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貼是一道傳統小吃,樣子和餃子差不多,據說早年間一位大廚在青島吃了煎餃之後,覺得很美味,於是回去改良了一番,變形成了鍋貼。一道好吃的鍋貼顏色呈金黃色,皮脆肉香,一口咬下去便有脆脆的聲響,非常的美味。
雖然鍋貼製作起來並不複雜,餡料可以做成素的,也能做成肉的,但是很多朋友在製作後,卻發現鍋貼顏色不金黃,底部沒有冰花,甚至很多人做出的還是半生不熟。其實做鍋貼除了餡料的調製之外,澱粉水的比例非常關鍵,這也是影響鍋貼金黃的重要原因。
粉漿的比例:
做過貼有人用麵粉水,有人用澱粉水,其實這都不對,正確的做法是麵粉和澱粉的混合然後加入適量水,正確的比例是澱粉1,麵粉2,水是粉類總和的3倍,比如放了1勺澱粉,2勺麵粉,那麼就要放12勺的清水,這個黃金比例也是向一位做了30年鍋貼的大廚學習的。
油的選擇
普通家庭平時用的油多數是花生油,但是大廚說想要鍋貼金黃,就要用顏色略深的壓榨菜籽油,這種油的顏色比其他油都要金黃,所以烙出的鍋貼自然就很金黃。
【黃金鍋貼】
主要食材:麵粉 豬肉餡 韭菜 蔥姜
第一步,準備300克麵粉,加入一勺鹽,一勺鹼面,再用160毫升清水和面,由於每一款麵粉的吸水性不同,加水的時候慢慢加,和成和包餃子一樣軟的麵團就行,然後揉光滑醒面30分鐘。
第二步、五花肉剁成肉餡,蔥姜切末放進肉裡,然後加入1勺鹽,1勺五香粉,1勺雞精,1勺蠔油,把調料攪拌均勻,然後打入1個雞蛋,充分攪拌均勻上勁。韭菜最後包的時候再切,這樣就不會避免韭菜出水。
第三步、醒好的面放到案板上不用揉,然後按壓成薄餅,切成長條狀後再切成小劑子,最後擀成餃子皮就可以了。
第四步、韭菜切碎後加入肉餡裡攪拌均勻,接著就可以開始包了,將肉餡放在餃子皮中間,邊緣抹上一些水,兩邊對摺捏起來就可以了,簡單的鍋貼就做好了。
第五步、平底鍋或者電餅鐺裡放一些菜籽油,油熱後放入鍋貼小火煎,現將底部煎到微微金黃,然後順著鍋貼的縫隙倒入,蓋上鍋蓋小火燜8分鐘即可。
第六步、用鏟子慢慢剷出來,裝盤就可以開吃了,喜歡吃蘸料的,可以根據自己口味調一個料汁。
鍋貼這樣做顏色金黃,外皮特別的脆,餡兒的味道非常鮮香,咬一口還有汁水,一大盤上桌瞬間就會搶光,全家人都會覺得好吃。
用最簡單的 食材做出最美的佳餚,為家人做一頓愛的美食,我是媽咪早早,每天都會您帶來一道家常美食。如果喜歡我的話就點個讚,轉發關注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