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力二世在古老的馬其頓王國做了什麼,才被人認為是暴君?

2020-12-12 讀歷史明志向

腓力二世在古老的馬其頓王國做了什麼,才被人認為是暴君?

希臘北部薩洛尼卡城西南的韋爾吉納村,有一座古老的陵墓馬其頓王陵,這裡「沉睡」的是一位野心勃勃、妄圖徵服天下的國王一古希臘馬其頓王腓力二世。雅典最傑出的演說家德漠斯提尼認為,腓力二世是蠻人、僭主和暴君。腓力二世的確是個僭主,他在其兄帕迪卡其三世死後處死了繼承王位的侄子,自立為王。但他絕對不是蠻人,儘管他生長於馬其頓這個希臘北部邊陲的蠻荒國家,但他還是深受希臘文化的薰陶。在底比斯做人質時,他學習了希臘有關戰爭的戰略戰術以及政治權術等方面的知識。他不僅得益於希臘的先進文化和技術,還熟知希臘城邦的薄弱之處,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矛盾之處。他登基後,進行了一系列的軍事、財政改革,建成了統一的馬其頓王國,並使之在希臘諸邦中迅速崛起,一躍而成為軍事強國。

這個後來居上的強國的統治者,有條不紊地推行領土擴張政策。希臘城邦那些昏庸無能、鼠目寸光的大奴隸主貴族根本不是他的對手,整個希臘世界即將成為他的附屬物。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親率大軍與希臘同盟軍進行決戰,大獲全勝後,狂喜的腓力二世縱酒大醉,在雅典人及其盟軍的屍首之間舉行歌舞會或許對他來說,這些屍體已不再是與他同類的人,而只是他的勝和品。顯然,他具有侵略者的自私自利與冷酷無情。

公元前338年或337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開全希臘城邦大會,結束了古典時代的希臘歷史。以後,馬其頓便成為希臘的主宰,昔日稱霸一時的雅典和斯巴達兩大強邦降為馬其頓王國的自治公元前36年春,腓力二世把侵略的目標轉向了波斯,他派出3萬餘人的先遣隊。就在緊鑼密鼓招兵買馬的備戰氣氛中,一場突發的宮廷騷亂徹底粉碎了他再次率軍出徵的計劃。那是在他女兒的婚禮盛典上,他被內部的仇敵刺殺身亡。

馬其頓王陵於1977年被希臘考古學家M·安茲羅尼科斯發現,並由他主持發掘。這是第二 次世界大戰以來希臘考古學的重大成果之一。王陵位於距地面5.18米的地下,在它的上面(距地面243米處)有一座被盜過的大理石墓,大理石墓上則是一個周長99米,高12.8米的巨大土冢。馬其頓王陵的外形看上去像多立克柱式神廟。它分兩個墓室,前小後大,大墓室為主室。墓門是多立克柱式的門廊,橫帽上還留著獵獅圖壁畫的殘跡。在安茲羅尼科斯之前,這關閉的墓門還未曾被人打開過。

王陵的墓頂是拱形結構。主室的面積約446平方米,正中間放置著白色大理石棺,石棺內有一隻長方形的純金骨灰箱,長40釐米,寬335釐米,重10.8千克。骨灰箱的四足呈獅爪形,箱蓋上刻著一顆大星,這是馬其頓王室的星光形徽記,金光燦燦,光芒四射。骨灰箱的四壁飾以玫瑰花、棕櫚葉和藤蔓等花紋圖案,異常精美。尤其是玫瑰花,花瓣內鑲滿寶石,金子的光澤與寶石的光芒交相輝映,光彩奪目。骨灰箱內盛著腓力二世的骨灰和兩顆牙齒,用紫色的錦緞包裹著,上面還覆蓋著一頂金制的王冠,王冠上面裝飾有橡樹葉和橡實交纏的圖案。小墓室中也有一個同樣的石棺,不過較小;棺內也有一個純金的骨灰箱,形制與主室中的骨灰箱相仿,不過也較小,重842千克。純金打造的骨灰箱與金冠的製作精美絕倫,為希臘考古中所僅見。

