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成國內外企高管應對危機的真理名言

2020-12-26 網易新聞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20日報導:如果我們聽了孔夫子的話,全球金融危機或許可以避免。

比如說,通用汽車之前已經佔有了美國汽車市場超過50%的份額,如果它遵循儒家信條,並且它的帳簿和公司真實價值相吻合,它也不會像今天這樣落到破產的地步。

FrankAshe如是說道。他是一位金融分析師,同時也是澳大利亞雪梨麥考瑞大學的一位副教授。在他看來,這位生活在公元前551-479年的中國傳奇思想家、政治家、社會學家,他的思想不斷地啟迪著東亞的學術家、哲學家和公眾,孔子的思想在現代公司的風險管理中同樣有效。

「如果把《論語》(孔子的弟子根據老師的教學編纂,收錄了其主要言行和對話)教條中的『統治者』或者『家長』都替換為『CEO』,你將獲得公司管理成功的秘訣,」Ashe說道。

Ashe 認為:「事實上,孔子的思想和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現在正在推出的指導原則是一致的。」

李曉明,總經理,萬寶龍,上海

「我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就是,要尊重不同背景的人的想法,」李曉明如是說。他已經在高層管理職位上工作了15年,上一份歐萊雅的工作中,他負責管理5,000名員工。

「要想做個成功的領導者,就必須能夠尊重不同的想法,尊重創造性思維,」他說。這與孔子尊重所有人、公平地分配工作的思想相一致。

「我憎恨謊言,」他說。這一點與孔子的思想中領導要有能力歡迎和接受逆耳忠言相符合。「CEO應該有足夠寬大的心胸,包容來自下屬的挑戰。」

李曉明對儒家思想十分熟悉,他指出,孔子尊重組織規章制度的思想與他在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所學到的如出一轍。

「管理的核心價值在於分歧管理。孔子提倡尊重規則,但是又為分歧留下了餘地。」

「我的管理風格主要就是對所有的員工透明、開放。我和不同層次的員工分享我的管理戰略。這提高了他們對公司的貢獻。下屬甚至會和我分享他們所犯的錯誤。」李曉明說道。這與儒家思想中,領導者尋求「和而不同」的思想一致。

「在我理想中,我想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帶領我的隊伍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我想要採取不同的途徑讓他們懷著同樣的目標工作,領導員工和放牧是不一樣的,」他說。

他尤其崇尚孔子,因為他的教條來自於安定的大腦和內心,同時又基於深刻的哲學價值。

「純粹的西方管理模式,」李曉明說道,「在中國行不通。」

匡琳達,運營總監,Clave Products,廣州

琳達的公司起步時規模很小,最初只有6名員工。而四年後,她的公司生產並供應如頭戴式耳機之類的「趣味科技產品」,與美國和澳大利亞公司有業務往來,產品遠銷美國、歐洲、日本和香港。即使經濟衰退來臨,她6個月沒有收到任何訂單,她的員工也都不用減薪。

孔子認為,做生意應該誠信、善良,琳達用創造「公平和尊重人的」工作環境、生產「環保」產品詮釋了這一理論,她的辦公室積極推行循環利用,與「節儉」的思想一致。

她說,她和她的搭檔Angelo Chiu都積極參與慈善事業,這與儒家思想所倡導的是一致的。

琳達的公司曾經為一家西班牙客戶做代理,但發現客戶唯利是圖並且曾經欺騙供應商後,她終止了合作。「即使他們把我們的服務費翻倍。」此舉與儒家守法的主張相同。

「只有員工不斷的進步,公司才能發展。我們相信,我們的員工在公司都有所成長。即使離開,他們也會開心地回顧在這裡工作的日子,」她說。這一點與儒家思想中用美德影響下屬、讓他們和整體一起發展的思想相一致。

「每個人都會犯錯,我也允許他們犯錯,」她又說道,「只要有一個人犯錯,整個團隊會一起分析出錯的原因,下次應該如何避免。」這也正是儒家思想所說的,要用透明、正確的行為領導下屬。

Cesar Concepcion,副總裁,諾華公司,北京

CesarConcepcion來自波多黎各,已經在醫療保健領域工作了22年,最初也是從底層幹起,曾是一名醫藥銷售代表。這也許是他為什麼明白建立一個好的團隊、用尊重而不是用偏見對待他人、和下屬有良好的關係是如此重要。

他已經在亞洲文化中工作了9年,尤其關注亞洲文化的核心價值之一——和諧的概念。「員工之間的和諧並不總是意味著他們的利益和公司一致,」他說道,指出了不同意見的重要性,跟儒家文化曾經指出的一樣。

「中國人最一開始可能不太容易敞開心扉,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建立和他們之間的信任,但是一旦他們相信你了,就會有勇氣說實話,即使實話聽起來不那麼讓人高興,這一點讓解決問題變得更容易,」Concepcion說道,他從2007年開始在中國工作,他的觀點和孔子認為領導者應該接受逆耳忠言相符合。

