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丨弘一法師種草的書裡,有女德班大行其道的線索

2021-01-09 騰訊網

文:韓福東,資深媒體人。

弘一法師的一生分為兩個階段。上半段是一個叫李叔同的才子,中國藝文界先驅;後半段則斬斷情絲,以持戒而聞名佛教界。

他的人生可說是大開大合。那個文採行事風流倜儻,那個敢於畫裸體女模的李叔同,和擯棄情慾、與婦女講話時都要有他者在場的弘一法師,看似分裂,卻肉身合一。

1918年農曆七月十三日,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時年38周歲。國民黨元老吳稚暉為此表達過困惑:「李叔同可以做一個藝術家而不做,卻去當和尚。」

「知道弘一身世的人,都以為這位對國畫,金石,音樂,文學,戲劇都有著濃厚興趣和硏究的人,曾辦過報紙,曾從事革命工作,曾是一位風流倜儻的濁世佳公子,卻在中年之後,竟消極得會投入空門,在一般人看來這是一個謎。」匡瀛1947年的這段話,可以看作是吳稚暉上述話語的翻版。

困惑歸困惑,文人筆下的弘一法師,反而因其遁入空門而更多了一份方外之美。這個普遍的困惑也增加了他的傳奇色彩。

李叔同的出家,是當年藝文界的熱點新聞。1942年10月13日,他在泉州不二祠溫陵養老院晚晴室病逝,也引發如潮紀念。

可以說,弘一法師是整個20世紀中國最被輿論認可的佛教僧侶。這既得益於他上半生在藝文界的積累,也和他重振佛教律宗有關。

1948年二月,大雄書局特地出版「永恆的追思」散文集,專為紀念弘一法師圓寂五周年。豐子愷、葉聖陶、施蟄存、楊同芳、傅彬然、鍾吉宇諸名家,都撰文表達追思。甚至於在其圓寂6周年之後,上海大報《申報》仍會刊發相關紀念文章。

李叔同的弟子、知名畫家豐子愷說:「弘一法師由翩翩公子一變而為留學生,又變而為教師,三變而為道人,四變而為和尚。每做一種人,都十分像樣。好比全能的優伶:起老生像個老生,起小生像個小生,起大面而又很像個大面……都是『認真』的緣故。」

「全能」和「認真」,都是相當正面的詞彙。弘一法師一生朋友滿天下,大家都為尊者諱,他身後形象一直得以維繫。

但是,現實也許並沒有那麼完美。如果細看弘一法師的後半生,會發現,他後來不僅病苦纏身,在仰仗佛力和世俗醫術間進退失據,同時又陷入一種強烈的自我否定之中,嚴苛的戒律操持,意味著一種靈與肉全方位的皈依。

對涉及宗教信仰的佛門戒律,我們不宜作出評價。但可以討論的一個細微處是,他在後半生對「女德」曾積極打CALL。這是一條尚未被討論的線索,但卻是他內心深處價值認知的最真實體現。

一、一首詩裡的線索

惜春連日醉昏昏,醒後衣裳見酒痕。

細水浮花歸別澗,斷雲含雨入孤村。

人閒易有芳時恨,地迥難招自古魂。

慚愧流鶯相厚意,清晨猶為到西園。

這首唐朝詩人韓偓的《春盡》,是弘一法師的至愛之作。弘一曾將該詩錄為中堂,寄託懷抱。這首詩在弘一這裡勾連起了何種情感呢?

韓偓是唐末進士,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等職,後被貶。因感「宦途險惡終難測」,乃拒官退隱福建,自號「玉山樵人」。韓偓詩名甚盛,早年作品熱衷豔詞麗句,晚年則歸於感時傷懷。

和弘一法師類似,韓偓的前半生浮華風流,後半世則耽於隱逸,寄情於佛道。弘一法師將其引為同道,其原因大抵在此。

他責成弟子高文顯撰寫《韓偓評傳》,並親自刪改。在1936年寫給夏丏尊的一封信中,弘一說:「此書乍觀之,似為文學書。但其中提倡氣節,屏斥淫靡,亦且倡導佛法,實為益世之佳作。」

