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臀部瀰漫性疼痛,可能是這條神經卡壓了!

2020-12-23 康端康復

前一段時間我們簡單了解了臀部疼痛常見的4種原因(肌肉、骨骼、神經,這4種常見的臀部疼痛應該如何區分?),今天我們就重點來了解一下其中不太常見的臀上皮神經炎。

臀上皮神經卡壓症候群

臀上皮神經炎又稱臀上皮神經損傷、臀上皮神經卡壓症候群,這裡其實已經透漏了兩個關鍵信息:神經和卡壓,臀上皮神經炎就是臀上皮神經在走行過程中遭到卡壓形成的一類疼痛性疾病。

這個臀上皮神經在哪裡呢?

圖片來源:Grant 解剖學操作指南(第15版)

臀上皮神經來源於腰部第1-3脊腰神經後支的外側支,分布於臀上外側及股骨大轉子區皮膚。臀上皮神經下行越過髂嵴進人臀部時,經過腰背筋膜在骼嵴上緣附著處形成的骨纖維管,於骶棘肌外緣與髂嵴交界處,穿出到皮下。

圖片來源:Pixabay

臀上皮神經在整個穿行過程中的大部分會位於軟組織內,整個穿行過程可以說是「翻山越嶺」。我們可以把臀上皮神經比作運行的小火車,它的整個穿行過程要經歷4個不同的路段:骨表段、肌內段、筋膜下段和皮下段,每個路段都設有「站點」:出孔點、橫突點、入肌點、出肌點、出筋膜點和入臀點,前三個「站點」在腰椎後關節突、橫突附近,後三個「站點」在髂嵴附近,因為出孔點、橫突點、入臀點均須穿過纖維骨性管道,所以均易發生卡壓。這就好比這三個站點不通或限流了,必然會對整個行程造成影響,甚至是讓交通癱瘓。

為什麼臀上皮神經會卡壓

首先從前邊就可以看出,臀上皮神經穿行路上「路況複雜」,既要經過橫突最長、最易運動損傷的L3 橫突,又要翻過高高的髂嵴,這些路段都有可能造成臀上皮神經的卡壓。

1、臀上皮神經由椎孔發出後沿第3腰椎橫突背面走行並被纖維束固定,L3 橫突解剖結構特殊,它居全腰椎中心,是腰椎活動的軸心,並且橫突長度最長、位置最深、其上附著的組織最易受傷,臀上皮神經行經此處極易受到牽拉發生損傷。

2、重體力勞動、運動損傷等腰部不當活動或周圍肌肉勞損都會使臀上皮神經受到牽拉,造成腰背肌筋膜及纖維組織的勞損,出現炎症水腫、纖維增厚、變性等,造成骨纖維管狹窄,卡壓臀上皮神經或使該神經與髂嵴間的骨纖維管發生摩擦。

3、腰背筋膜的深面有較豐富的脂肪,當臀上皮神經穿過脂肪團塊或受較大的脂肪團塊壓迫時也容易造成卡壓損傷。

4、日常久坐造成腰背肌緊張也容易出現臀上皮神經的卡壓或刺激,這在臨床也比較常見。

臀上皮神經卡壓症候群會有哪些症狀

臀上皮神經卡壓症候群的主要症狀是腰臀部瀰漫性疼痛,尤其是髂嵴中部附近較明顯,主要呈鈍痛、酸痛或刺痛。有時疼痛會向大腿後外側擴散,但是疼痛範圍一般不超過膝部。有時可伴有腰臀股部麻木感,活動時疼痛及麻木加重。一般在 L3 橫突和髂嵴中點及其下方有壓痛,按壓時手下常有條索樣結節感覺,觸壓時患者感到酸脹、麻木、疼痛難忍,甚至沿臀、股的外側放射到股下部。

臀上皮神經卡壓症候群應注意與臀中肌、臀小肌損傷相鑑別。可參考:

肌肉、骨骼、神經,這4種常見的臀部疼痛應該如何區分?

下背痛的元兇可能是臀中肌?教您幾招預防臀中肌勞損

腰突?坐骨神經痛?這種臀腿痛恐怕是「臀小肌」傷了!

