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有抑鬱症患者約9500萬,抑鬱了,到底該如何自救?

2020-12-10 子墨書坊

抑鬱症為什麼會仇視父母,其實抑鬱症患者不光仇視父母,還仇視自己,所以她會有厭世、自殘、覺得活著沒有意義,甚至了結自己生命的想法。而且重度還是輕度抑鬱症表面上是很難區分的,所以當你一旦發現自己或身邊人有了抑鬱症,一定要及時就醫,進行藥物和心理治療。

從表面上看,有些抑鬱症患者是看不出來的,我有一個同學,她有一份不錯的工作,父母雖然離婚了,但媽媽是個女強人,總是把她的生活工作安排得妥妥帖帖。但她生完孩子,還是抑鬱了。她說自己一度走不出來,總覺得自己做什麼都做不好,總是差那麼一點點。考了很多年的公務員,也沒考上。家裡人從來沒有給她壓力,但是她自己有壓力,她看著身邊的朋友同學都過得挺好,不免傷感抑鬱。恨父親拋棄她和媽媽,恨媽媽她的什麼事情都要管,讓她變得沒有自理能力,像個廢人。

她這種還是輕度的,媽媽一如既往地為她付出,孩子慢慢長大懂事,也會緩解她一部分的壓力,輕度的抑鬱症早期及時幹預,完全有恢復的可能,只要不刺激她,也不怎麼會復發。但有些重度的抑鬱症,非常地難治療。幾乎是不大可能治好的。

我們去採訪的時候遇到過一個患抑鬱症20多年的老奶奶,她非常的怕生,她的眼睛看起來特別驚恐。她每天坐在陽臺上,一動不動地能坐好幾個小時,你以為她在發呆,其實這是她的常態。她跟家裡人幾乎不交流,問她要吃蘋果嗎?她會說吃或者不吃,她已經講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了,只能說一兩個字。頭髮長了,她也不願意到理髮店去剪頭髮,於是她的老伴給她買來嬰兒理髮刀,自己幫她剪。

她每天吃藥,但她的狀態一直這樣,老伴說只要不再加重就好了,他每天陪著她,寸步不離。他們倆住在養老院,有一次老爺爺回家拿換季的衣服,她找不到他了,像個孩子一樣哭,後來扶著欄杆要跳樓,把護理人員都嚇壞了。這種抑鬱症已經是曠日持久,無藥可救了, 你只能什麼事情都隨著她,給她足夠的愛,足夠的關懷,或許她已經麻木地感受不到了。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現在的人呢因為壓力大等各方面的原因,開始抑鬱的人越來越多,在學生中也特別常見,因為父母老師甚至自己給自己過高的期望和壓力,把自己壓垮了。我認識一個哥哥,是浙大的研究生,當他保研的時候,家裡人特別高興,又請親戚朋友吃飯慶祝一番。從小到大,他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好,聽話懂事,但後來因為研究生論文一直過不了,找工作又受挫,他就抑鬱了,覺得自己突然什麼都不行了,他受挫了。當得知他抑鬱後,父母就把他接回了家,這一回家,大半年過去了,他連房門都不願意出了,他不僅抑鬱,還自閉了,父母到處求醫,干著急,卻又不能給他更多的壓力,不知如何是好?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還有一類人特別容易抑鬱,就是家庭生活不幸福,明知道丈夫出軌,卻連離婚的勇氣都沒有的女人。我小時候見過村裡一個女的,大概40多歲,有點胖,丈夫英俊瀟灑、風流倜儻,從來不工作,天天搓麻將,搓麻將的時候身邊總是帶著不同的女人,麻將輸了,這些女人還會給他錢,甚至有時候開房的錢都是女的出的。他的老婆也知道他在外面的情況,但他們有兩個女兒,她只能一直忍著,都不敢對丈夫高聲說話,生怕他哪天出去以後真的不回來了。 兩個孩子要照顧,還要工作賺錢養家,丈夫又是這副樣子,不到50歲,她就得了卵巢癌。丈夫呢因為在外面搞來搞去,沾上了不乾淨的病,全身潰爛,年紀輕輕也死了。

生活是不容易的,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現在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點抑鬱,就像每個人總有心情很Down的時候。沒關係,只要你及時調整心態,有良好的抗挫能力,敢於重頭來過,相信烏雲總有散去的一天。

曾經在一本雞湯書上看到過這樣一段話:當我們從父母老師的庇佑中走出來,獨自面對這個世界,總是要經歷一番洗禮的。在踏入社會前,以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可以呼風喚雨;踏入社會後,會明白未來是不可控的,生活的本質其實是櫛風沐雨。

就讓我們乘風破浪,迎著風雨,笑看庭前花開花落。當你連死的決心都有,當你覺得一切都無意義的時候,不妨從頭來過,失敗從來不算什麼,好好活著才是硬道理,還有什麼比生命更珍貴的?做自己和家人的無名英雄,你一定可以的!