由此可知,「屏斥淫靡」和「倡導佛法」是弘一此時大力推廣韓偓最核心的著眼點。

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矛盾是,韓偓被認為是《香奩集》的作者,他開創的「香奩集」詩詞以香豔見長,恰是弘一法師提倡的「屏斥淫靡」的對立面。如何破?弘一法師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極力論證韓偓非《香奩集》作者。

在1935年致《韓偓評傳》作者高文顯的信中,弘一就明確表示:「最要者,為辨明《香奩集》決非偓作。」他強調「近代《香奩集》流通甚廣,以此汙偓,實為恨事。偓乃剛正之人,豈是作香奩者?」

但正如天津市李叔同研究會常務理事沈金梅在「弘一法師與晚唐詩人韓偓——《〈香奩集〉辨偽》之辨」一文中所言,「《香奩集》是否系韓偓所作,弘公與高文顯(主要是弘公)所作的考證辨偽,無論論點還是論據,均顯得說服力不足。」

弘一法師很可能是將宗教信仰情懷作為了考據的前提,從而推導出一個無法服眾的結論。這種結論得出的方法,並不符合做學術的基本素養。

與此同時,弘一法師也試圖切斷與自己早年香豔詩詞的聯繫。據李叔同的南社社友尤墨君《追憶弘一法師》所言,1920年春,尤墨君擬將弘一在俗時所寫的詩詞彙編成冊,取名《霜影錄》出版,弘一表示:「若錄舊作傳布者,詩詞悉可刪,以詩非佳作,詞多綺語。……又綺語尤宜屏斥,以非善業也。」

事實上,弘一法師對自己俗世時的放浪形骸與遊戲詩文做了痛切的懺悔。在臨終之前,他還公開撰文懺悔道:「出家二十年之中,一天比一天墮落,身體雖然不是禽獸,而心和禽獸差不多。天良雖然沒有完全喪盡,但是昏聵糊塗,一天比一天厲害,抑或與天良喪盡也差不多了」。

一個擯棄外務,專心以戒律為依歸的修行者,仍以「禽獸」自薄,依此標準還有誰可以被稱為人呢?

自我否定到了這個程度,到底是為什麼?

二、《安士全書》之謎

在《弘一法師書信》中,他曾向修習者推薦圖書。其中,出現頻次最高的,是印光法師的著作(《印光法師文鈔》及《印光法師嘉言錄》等),其次是《安士全書》,再次是《緇門崇行錄》。

《緇門崇行錄》是明末蓮池和尚的作品。緇門即僧門,這本書是講出家人應該尊崇哪些行為,裡面推舉了很多榜樣。譬如唐朝的道琳法師,在太白山深巖隱居,「以女人染之本,一生不親面,不為說法,不令入房。」女人不僅不能進入他的房間,連聽法都不可以,打照面也不行。他臨死的時候,女弟子前來看望,他知道後立刻制止,以免容顏相對。為什麼?因為他認為女人是一切汙染的根本。

「女人染之本,一生不親面」的理念,不僅是對和尚的要求,也是對尼姑的要求。到了弘一法師生活的時代,這個要求已經拓展出圈,籠罩在了尚未出家的世俗人頭上。

1929年6月16日,在給寄塵法師的信函中,弘一極力褒揚蓮池法師,稱其與寄塵法師「氣象最為接近」。蓮池法師所著的《雲棲法匯》順勢被隆重推薦,而《雲棲法匯》中的三部書尤其重要,排在第一的即為《緇門崇行錄》。

弘一還透露,他曾贈送閩南佛學院五十部《緇門崇行錄》。可見他對此書的偏愛。

1935年,在弘一給北平佛學研究社居士(未出家的佛教徒)們推薦的圖書中,排在第一位的同樣是《緇門崇行錄》。

1939年10月5日,弘一在給楊勝男居士的信函中說,他幾年前曾編輯《佛學叢刊》,在上海世界書局出版,裡面共有三十部著作,依此研習,最善。其中,排在第25部的,就是《緇門崇行錄》。

