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百佳入境遊旅行商發布《無錫宣言》 加強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延續壯美運河千年神韻

2020-09-06 陸家嘴金融網

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主會場將於9月3日至6日在無錫舉辦,為了讓中外遊客親身感受和體驗中國大運河無錫段的歷史文化、人文底蘊和&34;的獨特魅力,組委會邀請全國百佳入境遊旅行商來錫參加運博會和踩線活動。

9月2日,百佳入境遊旅行商&34;文化旅遊推介會正式召開,百佳旅行商代表圍繞如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主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討論,達成了&34;的共識,發表了《無錫宣言》。

中國旅行社協會秘書長孫桂珍,中國旅行社協會副會長夏智民,江蘇省文聯原黨組書記王慧芬等嘉賓,以及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有限公司,北京正途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凱撒同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空國際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西安中國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攜程集團,北京千乘假期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等全國88家入境遊主要組團社的101位負責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上還發布了《悅行無錫一一古運河人文之旅》書籍,舉行了旅行社籤約等儀式。

無錫宣言

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

我們承諾:將竭盡所能當好運河人文與生態的保護者。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斷提高大運河沿線文化遺產和生態環境保護能力,不斷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執法監管措施,構建大運河各類遺產和生態保護的大格局。

大運河是中華文明歷史的見證,是中華民族的標誌性工程。

我們承諾:將全力以赴當好運河故事和文化自信的傳播者。堅持以文化為引領,以人民為中心,加強保護傳承利用,堅定文化自信,全方位、多層次講好大運河故事,多渠道、系統性傳承大運河優秀文化,全面闡釋大運河文化當代價值和時代精神,讓大運河活起來,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現實需要,更加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大運河是全國各民族各地區交融互動的關鍵紐帶,是新時代區域創新融合協調發展的示範樣板。

我們承諾:將竭盡全力當好運河文旅融合發展的踐行者。緊緊圍繞統籌推進&34;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34;戰略布局,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積極構建文旅產業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圍繞&34;&34;積極發揮行業作用,著力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打造大運河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延續壯美運河的千年神韻。

同時,無錫圍繞觀光、親子、研學、美食這四大主題設計了5條旅遊產品,可讓中外遊客體驗到最純正的無錫風情。

河畔一日 5條線路推薦

第一條 經典畫舫遊 人家盡枕河

&34;、&34;,在古運河碼頭登船,走環城線;在穆桂英、王興記品嘗地道無錫小吃;走江南水弄堂,訪古窯文化;等華燈初上,在&34;運河夜市,在南長街特色民宿,尋覓煙火人家。

第二條 錫式慢生活 老城詩酒茶

享受錫式慢生活。到龍光塔俯瞰無錫老城風光,到&34;小婁巷感受千年古巷的才氣和書香,去美麗馬山和平村體驗蕩湖船、調龍燈、馬燈舞等非遺項目,品茗聽戲,閒逸清雅。

第三條 先哲足跡 訪文明遺存

讀依庸堂前的名聯&34;,欣賞江南欽使第的建築美學,遊覽眾多充滿人文故事的景點,乘坐烏篷船,看捕魚的鸕鷀表演和錫劇表演,品嘗三鮮餛飩和小籠包等美食,水鄉古鎮、老城廂裡探幽遊。

第四條 疫後養身心 錫城真愜意

步行丈量運河,深入老城廂裡發現草根美食,在有故事的老庭院裡曬太陽,在南長街體驗市井之樂,品&34;,看清名橋上3D燈光秀&34;,去融創文旅城享受狂歡一日。

第五條 百年工商城 童心研學遊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走走無錫著名的&34;四大場館,看展覽,品書香,聽民族工商業的創業故事,和孩子一起探文博,尋底蘊,訪匠心。去無錫影視基地遊覽&34;,看四大名著裡的真實還原場景。