陳子墨:曾做過外貿、會計、半路出家的媒體人。

相關焦點

  • 你身邊有抑鬱症患者嗎?9500萬人正被抑鬱所困
    9500萬中國人,受到抑鬱困擾截至2019年12月,新浪微博上與「抑鬱」相關的話題累計閱讀量達4.5億;百度上與「抑鬱」相關的貼吧發貼量達2700萬;知 乎上與「抑鬱」相關的問題關注量為82萬。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披露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人罹患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根據估算,目前為止中國泛抑鬱人數逾9500萬。雖然在中國受到抑鬱困擾的人很多,但就診率卻不足10%。
  • 抑鬱症成人類第二殺手!如此可怕,我們該如何自檢自救?
    不可否認,這幾年社會越來越進步,而抑鬱症卻悄悄地逼近我們現實生活中。世衛組織估算,全球共有約3.5億抑鬱症患者。而我國抑鬱症患者患病率達到2.1%,焦慮障礙患病率達4.98%。抑鬱症是發病率最高的單病種精神疾病,抑鬱症最嚴重時可導致自殺,是自殺率最高的疾病。
  • 抑鬱了,該如何自救與治療?
    一旦確診了抑鬱症,就可以通過心理諮詢、藥物治療或兩者結合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藥物治療有助於減輕病症,而心理諮詢則有益於驅除那些滋生痛苦的負面想法、感受和觀念。對於輕度到中度的抑鬱症,心理諮詢被普遍視為最佳的治療選擇。它能幫助患者應對那些引發抑鬱的情景,並有效調節負面想法和感受。
  • 自救與互助:疫情中的抑鬱症患者
    「不知道有沒有像我一樣受疫情影響,難以外出拿藥的抑鬱症患者朋友們呢。」2月8日凌晨4時23分,轟仔仍然沒有睡著。她掏出手機發了一條微博,把自己購藥成功的經驗分享給病友們。疫情之下,全國多地封閉管理。湖北內外的近百心理、精神疾病患者,陸續發出求助聲音。
  • 抑鬱症也是病,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
    核心提示:抑鬱症是影響人類健康最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具有發病率高,識別率、就診率、治癒率低等特點。世衛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抑鬱症患者已經超過3.5億名,每年有近80萬人因抑鬱症自殺死亡。我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抑鬱症患者人數超過9000萬人,比10年前增加了18%。
  • 抑鬱不是抑鬱症!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這個年紀本該是挑起家庭重擔,擔負起家庭責任的年紀,一旦和抑鬱症扯上關係,就會嚴重影響家庭和職業的發展,這也讓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們在心裡捏了一把汗。 那麼,什麼樣的抑鬱就是抑鬱症?究竟有什麼表現,才能讓自己更加準確的判斷?抑鬱症有什麼先兆,我們該如何調整自己、提前預防?如果真的發現自己得病了,又該如何應對?接下來,我們就來講講。
  • 若懷疑自己抑鬱了?推薦這5本書或許可引導你自救!
    英國首相邱吉爾曾長期患有抑鬱症,他說過一句讓小編非常扎心的話: 「我有隻名叫抑鬱的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其實在小編看來,大多數人心裡都有一條「黑狗」。 而今天推薦的這5本書,就是教大家如何跟這隻「大黑狗」和平共處。特別提示:如果你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一定要去醫院看!要求助專業的醫生!
  • 爆火李雪琴,幽默背後的苦澀: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抑鬱症?
    一個北大的高材生,從美國跑回中國「不務正業」。 奇怪的人幹著奇怪的事。 最開始了解李雪琴是從「清華校門有多白」, 後來她做脫口秀了。 而且做的不是一般的好,火到直接上頭條。
  • 怎樣才能快速走出抑鬱症?三大方法和一本自救指南太實用!
    修正有問題的思維模式是關鍵,因為這種思維方式不改變的話,會加劇抑鬱症給人帶來更大的困惑與絕望。如何改變你的思維呢?這個你可以自我反思哪些想法是消極的,然後通過更積極健康的方法去取代。大量健康有益的讀物與美好風景可以促進你去修正扭曲的想法。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博士導師郝萬山曾說過有抑鬱症的人,治好了,一般都是人才。
  • 抑鬱症:家屬在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時,這五句話最好不要說
    世人對抑鬱症還有著很大的誤解與偏見,他們對於抑鬱症的認知,還停留在非常滯後的階段。在他們眼裡,抑鬱症就是矯情,沒事找事,是閒出來的病。 然而,據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抑鬱症患者,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據估計,截至2019年,中國抑鬱人數超過9500萬人。龐大的群體,足以說明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 24歲圍棋手因抑鬱症自殺,絕望時該如何自救?