主室的石棺前放著一張木床,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木床已經朽壞,上面放著盔甲、青銅胸甲、金箔包裹的護脛、鞋履、刀、王笏和王冕;木床兩側有銀杯、銀瓶、矛、盾牌等隨葬品,都是古希臘文物中的精品。其中最為出色的是盔甲和盾牌。盔甲上刻有雅典女神和8個獅頭浮雕,出土時它的金帶和金環仍然熠熠生輝。木床上鑲配著象牙浮雕和小型象牙頭像,頭像大小只有254釐米,雕刻技藝非常高超。發掘者認為,這是臘力二世、王后及其兒子亞歷山大大帝的肖像。

希臘是歐洲古代文明的發源地,希臘人創造了燦爛輝煌的古代文化。腓力二世雖徵服了希臘,但博大精深的希臘文化卻早在他覬覦希臘疆土之先就先徵服了他。他是希臘文化培養出的希臘的死敵,而從生到死,這個死敵都始終匍匐在他所踐踏的土壤所滋生出的文化腳下,他墳墓中那些傑出的希臘藝術品就是明證。

相關焦點

  • 希臘史:馬其頓的崛起與腓力二世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新君必須打敗對手才能保住王位,即使在登基之後他也不得不時刻留意禍起蕭牆的事發生。王位不穩,加上外有強鄰,這使得馬其頓一直衰弱不振。公元前357年,為侄子阿明塔斯當了兩年攝政王之後,腓力二世當選為國王。在他的統治之下,馬其頓成了希臘的大陸上強國。然而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 希臘史25:腓力二世改革和亞歷山大東徵——馬其頓帝國的崛起
    因此,相對來說下馬其頓的經濟、政治、文化也比較發達,在整個馬其頓王國中佔主導地位。馬其頓人來源不清,可能是伊利裡亞人、色雷斯人、希臘人的共同後裔。由於僻處一隅,馬其頓長期處於落後狀態,基本被排除在希臘邦際生活之外。而馬其頓人則粗獷勇武,被看作是非嚴格意義的希臘人,許多希臘人甚至稱他們是異族蠻人。馬其頓國家形成的過程極為模糊。
  • 世界史:腓力二世
    派奧尼亞和色雷斯趁機吞併了王國的東部地區,雅典也佔領了邁索尼的海岸。此時的馬其頓根本沒有經濟和軍事實力用武力對抗所有的敵國。這時腓力二世出色的外交才能充分地展現出來了,他運用靈活的外交政策,先用金錢賄賂派奧尼亞人和色雷斯人,提出每年繳納豐厚的貢品給他們,讓他們放棄入侵馬其頓。
  • 牛爸常伴牛娃同時出現:亞歷山大的鐵血父親--馬其頓霸主腓力二世
    大戰後的兩大集團,雅典被消滅,斯巴達也因戰爭元氣大傷,給邊陲的馬其頓的腓力二世創造了歷史難得的機遇,在腓力二世打下的基礎下,牛娃--雄才大略的亞歷山大才有機會登頂西方歷史四大軍事統帥之首,橫掃歐亞。事實證明牛娃的出現常常伴隨著背後的牛爹。
  • 腓力二世改革:馬其頓全面崛起的序幕,亦是亞歷山大東徵的奠基石
    成為國王之後,為了實現心中的宏大遠景,腓力二世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稱「腓力二世改革」。歷代變法改革勢必會因觸碰既得利益者的「奶酪」而血流漂杵,然而馬其頓王國位於希臘文明的邊緣地帶,歷史包袱並不大,改革難度相對較小,這一點和秦國(戰國時期,諸夏秩序中的邊緣國家)商鞅變法很像。
  • 腓力二世,靠才華和能力當上馬其頓國王的人
    馬其頓人和希臘人有著極深的淵源,但又並非是純粹的希臘人。大約在青銅時代,一部分希臘人北上來到馬其頓。後來,這些希臘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又回到了希臘本土。留下來的這部分希臘人後來逐漸擴張、繁衍,並與色雷斯、伊利裡亞等地的族群互通婚姻,雜居混合。因此說,馬其頓人是與希臘人擁有共同祖先,同時也具有自己特色的一個族群。
