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自己的好運氣,從理解《易經》吉兇悔吝開始

2021-01-08 道訊

《易經》有其一套精煉而優美的語言體系,在易經64卦,384爻的爻辭裡時常出現「吉兇悔吝」等代表好壞的詞語,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詞語的含義。要利用《易經》預知自己的好運氣,從理解《易經》吉兇悔吝開始

吉兇悔吝按照從好到壞的次序,依次是:元吉;大吉;吉;無咎;悔;吝;厲;兇。這幾個詞怎麼解釋呢?繫辭是這樣解釋的「吉兇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辨吉兇者存乎辭,憂吉兇悔吝者存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

一、什麼是吉兇

吉兇是好與不好的最基本的判斷,吉在今天是吉祥、吉利的意思;而兇則是兇險、兇惡的意思。比吉還要好的是大吉,比大吉再好的就是元吉,相當於大吉大利,我們平常發個紅包經常說到,大吉大利,我們都喜歡聽吉利兩字或者吉利的話,都喜歡最大的吉。那麼《易經》告訴你,最大的吉就是元吉,元首的元,元是初始的意思,也代表圓滿,通「圓」。所以元吉就是最高的、最至上的,最殊勝的圓滿的吉利。

二、什麼是無咎

在吉與兇之間是無咎,咎就是過錯,無咎就是沒有過錯,沒有過錯指的就是正常,沒什麼好或者不好。悔與吝是小疵,代表會有一些小的問題、小的兇險出現但兩者的發展方向不同。

三、什麼是悔和吝

悔和吝是這一組詞語最難理解的,很多人學不好、不理解《易經》,就是沒搞清悔和吝。還有很多人把《易經》從頭到尾都讀完了,卦辭、爻辭、繫辭等都背下來了,卻沒有理解「悔」與「吝」的區別。

怎麼理解「悔」與「吝」呢?宋代大儒朱熹的說法可以為我們提供借鑑,他說「吉兇是兩頭,悔吝在中間。悔是自兇而趨吉,吝是自吉而趨兇」。朱熹的意思是說悔是有過失而悔恨,我們常說這人後悔,知道後悔,就表示能夠接受教訓,可走向無咎,在吉兇程度上相當於憂悔。而吝是羞辱,是羞恥,不知羞恥心的人會走向咎害,在吉兇程度上相當於吝難,就是有災難。

四、什麼是厲

厲是危險,但吉兇尚未定,按卦辭的指點去做會化險為夷,反之則會由厲致兇,在吉兇程度上就相當於危厲;而咎是出了過失,要承擔責任,比兇的後果要好一點,但災害依然免不了,在吉兇程度上就相當於是災,一種稍微大一點的災,但是這種災比兇要小那麼一點。

小結:

