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吉兇悔吝是什麼意思?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2021-01-08 易驛資訊

大家如果喜歡閱讀易經的話,就一定會讀到吉兇悔吝這四個字,那麼這四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那?很多人是不理解的,那麼我們具體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把這四個字進行一下更合理的派對,你會發現,吉兇悔吝的更合理的排序應該是這樣的,先有吉,然後是悔,然後是吝,然後是兇。如果更完整展現這個過程的話,應該是大吉、吉、無咎、悔、吝、厲、兇、大兇。我們可以看到起始位置的大吉和末尾的大兇是對稱關係的,同時,第二位的吉和倒數第二位的兇也是對應關係的,以此類推,無咎對應著厲,悔對應著吝。

然後,透過這種變化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到其中的吉兇變化的過程。如果一個人樂於守道,堅守道德,那麼他的結局也是好的,就會有大吉,如果一個人犯過一些錯誤,但是因為自己能夠及時審視自己,最終能夠及時行善,那麼其結局也是好的,就是吉。如果一個人犯過錯誤,即使犯了大錯,那麼經過別人勸說,最終能夠懸崖勒馬,那麼其結局不能說好,但是至少是沒有後果的,這就是無咎。而如果一個人犯了錯誤,哪怕是小的錯誤,不能自己意識到錯誤,那麼就是處境尷尬了,這時候處境會給他提一個醒,就做厲,就是再不改變就很難回頭了。如果繼續不能反省自己,按照事物的變化規律,最終形成兇和大兇。

由此,我們可以可以看到,從大吉到大兇,是一個矛盾變化的過程。而導致矛盾變化的誘因,完全是自己掌控。有人說易經是一個迷信,但是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唯物主義的知識。易經從來沒有告訴我們鬼神說,從來沒有告訴我們唯心主義,而是從深層次解釋了陰陽共生和發展的規律,而這個規律就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礎,電子和質子理論。揭開這種兩極對立的面紗,我們也能發現二者是相互統一的,統一的紐帶就是悔吝二字。大家注意發現,在悔的左側都是好的結果,在吝的右側都是不好的結果,這個悔和吝就是扭轉乾坤的關鍵。

悔就是後悔的意思,我們做錯事,及時後悔,就能逢兇化吉。如果我們做錯事,仍然執迷不悟,就容易進入十分兇險的境地。有的人可能認為弱肉強食,無論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喜歡損人利己,並認為這是自己能力較強,別人勸說仍然執迷不悟,不知不覺就走進了兇險的泥潭而不自知,而過失也不斷積累,最終導致結局悲傷。

吝的意思不是吝嗇,而是不捨得,不捨得什麼呢?不捨得後悔,為什麼不捨得後悔呢?事實上還是不捨得面子,有時候也知道這樣不好,但是為了面子仍舊一意孤行。事實上也知道做壞事別人會不喜歡,但是不捨得顧及別人的心情,只考慮自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意孤行、剛愎自用、損人利己的性格,也就背道而馳,越陷越深。

有的老闆做企業,明知道前方投資有風險,家人勸說也不聽,還越挫越勇,最終導致了投資的失敗。有的人做官,父母千叮嚀萬囑咐不要貪腐,領導苦口婆心地教育不要貪腐,但是他認為不就是挪用點小錢,收點小賄嗎,有什麼問題?結果這種不悔反吝的想法,讓自己身陷囹圄。

因此,世上有悔,才是我們立身處世的最大哲學。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但是我們及時後悔,能夠避免很多問題。後悔不是優柔寡斷,而是日省三身的智慧,後悔不是反覆無常,而是挑戰自我的魄力,後悔不是沒有毅力,而是不斷前行的決心。明白了吉兇悔吝的道理,我們就能始終使用悔和吝的哲學來掌握我們的命運了。