說起執行規則,Concepcion指出,規則不僅要指出哪裡是錯的,還要組織人們去做正確的事,「我們領導者其實只是周圍人的反映,我在僱傭員工的時候都會記住這一點。」

Mark Norris,商業總監,Knauf Plasterboard,中國,北京

MarkNorris的執行助理告訴他,他用的是「變相的」儒家思想來領導中國團隊,儘管他不確定自己是否很了解孔子。他過去6年來都是澳大利亞商會的主席,作為一家澳大利亞公司的老闆,他發現,「自己期待怎樣的尊重,就怎樣去對待員工,這樣非常奏效。」

至於不同的意見,他說「我們歡迎並鼓勵不同的意見,同時我們認為,即使有的意見最終未被採納,這些失敗都將使得我們成為一個更強的公司。」

他強調建立人際關係的重要性。「說出互相理解的語言,公正的對待告訴你逆耳忠言的員工,不要責備他們,而是繼續鼓勵他們擁有告訴你真相的勇氣,陳述你有效解決問題的思路,這些都是管理者該做的,同時會讓員工感到很滿意,因為他們擁有自己的話語權,」Norris說道。

孔子也會同意這樣的觀點。(中國日報記者 Chitralekha Basu 編譯 周曉燕 編輯 張峰)

本文來源: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真理,真理的標準是什麼?
    自然科學的真理很好理解,人文、社科領域有沒有真理呢?當然有,比如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就是真理,因為它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再如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和道家哲學,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真理。
  • 迅佰匯高管沙龍:外企和民企的文化差異是什麼?
    迅佰匯特別邀請了來自外企和民企的數十位高管,一起分享討論這個話題,希望為更多的人才提供參考思路和角度,做出明智選擇,發揮職場最大價值。   2020年人才市場的流動趨勢,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Alex 2008年金融危機來到中國,在中國12年再一次經歷了今年的疫情,帶著「過來人」的眼光為大家分析解讀了這份報告。
  • 儒家生態倫理思想的現實意義
    對此,儒家生態倫理思想可提供有益借鑑。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裡,蘊涵著豐富的生態倫理思想。在自然觀上,儒家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統一,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注意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這些思想與西方文化強調徵服自然、人與自然對立二分的觀念形成鮮明對照。   儒家歷來反對濫用資源。
  • 儒家仁愛思想的現代意義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仁愛思想對中國社會和中華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儒家的仁愛思想在當今時代仍具有廣泛適用性,應大力推廣,以應對極端個人主義的社會弊病,維護世界和平。  愛是一種真摯的情感,是人類社會的崇高價值,任何社會都應把愛作為基本道德、核心價值規範。愛不是抽象的情感,愛中凝結著歷史與文化的傳承。
  • 濟州航空啟動「危機經營模式」 高管退還三成工資
    濟州航空啟動「危機經營模式」 高管退還三成工資 2020-02-15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儒家政治思想的現代價值:「出世」與「入世」
    正如作者所說,每當社會的政治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革的歷史轉折時期,原來的文化傳統和人文精神必然會受到衝擊,甚至出現存亡斷續的危機。面對現實,孔子高舉「正名」大旗,倡導禮樂文明的回歸,並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踐行「文武之道」。為此,他曾把魯國的中都治理得井井有條,也曾在夾谷之會上為魯國贏得尊嚴。
  • 儒家思想對企業管理的作用
    以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亞聖孟子為核心儒家思想,對我國的發展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孔子精通治國、兵法、武術、周易、音樂等。所以,儒家思想的體系就十分驚人。諸葛長青認為,學習了解並實踐儒家思想,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於企業管理的理論,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出自哪裡?
  • 什麼是儒家?儒家思想是如何包羅萬象的?
    ,或許在後世看來,它們自從融合了佛道兩家的思想後已經成為了獨立的哲學分類並不是儒家。那麼究竟儒家思想是什麼呢?這些分支到底是不是儒家呢?得從孔子和儒家開始說。儒的解釋有很多,有說柔的,有說術的,甚至在《周禮》中也有提到道的。但從孔子的畢生追求和《論語》中來看,儒家的本義是兩個,一個是仁義,一個是禮樂。這兩個基本要素構建了儒家思想的本源。仁義很好理解,為人不仁枉為人,而為君不仁枉為君。
  • 儒家流變——儒家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儒家流變——儒家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儒家思想自從創立之後,就在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它以伸張正義,倡導禮制樹立了自己的主導地位,這個產生於周朝「禮崩樂壞」之際的理論學說,為何讓後人頂禮膜拜綿延千年?他們不但繼承了前人的思想和觀點,還能根據時代的發展以及形勢的需要對其不斷發展創新。在孔子之後,儒家又出現了兩名傑出人物,他們分別是孟子和荀子,在劇烈的時代變遷中,他們如何繼承孔子的思想,又是如何在繼承和發展之中賦予了儒家無限的生命力。
  • 西漢著名儒家大師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對漢王朝的影響