臀上皮神經卡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解除神經所受刺激和壓迫是解決臀上皮神經卡壓症候群的關鍵點。常用的方法有局部封閉治療,針灸、推拿、小針刀療法等中醫藥治療,手法治療,運動療法以及雷射療法、電療法等康復治療。

局部封閉治療

局部封閉治療一方面可浸潤麻醉,另一方面可抑制局部炎症反應,達到改善局部營養,消腫鎮痛的目的。但是局部封閉治療可能沒有解除神經遭受卡壓的根本問題,因此可能遠期療效會受到影響。

小針刀治療

針刀療法可以切割、松解粘連的筋膜,降低筋膜表面的張力和腔內壓力,改善神經受卡壓的周圍環境,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炎症恢復,提高神經損傷的修復。又因為操作方法簡便,因此在臨床上比較常見。

推拿治療

推拿治療可以緩解腰背部肌肉筋膜的張力,減輕局部粘連程度,促進血液循環及局部組織水腫和炎症的吸收。推拿治療中的彈撥手法可以松解周圍軟組織的粘連,減少肌肉對神經的牽拉刺激,可擴大骨纖維管的容積,從而有利於被卡壓的神經回歸原位。除此之外,推拿還可以糾正脊柱關節錯位,解除腰椎小關節嵌頓,從而解除對神經的刺激和壓迫症狀。

物理因子治療

電療可通過較強電刺激使受累肌肉產生節律性收縮,促進淋巴回流,緩解肌肉廢用萎縮,抑制肌肉纖維化,還可以鬆弛神經肌肉組織的緊張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消除神經纖維之間的水腫,達到消炎鎮痛的目的。

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是重要的輔助手段。腰背部的康復功能訓練可以加強和鞏固治療效果,增加腰背部肌力和改善腰腿功能,恢復和維持腰部正常的活動功能,還可以增加腰椎的穩定性,起到預防復發的作用。

最後,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腰背,避免不良姿勢,勞逸結合,避免勞損,讓臀上皮神經能「穿行無阻」~

【本文參考文獻】

唐豔,手法配合功能鍛鍊治療臀上皮神經卡壓症候群52例[J].實用中醫藥雜誌,2017,33(7):

830

何宗寶,呂有魁,陳東昌,沈玲.康復治療對臀上皮神經卡壓症候群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康復醫學雜誌,2009,24(4):371-372

王學志.綜合治療臀上皮神經卡壓綜合症[J].頸腰痛雜誌,2010,31(4):314

周偉,徐境陽,雷華,周鈺.小針刀松解神經根外口對臀上皮神經損傷治療的研究[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9,42(4):539-540

