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過!好吃的粘豆包溫暖家鄉記憶,蒸粘豆包教程詳細解析

2020-12-17 團團美味

寒冷冬日,一鍋鍋熱騰騰的粘豆包已是兒時回憶

不在故鄉住,依是故鄉人

小時候的冬天,老家的雪似乎不曾斷過,路邊、牆根兒、山上的陰坡面到處都是雪,每年一進臘月,家家戶戶蒸豆包,要蒸一天,一鍋兩大屜,院子裡的帘子上放得滿滿的都是豆包

這個圖片是從網上找的,不夠生動,沒有院子裡帘子流冰錐子的感覺,因為自己目前拍不到這個照片,不過家裡的老爸已經把豆包蒸完了,蒸了粘高粱的,大黃米的,還有江米的

小時候大人蒸豆包,小孩子們拿著繩子跟筐上山撿柴火,主要是撿樹枝啥的,回來添火最適合,小時候那麼冷的天都不怕凍,如今凍的要了命,哈哈哈哈

回歸正題,今天團團教大家怎樣蒸豆包,首先蒸豆包本身並不麻煩,麻煩的是耗時,前期準備工作等等

準備食材:

麵皮材料:糯米粉680g(家裡就剩下這麼多了),大米粉120g(可以多準備一些),麵粉適量,酵母5g

豆餡兒材料:紅芸豆500g 白糖適量

豆餡兒沒用紅小豆,是因為家裡邊每年都是紅小豆,自家種的,但是一直吃,真的是吃夠了,之前吃過姥姥家的芸豆的餡兒,就特別香,底粘的是梨樹葉和蘇子葉,讓豆包整個味道就更香了

沒有各種葉的,就用油紙吧,省的粘的到處都是

首先我們要做的是,把芸豆用水泡幾個小時,儘量提前一些,這樣煮的時候容易爛,我大概提前了4個小時泡

泡豆子的功夫我們可以發麵

將糯米麵和大米粉混合,然後用溫水將酵母化開,倒入麵粉中,然後用溫水和面,別用太熱的水,容易把酵母燙死了

如果用熱水燙麵的話,大家可以後放入酵母,先用開水讓面燙一下和勻,然後留下少許擀麵加入酵母水在揉勻,這樣也可以,之前做的年糕是燙麵的,燙麵的東西,麵皮會更晶瑩剔透一些。

和面的時候,儘量控制好水,別太幹了,面乾酵母的發酵也會受到影響;老家一般用面引子,就是之前發麵留下的一塊麵團,曬乾了,然後每次發麵都會掰一塊用溫水泡開

面和好後,用保鮮膜蓋住放在溫暖處發酵,我給放到暖氣上了,用墊子圍了一圈……

這時候我們煮豆子,將泡好的豆子用砂鍋放滿水開始煮,(電飯鍋,炒菜鍋都可以)豆子和水的比例大概是1:4,大火燒開後,小火煮,煮了4個小時,水終於熬完了,豆子也爛糊兒了

中間一定要看幾下

趁著熱乎勁,把一把白糖放進豆餡兒中,然後攪拌均勻,喜歡甜的可以多放,放冰糖的話要提前一些,要不然化的比較慢,喜歡紅棗的也可以不放糖,煮豆子的時候放一些去核的紅棗。這樣就不用放糖了

我的豆子水分留的比較多,所以餡兒看起來會有一種溼溼的感覺,不喜歡太溼的,就用大火收一下底湯就可以了,不過一定要看住了,別讓鍋底糊了,糊了一鍋豆餡兒就都會有一股子味兒

用勺子把豆餡摁壓,或者用鏟子也可以,不要完全成豆沙那樣,那樣就太細了,不香;要讓豆子的麵糊勁兒出來,然後又有豆子的顆粒,這樣吃起來比較口感比較好,

中間看一下面的發酵情況,如果發的不好,或者是沒有發,可以看一下是不是面太幹,如果因為面幹,可以用少量溫水在揉均就可以,如果太溼,也可以加一些麵粉用手揣兩下。

我這個面就有些幹了,不過還好,豆包還是能包起來的,我就直接這麼包的

感覺面發酵的沒問題,大概發酵了1.5倍左右就可以了,時間太長容易有股子酸味,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包豆包了,不用面板,也不用擀麵杖,準備好一個篦子,鏟子,勺子就可以

