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與潮商商道

2020-12-17 李說百態

在遠離潮汕本土的地方,如果隨便請一個人說出一件與潮汕有關的事,大多數的回答恐怕都是:「會做生意」和「喝工夫茶」。他們在回答時,可能並不覺得這兩件事物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繫。但如果在潮汕地區生活久了,就知道茶道、人道、商道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

中國人飲茶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由吃,而煎,而泡,而衝,由大碗到小杯,由粗獷到細緻,由貴族而平民,由漸變而普及。唐代陸羽《茶經》的出現,奠定了「茶文化」的基礎。此後,茶不僅成為中國對外出口的重要商品,更成為人類交往的重要媒介和人類文明的一種標誌。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裡。茶是中國人共同認可的一種行為方式。

「工夫茶香濃得怪」,是潮汕十八怪之一。汕頭雖然不是茶葉的主要生產基地,但卻是重要的茶葉消費市場。常言說:「家家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全國被列在末位的茶,在潮汕可謂是第一位的。潮人稱其為「茶米」,不說喝茶,而是「吃」茶,可見其「一日不可離此君」的地位。

潮汕人喝工夫茶,以「濃」、「苦」出名。因為地處亞熱帶,熱天最解渴的要靠「水」和「甘」。但是水喝多了,會加重腎臟負擔,不利健康。長期的經驗積累,潮汕人認準了工夫茶,水少而甘,以少勝多。

衝泡工夫茶有十道關鍵的工序:活火,講究用橄欖核炭火;水開要蟹目水;茶要烏龍茶;裝茶,要粗細分開;然後是燙杯、熱罐、洗茶、高衝、低灑、淋頂、刮沫,加上「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的灑法,其目的都是為了儘量提高茶具的溫度,使茶葉中的化學物質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散出來,飲後口中餘甘,才能達到以少勝多的目的。如果說:北方喝茶是以「水」解渴,工夫茶則是以「甘」解渴,而同樣源於中原的日本茶道只能說是以「意」解渴了。

工夫茶也有寫成「功夫茶」的,也通,但多是外地人的理解。「功夫」多指體能方面的修煉,如「中國功夫」、「少林功夫」之類。工夫茶中,以三指滾杯,動作嫻熟而不怕燙,「功夫」的確了得。還有那「品」的過程:一觀其色,二聞其香,三用舌尖品其味,四以喉嚨享其甘,五聞餘香,六賞其器。每個過程都很認真,才算行家裡手。但品茶,畢竟不是練手上功夫,更多的倒是注重心靈的修煉。

工夫茶的「工夫」,也不是說時間長短的那個「工夫」。「工夫」,在潮汕話中是圓滿、周到的意思,像阿慶嫂一樣,說話辦事,滴水不漏。潮諺曰:「合得主人意,才是好工夫。」此之謂也。潮汕地區自古以來,就以天然的市場經濟為基礎,海洋文化居重要成分,信奉「人情練達即文章」。而工夫茶的第一要義就是「和」。商家講究和氣生財,「和」是維護人緣與地緣的根本,自然就成為經商致富的基礎。

這種「練達」、「和」的功夫,就要從無處不在的茶道中開始修煉。茶道其實有三個層次:初級的體現在技術層面:濃、香、甘、細、燙。這是工夫茶的外在特點。深入一些到學術層面:古、雅、化、誠、謙。最高達到藝術境界,體現:和、愛、精、潔、思。其中許多要素都與經商有關。

茶能使人沉穩、寧靜、和平,因此在社會生活方面也是最好的友誼媒介。俗話說:「酒越喝越遠,茶越喝越近。」我們可以觀察到一個客觀事實:凡是以茶為傳統飲料的民族,幾乎都不具攻擊性,中國和印度最為典型。英國人本來是以咖啡來保持其「紳士」形象的,後來改喝紅茶,人人幾乎都成為了謙謙君子。