    7月2日,整個中國圍棋界都被一則黑色消息震驚。據中國圍棋協會相關人士及上海圍棋協會確認,範蘊若於當天中午1點左右在位於上海青浦的家墜樓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而就在同一天,範蘊若剛剛在醫院被確診為抑鬱症。
  • 2020職場抑鬱情緒傾向人群報告:中重度人群佔比超40%,女性高發...
    導讀:快感缺失,是抑鬱症的核心症狀之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9年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3億多人患有抑鬱症,我國抑鬱障礙終身患病率達6.8%,按照中國現在有14億人口估算,中國抑鬱症病患超過9500萬。
  • 關注抑鬱症,從了解它的歷史開始!
    這是宸媽2020年發布的第134篇原創內容全文共計2079字,大約需要2-4分鐘時間閱讀在2020年10月10日的世界精神衛生日中,各大主流媒體對抑鬱症做了多方面的報導。根據世衛組織(WTO)最新統計數據稱: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卻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療。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有9500萬人飽受抑鬱症的影響。
  • 如何去改變抑鬱症患者的心態?這些方法可以看看!
    曾經我接觸過這樣一位抑鬱症的患者,患病很多年了,心態經常處於崩潰的邊緣,患者找不到生活中的樂趣以及讓自己活下去的理由,我問這位患者:「你的力量是什麼支撐你到現在呢?」這位患者回答我說:「我的心中有詩和遠方!」其實患者自己並不知道詩和遠方是什麼,但是他自己非常明白,我不能就這樣垮掉,心中有很多的不甘。
  • 黃景瑜妻子自殺事件——抑鬱者的天空是灰色的
    2020年5月16日,微博名為Bonnie王雨馨22的帳戶發文告別這個世界,告別她深愛的大男孩——著名影星黃景瑜。有消息說王雨馨是黃景瑜的妻子,但不知道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竟讓王雨馨走到了自殺這一步。其中,王雨馨的助理髮博說明了來龍去脈。
  • 抑鬱是什麼?抑鬱不是矯情,就像是大腦的「重感冒」
    抑鬱症,不是內向、矯情、心情低落,它更像是一場大腦的「重感冒」。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人罹患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的增速達到了18%。 根據估算,中國泛抑鬱症人數超過9500萬,是全球抑鬱症疾病負擔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抑鬱症已經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
  • 如何判斷有沒有得抑鬱症?若六個表現佔了一半,或顯示抑鬱了
    抑鬱症,成了很多人不得不預防、不得不重視的病症,你也會發現你的身邊,有很多人處於抑鬱的邊緣,不乏一些明星,也深受抑鬱症的折磨,甚至選擇死亡,進行解脫。就目前來說,因出現抑鬱症,痛不欲生,隨即選擇死亡的新聞也有很多,作為一種社會現象,需要我們廣泛關注。
  • 遍地噁心的喪文化,你當真以為你有抑鬱症?
    近幾年來,我們開始在新聞中更頻繁地看到關於抑鬱和自殺的消息,抑鬱症患者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身邊。 今年年初,中國首次全國性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顯示,抑鬱症終生患病率為6.8%,而其中有47%的患者,會因自殺或自傷的行為造成無法挽回的身體傷害。
  • 透視|抑鬱症AB面:患者已超9000萬 診療率不到30%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朱潔琰)訊,近日,曾在《今晚80後脫口秀》擔任主持人的王自健,在一檔節目上自曝曾患嚴重抑鬱症。脫口秀演員出身的人怎麼會得抑鬱症?該事件還一度衝上微博熱搜,一石激起千層浪…… 其實,抑鬱症在近年來已逐漸成為一個高頻詞。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其中抑鬱情緒每個人都有
    抑鬱症這個詞想必大家已經不陌生了,那麼你真的了解抑鬱症嗎?抑鬱症又稱為抑鬱障礙,是一種精神類疾病,根據權威機構研究發現如果按照目前抑鬱症的增長狀態,那麼2030年抑鬱症將超管所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總和,成為致殘率第一的疾病,重度抑鬱症患者將喪失學習和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