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說到煎餅卷大蔥,作為地道的山東人,對它有著深厚的情感,特別是80後以前的人,小時候的記憶猶新,一入冬,家家戶戶都相互幫忙攤煎餅的情景歷歷在目,那時是用柴火燒,上面架個黑色的大鏊子,大多是當季的玉米面,和成糊,經過一晚上發酵後,舀上一勺,鋪在鏊子面上,用木製的小耙子把它推開,攤薄,在鏨子面上攤均勻,別小看這一個動作,那可是個技術活,要快準狠,否則那勺玉米面可就推不開,糊成厚厚的一坨,就做不成薄如紙的煎餅模樣了。那時候最喜歡吃的是特地發酵時間長的,烙出來的煎餅焦焦的,酸溜溜的,回味裡又帶有些許的甜,感覺特別好吃,不過這種口味的煎餅現在已經很少能夠吃到了。
現在市場上加工煎餅的,都是機器製作,舀上面糊,鏊子輕輕轉動幾分鐘,一張薄如紙的大煎餅就出來了,口味也根據人們的消費需求,變得豐富起來,有小米麵的,雜糧面的,高粱面的等等。煎餅卷大蔥,最適合的還是這種傳統的大煎餅,不管是手工還是機器製作的,又香又軟,既有脆勁,又有嚼頭,還是小時候的味道。除了煎餅,還要說說我們山東的大蔥,又粗又長又直,蔥白特別長,雖有辣味,但不嗆,回味裡又有清甜,把它卷在抹了黃豆醬的煎餅裡,那個滋味,才是最地道的味道。如果是用大蔥小時候,就是應季的新鮮小蔥,鬱鬱蔥蔥,水靈靈的,把整棵小蔥都能卷在煎餅裡,風味更佳。
這種煎餅,在我們當地,還有多種受歡迎的吃法,最常見的就是以下幾種:(1)煎餅卷河蝦把小河蝦炸得酥酥脆脆的,把煎餅撕開,撕成片卷著吃,既有營養又能補鈣,既能當菜又能做主食,我們當地餐館裡往往都會有這道菜。(2)煎餅卷鹹菜這裡說的鹹菜,可不是普普通通的鹹菜疙瘩,它是把鹹菜疙瘩切成細細的絲,先泡在清水裡泡去鹹味,洗乾淨攥幹水分,鍋裡燒油,加入幹辣椒絲和蔥姜蒜炒出香味,把鹹菜絲放入不斷翻炒,炒至沒了水分,表面開始變焦,最後加入香菜段,翻炒均勻出鍋,這樣的鹹菜絲會有大家意想不到的好吃,乾乾的,香香的,用煎餅捲起來吃,特別得過癮,保證連吃兩個大煎餅都住不了嘴。
炒鹹菜絲,有更講究的還會加入肉絲來炒,那就更香了。(3)煎餅卷雞蛋醬雞蛋醬也是我們這兒經常做的一種醬,做法簡單,用料簡單,鮮香味美,可以拌飯,拌麵,更可以拿來卷煎餅吃,也是特別好吃。【溫馨提示】(1)這種煎餅耐貯存,食用方便,可以一次多買,只要貯存好了,可以吃很多天。(2)記得煎餅不要直接放在室內,要用保鮮袋裝起來,還要繫緊袋口,每次食用完都要及時再次裝入袋中,因為煎餅如果放在外面,很快就會變幹變脆,沒有了香軟的口感,吃起來味道就會大打折扣。以上就是我對「正宗的山東煎餅卷蔥是什麼樣子,看到好多煎餅哪一種才正宗」這個問題的回答,煎餅還是傳統的煎餅最合適,大蔥還是山東大蔥最合適,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樣的煎餅卷大蔥才是地道的山東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