相關焦點

  • 如何知道自己的好運氣,從理解《易經》吉兇悔吝開始
    《易經》有其一套精煉而優美的語言體系,在易經64卦,384爻的爻辭裡時常出現「吉兇悔吝」等代表好壞的詞語,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詞語的含義。要利用《易經》預知自己的好運氣,從理解《易經》吉兇悔吝開始吉兇悔吝按照從好到壞的次序,依次是:元吉;大吉;吉;無咎;悔;吝;厲;兇。
  • 《易經雜說》吉兇悔吝
    人生亦如此,到了某一個位置就「貴」,沒有到某一位置就「賤」。所以卜卦時哪一卦是好?哪一卦是壞?是沒有一定的。甲卦,就某一事,某一空間地區,某一時間而言,是了不起的好卦,如果換了一個地區,情形就大不相同了。我們到廟裡去看神像,就有很大的感想,也可以懂得這個道理。一堆泥巴,或一塊石頭,一根木頭,雕成菩薩像,成了「象」,然後在大廟裡一擺,人人都去跪拜。他為什麼那麼貴?
  • 吉兇悔吝--人生處世的四種現象
    當時的宰相、大臣們驚慌得不得了,甚至全國人都非常震驚。國君丟了這張寶弓,那還得了!為了找這張弓,弄得全國雞犬不寧。這事被楚莊王知道了,便告訴部下說:不要找了,我丟了一張弓,他得到了一張弓,不是不得不失嗎?我用跟他們用有什麼不同呢?「楚人失弓,楚人得之」,都是我們自己人呀,這沒有什麼不好呀!部下聽到了很高興,都以為楚莊王度量大,是一位非常偉大的國君。
  • 佔卜中的吉兇悔吝
    如果就這麼分析判斷問題,肯定就過於簡單了,感受這種東西,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心理活動,而且往往是單方面的心理活動產生出來的,所以真實的事情發展的階段,不是兇,而是吝。吝是什麼意思呢?不是現代詞典中吝嗇/慳吝的意思哦。
  • 【不二】南師:吉兇悔吝--人生處世的四種現象
    只有得道的人才能不動,那才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否則一動便有吉、兇、悔、吝,這是聖人的話,孔子的名言。讀《易經》到這裡非常令人讚嘆,宇宙人生的道理,孔子統統講完了,懂了這些也不要再研究《易經》了,「吉兇悔吝者,生乎動者也。」一動好壞就出來了,不動就沒事,但是想不動可不容易啊! ***** 「吉兇者,言乎其失得也」,什麼叫兇?
  • 135《吉兇悔吝解<易經>》
    這就是《易經》裡為什麼老提到「吉兇悔吝」四個字。我們先說「吉」和「兇」吧。自然界沒有吉兇。例如,一朵花開了又謝了,是吉還是兇呢?它本身無所謂吉兇,只是在因循自然規律而運作。一隻兔子死了,一隻蟲子生了,是吉還是兇呢?也無所謂吉兇,這只是生物生存過程出現的一種狀態。可見,所謂吉兇,只是對人而說的,是人才會產生的感覺。
  • 國粹經典《易經》真的可以窺探一個人一生的福禍吉兇嗎?
    它就是天書《易經》。《易經》的奧妙就在於,運用大自然的規律,貫通掌握人類社會的規律。大自然中月圓則缺,潮起潮落,而人類社會也同樣存在著這種物極必反的規律。而人生的悲劇 ,就是吉兇悔吝,吉兇悔吝,這個叫做無奈的必然律,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夠跳出吉兇悔吝的必然律,立於不敗之地呢?人們常說福禍相依。
  • 南懷瑾老師講述:吉兇悔吝--人生處世的四種現象
    佛學來說,物質世界自然現象中山河大地是無情的東西,是沒有思想的;一切眾生,像我們這些有生命的人,佛學稱為「有情」,是有靈性,有思想的。眾生是哪裡來的?也是宇宙物質世界的一種現象。「剛柔相推」,是兩種正反質能相互推動,因而產生了有情世界的一切眾生。吉兇也就是:「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剛柔,我們知道就是陰陽,實質的就叫剛柔。
  • 【雄鷹觀易】吉兇悔吝利害
    >
  • 《易經》中「四象」說的是什麼?
    在許多的玄幻小說和武俠小說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四象陣法」之類的描述,把他們講的是神乎其神,威力巨大。這讓一般不了解「四象」真正內涵的人,對他充滿了想像,覺得他既神秘又神通廣大,似乎是除了陰陽之外最讓人有無限想像可能的一種力量。那麼《易經》的「四象」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易經中「巽兌離」3個卦帶給我們的啟示
