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除夕夜既是舊年的結束,又是新年的開始。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除夕夜是回首舊歲、展望新春的序幕。據《清嘉錄》載:「除夜家庭舉宴,長幼鹹集,多作吉利語,名曰『年夜飯』,俗稱『合家歡』。」
除夕之夜,全家歡顏,圍桌團坐,歡聲笑語,大家同吃年夜飯。此情此景啟開了多少古今詩人詞客的詩情閘門,也留下多少膾炙人口的詩詞佳篇。
欽州守歲
唐-張說
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
愁心隨鬥柄,東北望春回。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裡,霜鬢明朝又一年。
應詔賦得除夜
唐-史青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裡回。
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
古北口守歲二首 其二
宋-劉敞
山盡寒隨盡,春歸客亦歸。
一杯分歲酒,送臘強依依。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其一
宋-姜夔
細草穿沙雪半銷,吳宮煙冷水迢迢。
梅花竹裡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除夜太原寒甚
明-于謙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
客中除夕
明-袁凱
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
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
一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
除夜
明-殷奎
客身兩度逢除夕,白髮添來知幾莖。
想得故園諸弟侄,擁爐膝下話寒更。
除夜
明-陳
一燈相對不成眠,坐數寒更意惘然。
惆悵故園歸未得,客窗明日是新年。
己未除夕
明-釋古邈
草草年過三十餘,今宵又是一年除。
浮沉底事堪誰論,落莫閒情亦自如。
城漏倚風催短臘,山光隨雪到寒廬。
頻添榾柮擁爐坐,不覺鐘聲報曉初。
小除夕郭樂周小酌舟中
明-潘光統
簌簌寒風霜滿林,數株疏柳暮煙沉。
黃河日夜波聲急,不似思鄉一片心。
除夕
明-鄭作
除夕愁難破,還家夢愈頻。
十年江海客,孤館別離人。
殘漏聽還盡,寒燈坐愈親。
梅花滿南國,誰寄一枝春。
除夕
明-丘浚
歲去何勞守,春來不用追。
明朝想今夕,便是隔年期。
歲月添中減,人情黠處痴。
元正與除夜,相去幾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