本文來源:無錫市文廣旅遊局

相關焦點

  • 全國百佳入境遊旅行商發布《無錫宣言》
    全國百佳入境遊旅行商發布《無錫宣言》 2020-09-04 18:1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無錫主會場精彩全記錄!
    在「大運河文化旅遊產業合作論壇」「大運河城市文旅消費論壇」兩場主題論壇上,專家學者、業內大咖圍繞文旅項目推介和投融資合作,聚焦文旅消費升級和文旅產業振興,共謀運河文旅高質量發展新模式,攜手把運河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 復興千年運河文化 重塑無錫濱水地標
    無錫,依河而建,因河而興。流淌千年的古運河滋養著一代代無錫人,沉澱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無錫的民族工商業。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裡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京杭大運河自此穿城而過,形成了無錫自西漢設縣後,以古運河為中軸線的「龜背」城市空間格局, 延續至今。千裏運河獨一環。大運河不僅在無錫穿城而過,還環城而過。現今最繁華的中山路,原是京杭大運河無錫城中段,1958年填河鋪路,運河就此分東流和西流兩股環繞城區,在跨塘橋匯合。
  • 無錫:從「江南水弄堂」走向「運河大天地」
    8月12日,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深入推進美麗江蘇建設的意見》提出,要加快建設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雲平臺等標誌性項目,辦好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打造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江蘇樣板」。
  • 無錫打造運河文化新品牌 推動歷史文化名街保護
    中新網北京1月14日電(記者 陶社蘭)尋求「老無錫味道」,品味運河文化、體驗太湖風情。無錫市南長區近年來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尤其在打造運河文化新品牌、推動歷史文化名街傳承、保護、創新、活態、發展、打造創新創意新經濟做出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探索。
  • 江蘇淮安:做好保護傳承利用文章,讓「運河之都」煥發新時代風採
    大運河,穿越千年的傳奇。浩浩湯湯的運河水,流淌千年,它孕育了更見證了淮安的成長與變遷。全國漕運指揮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糧儲運中心、鹽榷稅務中心、漕船製造中心……在大運河承載中國航運主樞紐的時代,淮安因運河而興,成為運河線上的重要節點城市,被稱為「運河之都」。
  • 大運河文旅融合發展進行時|江蘇:千年運河閃耀時代光彩
    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江蘇確立了「走在全國前列」的目標,在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方面起步較早,成果顯著。大運河江蘇淮安段 王 昊 攝(人民視覺)江蘇將文旅融合發展作為《江蘇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規劃》的重要內容,精心編制《江蘇大運河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
  • 千年運河煥新生採訪活動聚焦三大主題
    由交通運輸部主辦的「千年運河煥新生」主題採訪活動目前正在火熱進行中千年運河煥新生7月5日,「千年運河煥新生」主題採訪活動啟動座談會在江蘇鎮江召開。為深入挖掘大運河航運文化價值、經濟價值及生態價值,掀起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文化的輿論熱潮,交通運輸部將「千年運河煥新生」主題採訪活動列為今年的重大主題宣傳活動。據了解,此次採訪活動將延續到7月底,採訪團將溯運河而上,深入寧波、湖州、蘇州、揚州、淮安、徐州、濟寧、通州等地進行採訪。
  • 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成績單 從文物裡讀懂千年運河的壯美華章
    「大運河申遺成功五周年成果展」用大量圖片和實物,充分展示大運河遺產的保護傳承利用。安徽淮北柳孜運河遺址考古發掘、通濟渠鄭州段展示標識系統、洛陽洛倉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對於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各地均有值得借鑑的經驗和做法。運河遺產的最新發現也體現在展覽中。來自河北廊坊的一組圖片顯示一艘運河古船重見天日的過程。
  • 運河古韻 今朝更美 無錫:千年「水弄堂」譜寫發展新篇章
    如今,在保護、傳承與發展中,古運河也不斷煥發出勃勃生機,譜寫著無錫故事的新篇章。   導遊葛玲:現在走的這一段可以說是京杭大運河無錫段最精華的一個段落了,在這裡依然保持著明清時期,運河人家枕河生活的一個場景,我們看到的兩邊的建築,大部分都建造於清代到民國時期。
  • 千年運河,時代IP