用手或者鏟子弄起一坨麵團,大小自己控制就好,麵團大,餡兒就多包點,豆包也就會大一點,不過小一點的比較好看,味道整體還是一樣的

老家有那麼一種說法,就是過年的豆包,不要打補丁,所以大家包的時候,儘量不要放太多的餡兒,容易把皮撐破,這樣豆包就成了「花臉」

這個比較圓,家裡邊的豆包偏遠行的多一些,再靠近東北地區,那邊可能更多的豆包都是偏錐子狀的,不過樣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味道

因為鍋比較小,第一鍋就包了幾個,然後開始上過蒸,也可以看一下,面的粘度等等

鍋上汽之後大概在燒15-20分鐘就可以

這樣粘粘的豆包就好了

是不是看著有點怪,哈哈,因為太黏了,只是樣子不好看,味道是沒問題的,不過也不會所有人這個比例和面都會這樣,比例沒問題,主要是糯米粉跟面的吸水程度不太一樣,大家可以先嘗試,覺得有問題或者是哪裡不滿意,後邊都可以彌補,只要不是面太笨了,這樣在家諾你分可就不好控制了

(不是年關,平時的豆包感覺都沒有過年的好吃,也可能是天氣的原因,也可能是心裡作用)

剩下的面,大家要是覺得影響美觀,可以繼續往面裡揣一些白面,這樣會讓粘面沒那麼容易塌陷,揣好面後,大家把面盆放在溫暖的地方在讓面發酵一會,不用太長時間,因為麵團本身是發酵好的,加入的少許面有半個小時就能發酵好

拿出來繼續包就可以了,這次包了偏立體的形狀,這樣面就算因為粘塌下來,也不會導致直接貼到篦子上,這個形狀就有點偏墜子了

這樣,出來的豆包是不是好看很多啦,而且加了面之後,口感不會影響太多,依舊很粘,很勁道

好啦,粘豆包的教程就這樣了,大家有不明白的可以留言或者私信詢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祝大家冬至過後不再冷,粘豆包熱騰騰的暖心窩