  • 不光玩方陣還玩衝擊重騎兵,腓力二世讓馬其頓崛起的關鍵?
    在希臘諸城邦稱雄的時代,馬其頓王國位於希臘地區北部,較為落後,經常在事務中被排擠在希臘城邦之外,許多希臘人甚至認為他們並非希臘人而是野蠻人。在希波戰爭中,馬其頓則是依附於強勢的波斯帝國,並有時加入波斯帝國一方作戰。
  • 疑似腓力二世的陵墓是真的嗎?專家至今難下定論
    18歲的他回國後,集合軍隊,從他叔叔手中奪回了本應屬於自己的王位,建立了強盛的馬其頓王國,他就是腓力二世。腓力二世生前的功績是被全世界考古學家所肯定的,但兩千年後關於發現他陵墓的定論,卻遲遲未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就和小夥伴們說一說關於腓力二世陵墓的一些爭論。
  • 腓力二世徹底改組了馬其頓軍隊後,戰果如何呢?
    腓力二世徹底改組了馬其頓軍隊,在其他希臘城邦大量使用僱傭兵的時候,馬其頓步兵全部由馬其頓本地的職業士兵組成。他們從馬其頓農民中徵募而來,按照籍貫地區編成方陣中的連,因此非常團結,並且兼具職業士兵的作戰技巧和公民兵的愛國主義精神。在那個時代,馬其頓軍人至少是環地中海地區最好的士兵。
  • 腓力二世的崢嶸歲月:集權力+改貨幣+融貿易
    等到實力恢復的差不多,伯羅奔尼撒戰爭又隨之爆發,此後希臘城邦根本就沒有足夠的精力去關注北部這個默默無名且暗自高速發展的馬其頓。因此馬其頓的崛起並且逐漸成為日後的大帝國有其當時的歷史背景,當然也離不開一個關鍵人物,那就是腓力二世。
  • 古馬其頓人與亞歷山大帝國2
    亞歷山大在馬其頓的成長受荷馬《伊利亞特》及其中人物阿喀琉斯和傳說人物海格力斯影響。亞歷山大小的時候,腓力二世聘請了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做他和其他馬其頓貴族子弟在米埃札的導師。普魯塔克記載,前344年,12歲的亞歷山大看到一匹被他人認為不能馴服的馬,名字叫布西發拉斯。他只是柔和的對馬說了幾句話便成功地馴服了那匹馬。
  • 馬其頓王國的早期歷史,孕育出亞歷山大的國度是如何成就的?
    在西方歷史的早期時候,希臘北部有一個馬其頓王國。說起馬其頓王國,我們聽過比較有名的還是它的馬其頓方陣和亞歷山大大帝遠徵東方的歷史。那麼,馬其頓王國究竟起源於何時?它的早期歷史又是如何開始的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馬其頓王國西接伊利裡亞、東鄰色雷斯,與希臘半島隔著奧林匹亞山。
  • 腓力二世勵精圖治,欲要建立更大功業之時,卻意外被陰謀刺殺?
    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統一馬其頓,在凱洛尼亞戰役中徹底摧毀了希臘城邦的反馬其頓聯盟。並且在公元前337年,召開科林斯會議,確立希臘霸主地位,開啟了輝煌的馬其頓時代。此前許多希臘城邦鄙視馬其頓的君主制,甚至都不承認馬其頓是屬於希臘的,結果在這次會議上,希臘不僅承認馬其頓屬於希臘,並且承認馬其頓領導希臘,服從腓力二世的調遣。這次會議上,腓力二世組成了希臘聯盟,由他做希臘盟主,雖說身為盟主,可是他不過問希臘諸城邦事務,只是聯盟軍隊的最「統帥,任何城邦派出的士兵,必須聽他調遣。
  • 腓力二世勵精圖治,欲要建立更大功業之時,卻意外被陰謀刺殺?王后幹...
