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在古詩裡讀懂除夕:最美好的年節,與親人相守中度過

2020-12-24 品讀好詩詞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除夕夜既是舊年的結束,又是新年的開始。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除夕夜是回首舊歲、展望新春的序幕。據《清嘉錄》載:「除夜家庭舉宴,長幼鹹集,多作吉利語,名曰『年夜飯』,俗稱『合家歡』。」

除夕之夜,全家歡顏,圍桌團坐,歡聲笑語,大家同吃年夜飯。此情此景啟開了多少古今詩人詞客的詩情閘門,也留下多少膾炙人口的詩詞佳篇。

欽州守歲

唐-張說

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

愁心隨鬥柄,東北望春回。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裡,霜鬢明朝又一年。

應詔賦得除夜

唐-史青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裡回。

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

古北口守歲二首 其二

宋-劉敞

山盡寒隨盡,春歸客亦歸。

一杯分歲酒,送臘強依依。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其一

宋-姜夔

細草穿沙雪半銷,吳宮煙冷水迢迢。

梅花竹裡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除夜太原寒甚

明-于謙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

客中除夕

明-袁凱

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

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

一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

除夜

明-殷奎

客身兩度逢除夕,白髮添來知幾莖。

想得故園諸弟侄,擁爐膝下話寒更。

除夜

-陳

一燈相對不成眠,坐數寒更意惘然。

惆悵故園歸未得,客窗明日是新年。

己未除夕

明-釋古邈

草草年過三十餘,今宵又是一年除。

浮沉底事堪誰論,落莫閒情亦自如。

城漏倚風催短臘,山光隨雪到寒廬。

頻添榾柮擁爐坐,不覺鐘聲報曉初。

小除夕郭樂周小酌舟中

明-潘光統

簌簌寒風霜滿林,數株疏柳暮煙沉。

黃河日夜波聲急,不似思鄉一片心。

除夕

明-鄭作

除夕愁難破,還家夢愈頻。

十年江海客,孤館別離人。

殘漏聽還盡,寒燈坐愈親。

梅花滿南國,誰寄一枝春。

除夕

明-丘浚

歲去何勞守,春來不用追。

明朝想今夕,便是隔年期。

歲月添中減,人情黠處痴。

元正與除夜,相去幾多時。

相關焦點

  • 共享除夕裡的美好詩篇 中國傳統節日詩詞選
    每個節日都是一壺醇香的陳年老酒,在春花秋月的滋養中保持溫暾,在詩酒年華的故事裡沉澱香氣。元旦剛過,學者陳樹千撰寫的《節日裡的詩歌盛宴——中國傳統節日詩詞選》一書由中華書局出版。該書是一本有關中國傳統節日古詩詞的彙編,精選自《詩經》時代至清朝滅亡2000多年間220餘位古人創作於節日期間的詩詞歌賦近300首。
  • 共享除夕裡的美好詩篇
    每個節日都是一壺醇香的陳年老酒,在春花秋月的滋養中保持溫暾,在詩酒年華的故事裡沉澱香氣。元旦剛過,學者陳樹千撰寫的《節日裡的詩歌盛宴——中國傳統節日詩詞選》一書由中華書局出版。該書是一本有關中國傳統節日古詩詞的彙編,精選自《詩經》時代至清朝滅亡2000多年間220餘位古人創作於節日期間的詩詞歌賦近300首。
  • 考試要默寫的詩詞名句,都在這套書裡了!《一口氣讀懂詩詞名句》