誠,指誠敬,誠懇,誠實。潮汕人讓茶是誠懇的,毫無虛假成分。即使在大街上、素不相識的商店裡,主人讓茶,都可以真喝,喝完說聲「謝謝」即可,也可以誇茶好,誇杯好,誇店好。使你雖然處於商肆之中,卻猶如在朋友家。頓時消解了買賣雙方的對立關係。人們常說「商場如戰場」,潮人做生意卻把商場作為交朋友的場所,認為你進他的店,就是對他的支持,幫襯了他的「人氣」,買賣不成仁義在。照樣熱情地款待你「吃茶」。「寒夜客來茶當酒」,表達的就是朋友間的誠摯。做生意需要的也正是這種誠實。

謙:謙遜。潮汕一向有「茶三酒四」之說。來幾個客人,都是三個杯,茶衝好後,衝茶人自己不取,其他人也互相謙讓,先長後幼,先尊后卑,謙讓之聲,不絕於耳,君子之德足矣。品工夫茶的人大多不事張揚,深知「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在古往今來的紛紜世界中,佛道兩家是追求「出世」的生活,離不開香與茶為寄託。儒家雖然主張「入世」,但追求的是「達者兼濟天下,窮者獨善其身」的信條。在紅塵世界的名利場中,真正的知識分子追求「大隱隱於市」的境界。如何能保持正人君子的操守呢?他們採取的是自我完善之路,即陶淵明所說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能使人「心遠」的辦法除了「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之外,常常要有琴、棋、茶、酒相伴,茶是最不可少的。

和。喝茶講究品,不會比誰喝的多少,不助長競爭意識。和,就是喝茶的目的,求人際的和氣,求茶入胃中對食物的調和作用;追求喝茶氛圍與自然的和諧,最好是和風細雨、鳥語花香的環境,很難想像在暴風驟雨、惡語批判中能品出茶的滋味來。因此,茶行天下,就能和平天下。

愛。友愛,愛人。「仁者,愛人。」有愛人之心,就是善。惡人多酗酒,少喝茶,就緣於他缺少個「愛」字。愛,也包括對生活的熱愛。在歷史上,每遇到食不果腹的時候,北方人戒茶以減少消化;潮汕人則靠茶維持對生活的一點留戀,堅持下來。

在潮汕城鄉,到處都可以看見許多男人不幹活,圍在一起喝工夫茶,那可不是閒的。那就相當於現在的「信息網吧」。潮汕的海洋文化孕育了市場經濟,重機遇,重信息,是由來已久的傳統。喝工夫茶時,交流各地的信息,探討各種「以小搏大」的發財機遇。潮汕人的口號是:愛搏才能贏,就有工夫茶在墊底。

推想這工夫茶,一定是古代中原士大夫階層創造出來的。在田裡種地的勞動人民嫌它太耽誤「工夫」,而改喝大碗茶了。相反,擅長做生意的潮汕人,就需要「工夫」來討價還價,自然這工夫茶就派上了用場。

