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湧興~包子

2021-02-08 魅力湧興



民以食為天,中國素有美食之國的美譽!

而【包子】絕對是中國傳統美食裡的一絕,因為其方便、快捷、美味、充飢已經成為了早餐中的「頭牌」。

包子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兩百多年的歷史了,是當之無愧的點心之王。

以前在湧興鎮上讀書的時候,每天早上的早餐就是包子了。呵呵,現在想起依然回味無窮…

但你知道一個小小的包子成長曆程是什麼樣的嗎?背後要經過多少標準工序嗎?


它竟然是諸葛亮發明的,你信嗎?

如果你對歷史文明沒有研究,如果你不是《三國》的資深讀者,你肯定會和我一樣差異:包子,是諸葛亮發明的???

宋高承《事物紀原》講到包子是諸葛亮發明的。

大意說諸葛亮南徵,降服孟獲之後歸來將渡瀘水,忽然風浪大起,人不能過,乃問當地土人言是猖神作亂,當以人頭投水祭祀。

亮不忍殺人,和就面為劑,面中其實是牛羊肉,塑為人頭形狀,名曰:饅頭投水中,風浪乃止。

書不在身邊講的是大意了,貌似和演義裡面寫的差不多。

明郎英《七修類稿》言:饅頭本名蠻頭,音訛轉為饅頭。

這些都是去看中國古代社會生活時候筆記上記的!

呵呵,話說現在中國飲食史上,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饅頭指的就是包子,直到近代包子和饅頭才正式分家。

直到今天許多地方依然把包子叫做「肉饅頭」。

包子看似小小一隻,但其背後製作工序標準需要大量時間提前準備。麥中味對包子的製作有著嚴格的製作標準,從指定品牌的麵粉到餡型調料配伍、打餡手法、包子外觀、包子重量、上屜時間等都有嚴格要求,這樣的包子薄皮大餡,外形美觀,食之鬆軟有,汁多爽口。

來湧興鎮包子鋪當然要嘗一嘗特色包子,哎喲,不錯喲,竟然有N種口味的,滿足各類人的需求。那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我試過後覺得不錯的包子,當然也是老闆推薦的特色啦~



採用湧興鎮本地農家土豬肉,肉質指標均優飼料豬,富含的胺基酸含量與肉質感也明顯高於飼料豬,食用後對人體有較高的營養和保健作用。剛看到的時候,覺得好大個阿,比我拳頭還大,帶著剛出籠的熱氣,簡直誘人!輕輕咬上那麼一口,一股鮮美的肉汁便溢入口中,餡兒和皮完美的融合在嘴裡,好燙!多吃不膩,讓人流連忘返,不愧是實力擔當!


提起大肉包,最先想到的幾乎都是湧興鎮農貿市場那家大肉包好吃,因為買的人多!

順著風飄過來香味,逗得每個正在排隊的喉結抽動,眼饞著已經買到手即刻開吃的人兒,禁不住想像咬一口湯汁流動燙嘴的畫面,感受到身後的騷動,忙不迭收回豔羨的目光趕忙朝前貼幾步,生怕被別人鑽了空子似的。


小心翼翼地捧著剛出爐的大肉包,僅是感受到手上沉甸甸的分量和比別家近乎大一圈的個頭就足以震撼。它符合所有包子應該具有的優點:皮薄、餡厚、個大、色白

據說是全湧興最的肉包,包子個頭也比外面賣的一般的包子要大一些,(2元錢一個)坐穩湧興包子界無法撼動的霸主地位,皮薄餡兒多,肉用得非常紮實,滿滿的肉餡看起來像個大肉丸子,聞著香吃起來更香。

比起純肉大包子,我更喜歡粉絲肉的,個兒大,餡多,味兒濃,(一元錢一個)內餡略帶鮮,甜配上彈潤入味的細粉,一口下去,油脂在包子裡肆意流淌,就連身邊嚷嚷著要減肥的妹紙,居然忍不住都吃了兩個。

豆腐包,豆腐軟嫩綿密帶著溫厚的豆香和微微的辣意,再加上浸潤了紅油的包子皮,真是越嚼越香。

優質紅小豆,麥中味制定品牌麵粉,搭配秘制輔料而成。咬一口就可以發現裡面的豆沙色澤鮮豔,像玫瑰般鮮亮誘人,細細品嘗,有一種流沙般精緻細膩的口感,出籠的標準遵循三大原則,不露餡不變形有彈力。果然是顏值擔當,有實力就是這麼自信~

蔥油花卷,一上桌就感覺到蔥香撲鼻,可以看到花卷紋路清晰挺拔,蔥瓣翠綠均勻灑在花卷表面,而且還做到再次加熱蔥瓣不變色,入嘴口感筋道,不鹹不淡。

燒麥,麥中味的燒麥吸收了天津「狗不理」包子制餡特點製成燒麥,原料用糯米製成糯米餡,以骨湯、香油、大蔥、八角等為輔料,麵團製成25克重的劑子,用走鍾制花邊皮子包上餡料入小籠,用旺火蒸10分鐘即成。入口有青香味,糯米磁性十足,鮮香不膩。