    《易經》作為千古奇書世世代代流傳甚廣,民間的普羅大眾將其運用到問卜吉兇的佔卜之術,知識分子將其奉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它是儒家弟子必讀的四書五經之一,準確地說《易經》是一部涵蓋百家的百科式經典名著,包含:道家、陰陽家、法家、縱橫家、農家等各個門派。
  • 易經初識三 解命運超越吉兇
    易經初識三 破解命運超越吉兇破解命運那麼究竟什麼是命呢?命就是每一個人不同的局限性,人各有志,就是人各有命,你的命運就是意志所創造出來的。我們要掌握命運,最好的辦法是認清我們人的三個特性,首先,人有創造性,其人人有自主性,每個人各有主張,這個叫人心不同,第三特性,叫做局限性。那麼人的命能不能算呢?
  • 吉兇悔吝:這是一個人處事的必備常識
    周易云:吉兇悔吝。有人說知道這四個字就明白了人生的要義。吉,寓意吉祥如意,大吉大利。這是最好的狀態,也是人生的得意之時。然,世間萬物皆有因果,吉有可能會轉向兇,所謂物極必反、月盈必虧,這也是世間最為樸素的道理。兇,意味著兇險,損失。
  • 易經中包含的人生五大根本原則,一生的福報都在這五句話中
    齊小大者存乎卦齊在這的意思為平等,《易經》中乾、坤、坎、離四個卦是根本大卦,其餘六十個卦都是就此演變而來,也為小卦。卦也就是現象,現象有大有小。好比兩個人都發財了,一個發財的多一個發財的少,但這的立足點是一樣的都是發財,《易經》中的大卦小卦也是如此。每個人在出生時的智慧,學問都是不平等的。
  • 什麼樣的人可以趨吉避兇,易經給我們什麼啟示
    什麼樣的人可以趨吉避兇趨吉避兇是易經給我們的啟示,為什麼這本書叫易經而不叫難經呢?俗話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再難的事情,只要你堅持去做,有恆心都會變得容易。有這樣的一個觀點,就能明白之所以易經為什麼不叫難經了。
  • 《易經》在告訴我們什麼?答:只有兩個字,不是「吉兇」
    我們所熟知的《易經》,其實包含兩個部分,即《經》和《傳》。《經》指的是「易經六十四卦」,它又包含三項內容——「卦象」、「卦辭」和「爻辭」;《傳》,則是指《易傳》,包括《彖》、《象》、《繫辭》等,由於它共計有十篇文章,所以又被稱之為《十翼》。
  • 《易經》:讓人受益匪淺的規律,就藏在4個字裡,很少有人讀懂
    《易經》素來有「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之稱。而在《易經》的卦爻辭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吉兇悔吝這四個字眼,在《易經·繫辭下第八》中,還著重提到了這四個字。在《易經》看來,天下萬物都有變化,而所有的變化都遵循一個規律,而這個規律就隱藏在這四個字中。
  • 老子說:「上善若水」,究竟是什麼意思?對我們有何啟示?
    老子說:「上善若水」,究竟是什麼意思?對我們有何啟示?在我們的學生時代,每次背誦文言文時都會覺得十分困難。這主要是因為文言文表達方式與現代不同,我們不容易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在背誦時就會困難一些。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但是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其意思的詞語。
  • 吉兇輪迴——吉生吝 吝生兇 兇生悔 悔生吉
    《易經》裡面所講的吉兇的意思,是你如果按照《易經》的道理去做,那就是吉,因為你一定會有所得;如果你沒有按照《易經》的道理去做,那就是兇,因為即使你有所得,也一定受不住。什麼是有所得?做一件事情,先問問自己心裡有沒有理想,有了理想你就沒有什麼吉兇了,沒有理想你就會有吉兇。如果這件事情是我一生一定要做的,那我不管失敗成功都要做,不要再去考慮結果是吉還是兇。人一旦有了吉兇的觀念,就表示已經不是最高等的了,已經來到中等了,如果不敢說吉兇是自己在定,而是相信吉兇是命在定,那就更下一等了。
  • 花費10分鐘,讀懂《易經》6句話,您也可以未卜先知
    《易經》究竟是一門什麼學問?首先它是一本無字天書,是我國先哲們深入研究天地萬物運行規律的全息智慧。說到易經,一個不能迴避的話題,就是易經的預測功能。自古以來,人們都知道,易經是帝王心術,也是普通百姓趨吉避兇的法寶。易經佔卜到底準確不準確?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易經本身的理論用來預測是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