茶道造就了人緣,人緣滋潤了商道,成為潮人特殊而有效的生意經。

相關焦點

  • 在潮汕,喝工夫茶就是頭等大事——潮汕工夫茶的發展簡史
    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是僑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著品工夫茶這個風俗。世人只知潮人愛喝茶,卻不知道早在幾百年前,茶就是潮汕人的必備飲品之一!可以說,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 非遺丨潮汕工夫茶:不如吃茶去
    而工夫,即做事所費的時間和精力,與烹茶、品茶的方法聯繫在一起,才成為了「工夫茶」。工夫茶的茶史源遠流長,對於它的得名,有三種說法。一是源於茶葉名,凡是製作精良,費了工夫做好的巖茶,都可稱為工夫茶;二是因茶具精巧,茶藝工夫獨到而得名;三則是結合前兩點,既得名於茶葉,亦得名於茶藝。
  • 工夫!工匠!福建工夫茶對話廣東工夫茶
    工夫茶,這三個字在2020年賺足了眼球。以福建與廣東為要的工夫茶文化受到更多人的關注。12月18日,一場關於福建與廣東兩省工夫茶的深刻對話在福建安溪展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兩大代表性傳承人共話工夫茶,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視野,共同探討烏龍茶的文化與市場,傳承與發展。
  • 工夫茶有標準了 地道潮汕工夫茶茶具沒有公道杯
    內地首部工夫茶標準《潮汕工夫茶》今起實施 規範工夫茶衝泡技法步驟等  關公巡城:灑茶時茶湯應均勻巡迴斟於各茶杯中  韓信點兵:茶湯斟畢應將餘湯依次巡迴滴各杯中  由廣東省質監局發布的廣東省地方標準《潮汕工夫茶》從今日起正式實施,這也是內地首部工夫茶標準
  • 我知道的工夫茶
    以前常聽到別人說工夫茶,但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後來對茶的逐步了解,工夫茶是起源於宋代,在廣東潮汕和福建一代較為盛行,目前工夫茶主要以泡茶的方式最多。 工夫茶分為表演式和普通式的泡茶方式,表演式工夫茶對操作手藝要求極高,沒有一定的學習是做不到的。 大家平時喝的工夫茶都是普通式工夫茶,一般在茶室、家裡或辦公室都是用這種方式,只準備有一個茶壺或蓋碗,一個公道杯和2、3個杯子,準備一壺熱開水,還有就是最重要的茶葉,工夫茶一般選擇烏龍茶、鐵觀音或巖茶,這些茶衝泡數次後仍有佘香。
  • 北袍工夫茶,—杯中見工夫
    工夫茶,工夫在茶之中,亦在茶之外。靜下來,喝一杯好茶,享受內心的喜悅,請您細細品味北袍為您準備的這杯「工夫茶」。武夷山市北袍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是集種植、生產、包裝為一體的茶葉源頭企業,專注武夷巖茶、金駿眉、正山小種、福鼎白茶生產銷售。
  • 大師雲集的茶文化界盛會 香港工夫茶論壇「茶.工夫」
    今年7月,茶文化界亦有令人期待已久的盛會誕生 -「茶.工夫」香港工夫茶論壇。活動由「泰古華軒」主辦,「心月茶事」、「木+木」協辦,雲集潮汕、香港、臺灣、馬來西亞四地工夫茶文化的重量級人物,超過20間茶單位,由80位年輕茶人司茶,透過工夫茶的交流,探討茶文化在香港的沉澱演變。
  • 潮州工夫茶 何以獨步天下?
    工夫何在?  「潮州工夫茶,是茶,又不是茶。」謝鴻洲在退休的年齡擔任會長,他認為成立潮州工夫茶文化研究會的首要任務是固本清源,要先把潮州工夫茶的基本概念釐清,「潮州工夫茶自成一個體系,這個是其他地方沒有的。」  潮州文史專家曾楚楠和潮州工夫茶藝非遺傳承人葉漢鍾合著的《潮州工夫茶話》中記載,工夫茶多始於武夷茶。
  • 遊古城體驗「工夫」茶之外的工夫
    潮州行第二天 遊古城體驗「工夫」茶之外的工夫一早和開元寺的半緣師傅約好了去阿臣鋪子裡吃早點。本地人都喜歡吃這家的腸粉和鳳凰浮豆腐(師傅點了素粉)吃完早點後,師傅回寺廟做功課,我也要去上工夫茶課了。沿著菜市場這條路直走,就是要去學習的茶館了。
  • 世界工夫茶大會成立儀式暨第三屆國際工夫茶論壇成功舉辦
    本次活動以「品飲中國,茶裡見工夫」為主題,集結了工夫茶非遺傳承人、茶行業大咖、跨界大腦以及海內外工夫茶文化傳播者,匯聚各方思想和智慧,共同探索工夫茶發展新思路,共同見證世界工夫茶大會成立的榮耀時刻。
  • 功夫茶和工夫茶的區別
    功夫茶和工夫茶兩者各有所指,不應混淆。那麼,功夫茶和工夫茶的區別是什麼? 工夫茶是指茶葉製作精良,品質優良,如工夫紅茶、閩南工夫茶等。在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陸廷燦擔任崇安縣縣令,在《續茶經》的書中說:「在武夷山茶在山上者為巖茶,在北方者為上,南山者次之,兩山之以所產之巖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可見 「工夫」是指茶葉的質量。後者「功夫」不是指茶的品質,而是指茶人的修養、茶藝造詣和泡茶的空閒時間。