如何知道自己的好運氣,從理解《易經》吉兇悔吝開始。易經被譽為群經之首,老祖宗對未來做出預測的智慧值得今人學習。而學習易經,首先要了解其特有的語法結構和表達方式。

/完/

相關焦點

  • 《易經雜說》吉兇悔吝
    一堆泥巴,或一塊石頭,一根木頭,雕成菩薩像,成了「象」,然後在大廟裡一擺,人人都去跪拜。他為什麼那麼貴?「存乎位」,在那個位置就貴了,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人也是如此。所以研究《易經》,卜卦,當知卦的本身沒有好壞,好壞只是兩個因素,時間對,位置對就好。
  • 易經中的吉兇悔吝是什麼意思?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大家如果喜歡閱讀易經的話,就一定會讀到吉兇悔吝這四個字,那麼這四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那?很多人是不理解的,那麼我們具體分析一下:首先,我們把這四個字進行一下更合理的派對,你會發現,吉兇悔吝的更合理的排序應該是這樣的,先有吉,然後是悔,然後是吝,然後是兇。
  • 吉兇悔吝--人生處世的四種現象
    悔吝是小兇,不是大兇,不好,也不是太壞。宇宙間的萬事萬物不動則已,一動只有四分之一的成分是好的,四分之三都是壞的。「變化者,進退之象也」,有進有退,這就是變化。我們學了《易經》後,如何來判斷一個問題呢?根據《易經·系傳》孔子思想的原理,來告訴大家就是「吉兇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
  • 【不二】南師:吉兇悔吝--人生處世的四種現象
    我們學了《易經》後,如何來判斷一個問題呢?根據《易經·系傳》孔子思想的原理,來告訴大家就是「吉兇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 ***** 這裡有一句名言,就是「吉兇悔吝者,生乎動者也」。《易經》告訴我們,世界上只有兩個字把看相算命、做人做事都統統包括了,這兩個字就是「吉、兇」。
  • 南懷瑾老師講述:吉兇悔吝--人生處世的四種現象
    吉兇也就是:「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剛柔,我們知道就是陰陽,實質的就叫剛柔。吉兇是怎麼產生的?是從人類心理的判別而產生的。比如說青年人談戀愛,談到最熱烈的時候很得意,但你不能就認為是吉。表向上看來很得意,事實上,說不定失意已暗伏在裡邊了。現在覺得很好,到時候分開也很痛苦啊!我常常說一個人求生不易,但求死也很難。
  • 135《吉兇悔吝解<易經>》
    這就是《易經》裡為什麼老提到「吉兇悔吝」四個字。我們先說「吉」和「兇」吧。自然界沒有吉兇。例如,一朵花開了又謝了,是吉還是兇呢?它本身無所謂吉兇,只是在因循自然規律而運作。一隻兔子死了,一隻蟲子生了,是吉還是兇呢?也無所謂吉兇,這只是生物生存過程出現的一種狀態。可見,所謂吉兇,只是對人而說的,是人才會產生的感覺。
  • 吉兇悔吝:這是一個人處事的必備常識
    周易云:吉兇悔吝。有人說知道這四個字就明白了人生的要義。吉,寓意吉祥如意,大吉大利。這是最好的狀態,也是人生的得意之時。然,世間萬物皆有因果,吉有可能會轉向兇,所謂物極必反、月盈必虧,這也是世間最為樸素的道理。兇,意味著兇險,損失。
  • 國粹經典《易經》真的可以窺探一個人一生的福禍吉兇嗎?
    它就是天書《易經》。《易經》的奧妙就在於,運用大自然的規律,貫通掌握人類社會的規律。大自然中月圓則缺,潮起潮落,而人類社會也同樣存在著這種物極必反的規律。而人生的悲劇 ,就是吉兇悔吝,吉兇悔吝,這個叫做無奈的必然律,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夠跳出吉兇悔吝的必然律,立於不敗之地呢?人們常說福禍相依。
  • 佔卜中的吉兇悔吝
    當時我起卦課一看,就和朋友說,這個領導可是你的貴人,能夠讓你具有一定的自主權,並且比較器重你,在各種壓力之下,讓你得到成長,以後可以面對更複雜的局面,可以勝任更出色的工作。朋友反饋是的,但那是一開始,確實很器重,經常委託給各種任務,雖然忙,但能感到其中的信任,和工作的快樂,很充實。現在這個領導升職了,有可能立場不一樣了,總感覺他經常刻意製造很多麻煩,甚至刁難。
  • 【雄鷹觀易】吉兇悔吝利害
    周易經文的爻辭和卦辭裡面,關于吉兇悔吝利害六個字的描述分別位於各個卦中,依據時間和空間的對應性,每個字所代表的時空含義均有固定的位置。「變動以利言,吉兇以情遷。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兇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兇; 或害之,悔且吝。 」關於易傳的這段描述,本文總結如下:吉兇自外來,悔吝由心生,利害有往復。吉兇悔吝利害,每一個字均代表一種時空運動,下面舉例說明。愛惡相攻而吉兇生,吉兇自外來。事物運動由遠及近,產生吉兇,由遠及近,相向而來。
