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泰國機場十年40倍漲幅之路,上海機場仍有估值提升空間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新財富雜誌

泰國機場在泰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市值達到約2300億,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機場上市公司。尤其近10年走出了40倍漲幅之路,成為明星標的,對其復盤發現:泰國機場是典型國資+外資鎖定的泰國核心資產,其下轄六家機場,幾乎壟斷了泰國出入境流量,而旅遊業又是泰國支柱產業;旅客吞吐量增速看,韌性足,近十年複合增速12%。對比上海機場與泰國機場,幾個維度來看:核心資產屬性上,泰國機場略勝於上機;但上機經營環境的穩定性、以及免稅增長的潛力則好於泰國;從公司治理角度,泰國機場極其克制的資本開支一定程度鑄就了成本優勢,但上海機場憑藉管控得力亦使得成本可控。兩者接近的盈利水平,各有千秋的管理與經營環境,但估值的顯著差異下,上海機場具備市值提升的空間。(華創證券 吳一凡、劉陽等 發布時間:2019年11月3日)

泰國機場在泰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市值達到約2300億,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機場上市公司。尤其近10年走出了40倍漲幅之路,成為明星標的,對其復盤發現:泰國機場是典型國資+外資鎖定的泰國核心資產,其下轄六家機場,幾乎壟斷了泰國出入境流量,而旅遊業又是泰國支柱產業;旅客吞吐量增速看,韌性足,近十年複合增速12%。對比上海機場與泰國機場,幾個維度來看:核心資產屬性上,泰國機場略勝於上機;但上機經營環境的穩定性、以及免稅增長的潛力則好於泰國;從公司治理角度,泰國機場極其克制的資本開支一定程度鑄就了成本優勢,但上海機場憑藉管控得力亦使得成本可控。兩者接近的盈利水平,各有千秋的管理與經營環境,但估值的顯著差異下,上海機場具備市值提升的空間。(華創證券 吳一凡、劉陽等 發布時間:2019年11月3日)

泰國機場在泰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市值達到約2300億,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機場上市公司。尤其近10年走出了40倍漲幅之路,成為明星標的,對其復盤發現:泰國機場是典型國資+外資鎖定的泰國核心資產,其下轄六家機場,幾乎壟斷了泰國出入境流量,而旅遊業又是泰國支柱產業;旅客吞吐量增速看,韌性足,近十年複合增速12%。對比上海機場與泰國機場,幾個維度來看:核心資產屬性上,泰國機場略勝於上機;但上機經營環境的穩定性、以及免稅增長的潛力則好於泰國;從公司治理角度,泰國機場極其克制的資本開支一定程度鑄就了成本優勢,但上海機場憑藉管控得力亦使得成本可控。兩者接近的盈利水平,各有千秋的管理與經營環境,但估值的顯著差異下,上海機場具備市值提升的空間。(華創證券 吳一凡、劉陽等 發布時間:2019年11月3日)

