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這店,我想當閩南人!

2021-02-19 福州吃貨團

閩南到底有多好吃呢!

吃上3天3也你都不一定吃的完

沙茶麵、鹹水鴨、薑母鴨、同安封肉

燒肉粽、面線糊、土筍凍、崇武魚卷

四果湯、豬腳面、竹筒飯、琯溪蜜柚

...

去廈門一定不能錯過的小吃,好評數超多的廈門老味道,老廈門人一天要吃3次,這家擁有眾多頭銜的廈門網紅店,靠1顆肉粽火了39年。

招牌燒肉粽夠大個,不忌口的女生1個管飽。專門搭配燒肉粽的四種醬料:甜辣醬、花生醬、蒜蓉醬、香菜,分開或混著吃都可以,把赤裸裸的肉粽往裡一裹,那香味連老闆自己都扛不住。

熟客們來這裡,都習慣點一枚肉粽再配一碗燕皮扁食,圓滾滾的扁食每日現包現煮,每一顆保持皮薄、餡兒飽滿的狀態,一口一個剛剛好。

 

這家董議成鹹水鴨沙茶麵也是許多吃貨推薦的小網紅,老闆是閩南人,店裡的沙茶麵湯汁的材料之一用的是真正的筒骨熬製,老闆一直強調自己要做的,就是最正宗的沙茶麵。

他們家招牌中的招牌,福州吃貨們口口相傳的福州最正宗的沙茶麵。跟小夥伴點了油麵跟泡麵,煮的都比較軟很好入口,湯汁味道滲透的緣故,麵條很入味,滋溜一口就能吞下一大半的麵條。鹹水鴨是店內的招牌之一,地位可媲美沙茶麵,兩個人點了15元,分量也是有點多。雖然叫鹹水鴨,卻不是鹹鹹的味道,皮很Q彈,吃起來肉質很嫩,味道也調得剛剛好。

 

這家我大學時候和同學瞎逛發現的漳州小吃店,被它圈粉已經快5年,大概因為都是太熟悉的味道,感覺「好吃」兩個字遠遠不夠,更主要的是它結了我的鄉愁。

最早鍾情於這家店就是因為一碗沙茶麵,福州的沙茶麵大多屬於偏甜的做法。而這家沙茶麵則更像我在漳州吃到的口味,喝起來就較為清透,鹹辣濃鬱的湯頭裡還帶著點沙茶特有的甜味,讓人想捧起碗大口喝下。他們家的漳州滷麵也是我一定要推薦的!漳州滷麵和清透的莆田滷麵不一樣,因為在高湯裡加入香菇、魷魚乾、乾貝、蝦仁……還有澱粉勾芡,所以湯頭看起來會偏深色濃稠,但其實喝起來確實濃鬱順滑,還帶有清甜的口感。

開在冠亞廣場美食街裡的閩南風味小吃店,店家是漳州人,主打的是沙茶麵。別看著門店小,名氣可不小,還攬了不少獎項。點評網沙茶麵50強,福州風味小吃名點,難怪每天有不少人踏破門檻來嘗新。

漳州的沙茶麵會偏甜,招牌沙茶麵濃稠香甜的口感更符合福州人的口味。配料很是用心,牛肉、大腸、沙茶豆乾,花蛤鋪在頂部滿滿當當。每日熬煮的沙茶湯底,讓油麵浸入了湯汁,一定要大口滋溜滋溜吸入,那叫一個舒服呀!漳州人不管是舉辦宴席還是早餐夜宵都愛來上一碗的滷麵,和招牌沙茶麵的配料相差不多,金牌滷麵則是3種配料,滷好的大腸、羅漢肉、豆腐,飽滿濃稠的澆頭滷湯裡,滿滿的一碗都是好貨。

這家店不大,但一到飯點全是人!每次一想吃沙茶麵,就會跑這裡來排隊!他家的沙茶很入味,鹹中帶點甜,如果你喜歡吃辣,也可以加點店裡提供的辣椒醬。

它家沙茶麵料給的超足,一筷子下去,誘人的香氣瞬間撲鼻而來。面很有嚼勁,在湯汁裡泡足了時間,有滋有味的,吸溜吸溜不知不覺就一大口一大口地吃完了一碗!店裡除了沙茶麵外,這碗莆田滷麵也很值得一嘗!濃濃的骨湯味,清淡爽口,煮出來的麵條,條縷分明,不黏不糊,面是面,湯是湯!

