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電話亭」其實有很多款!英國旅遊和它們逐一合照!

2021-12-27 海諾旅遊

自1920年在倫敦街頭設立後,「紅色電話亭」幾乎成為了英國的標誌性物品之一,就好像黑色計程車和炸魚薯條一樣經典。但你又是否知道,英國的電話亭曾經,甚至現在都依然還有很多的款式,甚至也不全是紅色的?

這是最早的一批電話亭,當時大多數設立在鄉村地區

左邊這一款就是最為大家熟知的「英倫紅色電話亭」,在1926年開始陸續在英國(最主要是倫敦)設立,至今仍在倫敦經常看到它們豎立在街頭。右邊這款由於尺寸和成本問題,無法在倫敦設立。

左邊這款是經典款的改進版,包含了郵筒在裡面。右邊這款只生產過很少數量,如今已經絕跡了。

這兩款是比較現代化的設計,在曼徹斯特等城市可見。

舊日電話亭裡的設計是這樣的,古典優雅,甚至還擺設了香味撲鼻的鮮花。

曾經小批量生產過,可愛的藍色小木屋

左邊這款也曾小批量生產過,原意可以為下雨或有需要的人提供一個短暫停留的地方;至於右邊這款,還要我多說麼?英國熱播電視劇「神秘博士」的TARDIS!!

英國旅遊,有機會一定要和這些電話亭都合照一張!

——————————————————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信息,請點擊右上角圖標分享給朋友們哦~

如果您發現了有趣的旅遊線路,也可以告訴我們,讓更多的人和您一起分享。

海諾旅遊希望和您一起分享更多的資訊: )