    精選膾炙人口的古詩詞名句從原文、鑑賞、故事等方面全面解讀功能豐富而有特色讓孩子記住更多古詩詞近年來,國家加大力度弘揚古典文化,古詩文在中小學語文中比例的不斷加重。不過,既然涉及考試,咱們也都了解,考古詩詞的話,大部分題目還是讓孩子默寫古詩的名句。所以,如果孩子實在是難以記住整首詩,不妨先從詩詞名句開始。讓孩子先通過了解名句,進而再去了解整首詩,也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比如,杜甫在安史之亂中眼看往日繁華無比的長安城變得滿目瘡痍,而自己又身陷叛軍之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道出的是戰爭的殘酷,以及人生的無奈。
  • 2020祥生「小飛象」公益夏令營快樂進行中
    「與夢想,共成長」,載著這樣美好的期許,2020祥生「小飛象」公益夏令營在7月中旬正式開營啦!開營儀式上,諸暨市店口鎮義工協會會長、浙江省祥生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等出席領導共同點亮了「2020年祥生「小飛象」公益夏令營」的營標。彩色的營標散發出希望的光,孩子們的夢想將從這裡出發。
  • 『最有名的端午節古詩』關於端午節的詩詞大全
    關於『最有名的端午節古詩』關於端午節的詩詞大全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最有名的端午節古詩』關於端午節的詩詞大全,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古詩,端午節詩詞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文脈頌中華】詩詞裡的中秋月,別樣美
    對於象徵人月兩團圓的中秋佳節,中華民族歷來寄予了許多浪漫情懷,古人更是留下不少詩詞佳句望月抒懷,千古傳頌。一樣的中秋月,不一樣的中秋情懷,2019年中秋節來臨,讓我們在這闔家團圓的美好節日裡舉頭望月,重溫經典詩詞,感受那些穿越千年的浪漫情懷。
  • 高考語文備考:如何讀懂古詩
    ——明詩意,知題材 [專題微語] 古詩鑑賞,其前提是要讀懂詩歌。對於命題者來說,如何引導考生先讀懂後鑑賞,命題的導向至關重要。對於考生來說,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領悟作品的內容和技巧,能否讀懂詩歌極其關鍵。因此,必須扭轉輕讀詩、重做題的傾向,我們應沉下心來,反覆咀嚼,一定要重視古詩本身給我們傳達的內容,從而來解讀古詩。 在考場上,究竟怎樣才算讀懂了一首詩歌呢?
  • 七首傷感詩詞,催人淚下,願你永遠也不會讀懂
    你是否也曾一個人躲在暗夜裡默默哭泣,你是否也曾在親友面前強顏歡笑,假裝自己過得很好?人活於世,總免不了悲傷,但是世間最悲傷的事情是什麼?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下面,與大家分享七首傷感詩詞,囊括了人一生中最痛苦的七件事,希望你永遠也不會讀懂。
  • 十首除夕詩詞:一夜鄉心九州同
    今天是除夕,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年的這一天,一家人都歡聚在一起,共同守歲,表達對新一年美好的願望,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在這一天,所有的中華兒女都思念著家鄉。隱娘說:在這個除夕之夜,高適旅居在外。他在旅館中,睡不著覺,心內悽然。今天是除夕之夜,家裡的親人也在思念著千裡之外的自己,互相思念,卻無法相聚,真讓人神傷。
  • 「唱詩班」第二季冬至上線 瓜瓜龍語文攜手國學大師唱響中華詩詞
    短片中,孩子們身著中國古典服裝來到莊嚴雄偉的紫禁城,通過新編兒歌傳唱經典詩詞。身臨其境、古詩新唱,瓜瓜龍語文唱詩班將中華文化傳承與啟蒙教育相互融合,通過寓教於樂的創新形式成功激發了孩子們對中華詩詞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真切體驗到文學經典的獨特魅力。
  • 詩詞鑑賞:《古詩十九首》藝術成就全集鑑賞,詩詞愛好者必讀
    同時,《古詩十九首》所抒發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幾種情感和思緒,令古往今來的讀者常讀常新。劉勰的《文心雕龍》稱它為「五言之冠冕」,鍾嶸的《詩品》讚頌它「天衣無縫,一字千金」。今天一次把19首詩分享出來,圖文較長,建議詩詞愛好者先收藏再閱讀,特別是後面所附的葉嘉瑩先生對於《古詩十九首》的論述,請務必悅讀,對於了解這十九首詩,大有好處。
  • 三年級17課《古詩三首》考點精析,提高古詩鑑賞能力,只需三步