這三十部著作中,還包括《印光法師嘉言錄》及蓮池法師的另外著作《竹窗隨筆》、《竹窗二筆》及《竹窗三筆》。

公允地講,《竹窗隨筆》較《緇門崇行錄》更多世俗的思辨,涉及女德類的內容並不多,但亦並非沒有,譬如他在《後身(二)》中說,「貪慾重而為女人」,意即女人天性就是貪慾重,這也是時下女德班熱衷搞懺悔的價值前提。又如在《三賢女》一文中,他讚嘆一個朱姓女子,為了阻止丈夫打漁而投水自殺。

不過,和《安士全書》比起來,《緇門崇行錄》在女性話題上已經很克制了。

《安士全書》是清朝周安士居士所著,包括「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萬善先資」、「慾海回狂」、「西歸直指」四部。被民國印光法師稱為「善世第一奇書」。

這本「善世第一奇書」說了些什麼呢?

限於篇幅,姑以《慾海回狂》為例,看看其中的女德思想。這本書要求:

……………………

「婦女不豔妝,不佩香囊;不觀燈看戲;」

幼女「六歲以上,不出門庭;不許飲酒;不許覽山歌小說;勿學詩畫琴棋;常使持經念佛;教以四德三從。」

除此之外,嫂叔相見,笑不露齒;男女十歲不同食;出嫁姊妹,不至其臥房;從堂姊妹嫂叔,不私見;服外姊妹不相見;女子無故不見姑夫;丈夫與妻之姊妹不相見。

……………………

周安士還認為,好色的人,後世容易墮落投胎為女人。耽於男女之情,更容易變身為畜生道的鴛鴦與鴿雀。原文如下:

……………………

「問:好色之士,後世每墮女身,何以故?

答:淫者意中,念念有一美女。情之所牽,其音容笑貌,常摹美女之嬌態。以故陽氣漸消,不覺形隨心變。」

「問:鴛鴦鶉鴿,因宿世造淫,故今世為淫鳥。而飛雁喪偶,至死不合,宿世不淫就很明白了。為何也墮落為鳥身呢?

答:十惡之中,淫僅僅是其中之一罷了。十惡都可墮落為畜生。鴛鴦鶉鴿,從淫業而墮落,孤雁之報,從他惡而墮落。如《俱舍論》中說:「人若造業,當墮畜生,各自差別。其中淫慾盛者,生鴿雀鴛鴦中……」

……………………

這種貫穿三世的道德,其實,正是現在部分所謂「國學班」講授的內容(當然,並不是所有國學教育都推崇這些)。前一段時間,重慶男孩因感冒延誤治療死於吉林玉琨國學實驗學校,該校法定代表人王竑錡就對其家長表示:「你們家殺業太重,做家長的應該懺悔。」

弘一法師對《安士全書》推崇備至。在1928年寫給姚石子的信中,弘一稱讚《安士全書》「宜雅宜俗,人謂救世寶典,良不虛也。」

1921年11月18日寫給毛子堅的信中,弘一說:「普陀印光長老及諸上善人勸送《安士全書》,匡益世道,祛發昏蒙,猥辱累囑,為之紹介於知識。」

他1934年向性願法師建議給佛學社幼年僧眾的教育方法中,有「每日讀《安士全書》」句。他對性願法師說:「《安士全書》,印老法師盡力提倡,未可以其前有《陰騭文》而輕視之。」這裡的「印老法師」即是印光法師。

可以肯定的說,弘一對《安士全書》不遺餘力地推介,是受其偶像印光法師影響的結果。

三、偶像之力

印光法師(1861年—1940),被認是民國四大高僧(虛雲,太虛,印光,弘一)之一,他俗姓趙,陝西郃陽(今合陽)路井鎮赤東村人,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

弘一大師最服膺的人就是印光法師。他對毛子堅說:「音(弘一自稱。弘一,號演音——筆者注)於當代緇素之中,最崇服者於僧則印光法師。」他還對王心湛說過:「朽人於當代善知識中,最服膺者,惟印光法師……弘揚淨土,密護諸宗,明昌佛法,潛挽世風。所攝皆具慈悲,語默無非教化。三百年來,一人而已!誠不刊之定論也。」

