時期的皇城遺址
    最外一重為外城,北宋定都開封後,曾多次在後周外城的基礎上重修和擴築。宋真宗趙恆、宋神宗趙頊重修,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更展築城垣南部,周圍五十裡一百六十五步,呈菱形,南北長而東西略窄。外城闢十二門,又以汴渠、惠民、金水、廣濟四河貫串全城,另設九個水門。外有城壕名護龍河,闊十餘丈。濠內外皆植楊柳,粉牆朱戶,禁人往來。外城每百步設馬面、戰棚、密置女頭,旦暮修整,望之聳然。城裡牙道,各植榆柳成蔭。
  • 北宋狀元橋橋面現鄱陽 原系範仲淹任職所建(圖)
    北宋狀元橋橋面現鄱    本報鄱陽訊 朱芬妮、記者夏昊攝影報導:近日,在鄱陽縣城學門口附近,一塊距今900餘年的北宋狀元橋橋面被鄱陽鎮北門村村民在整理田地時挖出。該橋面長約兩米、寬約1.5米、厚約20釐米,總重量超過500公斤,系整塊青石雕刻而成,正中為雙龍戲珠圖案,其雕刻工藝精湛,構圖古樸大方。  據初步考證,該橋面為北宋(寶元)年間(1036年)範仲淹在饒州(現鄱陽縣城)任知州時所建州學門前狀元橋上之物。  據《鄱陽縣誌》記載,範仲淹所建州學設3道大門,中間為狀元門,門前一橋,名狀元橋。
  • 中部崛起勢正勁:河南篇丨有詞有酒有故事 包大人喊你來開封「打卡」
    作為開封歷史文化信息的重要載體,開封城牆是中外遊客來此打卡的必來之地。據了解,開封現存明清城牆,包括牆體、城門、附屬建築及其地下遺址等,總長14.4公裡,並有兩處水門連通城內外水系,是保存比較完整的中國第二大明清城牆。
  • 團風長河上將建一座新橋,橋長66米橋面寬20米,暫定名湖濱路中橋
    有水就有橋,長河上有10多座橋,其中最古老的是距今有500多年歷史的盤石橋,盤石橋的修復工程已經於2019年3月完工。這些橋中有的已經成為了危橋,比如,十裡湖村邊的那座橋,不僅橋面狹窄,連兩邊的欄杆也已經損壞。在距離十裡湖危橋南邊不到1公裡處,決定修建一座新橋,修建新橋的工程已經啟動。
  • 開封龍亭:原來你是皇帝的宮
    燕雲十六州所轄的土地東西約六百公裡,南北約二百公裡,面積約為十二萬平方公裡,包括了今天北京、天津、河北西北部和山西大同周圍的大部分土地。圖示。從與遼國新劃定的邊界線,到當時的中原王朝首都汴梁開封,八百裡一馬平川,沒有任何一個關險可以阻擋彪悍的騎兵兵團衝擊。從此四百年,中原王朝完全失去了軍事上的戰略主動地位,這也為後來北宋的滅亡埋下了伏筆。第二段:北宋時期。公元960--1127年,北宋在開封建都168年,龍亭是北宋皇宮所在地。金代末年,也曾將都城遷到開封,在此建造皇宮。
  • 昔日繁華汴京的一角,去開封遊玩,清明上河園應是必看景點
    開封,河南的一座地級市。同時,開封也是一座古城、古都,而昔日的開封則喚作汴州、東京、汴梁以及汴京等。根據史料記載,開封作為一處古城,至今已經擁有四千多年的建城史。當然,稍微了解點歷史的人應該知道,實際上開封在北宋時期是最繁榮,身為北宋都城,它是世界上第一大城市。
  • 汴梁旅遊|開封州橋遺址現場「雙節」期間吸引遊客紛至沓來
    今年國慶、中秋期間,位於開封市中山路與自由路交叉口附近的州橋及汴河遺址公眾考古研學現場,每天傳出的都是遊客們的驚奇聲、歡笑聲,一批批遊客,一張張笑臉,一陣陣讚嘆,讓這個往日沉寂的遺址發掘現場氣氛活躍。,20多歲的古麗帶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家人樂樂呵呵地來到考古現場,在解說員生動有趣的解說中,饒有興致地參觀了3個大型考古探方。
  • 開封夜市之州橋夜市
    開封夜市 開封夜市本就名揚河南,譽滿神州。疫情過後國家為了「六穩、六保」,放開了地攤經濟。開封夜市更火了!那麼列位看官知道大宋時國都東京的夜市都有哪些?又都是些什麼小吃嗎?一,州橋夜市出大內皇城宣德樓沿御街南行,左邊是景靈東宮,右邊是景靈西貢。穿大晟府過太常寺至穿城而過的汴河就到了州橋。
  • 汴京烤鴨是北京烤鴨的祖宗
    我曾一度在州橋附近走動,想像著千年之前的帝都就在我的腳下,夜市的繁華市聲仿佛衝破數米深的土層躍上地面,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美食飄香引人駐足。這烤鴨就在其間,當時文獻記載不叫烤鴨,叫做炙鴨、爊鴨。如果按時間算,北京烤鴨弱爆了,汴京烤鴨是北京烤鴨的祖宗,連元大都都是照搬東京城移植過去的,不但四合院仿照,連艮嶽的殘石也搬運過去裝點門面了。
  • 汴梁文化|開封州橋及汴河遺址公眾考古研學基地公眾開放日見聞
    跟家人一道,到州橋和汴河遺址考古現場看看去!」10月29日一大早,河南省開封市的市民們就三三兩兩地來到了州橋及汴河遺址公眾考古研學基地,爭相一睹州橋、汴河遺址的考古現場。不到9時,放映考古短片的教室裡就坐滿了滿懷期待、等著觀影市民。隨著短片的播映,市民們對開封歷史感到心裡更加「透亮」了。古代州橋到底啥樣?「大坑」裡都有哪些值得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