這家閩南風味牛肉館子,在福州街頭屹立了好些個年頭,被好友各種推薦之後,我決定要前來一探究竟。進到店裡聽著老闆一口濃重的閩南口音,這讓我對閩南味更加期待。

閩南風味的紅燒牛排,加入了秘制調料,牛排燉得極其入味!肉質嫩滑,每一塊都入口即化!紅燒牛排軟爛而不脫骨,需要自己用筷子輕輕撕扯才可以把肉分離出來。

這碗熱乎乎的牛雜湯有著特殊的香味,讓我想連喝好幾碗。

據說是福州最早做薑母鴨的,很多人說味道可以媲美泉州的一些老店,就算從臺江區開到鼓樓區,薑母鴨的香氣依舊能讓你找到它。在福州提到薑母鴨很多人都會說到,吶,就是那家:半天堂薑母鴨!

油滋滋的鴨子伴隨著砂鍋的香氣,是讓人折服的味道。鴨肉嫩口而不柴,汁水都被鎖住,吃的時候在麻油裡滾上一圈,塞進嘴裡的時候滿嘴的油脂,讓人忍不住想感嘆:真香啊!看著這滿滿一盤的泡椒牛肉,嘴裡瘋狂的分泌唾液,忍不住想要一直咽口水!牛肉的分量還是挺多的,牛肉切成比較細,咬起來很有嚼勁,伴隨著泡椒的酸辣味,越嚼越香。

這家藏在巷子裡的餘記薑母鴨,據說老闆可是在泉州做過二十餘年廚師的老江湖,靠著這一份拿手的薑母鴨,吸引了無數食客的味蕾。

剛上桌的薑母鴨還在滋滋冒著聲響,赤油醬色的鴨子真的太誘人了!用筷子戳開鴨皮,就能很輕易地撕下鴨肉。薑母的厚重感被底料衝淡,所以吃起來不會覺得姜味很濃,有股子酒香和鴨子的鮮香。同為店裡招牌的水煮鴨胗,我也好奇的點上了一個小份。鴨胗被切成極薄的片,卻還是保持著爽脆的口感,俗話說看閩南地區的菜好不好吃,就看它那裡的內臟做的好不好。

這家藏在小巷子裡薌式甜湯,下午2點半才開門,店裡這碗看似普通的甜湯,卻是滿滿的真材實料,正宗的口感吸引無數在福州的漳州小夥伴來打卡。

一碗冰冰涼涼的燒仙草,能將五臟六腑的悶熱血氣都清除的一乾二淨。滑嫩仙草、香Q芋圓、甜蜜大紅豆...輕舀一勺,一整口的美味在舌尖蔓延,口感層次超豐富!一碗冰涼甘甜的四果湯,再加上各種好料,就足夠有味道!這裡的四果湯,水果是根據時節變化而加的。這一勺勺,入口清甜,有一股淡淡的蜂蜜味!