長按二維碼,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揚州,從這家飯店的包子開始,最貴的35一個,遊客:值得
    說到揚州,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句: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歷來就是風光秀美的風景城、人文薈萃的文化城,也是一座舌尖上的美食之都。我的這次揚州之旅,是一次舌尖上的美食之旅,在揚州朋友的帶領下,特意來到位於江都區的富春飯店,這裡是富春包子的分店之一,老闆是地道的揚州人,耳濡目染的揚州文化,讓他決定把富春包子這個老字號發揚光大。擺放整齊的富春包子,看起來十分誘人,這裡的包子從35元一個的蟹黃包,到3.5元一個素包子,每天都要賣出去上萬個。
  • 【高山美食】高山貓-高山人舌尖上的野韭菜包子
    野韭菜是野蔥花的媽媽,是生長於高山的一種野菜,農曆三月中旬是採挖季節,野韭菜可以做很多美食,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是醃製成鹹菜作為酸菜拌湯和酸菜面中的作料,另一種就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野韭菜包子了野韭菜包子的製作過程非常簡單,先將坡裡拔回來的韭菜去皮淘洗乾淨,再配上土豆絲、豆腐丁或者其他作料,起鍋燒油,將作料一併放進鍋裡翻炒均勻,放上鹽、花椒、五香粉,備用。
  • 舌尖上的美食——布裡亞特包子
    他們的智慧用在美食上,吸收了漢族食品製作方法後,融入自己民族飲食特點,發明了著名的特色食物——布裡亞特包子。布裡亞特包子的外型與其他民族的包子並無多大差別,其最大特點在於包子餡的製作,包子皮在捏褶子收口時,不將其收緊捏扭,而是留個小口,蒸的過程中餡的鮮香便瀰漫出來。
  • 舌尖上的民間味道,能吹起皮的包子,才是正宗的靖江蟹黃湯包
    素有「東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譽,特別是在選材上要求以新鮮為主,原料上多以水產為主,素有「醉蟹不看燈、風雞不過燈、刀魚不過清明、鱘魚不過端午「之說。想必說到這就有一部分吃貨按捺不住了,那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來嘗嘗泰州不可錯過的美食吧。北方常言好吃不過餃子,包子從模樣到內容都算得上餃子的老大哥,好吃不過包子就順理成章了。
  • 舌尖上的老黃縣
    舌尖上的老黃縣  舌尖上的老黃縣11---排骨包子 排骨包子在家鄉龍口市屬於主食,家家都會做。排骨包子是用豬肋骨斬成小塊加白菜、芸豆等蔬菜和在一起包的,尤其是用大鍋蒸出來,個大,比其他地區的包子都要大,大約有一個手掌的大小。皮薄,味道非常好,人人愛吃。 我最愛吃的就是大白菜或者是芸豆的包子。。。。完了,又饞奶奶報的包子了
  • 舌尖上的昌邑 | 金黃酥皮水煎包
    原來在城裡的無名路上分布著幾家各具特色的「水煎包鋪子」,而那些色澤金黃,外脆裡嫩的水煎包更是十裡飄香,讓人口水直流。搭配上我們這裡獨有的花生米蘿蔔鹹湯那簡直就是完美絕配。「水煎包」是將發酵麵包子平放在已刷過油的鍋裡面,再加水麵糊,以半煎半蒸的方式製成。「水煎包」成品色呈金黃,餡料鮮美,外皮酥脆,香味濃鬱。水煎包是發麵麵團製作,這點與鍋貼不同,更類似於包子。
  • 舌尖上的大連——海麻線包子
    藻體黃褐至深褐色,管狀,膜質,叢生,高20~50釐米,直徑2~5毫米生於中潮帶的巖石上或石沼中,也生長在高潮帶石沼中和低潮帶巖礁上。營養價值海麻線是一種尚未被開發的、食用價值和保健價值極高的褐藻,長期以來被中國沿海一帶居民作為海洋蔬菜珍品,但其自然資源非常有限、種苗缺乏、養殖技術不成熟,限制了該海藻的開發和利用。
  • 【龍城舊事】舌尖上的龍口
    舌尖上的老黃縣4--羊盆羊盆,簡單的說就是煮好的火鍋雜燴.舌尖上的老黃縣7--炒肉拉皮炒肉拉皮不同於東北的大拉皮,同樣是用綠豆粉做成的拉皮鋪於碗底,將炒好的黃瓜絲、裡脊絲覆於其上,最後以辣椒油、醋、麻汁等調料攪拌即成.
  • 這些堪稱舌尖美味的包子,不知道你覺得哪一種最好吃呢?
    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那些堪稱舌尖美味的包子吧?這些包子的產地可是不止北方,南方的一些也有上榜哦。這些堪稱舌尖美味的包子,不知道你覺得哪一種最好吃呢?第一個要來說說的就是北京的慶豐包子了。北京的慶豐包子也有著相當長的一段歷史了,其實早在20世紀40年代的時候這種包子就已經在北京開始了自己的小天地。