相關焦點

  • 復盤泰國機場十年40倍漲幅之路,上海機場仍有估值提升空間_新財富網
    尤其近10年走出了40倍漲幅之路,成為明星標的,對其復盤發現:泰國機場是典型國資+外資鎖定的泰國核心資產,其下轄六家機場,幾乎壟斷了泰國出入境流量,而旅遊業又是泰國支柱產業;旅客吞吐量增速看,韌性足,近十年複合增速12%。
  • 價值股:中國國旅十年漲幅18倍!
    今天我們所選的價值股是一隻十年十倍大牛股,名稱是中國國旅。自公司2009年上市以來,十年時間漲幅超過18倍。
  • 上海機場:短期衝擊程度有限 跑道產能可以提升
    一、長期跑道產能仍有提升空間短期內受新冠疫情影響,預計2020公司飛機起降/旅客吞吐量增速分別為-14.85%/-19.08%。疫情降低收費航空收費,該舉措將再降低約9.4%航空性收入。但中長期,預計上海機場跑道的產能利用率還有15%的提升空間,隨著衛星廳投產及航班正常率提升,上海機場有望迎來時刻資源釋放。同時,寬體機置換窄體機進程持續推進,上海機場旅客量增速將持續超過飛機起降架次增速。
  • 中藥界茅臺:10年22倍 市值超上海機場(超級品牌概念股)
    以最新市值看,片仔癀市值已超過上海機場的1461億元,且也超過韋爾股份、歌爾股份、用友網絡、三六零等科技股,還超過中國中鐵、中國交建、中國重工、中國國航等中字頭央企上市公司,距離中國中車的1552億元僅一步之遙。今年以來,片仔癀股價持續飆升,累計漲幅超過127%。往前回溯看,該股在近十年時間裡,累計漲幅接近22倍,是A股市場長線大牛股之一。
  • 市盈率486倍的上海機場值得買嗎?
    這隻股票就是上海機場,現在市盈率486,市值1451億,過去十年漲了十倍。2019 年,上海機場營業收入109.4億元/+17.5%,其中,航空性業務收入40.8 億元/+2.9%,非航收入中,商業租賃收入54.6 億元/+37.1%,其他非航收入14.0 億元/+2.9%。
  • 上海機場,看得見低估的好賽道優質股
    比如說,海天味業的市盈率都超100倍了,千禾味業的動態市盈率已經達到80多倍,洋河股份的市盈率也要接近50倍了。這些個股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希望再度大漲給我們帶來可觀的收益有點不現實,可自選裡還有一支好賽道的股票今年沒漲,有望在2021年承擔起帳戶增值的重任,它就是上海機場。上海機場的生意模式相當簡單,和長江電力一樣,屬於坐地收租,躺著數錢的那類,行政加自然雙壟斷。
  • 機場進入非航時代,免稅店成最大看點
    機場板塊的收入主要來自航性收入以及非航性收入。隨著非航性收入佔比逐漸提升,該板塊投資邏輯已從過去的基建帶動逐漸向非航業務靠攏,特別是機場免稅業務。那麼,2020年機場板塊會如何表現?市場的關注點又會有哪些?航性收入空間有限截至12月31日,交運運輸板塊股價漲跌幅度排名較為靠後。全年該板塊漲幅為15.93,遠低於電子板塊75%的漲幅。
  • 上海機場深度解析:撥雲見日,重新起飛
    從 5 月份起,我們判斷機場業務量將有明顯恢 復。從中長期來看,上海機場依然受益於香化消費升級以及海外免稅回流,衛星廳帶來 的免稅以及航空收入增長將基本上覆蓋新增投產成本。受此次疫情衝擊,上海機場短期 估值下跌,但對長期 DCF 影響不大,此時反而對中長期投資者來說具備較強投資價值。
  • 機場進入非航時代,免稅店成最大看點|A股2020投資策略⑧
    航性收入空間有限截至12月31日,交運運輸板塊股價漲跌幅度排名較為靠後。全年該板塊漲幅為15.93,遠低於電子板塊75%的漲幅。數據來源:Wind、界面新聞研究部雖然交通運輸板塊表現平平,但是按照申萬二級行業分類,機場板塊以53.32%漲幅在交通運輸中異軍突起。
  • 查理芒格的A股最愛,外資「買爆」上海機場的邏輯
    截至2019年中報,上海機場的外資持有總股本比例已經達到了16%。考慮到大股東上海機場集團持有的非流通股,上海機場的滬港通流通股持有比例基本已經接近峰值。( 點擊看大圖) 憑藉不斷飆升的自由現金流(從起步的6億增長至53億),上海機場市值增長至1657億(截至9月6日),十年漲了7倍。
  • 上海機場可以上機了嗎?
    (各大機場國際+地區的吞吐量,來源:券商整理) 截止三季度末,上海機場營業成本為48.82億元,同比大幅提升28.6%。這有兩方面原因。
  • 白雲機場:中國三大門戶樞紐之一,黎明將至,長期價值凸顯