上文提及的《安士全書》和《緇門崇行錄》都在印光法師重點推薦書目中。

在對女性的看法上,印光法師與《安士全書》和《緇門崇行錄》系出同源。

譬如,印光法師在《復智牧居士書》中說:「今之學界不知此義,動以男子之職業,令女人習學。而不知以相夫教子為訓。是學為亂,非學為治也。」這是批評學校教育在教女人職業技能,而非「相夫教子」,認為是亂搞。

在《馮平齋宜人事實發隱》一文中,他批評說:「近世學風大開,女子入學,多被不知教本之教員所誤。從茲不以盡倫守分,宜室宜家,相夫教子為事。各各皆欲操政權,作長官。越分計慮。習為狂妄,亦可慨也。」

這批評的同樣是學校教育不再講相夫教子和盡倫守分了。認為講政治權利是「狂妄」。

他還在《復真淨居士書》說:「近人多生肺病,光頗不以為然。後世人業重,情竇早開。十一二歲,便有慾念。慾念既起,無法制止。又不知保身之義,遂用手淫。如草木方生芽,而即去其甲,必致乾枯。聰明子弟,由此送命者,不知凡幾。即不至死,而身體孱弱,無所成立。及長而娶妻,父母師長絕不與說保身節慾之道。故多半病死,皆是由手淫及貪房事所致。」

你沒有看錯,他說的是肺病。民國時候,肺病還比較難治,真的會死人的。法師把這個歸因到「手淫」上去了。而且不只是手淫,結婚後貪圖房事,一樣要得肺病死人的。

印光法師對於戒色理論是真心實意地認真推廣的,還對此千叮萬囑。如其在《復念佛居士書》中強調:

「現在後生,已知人事,即當為彼說葆精保身之道。若知好歹,自不至以手淫為樂,以致或送性命,或成殘廢,並永貽弱種等諸禍。未省人事不可說,已省人事,若不說,則十有九犯此病,可怕之至。」

印光法師對此頗為自信,甚至以此指導身為醫生的俗家弟子。在《復淨善居士書四》中,他這樣說:

「汝行醫,切不可學今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之庸醫。無論男女,均令彼斷房事。直至大復原後,尚須過月餘,方可一行。否則縱令不死,也成殘廢無用之人。除閨女寡婦不可說,餘俱為說,切勿以為礙口……今之醫生,只知醫病,病之大忌,就是房事,概不肯說。不知由此死了多少青年男女,此雖不是醫生醫死,然不為說病忌而死,亦不能不負誤人性命之罪。若無論什麼病,均令斷房事,則是與人強健長壽安樂,其功德大矣。」

「無論什麼病,均令斷房事」,這是他給出的終極保健之道。

今天,我們在某些「國學班」裡看到以「戒色」為主旨的教育,不能不說,這種理論基礎,並非今人獨創。而像女德講師丁璇們的「三精成一毒」「一滴精十滴血」理論,更是將戒色理論發揮到魔幻地步。

多病的弘一法師,晚年是信奉這條道路的,雖然這並未讓他康復起來。如果不是體弱多病,弘一法師給我們留下的著作和演講會更多一些。

今天重提舊事,並無意苛責古人,畢竟,每個人的價值與思想,都逃不掉時代的烙印。只是想說,那些看似尋常的信牘與文章,其實隱藏著眾多的密碼,就如同《安士全書》和《印光法師文鈔》,只有對此有了解的人,才能看出某些價值觀的發展脈絡,才能了解,在弘一法師的自省甚至自輕背後,有一股多麼強大的道德與律法的壓力。

今天,許多弘一法師的研究者,都忽略了這一點。

參考文獻:

《弘一法師書信》,林子青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年10版

《永恆的追思》,1948年大雄書局出版

《緇門崇行錄》、《竹窗隨筆》、《竹窗二筆》及《竹窗三筆》,蓮池法師著,臺灣佛光出版社1995年版

《安士全書》,周安士著,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印光法師文鈔》、《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印光法師文文鈔三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沈金梅《弘一法師與晚唐詩人韓偓――《〈香奩集〉辨偽》之辨》,《弘一大師紀念文集》海風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匡瀛《悼念弘一上人》,上海《申報》1947年9月1日。