  • 讓舌尖痛快的美味!教你營養好吃的韭菜雞蛋包子,咬一口滿嘴留香
    最近天氣變得越來越冷了,那麼這時候來上一份熱氣騰騰又美味的包子就是很好的享受了啊。包子的餡料有著很多的選擇,有著豬肉大蔥包子和牛肉粉條包子等。其中,美味的韭菜雞蛋包子也是很棒的選擇,滋味美妙,讓人越吃越想吃。
  • 「舌尖2」杭幫菜小籠包師傅寫出「包子秘訣」
    上周五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2》中,近8分鐘的杭幫菜介紹成了這幾天杭城熱議的話題。  其中,關於小籠包的介紹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一客精緻的小籠包安臥於竹製蒸籠之上,熱氣騰騰地端上桌,每個小籠包,十八道紋路分明的褶子,收口似鯽魚嘴,夾起小籠包一提,皮驟然下墜,可拉伸到極致卻又紋絲不破。
  • 舌尖上的靖江路
    據該店老闆介紹,從他爺爺那輩起就開始在老城裡經營包子生意了,天津的傳統包子,就是肉餡、雞蛋和木耳,沒有其它食材了,因此該店的傳統豬肉包也是用祖上傳承下來做法,保留了天津傳統包子的原汁原味,由於配方是祖傳的,這裡就不講太多了,
  • 舌尖上的安徽:安徽各地招牌美食大盤點
    紅遍大江南北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母校」、「舌尖上的中國」等詞迅速走紅,不少人也開始點評或懷念起「舌尖上的安徽」
  • 舌尖上的西科大
    熱騰騰的包子、燒麥讓寒冷的冬天感到溫暖。舌尖上的西科大,美食琳琅滿目,真是讓人眼花繚亂啊,在一群朝氣蓬勃的大學生中,自己也仿佛年輕了好幾歲哦。西科大美食街值得一去哦。
  • 去天津必吃的5種美食,其中一個還上了舌尖上的中國!
    去天津必吃的5種美食,其中一個還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紅姐煎餅最近堪稱火爆,舌尖上的中國一播出,紅姐的攤前排了長長的隊!紅姐的攤子就在南開區玉泉路的西湖里小區東門,不過對於天津人來說,最好吃的煎餅果子永遠在家樓下,河北區月緯路有一家也很好吃,早上不排隊20分鐘根本買不到。
  • 舌尖上的衡水
    舌尖上的衡水帶您品味00衡水位於河北省東南部,交通四通八達,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這裡自然風光秀麗,人文底蘊深厚,這裡有碧波萬頃的衡水湖,有馳名全國的衡水中學,是衡水老白乾的故鄉,衡水的美食也非常有特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品味舌尖上的衡水。
  • 【舌尖上的桐城】薺菜餃子
    桌上撒上乾麵粉,麵團放桌上多揉一會,揉成嬰兒手臂粗細的麵條,切成劑子,摁一下,圓圓的,開始擀餃子皮。一大盆餃子餡,得包到什麼時候,得,就把餃子皮擀得大大的,先包幾個大包子。死麵包子雖然不柔軟,但是死麵包子的香味和韌勁又是發麵包子不可比的。麵皮巴掌大,比餃子皮稍微厚一點,兩大勺子薺菜餡才塞得麵皮鼓脹脹的,收口,圓不隆冬的包子就成功了。一會功夫,盆裡的餡料就少了很多。包了十二個包子,放蒸鍋裡蒸,看了下時間,定時半小時。
  • 舌尖上的衣裳街
    上世紀80年代,中央紀錄電影製片廠曾來湖州飯店拍攝過「百魚宴」,太湖「三寶」銀魚絲、白蝦、鱭魚堪稱舌尖上的一絕。除此之外,湖州的傳統菜,在歷經了幾百年的歲月後,依然是縈繞在湖州人心坎上的家鄉味道。  在長不到400米的衣裳街兩旁,有100多家店鋪,絕大多數都是經營湖州特色的小吃。每到中午、傍晚時分,街上瀰漫著誘人的美食香味,吸引著四方來客。
  • 「平昌舌尖上的老字號」天津包子店:20年的堅守!
    總有一些貌不驚人的老店它沒有華麗精美的裝修和五花八門的菜品每天生意卻異常火爆大家所追尋的僅是那一口忘不了的老味道這家在平昌開了20年的天津包子店牢牢地拴住了平昌人的胃它的名字雖叫「天津包子」但老闆卻是地地道道的平昌人20年,什麼都在變化唯一不變的只有味道這家店的麵皮選用傳統的老面
  • 開封美食遊,盤點舌尖上的開封小吃
    開封的「上河小吃城」,位於開封龍庭景區附近,逛完景區吃小吃距離正好。上河小吃城有近百個小吃攤位,囊括了開封各路知名小吃。就餐環境寬敞大方,雖是在室內,攤位的外觀仍保留著仿古建築風格,讓我略感驚訝的是很少見有小吃城的桌椅也是採用深紅色木製桌椅,踏實穩當的質感,也像是中原人的憨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