    提高古詩鑑賞能力是中小學生必備能力之一,也是教學難點之一。隨著教育改革對古典文學的重視,古詩詞的考查力度逐年遞增,因此提高古詩鑑賞能力也就成了當務之急,需要教師從小學起就有意培養孩子們鑑賞古詩的能力。 那麼,學習一首古詩要從哪些方面入手,才能提高孩子們的古詩鑑賞能力呢?
  • 初一語文期中備考:課內詩詞鑑賞和古文
    每學期我們都會學大量的古詩文,這些作為我們考試的重點,很多學校都會參照著中考的方向進行考察:課內詩詞鑑賞考察2—3題,課內文言文3—4題,差不多10—15分的樣子。   對於這些內容,都是老師上課講授的重點,少則3,4節講完一篇,多則一個星期完成一課,它同樣考察的不是學生的「高」能力,而只是複習全面與否和是否具有認真的「態度」,那麼如何能夠拿到理想的分數呢?孩子們同樣要做到以下幾點:   (1)熟記文章所涉及到的作家、作品等的文學常識。
  • 「金鼠賀歲 庚子迎春」2020年春節為何來得「早」?
    2020年1月24日 星期五農曆己亥年十二月三十 除夕〓金鼠賀歲 庚子迎春〓【春節特稿】>>在古詩裡讀懂春節【悅讀】>>2020年春節為何來得「早」?>>2020鼠年為雙閏年【傳統年俗】>>除夕年俗【鼠年觀影】>>2020春節賀歲電影——《囧媽》【家宴】>>糖醋排骨【春節特稿】●在古詩裡讀懂春節相伴是一種樸素的深情,在中國傳統的觀念裡,最美好的年節,總是與至親摯愛相守度過
  • 「古詩」小學生必讀《靜夜思》《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樓送辛漸》
    親愛的小夥伴們,所謂開卷有益,良好的讀書習慣要從小開始培養,古人詩詞歌賦何其何多,小編今天精心準備了一份,適合小學生的書單給大家,廢話就不多跟大家囉嗦啦,那還不趕緊往下!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小學生必讀《靜夜思》《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樓送辛漸》第一篇:《靜夜思》作者:「唐」李白全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20首元宵節詩詞,了解元宵節習俗
    列第侯王燈市裡,九衢士女月明中。玉簫唱遍江南曲,火樹能焚塞北風。惟有清光無遠近,他鄉故國此宵同。上元竹枝詞(清)符曾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元宵節詩詞30首:月上柳梢頭,花市燈如晝最美的古詩,獻給最美的勞動者!10首勞動詩詞,致敬所有勞動者,第一首最經典勞動節,16首關於勞動的經典詩詞,讓孩子讀一讀!
  • 中秋賞月嘗美食,無需相思只相守,合家團圓
    路在眼前開闊對於家人在一起,沒有分離在外親人的家庭來說,中秋節顯得安逸恬靜,睡睡懶覺,串串門,外出旅遊等,成為平淡生活中一個調劑的節點,舒緩工作壓力的一個契機,生活由此可樂,輕鬆享受團圓的幸福遠山風景也有情中秋節是情感的節日,在外的親人,遠離的戀人,暫時回不來的知己,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看著又大又圓的月亮,沐浴皎潔的月光,遠隔千山萬水,邀月亮傳情寄託祝福和相思。
  • 淺談如何鑑賞古詩詞——以鑑賞《涉江採芙蓉》為例
    淺談如何鑑賞古詩詞——以鑑賞《涉江採芙蓉》為例銅仁市德江德星高級中學教師:吳先富大多數學生在鑑賞古詩時,不知該怎樣去鑑賞,不知從何處下手,對古詩詞的鑑賞頗感困惑。就此問題,我略談一二。首先,尋方法。這些文章經過成百上千年,流傳到了今天。因此,在鑑賞古詩詞時,我們首先要了解詩歌的作者及其「寫作」背景。例如,《涉江採芙蓉》,選擇《古詩十九首》,它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肖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並非一人所作。
  • 「詩詞鑑賞」紙錢灰起祭中元—走進古詩詞裡的中元節!
    「天地有中氣 第一是中元」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一縷香火,一桌貢品,供奉的是親人,也是對親人的思念。幾千年來,文人們寫作了大量描寫中元節的經典詩詞,使得這一天充滿了文化意味。中元夜唐-李郢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