相關焦點

  • 弘一法師念佛事跡
    弘一法師與佛教的因緣的確很深,他從小在家受到佛教的薰染,他父親的妾郭氏就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他的長嫂也是一位佛教徒,會念咒語,曾教法師背誦經典。法師5歲時因父親有病乃至去世,家裡請僧人做法,於是效「焰口」施食之戲。法師從小就在家裡與三叔一起學僧人作法,「兩個人都用夾被或床罩當袈裟,在屋裡或炕上念佛玩。」
  • 參拜印光法師和弘一法師
    因此,在帶著渴望的似乎從來不曾有過的潔淨的心情裡,還攙著些惝怳的成份。走上功德林的扶梯,被侍者導引進那房間時,近十位先到的恬靜地起立相迎。靠窗的左角,正是光線最明亮的地方,站著那位弘一法師,帶笑的容顏,細小的眼眸子放出晶瑩的光。丏尊先生給我介紹之後,叫我坐在弘一法師的側邊。弘一法師坐下來之後,就悠然數著手裡的念珠。我想一顆念珠一聲「阿彌陀佛」吧。
  • 弘一法師遺書「悲欣交集」四字無人能模仿的背後:與這個原因有關
    這是什麼概念,一個字200萬啊,這在古今書法藝術品裡也是非常難得的高價了。如此一位書畫領域的大成者,為何寫出如此「遺作」?然而,根據相關佐證,現傳世的「悲欣交集」四字,卻系弘一法師臨終所書。
  • 歷代高僧:弘一法師與印光法師 一個飄逸一個凝重
    因此,在帶著渴望的似乎從來不曾有過的潔淨的心情裡,還攙著些惝恍的成份。走上功德林的扶梯,被侍者導引進那房間時,近十位先到的恬靜地起立相迎。靠窗的左角,正是光線最明亮的地方,站著那位弘一法師,帶笑的容顏,細小的眼眸子放出晶瑩的光。丏尊先生給我介紹之後,叫我坐在弘一法師的側邊。弘一法師坐下來之後,就悠然數著手裡的念珠。
  • 弘一法師說:「命好」的人,往往具備這兩個特徵,有一個就不會差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傑出的高僧之一。弘一法師一身廉潔,一世勤勉,集儒釋道之大成,長年在各地講經說法,著下了大量聲情並茂的、宣揚淨土的文章。曾經,大師大張旗鼓地弘揚律法,為我國佛教文化的傳承和光大建立了不朽功勞。大師有情眾生,可以說是天下人的心靈的導師。
  • 海都深讀:重走弘一法師閩南三地足記 再現14年之夢影
    上世紀40年代,日軍飛機轟炸到藏經閣前,法師就搬到開元寺外的溫陵養老院靜養。  尊勝院曾一直作為弘一法師紀念館所在地,直到1999年搬到了大雄寶殿東側,與東塔相望。2012年,開元寺投入大量資金重新改造擴建弘一法師紀念館。如今走進紀念館,可見重達一噸多的漢白玉石——弘一法師塑像,就矗立在如茵草地上。紀念館內還有其大量資料、圖片、手跡。
  • 弘一法師:佛門最簡單的三種修持方法
    編者按:弘一法師(1880~1942),原籍浙江平湖,俗姓李,名廣侯,號叔同,又名成蹊,字惜霜,其他別署甚多。出家之前性情倜儻,於詩文詞賦外尤好書畫,又工篆刻。二十六歲東渡日本,入上野美術專門學校並研究音樂,創立春柳劇社,為我國新劇運動之先驅。回國任教天津工業專門學堂,後赴上海主持《太平洋報》。
  • 作家葉聖陶眼裡的弘一大師與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永懷錄》一書中有一篇葉聖陶先生描寫自己與弘一大師、印光大師交往的文章《兩法師》。弘一大師除到普陀山參禮印光大師外,再一次參禮是在上海太平寺。著名作家葉聖陶先生適逢其會,對此有生動的描述:在到功德林去會見弘一法師的路上,我懷著似乎從來不曾有過的潔淨的心情,也可以說帶著渴望。弘一法師就是李叔同先生,我對於他的書畫篆刻都中意。
  • 62載文化先行者李叔同,一代佛學大師弘一法師,波瀾壯闊的人生
    要想活的明白清澈,就必須要先參透生死,然而塵世間又有幾人能參透生死,也許聖賢能明白,不然他們的思想如何能跨越千年,李叔同當屬聖賢一類,他對生死的開悟,竟然是才25歲時,在母親的葬禮上就達到了圓滿。弘一法師的這種境界,一般人是無法企及的,佛教講求一個緣字,想來這與弘一法師與佛家的特殊緣分有關吧,,更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弘一法師是經歷過大的失落,大的繁華,然後從繁華中離開的。