編輯:申衛紅

相關焦點

  • 肌肉、骨骼、神經,這4種常見的臀部疼痛應該如何區分?
    但並不是所有的臀部疼痛都像挨打、挨針那麼短暫,引起臀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有像腰椎間盤突出、強直性脊柱炎等這種脊柱源性疾病,又有像臀中肌症候群、梨狀肌症候群等肌肉韌帶損傷,還有像臀上皮神經炎、髖關節滑囊炎等炎症性疼痛,如何區分,實屬不易。今天我們主要來認識一下比較常見的這幾種:臀痛型腰椎間盤突出症、臀中肌症候群、梨狀肌症候群和臀上皮神經炎。
  • 大腿內側放射痛,外展受限,警惕閉孔神經卡壓!
    閉孔神經是含感覺、運動的混合神經,由第2腰椎至第4腰椎的前支構成,在脊柱旁腰大肌溝內下行,於閉膜管內部分為前、後兩支,前支下行支配股薄肌、短收肌、長收肌及其表麵皮膚,還有一個小分支到達髖關節附近;後支支配大收肌、閉孔外肌,其既有神經分支到達髖關節,又有神經分支到達膝關節。到這裡就不難看出,閉孔神經支配著我們大腿內側的運動和感覺。
  • 正中神經腕部卡壓症候群常用體格檢查
    上海新華醫院神經外科腰骶神經中心楊敏 鄭學勝 沈霖臨床症狀、體徵結合電生理檢查是目前臨床醫師診斷正中神經腕部卡壓症候群的普遍方法。然而在日常的門診初診中,體格檢查(體徵)對於正中神經腕部卡壓症候群的初步診斷極為重要。正中神經腕部卡壓症候群的體格檢查主要包括正中神經支配區的感覺檢查和運動檢查:感覺異常、痛覺麻木、大魚際萎縮、拇指外展無力、Tinel 徵(神經叩擊試驗)陽性、Phalen 徵(屈腕試驗)陽性等。
  • 腰椎間盤突出腰幾乎不怎麼疼,但是腿疼……
    腰椎間盤突出,腰部疼痛不明顯,腿部疼痛仍在,這可能有幾種原因,表面上看也許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壓迫神經根造成的腿痛,可是這裡你談到疼痛在大腿以下,這就要進一步分析!2.神經根卡壓腰椎間盤突出症壓迫神經根會造成腿痛,可往往這種疼痛,多數是從腰部、臀部到腿上,連接在一起的,哪怕腰部不痛,臀部和腿上的疼痛多數是不會斷開,即便偶有斷開,下腰部按壓也會有放射到小腿的疼痛。
  • 癌性疼痛是什麼?如何向醫生描述疼痛?
    癌性疼痛一般是指由腫瘤直接引起的疼痛,腫瘤侵犯或壓迫神經根、神經幹、神經叢或神經;侵犯腦和脊髓;腫瘤侵犯骨膜或骨骼;侵犯實質性臟器及空腔性臟器;侵犯或堵塞脈管系統;腫瘤引起局部壞死,潰瘍,炎症等;在上述情況下均可導致嚴重的疼痛。在腫瘤治療過程中所引起的疼痛,也被認為是癌性疼痛。
  • 枕神經痛的原因、特點和治療
    枕大神經來源和支配的範圍:枕大神經,主要由第二頸神經(C2)後支的內側支發出,這是一個比較粗大的神經,在頭下斜肌下緣處從該肌深面淺出, 然後向後內上斜行於頭上、下斜肌與頭半棘肌之間, 此段行程較長。枕大神經穿行於頭下斜肌與樞椎弓板之間, 此處的深筋膜相對緻密, 損傷後易形成粘連。頭下斜肌的病變或筋膜的粘連都會刺激或卡壓枕大神經。臨床上枕下痛患者深壓此處會出現難以忍受的酸痛感。枕大神經出頭下斜肌深面後, 走行於頭上下斜肌與頭半棘肌之間的結締組內, 且行程較長, 此處筋膜炎也可刺激枕大神經。枕大神經斜穿頭半棘肌, 該肌痙攣收縮, 可壓迫枕大神經。
  • 這種腰腿臀麻痛,其實就是「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是身體最長最粗大的神經它的起源在腰部的神經根由腰脊椎的第四五條神經根及骶椎第一二三條神經根組成坐骨神經>在臀部肌肉的深層處通過一直沿大腿後方下行至膕窩也就是膝蓋的後面在這裡分為兩條脛神經和腓總神經一條支配小腿前外方和足背一條支配小腿後方和足底
  • 有了摩摩噠腰臀一體按摩坐墊,居家馬殺雞就是這麼簡單
    摩摩噠腰臀一體按摩坐墊,集腰部按摩枕、氣壓按摩坐墊、塑形坐墊功能於一身的按摩塑形神器。深層揉捏腰背,氣壓充放按壓髖骨,一鍵腰背暖意熱敷。摩摩噠腰臀一體按摩坐墊,不是普通的坐墊。它擁有一顆強勁的按摩「芯」,在臀部和胯部周圍,設有 4 個3D揉捏按摩頭,雙向3D揉捏、環繞氣囊揉壓,模擬擠壓、擺動、揉壓等手法,深度按摩胯部、臀部穴位,放鬆臀部,防止臀部變形,幫助塑造完美的臀部曲線,緩解肌肉緊繃壓力。
  • 「報復性」運動後累垮神經 腓總神經卡壓松解立竿見影
    所幸,六院骨科為其進行了腓總神經卡壓松解手術,緩解了「報復性」運動後的神經損傷。48歲的胡先生3月恢復了他熱愛的羽毛球運動。「一開始是1個小時,後來就增加到2個小時。」然而不同於通常情況下的肌肉酸痛,胡先生不經意間會覺得左小腿外側及左腳足背部皮膚發麻、發涼,「休息一二天症狀就緩解,覺得可能是年齡的關係,所以也沒有放在心上。」
  • 超詳細解析臀部最佳動作
    英國《夏娃》雜誌就曾做過一次調查,發現女性認為男性完美身材最重要的部位是臀部(39%),而在幾乎所有文化所有審美中,女性的腰臀比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而且,與深蹲硬拉有所區別的是,臀橋的臀部激活水平從高到低為臀部肌群、豎脊肌、膕繩肌和股四頭肌。可以說,真的是翹臀而不粗腿的好運動。