    董仲舒是西漢著名的哲學家和儒家大佬,他的儒家思想對漢朝以及以後的封建王朝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董仲舒的哲學理論和儒家學說在中國歷史上佔有最強的統治地位,影響中國歷史的進程達兩千多年。至今還在深深的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 儒家思想提倡仁義禮智信,卻忽略了人的自私,儒家思想扭曲了人性
    儒家思想提倡仁義禮智信,卻忽略了人的自私,儒家思想扭曲了人性文/君君的小說故事世界 圖/網絡儒家思想確實倡導仁義禮智信,但沒有忽視人的天性,更不是扭曲。為什麼這麼說?1、傳統儒家思想偏於中道,中庸之道,認為不能高高在上,也不能天天蠅營狗苟,人有天性,自私也是其一,但倡導君子做事,合乎情理。2、孔子就倡導君子有為己之心,小人有為人之心,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就是說君子有努力提高自己修為的心,小人做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獲得別人回報。
  •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態意蘊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理念,正是從思想觀念層面來著力建設生態文明。「生態文明」的提出是對人類農業文明及近三百年來的工業文明的反思,是對當今全球性生態危機的直接回應,反映了人民群眾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也是時代精神的現實表達。生態危機的直接體現就是人與自然關係的惡化,其重要的思想根源之一就是西方的人類中心主義。
  • 儒家誠信思想的精髓與啟示
    當代誠信道德建設要主動汲取傳統儒家誠信思想精髓,注重誠信制度建設與誠信教育,以誠信實踐與發展為著力點,培養誠實守信的時代風貌,讓誠信思想深入人心。【關鍵詞】誠信  思想教育  儒家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傳統儒家思想認為誠信是倫理道德的核心,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邏輯起點,一個沒有誠信的人既不能實現自我價值,也不能在社會上立足。
  • 多重維度中的儒家仁愛思想
    比如,在1840年之後遭受西方軍事和經濟雙重衝擊的社會環境下,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對於儒家在傳統中國社會中所發揮的作用及未來中國發展中所能產生的影響之認知產生了重大分歧。除了我們所習見的認為儒家思想阻礙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這一說法之外,對傳統儒家在「公」與「私」問題的理解也出現了巨大的衝突。
  • 董仲舒的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末年孔子創立的一個思想流派,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禮」。孔子追求的「禮」是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孔子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就是要校正等級秩序,達到貴賤有序,這體現了他政治思想保守的一面。
  • 儒家思想對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如果我們把這些指導原則置放於儒家哲學思想的理論維度中細緻考量深入分析,我們即會發現其中有些原則所折射出的思想與傳統儒家哲學思想一脈相承,極具儒學理論淵源,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儒家文化的傳承、創新和發展,鐫刻著新時代的印記,閃耀著新時代的光輝。
  • 儒家思想與晉商經營倫理-光明日報-光明網
    明清時期的晉商,位居國內十大商幫之首。在晉商的長期經營實踐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經營倫理,而在此經營倫理中蘊含著豐富的儒家思想,兩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啓超也曾高度評價「晉商篤守信用」的優良傳統。 以義取利、見利而思義的經營宗旨    「義」和「利」的關係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朱熹認為:「義利之說,乃儒者第一義」,儒家強調「正其誼而不謀其利,明其道而不計其功」,不同時代的儒學大家對義利的看法普遍集中於一點:應「以義取利、見利而思義」。
  • 儒家思想垂垂老矣,守成尚不足用,談何進取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講仁孟子講義,在中國的奴隸制社會走向衰亡時,儒家誕生了,但是春秋時已經是孔子眼中的禮崩樂壞,在週遊各國時宣傳自己的儒家思想,收效甚微,因為在春秋時期,論徵伐比不上兵家,論治國輸法家,講親民墨家也比其強,根本上不適應那個時代,後世人講了,孔子也講六藝,不是光空講仁義道德,雖然儒家學問高深,在承平之世奴役百姓尚可,但在風雲變幻之時,生死存亡之際思想既幼稚又抱有空想,缺乏的臨機應變之能為。
  • 儒家文化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儒學的創立打破了封建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而儒家的思想也由古至今延長至今,儒家哲學注重個人的自身修養,要與身邊的人建立和諧友好的關係,那麼,儒家文化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麼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 國內思想周報 | 曲阜教堂風波折射怎樣的儒學危機?
    曲阜教堂風波折射怎樣的儒學危機?上周,圍繞曲阜基督教堂的爭議,再次成為輿論焦點。新一輪討論由澎湃新聞發布的兩篇文章引發:曲阜師範大學歷史學者楊春梅所著《曲阜學者喊話儒家:孔子故裡豈是一家之天下?》他基於在曲阜尼山實地調研和開展工作三年的經驗,發現基督教教徒是依靠關懷和奉獻徵服了基層民眾,而這恰恰是今天的儒家知識分子最缺乏的。而值得思考的是:儒學復興到底應該實踐怎樣的路徑?這一問題關乎儒學的當代命運。他認為儒學目前最主要的危機在於:它在社會上的教化體系已蕩然無存,與生活的聯繫已然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