    投資要點1、白雲機場國內三大門戶樞紐機場之一,基礎設施完善,與上海,北京同等級。白雲機場擁有兩座航站樓,三條跑道,飛行區等級為4F標準,基礎設施完善。白雲機場是國家著力打造的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及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機場,是國家確立的中南機場群中唯一核心門戶樞紐機場。3、產能逐步釋放,業績上行空間充足。公司業績穩健增長,上市以來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複合增速分別達13.34%、7.90%,隨著機場產能逐步釋放、免稅業務持續貢獻利潤,未來公司業績上行空間充足。
  • 三年三倍的上海機場還能飛多遠?
    上海共有浦東和虹橋兩個機場,均歸屬於上海機場集團,上市公司上海機場運營管理的是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沒有關係,以下特以浦東機場指代上市公司"上海機場"。根據2019年旅客吞吐量排名,中國大陸十大機場依次為北京、上海浦東、廣州、成都、深圳、昆明、西安、上海虹橋,重慶、杭州。國內上市的機場共有首都機場(港股)、浦東機場、白雲機場、深圳機場和廈門機場,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前四家,廈門的量不大,不具有可比性。
  • 疫情不改免稅業發展前景,但市盈率486倍的上海機場值得買嗎?
    這隻股票就是上海機場,現在市盈率486,市值1451億,過去十年漲了十倍。2019 年,上海機場營業收入109.4億元/+17.5%,其中,航空性業務收入40.8 億元/+2.9%,非航收入中,商業租賃收入54.6 億元/+37.1%,其他非航收入14.0 億元/+2.9%。
  • 探討一個大概率高賠率的機會——上海機場
    上海機場-中國國際航班最多的機場,世界五大機場之一。當市場這麼不給世界最好的機場面子的時候,我們就要好好思考一下,這是不是一個大概率高賠率的機會呢?搞清楚兩個問題就能確定這是不是一個大機會。第一,上海機場的核心競爭優勢有沒有發生變化?
  • 機場VS航空公司,哪個更值得投資?
    最近上海機場與白雲機場股價頻創歷史新高,整體市盈率超過30倍,而國內三大民航的整體市盈率不超過15倍,同為機場航運的兩個細分領域,為何市場給予的估值差別這麼大呢?其實大家完全可以這樣認為,畢竟常識告訴我們一個行業的潛在需求很大,那這個行業的發展空間就比較大。既然行業潛在需求比較大,那未來機場與航空公司的股價潛在漲幅是不是也很大呢?
  • 對中免理解越深,越拿不住上海機場的深層邏輯
    本文介紹幹擾估值的幾個因素和幾個可能的估值模型。結論先行:我認為中免和上海機場誰也離不開誰,但是上海機場不會再那麼強勢,有自降身價的可能。目前這三種可能性都有,為什麼呢?因為估值模型非常的混亂,我用幾個邏輯去算。
  • 海南房價在過去十年漲幅國內領先,未來的上漲空間仍較大
    自貿港是中央對海南最高級別的戰略支持,是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不只是貿易開放,還要金融開放,想像空間非常大。今年是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局之年,建設總體方案的發布有望提上日程,海南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新高地指日可待。   目前海南的經濟體量雖然與北京上海不可同日而語,但房價漲幅卻已向一線城市看齊。
  • 上海機場分析(上)
    (上)篇主要是上海機場基本面的介紹。(下)篇主要是估值。寫在前面:機場行業天然具有壟斷性,大型的樞紐機場,就是坐地收銀的公司。一般來說,樞紐機場服務的腹地經濟發達,僅靠本地客源就能保證需求,而且還有完善的交通配套支撐;除了利用本地資源,樞紐機場還為全球旅客提供中轉服務,其需求增長空間遠大於非樞紐機場;受到政策的傾斜,樞紐機場支持優先發展國際航線,而一個國際航班的航空性收入是一個國內航班的 2.5 倍,一個國際旅客的非航收入貢獻是一個國內旅客的 3.7 倍,樞紐機場的收入質量遠高於非樞紐機場
  • 拆解北上廣深機場賺錢的奧秘:免稅店每平米年租金29萬
    今天的主題不是討論上海機場是不是值得買,只是掃描一下機場的商業模式。2017年上海機場股價漲幅超過70%,實際上已經部分兌現了利好。市場的關注點,已經變成了航空性業務提價和免稅店租金對利潤的貢獻是否能夠產生超預期的利潤增長。有興趣的老鐵們,不妨自己做做功課: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