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鴨蛋是我們生活中非常熟知的一道美食,並且歷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時的《齊民要術》中就有記述:「浸鴨子一月,煮而食之,酒食具用。」這段話說的就是鹹鴨蛋。
鹹鴨蛋在現如今的市場上也是備受青睞的,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我也不例外,最愛在喝粥的時候,來上兩個鹹鴨蛋,寡淡的米粥,配上鹹香冒油的鹹鴨蛋,二者簡直絕配,滋味妙極了。
相信不少人都在家裡嘗試過醃製鹹鴨蛋,可能很多人都出現過這種狀況,比如醃製幾十天的鴨蛋味道依然很淡,剝開後蛋黃既不流油也不起沙,更甚者有人醃製好的鴨蛋直接變質了,其實出現這些原因,都是一些小細節沒處理好,醃製了幾十年鴨蛋的奶奶告訴我,要想做好的鹹鴨蛋個個流油又起沙,第一步是關鍵,掌握好,輕鬆做成功。那下面就將我奶奶醃製鴨蛋的老方法分享給你們,喜歡吃鹹鴨蛋的朋友一定要試試哦。
【鹹鴨蛋】
所需食材:新鮮鴨蛋48個、紅土902克、涼開水352克、鹽352克、高度白酒適量
1、先將買回來的新鮮鴨蛋洗乾淨,洗淨後要用廚房紙把表面的水給擦乾,一定要徹底擦乾,否則有生水存在的話,醃製的時候會容易變質,然後將鴨蛋用高度白酒浸泡20分鐘(白酒的用量以沒過鴨蛋為準)。之前看過別人製作鹹鴨蛋的時候,都是直接將鴨蛋在白酒裡滾一圈就拿出來了,這裡非常不建議大家這樣做,因為要想醃製好的鹹鴨蛋個個流油又起沙,鴨蛋就必須要用白酒浸泡至少20分鐘,畢竟白酒是協助鴨蛋出油的重要食材之一。
2、鴨蛋浸泡期間來準備裹鴨蛋的泥土,這裡泥土一定要選擇紅土,因為紅土的黏性更好一些,裹鴨蛋的時候比較服帖,我們把準備好的902克紅土和352克涼開水、350克鹽、70克高度白酒倒入一個大盆子內,用手攪拌均勻即可。這裡涼白開和紅土的用量不是絕對的,如果混合好的狀態偏幹,那麼就適量加點涼白開進來,如果太稀,就適量增加點紅土進來即可
3、然後把泡過白酒的鴨蛋丟進紅泥盆子內,讓鴨蛋的每一面都裹上紅泥,可以來回多滾幾圈
4、鴨蛋裹好紅泥後,我們再將它的兩端粘上一些食鹽,剩下的鴨蛋依次操作
5、所有的鴨蛋都弄好後,放在一個大袋子內,再把盆內剩餘的紅泥倒在鴨蛋表面,然後把袋子封緊,外面再套一個袋子,繼續封緊,最後把袋子放在一個桶內,蓋上蓋子,醃製40天。這裡醃製的時間也不是絕對的,如果你是在夏天醃製的話,則醃製30天就可以了,如果是冬天的話,那麼需要55天左右,春秋兩季醃製40天即可。另外家裡有大的玻璃瓶,也可以將鴨蛋放在玻璃瓶內醃製,比較方便。
6、40天後,將醃製好的鹹鴨蛋取幾個出來,用清水洗乾淨後,煮熟即可食用
7、成品,富得流油,用來配粥配面,味道一絕,真的太好吃了
醃好的鹹鴨蛋不流油不起沙?第一步就做錯了,難怪不成功,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們都學會了嗎?感興趣的朋友一定要來試試哦,醃製好的鴨蛋一定也不輸給外面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