相關焦點

  • 家鄉的粘豆包
    「別拿豆包不當乾糧」這句俗語,不知道讀者朋友聽說過沒?這是我家鄉人比喻對人不該輕視時常說的話呢。比如,要說你別不拿人家當回事兒,就會說,你可別拿豆包不當乾糧啊。提起這個豆包來,在我們這裡有兩種:一種是用麥麵(白面)做皮子的,一種是用粘米麵做皮子的。今天我要說的就是粘米麵做皮子的粘豆包。在我的家鄉,我沒有考證過鄉親們吃粘豆包的歷史,但我卻知道它應該是由來已久的。
  • 家鄉的美食粘豆包,軟糯香甜,既是兒時的記憶,也是媽媽的味道
    兒時的記憶,那是媽媽的陪伴,一顆糖、一串糖葫蘆都會讓自己欣喜若狂,生活雖捉襟見肘,但有一點好吃的,就會很滿足,到了冬天,粘豆包便是最好的美食,坐著小板凳,看著媽媽將那豆包一個一個包好,放入鍋中,我看著那熱氣騰騰的蒸汽,心中充滿了期待。
  • 地道的東北粘豆包來啦,掌握這2個做法,粘豆包軟糯好吃不塌餡
    地道的東北粘豆包來啦,掌握這2個做法,粘豆包軟糯好吃不塌餡。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臨近過年時節,相信很多朋友在刷美食視頻的時候,總能看到一些誘人的美食吧!
  • 家鄉的味道,媽媽的味道,東北粘豆包的正宗做法
    粘豆包是東北的一道傳統美食,對於生長在東北的70-80後的我們來講,小時候在冬季粘豆包即是我們的主食也是我們的零食,要說沒有見過、吃過粘豆包的,出去了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東北人。粘豆包又名「年豆包」,是在冬季臨近過年時蒸製的一種美食,在民間寓意年年發財,蒸蒸日上,也是是每家每戶冬天至年底必備的美食之一。
  • 我的粘豆包
    昨天來看望父母親,知道上次給她們蒸的豆包已吃完,於是回家後就做豆餡,發麵,今天早晨起來,兩籠白靈靈,虛騰騰,毛楞楞,香噴噴的粘豆包呈現在眼前。出鍋後才想起今天是2021年的第一天。哈哈,那就點紅點,用這香飄滿屋的粘豆包迎接嶄新美好的一年吧!
  • 小微教你做粘豆包,做法和步驟詳細講解,想失敗都難
    學會這2步,做出來的粘豆包,軟糯香甜,好吃不粘牙文/小微兒美食提起粘豆包大家一定會想到東北的粘豆包,粘豆包屬於東北冬季的傳統粘性食品,味道香甜,口感筋道,主要的特點就是非常有粘性,是東北人最愛吃的一種主食了
  • 東北人過年必備的「粘豆包子」,寓意蒸蒸日上,來年發財,還好吃
    這是東北的粘豆包,每到冬季家家戶戶都會包粘豆包,是用江米麵做的也就是糯米麵,裡面是豆餡,自己有時間就多包點粘豆包,無論生熟都可以直接冷凍保存,吃的時候蒸或者煎都是美味。我冷凍的是熟的粘豆包,吃的時候,再加熱或者加熱後煎一下,好吃的不得了,蒸熟後就可以吃了但是用油煎了蘸白糖會更好吃。粘豆包是兒時最甜美的記憶,因為吃粘豆包可以蘸糖或者蘸糖稀,還因為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粘豆包。
  • 正愁肚子咕咕叫,天上掉下粘豆包,又香又甜的東北粘豆包
    俗話說的好,別拿豆包不當乾糧。粘豆包這玩意兒在東北可算是高級乾糧了,沒事兒的時候,還能當點心零食吃,剛出鍋的熱乎粘豆包,蘸點白糖咬上一口,香甜黏牙,甭提多好吃了!話說粘豆包還是冷兵器時代打仗的軍糧,因為吃粘豆包消化慢,扛餓,而且攜帶方便。
  • 粘豆包香飄華新村
    在劉廷香的帶動下,華新村已有10多名村民靠蒸粘豆包賺起了外快。  黑龍江雙鴨山市寶山區七星鎮華新村的劉廷香和身邊的村民,去年冬天一直忙碌著加工粘苞米豆包和大黃米粘豆包等綠特色農副產品,做到了一冬不閒,致富有途徑。
  • 東北粘豆包最好吃的做法,又彈又黏軟糯香甜,媽媽的味道
    教你東北粘豆包最好吃的做法,又彈又黏軟糯香甜,媽媽的味道暴雪紛飛的一天過去了,今天是嘎嘎地冷,不過天晴日朗,到了滴水成冰的季節,東北的粘豆包也開始上市了,這季節最火的食物莫過於東北的粘豆包了,過去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現在農貿市場上隨處可見
  • 東北人過年必備的粘豆包,有金有銀,還有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
    在東北過年粘豆包是必不可少的,小時候,過了小年家裡幾乎天天都要蒸各種食物,蒸年糕、蒸粘豆包、蒸饅頭,因為「蒸」有「蒸蒸日上」的象徵,而且蒸之前要發麵,「發」則意喻著「發財」,黃色和白色意為有金有銀,所以每到年根兒家家戶戶都會蒸上幾鍋粘豆包,借喻自己家來年「發財」,生活「蒸蒸日上」一年更比一年強。尤其是蒸粘豆包,那時候白面很少,豆包要蒸很多,不是一天就能蒸完的,連蒸幾天,那可真是蒸蒸日上!
  • 東北人為什麼喜歡吃粘豆包?過來人告訴你,解的是饞,吃的是傳統