    在頂層設計方面,2019年12月發布的《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已經國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省部際聯席會審議通過,是沿線八省市中第一個完成編制、審議、發布和實施的大運河文化帶規劃。總體來看,北京正著手建設以大運河為軸線的「一河、兩道、三區」大運河文化帶發展格局,組織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建設大運河文化帶。
  • 聚焦「世界運河城市文旅產業持續繁榮發展」 2020世界運河城市論壇...
    他在講話中指出,運河是人類文明的偉大傑作,中國大運河見證了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傳遞了追求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執著信念,彰顯了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文化態度,蘊含了天人合一、和諧共生的思想智慧。中國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出臺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正迎來歷史最好時期。
  • 《運河論壇》——故宮博物院院長講運河
    最早我接觸大運河是南水北調工程,2003年當時南水北調的東線、中線沿線都涉及到一些大運河遺存的保護,隨後在政協會上有部分委員提出《關於在南水北調工程中重視文物保護的建議案》提案,主要是水利部門給予了積極的回應。到2004年的全國政協會上,我們就聯合了部分政協委員,正式提出了《關於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亟待加強的提案》。
  • 無錫:打好保護利用「組合拳」,讓千年古運河「活起來」
    科技日報記者 過國忠 通訊員 舒媛媛 張青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處。11月23日,記者來到無錫歷史文化保護區內的南長街。江南大學校黨委書記朱慶葆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說,我們要進一步提高認識,轉變思路和方法,深入挖掘和傳承運河歷史文化遺產,做到保護修復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為大運河沿線城市提供「無錫經驗」「無錫模式」。
  • 無錫:打好保護利用「組合拳」,讓千年古運河「活起來」
    水上,一條條古色古香的遊船或停靠在修葺的碼頭,或穿行在清澈的古老運河內;岸上,昔日河道兩側的工廠、學校、醫院等早已遷出,變成一座座工業遺址和民間工藝博物館……成為了中外遊客眼中「神奇的旅遊」之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定要把古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好利用好,讓古運河重生。」
  • 泊頭千年運河披錦繡
    漫步於公園中,既可以賞秋景、品秋韻,又可以瀏覽泊頭千年的歷史文化。  保護大運河 源自一份深情以水為勝,以河生地,以航達裕,城有其馨。泊頭市充分發揮大運河文化帶的重要節點作用,積極做好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3篇文章,不斷加強運河周邊文化類基礎設施的建設,使人們既可以看得見運河,更能夠記得住運河、留得住運河。10月25日,正值周末。26歲的韓浩和朋友來到大運河生態公園。
  • 蘇州運河文化遺產活態傳承保護之思考
    《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大運河文化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要按照「河為線,城為珠,線串珠,珠帶面」的思路,構建具有經濟文化影響力的空間格局框架。蘇州作為運河「線」上的重要一「珠」,如何利用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優勢,重塑蘇州「運河城市」新名片?
  • 江蘇淮安:千年運河,奔騰煥發時代風採
    作為「運河之都」,近年來,淮安從政治的、歷史的、戰略的、全局的高度謀劃和開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聚焦「千秋淮揚」文化高地定位,紮實推進漕運文化展示區、河工文化集成區、生態文旅體驗區、運河保護示範區建設,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統籌推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江南視點 | 無錫「江南水弄堂 運河絕版地」的華麗轉身
    2006年,全國政協「大運河保護與申遺考察團」考察無錫從跨塘橋至清名橋1.5公裡長的古運河段,認定這裡是「最具原生態風貌的古運河文化絕版之地」,形容為「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穿行於狹窄悠長的水弄,一幅靜謐閒適的江南水鄉圖景展現在眼前。前門上橋逛街,後門洗菜下船。倚窗晾衣養花,靠岸下棋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