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一天天地涼下來
又到了吃暖暖甜甜的糰子的好時候!
無錫寧本來就愛吃甜食~這麼冷的天,不吃點甜甜的糕團,怎麼有力氣上班、上學呢~
九月初九重陽糕、十月蘿蔔團、十一月冬至團,
十二月桂花豬油糖年糕糕團。
秋冬季節,吃美味的糰子,甜在心口。
散布於大街小巷中的無錫糕團老鋪,
陪著一代一代人的成長……
▲地址:梁溪區向陽路32號(近南禪寺)
中華老字號、江南點心界的大牌女神,地理位置很有優勢,交通便利,所以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都往穆桂英跑。
年糕有四色四味,白糖紅糖麥青和玉米,細膩爽滑不粘牙。除了傳統口味,許多形狀各異的花式糕點也是目不暇接,選擇性更多特別適合送禮,還有真空包裝系列延長了保質期讓你好吃讓你飛。
▲地址:崇安寺步行街玉皇殿內的北廂房
城中公園絕對是老無錫的情懷之地,豐收這家國營老字號想當年可是比穆桂英還要有名的,過年過節辦酒伴手禮都是要訂這家的才顯得地道。
花色條糕很受歡迎,傳統白糖條糕飄著淡淡桂花香、媽媽們最愛的赤豆紅糖條糕細膩微甜、節日必備的紅綠絲糕勾起童年記憶裡的調皮和歡樂;還有各色釀心的方糕系列,有鮮肉的、黑芝麻的、椒鹽的、棗泥的;蒸團和八寶飯也是冬天最愛不能少的哦。
▲地址:錫山區蕩口鎮花沿橋新楊路56號
可以追溯到清末的祖傳年糕店,現在的老闆已經是第四代傳人了,名聲極大。店裡做活兒的都是一家人,只賣白糖、紅糖和紅豆的三種口味,無糖年糕需要預訂。
純手工製作的年糕就是比機器裡做出來的更加糯韌,也易消化,腸胃不好和年紀大的人都可以放心吃,純天然的食材做出來的吃口也是各有各的清香。他們的年糕是蘇錫常代購清單上最火的。
▲地址:錫山區蕩口古鎮德祥茶樓(近邊門入口)
這家糕點還進了央視紀錄片哦,所以德祥糕團是蕩口古鎮手信必帶特產之一。
在店裡可以看到幾位熟手阿姨在做糰子,挺有觀賞性的。青白糰子每個糰子都有小孩的拳頭那麼大,筍乾餡兒裡是加肉皮凍的,這樣蒸好的糰子一口咬開,就能嘗到鮮美的肉汁,太妙。
▲地址:錫山區厚橋街道盛安村北小橋(平價超市旁)
厚橋有家因做糕團而紅的小鋪大戶,談家糕團。沒吃過談家糕團的厚橋人,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生活在無錫。談家糕團就地取材,食材都是自家種植和優選本地範圍的,這樣做出來的味道才是最接地氣最合老百姓口味的。
他家年糕是切好的長條,有桂花糕、紅豆糕、青水糕、紅糖糕,色澤自然質感一流,最棒的是煮粥裡也不會爛成糊糊。青團是用的純小麥葉打的汁,不攙艾草汁或是其他調色的,做出來的青團碧油油的視覺飽滿。
▲地址:惠山區陽山鎮丁莊村錫陸路丁莊村村委旁
小敏的小店出身糕點名門哦,父親是豐收糕團的老師傅,母親以前在中國飯店做點心,這家店就是她父母開的,而且一開就是幾十年,可見經營的就是站得住腳的好手藝。
小敏家的糰子非常講究糯米粉的配比,古法傳承制團風味特別。糰子的口味也豐富,有純肉、筍乾肉、薺菜肉、蘿蔔絲、豆沙和芝麻,每天當天做餡,沒有任何添加劑。
▲地址:惠山區陽山陸育路商鋪1號樓5號
陽山舉鎮皆知的糕團大王,是第一個把農產品包裝銷售的店家,每年賣掉的糕糕團團都是以五位數算的。豐裕園認為傳統就是要堅持原料好,米是安徽有機大米、肉是本地新鮮豬肉、桂花是自家秘制、麥青汁裡還要加入松仁核桃仁,香得尤其可口。
他家討口彩的糕團也不少,傳統祝壽、上梁、滿月等喜慶系列的糕餅多達20來個品種。
▲地址:梁溪區盛岸菜場小吃街內右側
山北是個孕育小吃的好地方,最具兒時記憶的豆腐花店隔壁就是這家,山北鄉親們最愛的糕團店,玉蘭餅做的不輸毛華名氣很響。阿姨常年捲起袖子在店裡幹活的。
純水磨粉做的湯糰,老顧客都誇釀心很好。豆沙柔滑細膩、甜到正正好;蘿蔔餡的鮮鹹清爽相。年糕做的樸素,賣相就是親和力,糕體性重佳,韌得特別好,糯的根本停不下來。
▲地址:梁溪區清揚路沁揚市場
這家在新村市場裡面做了15年的老店,雖然是靠角落的位置,和比別家偏貴些的價格,卻依舊擋不住口口相傳的人氣,因為菜籃子阿姨們絕對是民間最強大的吃貨組織。
店家門口擺好了各色籃子,分門別類擺好,當季的時候去,要麼排隊要麼賣完了。青團的顏色懂的人一眼就看出來是不加任何色素的自然,有芝麻餡和赤豆餡的;長條年糕有紅有白,軟硬剛好,韌勁適中一咬就斷絕對不會有粘牙的尷尬。
無錫人的糕團是農家代代相傳的一門技藝,更是一種精神文化的記憶,
傳承了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和家庭團圓的祝願。
來源:綜合周末玩啥、無錫市旅遊局等;圖源網絡;
編輯:任禾
長按下圖,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下載「無錫觀察」新聞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長按下圖,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無錫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