    剛記事的時候,是奶奶做給我們吃,後來她歲數大了,就換成媽媽做給我們吃,一個好吃的粘豆包,寓意著女主人賢惠勤勞,來年家道興旺,家鄉的粘豆包,是我童年最珍貴的回憶,現在走進社會,很少能吃到媽媽做粘豆包的味道,只有回家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那真是滿滿愛的味道,甜在心裡。
  • 東北粘豆包,每年春節我都做,三個竅門掌握好,豆包光亮又筋道
    導讀:東北粘豆包,每年春節我都做,三個竅門掌握好,豆包光亮又筋道東北的臘月裡,特別冷,年豬殺完了,現在正是蒸粘豆包的時候,室外就是天然的大冰櫃,做多少都有地方凍,家家院子裡都有幾個大缸,裡邊裝的都是過年的硬貨。爸媽念叨著要給我寄點過來,我趕緊把自己做的黏豆包和備的肉給他們看,瞧著我有的吃了,這才不惦念了。
  • 粘豆包帶你回到小時候的梅河口!
    說起粘豆包,梅河口人是很有發言權,每到寒冬臘月,家家戶戶都開始張羅做粘豆包,熱氣騰騰的粘豆包,軟軟糯糯,一定要蘸點白砂糖,吃上一次,一輩子都忘不了,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粘豆包可是小時候的「珍饈美味」,別看它長的不起眼,土生土長的梅河口人,都對粘豆包情有獨鍾,因為我們從小吃到大。
  • 粘豆包的做法 家常 粘豆包的做法家常做法
    粘豆包的做法 家常進入臘月後會先殺一頭豬,請村裡人吃一頓,以示慶祝。然後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黃米作皮包上豆餡製成,幾乎家家都做,多則上百斤,少的也有幾十斤,可以吃上一個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餃子。
  • 正宗東北粘豆包的做法,滿滿的都是回憶,大人孩子都搶著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東北的粘豆包,你可能聽說過東北的殺豬燴菜,那幾更應該嘗嘗東北的正宗粘豆包,記得在我小的時候,從外面玩完回來餓了,奶奶就從外面的大缸裡面拿出來幾個粘豆包,然後放在鍋裡面熱一下,在沾點白糖喝點酸菜湯,那種感覺好極了,就覺得沒有比這在美味的東西了,有的 時候我餓急了
  • 糯米粘豆包怎麼和面?
    糯米粘豆包軟糯香甜,口感細膩,非常好吃,大人孩子都喜歡吃,特別是小孩子都喜歡吃,糯米粘豆包製作簡單,自己在家做,製作簡單又好吃,吃著也放心,不過每個地方做糯米粘豆包的方法也都不一樣,和面的方法也都不一樣,有的是用燙麵,有的是用溫水和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下面就來分享一下糯米粘豆包怎麼和面。
  • 粘豆包、炸幹菓……在異鄉過年怎麼能少了家鄉菜?
    陳阿姨在四十多年前從太倉來到上海嘉定,一開始是做裁縫,後來還做過生意,經過幾十年風裡雨裡的打拼,如今已在上海定居。熱愛文藝的她是社區裡的活躍分子,跳舞、手工樣樣精通。餐桌上已經擺上了一道金燦燦、圓滾滾的面點,就是傳說中的粘豆包。它是一種用黃米麵製作的傳統面點。包粘豆包看著容易,但想要個頭相近、體態勻稱,手上的勁是關鍵,要用手心揉,兩隻手一起使勁,揉四五圈才能成型。然後就是放在蒸屜裡蒸,當熱騰騰的粘豆包出鍋的時候,故鄉的記憶便跨越時空來到身邊。老麻介紹,在他的老家內蒙古,都是把蒸熟的粘豆包放在零下十幾度的室外凍上一個夜晚。
  • 漠河冬至文化節開幕 17小時黑夜吸引遊客紛至沓來
    東北網12月21日訊(王景陽 記者 霍梟涵) 12月21日是冬至,每年的這個時間漠河市都會迎來大批遊客欣賞極地冰雪,體驗最長黑夜。「雪地光豬跑」趣味賽。一大早,神州北極漠河冬至文化節在初心廣場拉開帷幕。上千名市民和遊客相聚在零下30多度的冰雪戶外,支起鐵鍋、燉江魚、煮水餃、蒸粘豆包,一起品嘗冬日裡的溫暖。活動現場,頗具冬至特色的餃子體驗攤位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圍觀,羊肉串、粘豆包、俄羅斯麵包加藍莓醬讓市民和遊客品嘗到了冬日的溫情。
  • 東北粘豆包家庭做法,比例配料詳細分享,香甜軟糯好吃不膩,簡單
    導語:兒時的記憶,東北粘豆包,香甜軟糯好吃不膩,簡單省事寓意還好粘豆包是東北過年的時候必備的一種食物,香甜軟糯的粘豆包,是兒時最甜美的記憶,那時候物資缺乏,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便也成為了很多人心中割捨不掉的一份回憶,而如今不同了,我們的生活條件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