  • 《易經》:讓人受益匪淺的規律,就藏在4個字裡,很少有人讀懂
    《易經》素來有「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之稱。而在《易經》的卦爻辭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吉兇悔吝這四個字眼,在《易經·繫辭下第八》中,還著重提到了這四個字。在《易經》看來,天下萬物都有變化,而所有的變化都遵循一個規律,而這個規律就隱藏在這四個字中。
  • 《易經》「變革」的智慧
    《系傳》:是故,吉兇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之前我們說過,《易經》也是一種哲學思想,是從文化。普通人認知裡的吉兇,好的或壞的;從哲學角度來看是沒有絕對的,而是根據 人類本身的利害丟失來判斷。
  • 學易經如何趨吉避兇?天道為何無吉兇?吉兇又是什麼?
    很多人都知道易經,當然也聽過「天道無吉兇」這句話,也有很多大師去解讀這句話,當然小編也有自己的看法,既然天道無吉兇,那麼何為天道?何為吉?又何為兇?天道?在易經中小編理解為:道即是萬物變化的規律,萬物之根本,天道可以理解為萬物運作周而復始的規律,老子說「道法自然,道生萬物」!
  • 易經初識三 解命運超越吉兇
    易經告訴我們,父親要嚴,母親要慈。爸爸直截了當跟孩子講,孩子根本聽不進去,直接去教訓小孩,小孩都是不太聽的,所以父母用對答來教小孩,才算會教育。現在很多人頭疼子女的教育問題,原因是有三個搞錯了,第一方向錯了,第二方法錯了,第三方式錯了。父母要讓小孩知道爸爸媽媽是有原則的,他不能去挑戰,家規要立起來。
  • 花費10分鐘,讀懂《易經》6句話,您也可以未卜先知
    《易經》究竟是一門什麼學問?首先它是一本無字天書,是我國先哲們深入研究天地萬物運行規律的全息智慧。說到易經,一個不能迴避的話題,就是易經的預測功能。自古以來,人們都知道,易經是帝王心術,也是普通百姓趨吉避兇的法寶。易經佔卜到底準確不準確?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易經本身的理論用來預測是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 《繫辭》第二章內容,包含了《易經》的創作原理和讀解方法
    周文王對於每一條卦辭爻辭,都有吉兇悔吝的判斷,雖然有些卦爻辭沒有直接寫明吉兇,如隨卦:「六二,系小子,失丈夫。」(帛書、竹書、阜陽本與今本的意思完全一致,但阜陽本六二誤作了六三)。雖然隨卦的六二爻辭,沒有寫明吉兇悔吝,但我們只要看一下爻辭,是完全可以明白其中意思的,這句爻辭就是指隨從了小人就肯定失去了丈夫,表示一個人去做了小人的事情,就失去了大丈夫的人品,所以孔子的象辭:系小子,弗兼與也。表示既要做小人又要做大丈夫,那是不能兼得的。可見,周文王的很多卦爻辭,雖然沒有寫明吉兇悔吝,但已經把吉兇悔吝都包含在裡面了。
  • 《易經》人生哲學五大原則
    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 齊小大者存乎卦 辨吉兇者存乎辭所以研究《易經》,卜卦,當知卦的本身沒有好壞,好壞只是兩個因素,時間對,位置對就好。等於算命一樣,有的人八字好,位置對就好。等於算命一樣,有的人八字好,貴命,可以一輩子沒有遇到好運,不遇時,貴不起來,好像一件東西,的確是好東西,有價值,可是放在那裡幾十年都賣不出去,又有什麼辦法?有的學問很好,可是一輩子不出名。反過來說,如大家稱頌的胡適之先生,不知道他的學問到底好在哪裡?說他哲學史好嗎?
  • 《易經》小課堂|方墉老師講「群龍無首,吉」
    我們經常聽到《易經》中說「群龍無首,吉」這一句話,並普遍的理解為「龍群中不能有首領方為大吉」,這句話雖然耳熟能詳,但真正明白這句話深意的人卻少之又少歷來有不少學者都解釋過「群龍無首,吉」的含義,可是講得卻很片面,群龍無首為什麼是吉呢,其實要和「吉、兇、悔、吝」這四個大字連接起來,
  • 一個人如何抓住屬於自己的時機?我從《易經》中找到3條線索
    每天寫一篇,修持1000天 | 第2天一個人如何抓住屬於自己的時機?我從《易經》中找到3條線索對一個人而言,最佳時機出現的概率,大約是25%抓住最佳時機很重要。可是,沒有人教你怎麼做。因為,時機是難以捉摸的。我研究國學,結合實踐,獨立思考,有所領悟。一個人如何抓住屬於自己的時機?
  • 大師臨終一句話,因為有《易經》,中國必將崛起
    《易經》包羅人生宇宙萬象,以及深刻的道理,易經只用四個現象概括:吉、兇、悔、吝,沒有第五個。吉是好。兇是壞。悔是半壞、不太壞、倒黴。吝是閉塞、阻凝、走不通。《周易·系傳》有句話,「吉兇悔吝,生乎動者也。」告訴我們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通人事的道理盡在其中了。人生只有吉兇兩個原則。悔吝是偏於兇的。那麼吉兇哪裡來?事情的好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