    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統一馬其頓,在凱洛尼亞戰役中徹底摧毀了希臘城邦的反馬其頓聯盟。 並且在公元前337年,召開科林斯會議,確立希臘霸主地位,開啟了輝煌的馬其頓時代。
  • 塞薩洛尼基,曾經的馬其頓王國之都
    當年的馬其頓也是一樣,從亞歷山大的父親腓力二世開始,就窺測到了希臘主要城邦雅典與斯巴達之間的矛盾,早就有心統一全希臘。他饒有遠見的聘請了大哲學家亞歷士多德做了其太子亞歷山大的家庭教師。並且在自己的軍隊中發明了無堅不摧的「馬其頓方陣」。
  • 腓力二世用這一招決絕了國內問題,還為兒子留下了稱霸世界的資本
    但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樣,亞歷山大的成功也不是突然的,他的成功要得益於其父親腓力二世留下的遺產,正是這位世界級別的好父親給兒子留下的遺產,才最終讓亞歷山大成為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1)夥伴騎兵原本馬其頓屬於希臘世界北部的一個偏遠小國,國內也是紛爭不斷,二十三歲繼承王位的腓力二世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落後而又內亂紛擾的國家,但腓力二世絕不是平庸之輩,在他的改造下,馬其頓將慢慢崛起成為一個強國。
  • 馬其頓帝國是怎樣興起和衰落的?
    馬其頓其實從未有過帝國,一般只稱作馬其頓王國。只有亞歷山大大帝時期的馬其頓王國才被稱作帝國(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強盛一時,但在歷史長河中如同曇花一現。也很快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下面就來說說馬其頓王國的興衰史。馬其頓位於希臘東北部的邊緣地帶,與希臘沿奧林匹斯山隔開,西為伊利裡亞,東鄰色雷斯。
  • 腓力二世認為: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是整個基督教世界的中心
    腓力二世認為: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是整個基督教世界的中心歡迎來到百家號寂溪橋畔,今天小編通過傑弗裡·帕克給腓力二世寫過短篇傳記跟大家介紹一下腓力二世,他對腓力二世的描述比其他同類的傳記作品更準確:首先,這是又一座修道院,就像腓力的前人修建的塞哥維亞的帕拉爾修道院
  • 馬其頓方陣:一個由16384人組成的軍事方陣打的30多個城邦毫無還手之力!
    時勢造英雄,當時混亂的希臘半島急需一位強有力的人物出面維持局面,而這個人不是出自希臘本土,而是來自它的北方鄰居馬其頓王國。馬其頓的侵略活動是所有希臘人不願回憶的傷痛,但它還是發生了,並徹底終結了古希臘文明。馬其頓王國由兩個截然不同的部分組成:東部和南部的沿海平原、北部和西部的內陸山地。內陸山地非常偏僻,卻隱藏著非常珍貴的木材、金屬和礦藏。
  • 3.6腓力二世!狐狸的笑容
    「無地王」約翰繼英國王位後,腓力二世故伎重演,找到「無地王」的侄子布列塔尼公爵亞瑟,慫恿他造反。也不知道是因為當初亨利二世勾引別人老婆活該遭報應,還是埃莉諾生下的兒孫都遺傳了她那種不安分守己的基因,腓力二世這一招是屢試不爽,亞瑟傻不拉幾地起兵向叔叔約翰宣戰。腓力二世打著擁立亞瑟為英王的旗號,對約翰步步緊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