相關焦點

  • 那些曾「紅」透英國半邊天的電話亭,它們現在還好嗎?
    很多英國電影,也嘗嘗會使用紅色電話亭作為背景,比如《帕丁頓熊》。Scott設計的電話亭外面其實是銀色的,裡面是藍綠色的,可最後被改成了紅色(估計是因為Post Office的顏色一直是以紅色為主導,郵筒就是紅色的,因為紅色是最明顯的顏色)。1926年,紅色電話亭開始在倫敦被大面積使用。
  • 英國人為拯救紅色電話亭拼了!
    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眾號「華聞派」 如今,前兩者在英國生活中依然有極大的實用價值。然而,紅色電話亭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低。隨著個人電話的普及,曾一度被奉為英國「文化符號」的紅色電話亭使用率在幾年內大幅降低,有的甚至直接被扔進「墓園」裡逐漸生鏽。
  • 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圖書館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在如今的移動通訊時代,英國標誌性的紅色電話亭已漸漸過時,但英國各地的小鎮居民正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來保衛這些「紅盒子」。紅色公用電話亭被視為英國社會的文化標誌,在社區居民的努力下,英國數百個電話亭獲得新生,被用來展示藝術、詩歌,甚至變身為迷你圖書館。在牛津郡附近的沃特佩裡小鎮,120名居民在一個緊挨著一處古老的領主宅邸的電話亭裡放上了一盆風信子、幾疊園藝及廚藝雜誌,並在亭壁上貼了一些詩作。這座電話亭曾險些被英國電信公司拆毀,但當地居民將其挽救了下來。
  • 共享經濟下的英國紅色電話亭
    不過如今公用電話使用率越來越低,人們開始思索,這些紅色電話亭還能有哪些新的用途?紅色電話亭是人們最熟悉的英國標誌之一海德公園、白金漢宮、大本鐘,如果還能有一樣東西能令你立刻想到英國,那一定是街頭巷尾四處可見的復古紅色通用電話亭了。
  • 雙語閱讀: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圖書館
    在如今的移動通訊時代,英國標誌性的紅色電話亭已漸漸過時,但英國各地的小鎮居民正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來保衛這些「紅盒子」。   紅色公用電話亭被視為英國社會的文化標誌,在社區居民的努力下,英國數百個電話亭獲得新生,被用來展示藝術、詩歌,甚至變身為迷你圖書館。   在牛津郡附近的沃特佩裡小鎮,120名居民在一個緊挨著一處古老的領主宅邸的電話亭裡放上了一盆風信子、幾疊園藝及廚藝雜誌,並在亭壁上貼了一些詩作。   這座電話亭曾險些被英國電信公司拆毀,但當地居民將其挽救了下來。
  • 原來英國電話亭不只有紅色的! | 遊遊英語第34期
    如果你來過英國,或是了解過英國的文化,那你一定會對這個紅色電話亭並不陌生。英國街頭的紅色電話亭,一直是英國的文化象徵之一,無數充滿英倫風情的照片裡都有它的身影。你可以稱它為「Red Telephone Box」,也可以叫它「Kiosk」。它出沒於街頭巷尾。你可以在大本鐘前發現它。其實是一個藝術雕塑。
  • 廣州現內地唯一懷舊紅色電話亭
    ■外籍人士紛紛和紅色電話亭合影。如果您看過《哈利波特》、《The Queen》、《王妃黛安娜》、《神探夏洛特》、《唐頓莊園》等影視作品,一定對紅色電話亭留有印象。K6是最具代表性的紅色電話亭,出自英國著名建築設計師賈爾斯·吉爾伯特·斯科特之手。記者了解到,電話亭主體由鑄鐵製成,門由柚木製成,電話亭高2.44米,長和寬都是0.91米,重量為850公斤。這樣一個電話亭從英國運來中國,過程可不簡單。「我們在廢墟中選擇了這個紅色電話亭,然後送往專門的維修廠進行全手工維修,更換零件及油漆,最後漂洋過海,共耗時6個月才來到廣州。」
  • 英國經典紅色電話亭變身:上班族大愛
    IT之家訊 5月14日消息,移動通信時代已經到來,固定電話大都已經被手機替代。發達國家更是如此,許多城市的電話亭基本上已經廢棄,只有在電影電視上才能看到還有人用它來打電話。不過這些廢棄的電話亭怎麼處置是個問題,尤其在歐美電話亭曾經風靡一時的國家,一度成為一個城市的風景線,直接拆掉未免可惜,因此,像英國倫敦政府,曾想方設法改造電話亭,此前政府將電話亭改造成太陽能手機充電站,而現在,又有一個想法誕生了。
  • 紅色電話亭、紅色巴士……英國人鍾情紅色源於何?
    從大街小巷穿梭的雙層巴士、無數遊客合影的電話亭再到每家每戶的郵箱,甚至皇家衛兵的服裝,映入眼帘的全都是熱情似火的紅。除了這3種標誌以外,在英國,火車、地鐵的車廂外殼主色調也是紅色,英國皇家郵政的郵車不是綠色的,而是紅色的。為什麼英國人對紅色如此情有獨鍾呢?
  • 英國紅色電話亭新用途:變身手機維修站
    【每日科技網】   8月24日消息,在共用電話風靡世界的年代,英國標誌性的紅色電話亭成為這座城市的一道風景線,但隨著移動通訊設備的浪潮迅速撲來,這些電話亭又被時代淘汰。
  • [共度晨光]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辦公室
    [共度晨光]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辦公室 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辦公室。
  • 英國電話亭再設計 感受各式各樣的電話亭
    這項全民設計活動邀請了來自英國及全世界的知名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在原有的英式紅色電話亭基礎上進行創作,最後的作品都安放在倫敦街頭。在拍賣中,7號作品《長頸鹿破亭而出》和波普藝術教父Blake爵士的作品拍出1.7萬英鎊,同列當晚最高拍賣價。其他作品也各有打動人的理由。
  • 英國街頭的紅色電話亭,人們變廢為寶,成了一座「小咖啡館」!
    英國是一個古老的資本主義國家,在其漫長的發展歷史中,它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衝擊,在不同時期,文化印記一直是英國的旅遊特色,它為英國的城市景觀增添了更多的魅力,英國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國家。它與歐洲大陸隔海相望。因為四面環海,英國的氣候也很多變,寒冷和潮溼在這裡很常見,這也創造了島國的特殊風景。
  • 廢棄電話亭裡的英倫時光
    對很多英國人來說,回憶是寶貴的。儘管散落各地的紅色電話亭早就不是一個功能性的公共設施,但這個極具標誌性的時代產物,卻代表了英國過去一段漫長歲月的富強和榮耀,也是英國人至今仍無法將之捨棄的原因。
  • 英國擬三年內拆除近兩成約8700個紅色電話亭
    紅色電話亭作為英國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曾遍布大街小巷。如今,隨著使用者大大減少,英國電信公司決定三年內拆除近兩成、約8700個公共電話亭。英國電信公司18日說,英國現有約4.68萬個公共電話亭,其中多數常年人跡罕至。特別是隨著手機的興起,公共電話亭最近10年使用量下降90%。
  • 「失寵」的公共電話亭該變身了
    日前,上海市徐匯區發布消息,該區域的街頭電話亭將在保留通話功能的基礎上,變身「共享悅讀亭」,為市民提供閱讀相關服務。提起公共電話亭,估計現在很多小年輕已經「無感」了。畢竟他們沒經歷過電話亭的輝煌過往——那時候,公共電話亭遍及大街小巷,成為街頭一景,人們打電話都會買IC卡,使用時常常要排隊,如果裡面的人嘮叨個沒完,亭外的人可能還會有意見……現在呢?很多電話亭幾乎已成擺設。有的經長年日曬雨淋,斑駁不堪;有的早已損壞,無法使用;還有的被「小廣告」瞄上了,貼滿了各種兼職、包車、辦證等「牛皮癬」,從當年的街頭一景淪落為「煞風景」,影響城市形象。
  • 倫敦街頭的一抹紅——英國電話亭的復古範
    如果要找一個既能代表英國特色,又每天都要打交道的事物,那麼非紅色電話亭莫屬了。雖然早已經是移動通訊時代。
  • 除了牛皮癬和網紅,誰還需要電話亭
    但當時,使用者通常是不差錢的官吏豪紳和公子小姐,牌子上寫的是公共電話所,其實就是公共炫富所。之後的二三十年,電話用戶逐漸增多,客人們紛紛借用飯店、茶樓裡的電話機作通訊用。△英國紅色電話亭經過管理機構幾十年來的分分合合,如今矗立英國街頭的電話亭,是由完成私有化的英國電信(BT)管理的。
  • 英國公用電話亭風光不再(圖) - SOHU新聞
    到過英國的旅遊者都對英國街頭的公用電話亭印象深刻:頂部鑲有英國王冠,通體火紅鮮豔無比。然而不幸的是,這種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漂亮電話亭正遭受新技術的衝擊。日前,英國電信公司(BT)正式宣布,今後英國將不再建公用電話亭。  英國第一個電話亭建於1884年。其設計幾經變化。
  • 英國電話亭變身迷你博物館 申請吉尼斯紀錄
    英國約克郡一家博物館也許是世界上最小的博物館,因為博物館建在一個電話亭裡,只能容納一名參觀者。    紅色電話亭曾是英國標誌性街景,但由於手機的普及逐漸失去通信作用。約克郡沃利村的一些村民想,何不把當地一座被廢棄的電話亭改造成介紹村史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