  • 九龍營養課堂:潮汕工夫茶的泡法功效?潮汕工夫茶8個衝茶步驟?
    工夫茶在潮汕地區代代相傳,盛行不衰,但並非所有人都懂得潮汕工夫茶的衝茶方法。茶葉、茶具、水、火備齊之後,就差衝茶所費的「工夫」。如果烹茶沒有「工夫」,那便不能叫做「工夫茶」,所以潮汕工夫茶之收功全在衝茶之法。
  • 潮州工夫茶:一脈相承的事實茶道
    是家庭,我們這裡你進去家家戶戶都有這一套,小孩一走路、一懂事就接觸到了工夫茶,所以絕對不會絕種。只要家庭不消失,工夫茶就萬壽無疆了。」
  • 工夫茶:潮汕單叢炮製
    本文轉自【環球網-文旅頻道】;【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潮汕人對飲食向來有特殊偏好,除了喜歡吃全是肉的牛肉火鍋外,還喜歡喝特別濃厚的工夫茶。每個潮汕人的家裡、公司、店鋪必備工夫茶具,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連外出就算沒條件也要努力創造條件喝上幾泡工夫茶,實在是講究。不了解的人,把潮汕人喝的工夫茶說成「功夫茶」,以為是弄個長嘴銅水壺甩來甩去那種功夫,殊不知茶的「工夫」二字含有講究的意思,也是精細、用心之意。
  • 工夫茶泡法最獨特,圖解潮州工夫茶21式
    茶質、水、人、茶具,既—一講求,苟烹製拙劣,亦何能語以「工夫」之道。是以工夫茶之收功,全在烹法。
  • 南洋工夫泡pk五大烏龍茶,首度揭秘工夫茶「四板斧」秘籍
    在剛剛結束不久的北京國際設計周·西海茶事跨界藝術展上,西海茶事邀請了來自五個不同地區的工夫茶非遺傳承人和代表人齊聚西海,舉辦了三場「工夫茶大師會」,頗有華山論劍,巔峰對決之感,引起了茶圈不小的轟動。五位大師同場展示工夫茶實為罕見,茶會現場空前盛況,有幸品到五位大師親手衝泡的工夫茶的茶友,皆是感慨萬千,終生難忘,一時傳為佳話。十一未能到場的茶友們不用遺憾,現在福利來了!
  • 熱氣騰騰的潮汕工夫茶
    說到喝茶,很多人會想到潮汕工夫茶,潮汕人對喝茶的痴迷程度,甚至到了一起床飯都不吃就先喝茶。尤其是去朋友家作客,不管怎樣,肯定是先泡一壺茶然後再聊天。潮州工夫茶藝是廣東省潮汕地區特有的傳統飲茶習俗,是潮汕茶文化和潮汕茶道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品評質量為一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種茶藝,也是一種民俗,是「潮人習尚風雅,舉措高超」的象徵。
  • |第三屆「雲生態」杯國際工夫茶衝泡大賽傳承...
    12月11日,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潮州市農業農村局,世界茶聯合會,深圳市潮汕商會,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深圳市華巨臣實業集團主辦,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潮汕茶文化研究會承辦,並由「深圳市君採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冠名支持的和·孝·德——第三屆「雲生態」杯國際工夫茶衝泡大賽成功舉辦
  • "功夫茶"與"工夫茶"有什麼區別?
    原標題:"功夫茶"與"工夫茶"有什麼區別?   在茶葉界,有一個無傷大雅的爭論反覆被提起,那就是如何辨明「功夫茶」與「工夫茶」的區別。有人認為,「工夫茶」指的是茶品。理由是:清人劉埥在《片刻餘閒集》中寫到:「武夷茶高下共分兩種:……巖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樅小種,次則小種,次則小種工夫,次則工夫,次則工夫花茶……」,說明早在200多年前,「工夫茶」指的就是較為名貴的茶葉;吳覺農主編的《中國地方志茶葉資料選輯》載:「武夷巖茶與紅茶都有稱為工夫茶的品種。」
  • 廣東潮州工夫茶文化的新傳承
    以潮州話、工夫茶、潮州菜、潮繡、潮劇、潮州木雕、潮州大鑼鼓等為代表的潮州文化影響深遠,譽播海內外。日前,廣東省委宣傳部組織中央及省市媒體赴潮州市開展主題採訪活動。記者走訪了潮州市潮州工夫茶文化研究會,採訪了解潮州市潮州工夫茶文化的傳承、創新。潮州工夫茶是中國古老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茶道,距今已有千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