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也就是今天,上汽集團正式發布了智己汽車,這是老牌汽車大廠聯手網際網路巨頭阿里的新品首秀,亮點很多。就在昨天,百度也宣布造車。他們或許代表著未來5年汽車的大趨勢。
如此重大的行業變革,今晚7點整我們緊急連線行業專家,第一時間解讀行業趨勢,入口在文末。
1、國產汽車廠商最近動作頻頻,但是目標都是它?
梳理一下最新發布的新車型包括:
智己汽車發布兩款電動車,算力可達30-60 TOPS,搭載15個高清視覺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支持3個雷射雷達;蔚來發布首款轎車ET7,算力高達1016 TOPS,配備33個高精度傳感器、11個像素高達8800萬攝像頭、1個雷射雷達;長城汽車在20年底發布會上,正式宣布要在2021年實現L3自動駕駛,將配置雷射雷達;長安汽車聯合華為、寧德打造智能電動汽車平臺,配置方案包括:13個攝像頭、6個毫米波雷達、5個雷射雷達。這些公司都在往L3、L4級別的自動駕駛發力,並且,他們大多數都配備了雷射雷達。這讓人心生疑惑,明明目前自動駕駛僅在封閉的路段進行過測試,相關法規也還沒有跟上。唯一的解釋,就是廠商想直接預裝相關硬體,算法和法規成熟了直接上馬,走在第一線!那後續的廠商怎麼辦?想不掉隊只有跟進。自動駕駛的硬體軍備競賽提前開啟。
2、為什麼都安裝雷射雷達?
雷射雷達有著更高的車輛進度、更快的響應速度以及更遠的探測距離,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貴,單個價值達到1萬元。反觀車載攝像頭只需要200-300元,這也是特斯拉為什麼不搭載雷射攝像頭的原因。特斯拉希望憑藉自己存量車多的優勢,藉助全世界的特斯拉車上的攝像頭,不斷優化自己的模型,認為可以只通過視覺識別來實現自動駕駛。
但是國內國產廠商沒有這麼大的數據來訓練自己的自動駕駛模型,怎麼辦?那就只能堆硬體了,更強大的算力晶片、雷射雷達都上馬了,希望彎道超車。要知道,雷射雷達被認為是L4才需要的硬體,這也就給雷射雷達這個「全新」的概念帶來的機會。
恰逢最近A股市場有望迎來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各路機構對這個技術的關注度非常的高。上一次關注度這麼高的,還是儲能新股派能科技了。
3、雷射雷達的市場空間和產業鏈解析
根據沙利文預測,2024年全球雷射雷達市場將突破100億美元,2025年達到135.4億美元,2020~2025年複合增速達到64.65%。那麼從下面這個圖上看,2021年是市場規模加速的元年。
再附上一張詳細的產業圖。
我們著重關注國內企業突破技術壟斷的情況。
上遊:
目前禾賽科技和速騰聚創掌握了MEMS微震鏡。力策科技完成了OPA晶片的三輪流片,如果兩場成功,成本將大幅下降。
中遊:
作為雷射雷達的關鍵環節,被國外所壟斷,但是國內也同步出現了一批雷射雷達公司,速騰聚創、禾賽科技、北科天繪、鐳神智能等國產企業先後崛起,國內市場競爭激烈。
今晚直播
想要了解清楚無人駕駛的核心價值和發展方向,歡迎參加1月13日(周三)19:00的電話會直播。
此次選股寶【有料】,緊急連線龍頭車企高管,帶來全新視角,從技術層面深入分析無人駕駛前景。
歡迎掃碼下圖報名
脫水君將以上內容進一步簡化,梳理出一張「自動駕駛」的好圖。
領取只需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