相關焦點

  • 閩南人的年夜飯都吃啥?
    從古至今,中國人對除夕都很重視,無論身處何地,即使交通不便,到除夕那天也會趕回家一起吃年夜飯。閩南人的年夜飯都吃啥呢?閩南人對於年夜飯也是相當重視,在閩南地區,吃年夜飯也叫「圍爐」,這是因為過去桌子底下還放盆燃著木炭的小烘爐,或圍吃火鍋,可以取暖,如今多用電火鍋代替。
  • 在廈門,這十家「閩南味」早午餐,我不信你沒吃過!
    好了,如果平時作為工作狗你沒這麼愜意,那麼明天就是周末,跟我去吃個閩南味的早午餐吧。思北花生湯店地址:思明北路64號(大同路與思明北路的交叉口)人均:12常常會路過的思北路口,常常看到這家店裡那些喝花生湯的人。
  • 【吃吃看閩南古早味】一家專做閩南小吃的店,閩南人記憶裡的老味道!
    老闆是晉江人,7年前到石獅開店,客人絡繹不絕,如今被粉絲逼到開來晉江。提起自家做的閩南小吃,他可是很有信心的。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ミ薯纖煎這種閩南古早味慢慢在消失了,會做的人越來越少。小時候只有年兜的時候才能吃到。
  • 舌尖上的鄉愁:閩南小吃--滷麵
    滷麵是閩南小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跟沙茶麵一樣被大家熟知。閩南滷麵分為漳州滷麵、莆田滷麵、泉州滷麵等。到了閩南每個城市又互相演變,味道大致有所不同。廈門就有這麼一家名為「阿芳滷麵」麵店飯點天天爆滿,主打就是滷麵等閩南小吃。
  • 這家店每天限量五份的閩南富貴雞,可不是有錢就可以吃到的
    清雅悠然,寬敞明亮是我對小南筵的第一印象,這家位於建發品尚中心B館二層的高端餐飲,在推出上海佳餚之後,全新推出了更接地氣的閩南菜,這對於閩南土著來說必須到此一遊啦,找了個機會和朋友一起相約小南筵,環境當真好的不得了,除了環境,服務與菜品也要大讚特贊,口味非常地道的閩南風味,又在這個基礎上做了改良
  • 探店先鋒丨三沙肉粽、雞卷、海鮮鍋邊……你想吃的地道小吃都在這家店裡!
    小夏問我出完差回霞浦了沒有,說上個月來霞浦參加國際馬拉松時吃到很多美味,過了一個月甚是懷念。讓我幫他寄點特產解解饞。問他想吃什麼,答「肉粽,肉粽,肉粽!」好吧,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你的心情我懂了。而肉粽是隨著當初閩南祖輩遷徙到三沙時一起帶過來的特產。我帶著某吃(zi)貨(ji)要(chi)特(xiao)產(ye)的心出門,找到一家在晚上11點還有不少食客的三沙小吃店。進店抬頭就是菜單牌,暫時不點別的,先叫個肉粽試試味道,如果口味OK,那就再點一些其他的吃吃看。
  • 閩南人的夜食,就應該在閩南人自己的居酒屋
    今天經朋友強烈安利來到的這家居酒屋,不是日式的,而是閩南人自己的閩南居酒屋。朋友在兩個月內來打卡了不下十次,足見這家小店的魅力了。這家店的營業時間正如它的店名——不夜不見,夜幕降臨才開始一天的經營,一直持續到凌晨四點。地點位於繁華的明發商圈,卻不會有迷路的煩惱,蓮坂北公交車站的正背後就是了。
  • 閩南人只會吃不會穿?聽你畫虎蘭...
    最近接待朋友來閩南遊玩,吃了沙茶麵、海蠣煎、土筍凍、芋包、炸五香.面線糊之後,朋友打了個飽嗝問:「閩南除了吃以外還有什麼特色
  • 聽說牙不好的人吃這道菜十分的費力,除了閩南其他地區幾乎吃不到
    每個地區的人對於食材的理解都大不相同,豬肉在人們手中可謂是變化無窮,從丸子到炒肉到肉末到燉煮,一個食材百種方法烹飪,而豬肉到了閩南人的手裡又一改往日的味道,搖身一變成了當地人桌子上的下酒菜和心頭愛,拳頭母就是一個用豬肉做出來的美食,實在難以想像這個名字能和豬肉掛上邊,但其實它真的是有著莫大的淵源
  • 閩南人的「年味 」就是這麼吃出來的!
    不管吃的是什麼,老人會告訴你第一口絕不能喝湯或者吃稀飯,要不然這一年出門就會遇雨。喵每次出門基本都跟蕭敬騰同樣招風引雨,一直疑心會不會是 小時候大年初一吃了稀飯或者偷喝了湯。什麼魚蝦蟹蚌貝藻,什麼魑魅魍魎妖魔,閩南人的年夜飯餐桌上,就是一場微縮版的龍宮開會。 在閩南過年,火鍋滾開以後的聲音也和其他地方不同,你聽——灞波兒奔奔波兒灞灞波兒奔奔波兒灞……
  • 【閩南美食】閩南人的十大懷舊小吃,你都吃過嗎?