  • 腰間盤突出壓迫了神經根,疼得無法表達,怎麼進行正確的處理?
    然後根據檢查的結果判定現在的腰間盤突出到了哪一種程度,這是必須要先做的!因為盲目的進行治療,並不能有效的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症狀!1、那麼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疼痛的原因是什麼?A、腰椎間盤和小關節的複合體所引起的疼痛:比如說:胸椎12-腰椎1的棘上韌帶損傷可以引起腰痛並且向下牽扯到身體的下腰部、雙側的臀部,甚至是大轉子的附近。腰椎5-骶椎1的棘的上韌帶損傷可以引起自身臀部的疼痛,並且疼痛沿著坐骨神經支配區域向下牽扯到自身的腿部。
  • 瑜伽練習中,拉伸和加強腰大肌很關鍵!很多人都忽視了
    這對於許多下背部問題很普遍;壓力施加在下背部,而不是抬起它並將挑戰分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當我們向後傾斜太遠時,會導致下器官的收縮和自然的下背部彎曲。這會導致神經受到壓力,不僅會引起其他下背部的疼痛,還會限制消化系統和排洩系統的功能。
  • 拉伸這些年,其實我們都忘了放鬆髂腰肌!7個動作深度釋放髂腰肌
    加強收縮髂腰肌的動作或姿勢(如划船、仰臥起坐、抬腿和坐姿)而不使用伸展髂腰肌的姿勢(如後屈和弓步)來綜合它們的瑜伽練習,這也可能會導致肌肉緊縮。此外,恐懼或壓力與髂腰肌緊張之間也有關係。由於這些因素的結合而導致的髂腰肌緊繃可能會將下背部向前「拉」入前凸狀態,這是由於骨盆前傾而造成的一種誇張的腰椎曲線。
  • 腰椎間盤、椎間孔與神經根關係要知道!
    椎間孔神經根在椎間孔處最容易受壓,椎間孔上下徑比前後徑大,L4,L5神經直徑平均為7mm,L4椎間孔上下徑為19mm,前後徑為7mm;L5椎間孔上下徑為12mm,前後徑為7mm。當關節突關節滑膜腫脹,骨性增生,椎間盤突出時,都可以使椎間孔狹窄,小於神經根的直徑,從而壓迫腰、骶神經根引起腰部臀部腿上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狀。
  • 腰沒疼就不會得腰突?腰痛腿痛腰腿痛都可能中招
    但是反過來,腰不痛,很多人就不相信自己得了腰突了,但事實上,有些人腰不痛也可能中招。 腰痛腿痛腰腿痛,都可能是中了腰突的招 腰椎間盤突出症(簡稱:腰突症)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腰痛是大多數腰突症患者最先出現的症狀,發生率約91%,而少數患者只有腿痛而無腰痛。
  • 神經綜述:肌萎縮側索硬化的感覺神經損害
    Hammad等對103例ALS患者進行研究發現,27%的患者存在腓腸神經SNAP波幅降低。鑑於研究選取的均為疾病早期、非長期臥床的患者來進行分析,腓腸神經也非易受卡壓的神經,因此,這一現象並不能用營養障礙或周圍神經卡壓來進行解釋,而更支持其與ALS疾病本身相關。此外,在存在腓腸神經SNAP波幅降低的患者中,約2/3不伴有感覺異常的症狀或體徵,提示ALS可能存在感覺神經的亞臨床受累。
  • 左側的腿和腳都有麻木的感覺,這是怎麼回事?
    左側的腿腳麻木,這兩個症狀多數可能是由於同一個問題造成的,神經的損傷最大的可能性是發生在臀部和腰部。腿和腳麻木的部位不同,造成症狀的誘因就不一樣,舉幾個典型的案例,科普一下,以供參考,自我鑑別。腿外側和第1、2腳趾區域L4-5椎間盤突出,壓迫L5神經會出現在臀部外側、大腿外側、小腿外側和第1、2腳趾附近區域的麻木。做CT會發現相關的椎間盤存在突出,咳嗽打噴嚏可能會出現加重,壓痛放射點在下腰部。
  • 經典臀部拉伸圖解,有效保護你的愛臀
    臀部肌肉對於足球運動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擺腿踢球,除了腿部,臀部肌肉也是主要發力點。在足球運動損傷中,60%~90%發生於下肢,而肌肉拉傷也是比較常見的傷病。踢球時應如何預防臀部肌肉損傷呢?  我們步行或跑步時這些肌肉會持續工作,這就意味著它們需要經常拉伸。由於它們負責向後扭轉臀部,減小背部的弓度,因此,應當通過這一運動增加背部的弓度以達到拉伸的效果。
  • 王爺爺腿痛又麻木,醫生:腰有問題,腰椎間盤突出為何會腿痛?
    腰不好不是應該腰痛嗎,可是王爺爺怎麼腿又痛又麻呢?我們來逐一和您解釋清楚。認識腰椎腰椎從上至下,由5塊腰椎骨組成,5塊腰椎骨(腰1、腰2、腰3、腰4、腰5)是整個脊柱中最強壯的,為什麼呢?認識腰椎韌帶腰椎骨旁邊有5條韌帶:前縱韌帶、後縱韌帶、黃韌帶、棘間韌帶、棘上韌帶。如果把上下腰椎骨與它們中間的椎間盤比喻成上下積木和中間連接的軟糖,那麼這5條韌帶就像橡皮筋一樣一前一後把這些積木與軟糖牢牢地綁在一起,形成相對穩固的整體結構,這樣在日常活動或者體育競賽中,不會輕易因為劇烈的運動而導致腰椎的錯位和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