    「胡仁豆」是用新鮮豌豆曬乾後加鹽和一起蒸,鹹香入味,很鬆軟,很多人都吃過且吃法各種各樣,把它塞到油條裡混著吃、加點醬油吃或捏成一球吃。另外還有賣醬黃瓜條、鹹蛋和醃泥螺,這四樣都是泉州人吃稀飯最經典的搭配。
  • 吃完這8家雲南菜,我想去那邊定居了!
    # 是成都美食的固定欄目記錄不同城市人的家鄉味道這次我們吃「雲南菜」/👇👇👇餌塊、乳扇、泡魯達燒土豆、烤豆腐、牛乾巴、把把燒甘草泡梨、老奶洋芋、木姜子雞爪···光是看菜單就想去雲南定居了△吃不完的配料拿來卷餌塊,賊香!這家店的煎包漿豆腐也是一絕,照舊是腐乳打底,兩面煎至金黃,特色海椒麵配上炸透了蒜渣,太香太香了。
  • 閩南人的「禮數」
    「無茶不成禮」,這是閩南人最基本的待客之道,茶是閩南人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東西,幾乎家家戶戶都備有茶具。在閩南,一有客人或親戚朋友來訪,主人便會泡一壺茶招待客人,而在喝茶的過程中也有許多禮節要注意。例如,給客人倒茶的時候不能倒滿,通常只倒七分滿,然後雙手奉茶。
  • 來閩南味道吃正宗閩南菜!
    一樓的裝修比較明亮,以藍色、白色為主調,給人寧靜安逸之感。配上軟軟的沙發,用餐體驗極佳!二樓的裝修以淡黃色為主,少了幾分明亮卻多了幾分溫柔,仿佛置身於江南水鄉的閣樓!透著窗戶,我們能感受到街上的喧鬧與此處截然不同,帶上三五好友,在這裡吃一頓正宗的閩南菜,飯後一同品品茶,聊聊學習與生活,何其快哉!
  • 去閩南人的餐桌上吃頓拿手菜
    100個閩南人會大概會有100個答案:我阿嬤炸的醋肉爸爸燒的醬油水還有我媽做的鹹飯阿公泡的茶,可是從一早就開始喝……餐廳裡的閩南味喲,這一季又更多更濃了,連我阿公阿嬤都點名要去。作為閩南人少不了吃小海鮮,和來榮先森不能不吃小管是一個理兒,只選用全世界範圍內品質最好的東山小管,那個鮮喲,反正我每次都不能錯過!
  • 泉州府,南門外,青陽蔡,五店市,閩南古厝遊打卡,吃逛拍俱全
    朋友推薦我來晉江五店市傳統文化旅遊區,這兒比泉州西街的小西埕更有文化底蘊,有的逛、有的吃、有的拍,泉州西街除了吃,就沒什麼可逛的了。【五店市】這三個字是從張瑞圖的書法作品中集字而成的。話說唐朝開元年間,蔡姓七世孫5人,在青陽山下的官道上,開設5間飲食店以方便行人,酒旗招風,飯菜飄香,聲名遠播,被譽為「青陽蔡,五店市」——自此,「五店市」遂為青陽之別稱。
  • 三天吃了27家店,在我心裡它不輸順德
    有人說,泉州是閩南人的美食孤島,四方來朝。為了表示贊同,我先吃為敬。他們家是出了名的量大料多、超實惠,女孩子估計一碗都吃不完。地址:泉州市鯉城區水巷尾與聚寶街交叉口東50米逛完天后宮可以來吃萬記,這家也是本地人常來光顧的肉粽店。
  • 探店|吃在廈門網紅店
    閩南薑母鴨這道菜好像是廈門必吃的菜之一,我覺得味道還蠻好吃的,肉也不老不會咬不動,而且鴨子的香氣也都出來了。如果去這裡吃飯的話,我認為這道菜還是可以點的。 銀魚炒蛋有些人不愛吃銀魚,就會覺得這個不好吃。
  • 我是福建人,更是閩南人,我叫「古厝」!
    也許高曉松在寫「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時候,一定未曾想過「詩和遠方」竟成為刷屏金句。只是不要眼前的苟且,不一定要去遠方,因為世界那麼大,焉知閩南沒有風景。「厝」作為閩南人凝聚精神力量的象徵,長久屹立,越顯重要。
  • 閩南小吃知多少?咱將這15道吃過的、或做過的分享給你
    閩南小吃知多少?咱將這15道吃過的、或做過的分享給你我不是廈門人,但是最近七八年吧,年年的冬天都會去廈門對面的漳州港過上幾個月。漸漸的對閩南的風俗文化,飲食習慣各種特色美食有了一點了解。單說我了解的、吃過的、做過的一些閩南特色美食。每次呢,出去吃到什麼好吃的,回到家也都會模仿一下,複製一下。往往都會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一時間,感覺到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不知從何說起,那就先說說那些小吃吧,重點說說我做過的,也是輕輕點水一下,不然這篇文章會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