  • 弘一法師出家之前寫2個字,賣了471萬,網友:意義非凡
    弘一法師出家之前寫2個字,賣了471萬,網友:意義非凡。弘一法師李叔同在2014年西冷印社十周年拍賣會曾拍賣過一幅書法作品,是一個人在出家為僧之前寫得兩個字,最後賣了471萬的高價。兩個字賣了471萬?
  • 值得收藏的八字短句|江海共餘生|八字|弘一法師
    ——《江海共餘生》2.生有熱烈,藏與俗常。3.星海橫流,歲月成碑。4.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弘一法師5.凡是過往,皆為序章。——莎士比亞6.玻璃晴朗,橘子輝煌。——北島《過節》7.凜冬散盡,星河長明。
  •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紀念弘一大師
    三十九歲於杭州大慈寺出家,於靈隱寺受具足戒,法名演音,法號弘一。弘一法師慨嘆僧界為世所詬病皆以不守戒律之故,發願畢生精研戒法,初學有部之律,其後專弘南山律宗。
  • 盤點:孫中山、辜鴻銘、康有為、弘一法師、溥傑等9名人的日本妻
    中國近代史上,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那就是:這一時期的中國男子,大多都喜歡迎娶日本女性。這些人中,甚至不乏孫中山、郭沫若、辜鴻銘等知名人士。 第二位:嫁給李叔同(弘一法師)的雪子 1906年,26歲的李叔同考進東京美術學院學習西洋油畫與劇本創作。
  • 印光大師與弘一大師的師徒緣
    印光大師為人嚴厲高潔,一生發願不當住持,不收出家徒弟,卻唯獨接受弘一大師為弟子,這絕非偶然。民國七年春,徐蔚如居士倡印流通《印光法師文鈔》,在佛教界引起了熱烈的反響。這一年的大勢至菩薩聖誕日,著名藝術家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他就是弘一法師。
  • 女德班是什麼意思?遼寧撫順「女德班」被要求停止辦學
    3日,遼寧省撫順市教育局官方微博緊急發文:「女德班」被認定教學內容中存在著有悖社會道德風尚的問題,要求立即停止辦學,所有學員儘快遣散。然而,傳統女德教育也有一些優秀的因素,比如孝順、賢惠、勤儉持家等等,為何撫順的「女德班」人人喊打?女德班:女子就該在最底層 點外賣喪失婦道  撫順「女德班」的正式名稱叫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
  • 弘一大師自述「不堪回首」的人生 字字句句直指人心
    福建泉州清源山弘一法師坐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曹立君)2020年10月20日, 農曆九月初四, 弘一法師圓寂紀念日。七十八年前的農曆九月初四(1942年),弘一大師圓寂於泉州溫陵養老院晚晴室,彌留之際,書「悲欣交集」四字,為輾轉沉浮的傳奇一生,畫上圓滿的句號。弘一大師是20世紀中國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前半生,他學貫東西,才華橫溢,堪稱中國現代音樂、戲劇、美術之先驅;後半生,他勇猛精進,慈悲度世,修成佛門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師,被譽為「人天師範」。
  • 風雨樓中伽趺坐 蓮花開處心無染——弘一《如來造像》賞析
    弘一 《如來造像》弘一大師早年留學日本,從名畫家黑田清輝專習油畫;於國畫雖極精鑑賞,然不多作。出家前所作,僅有木炭畫(少女)複製品一幀。此幅釋迦佛坐像,姿態端嚴,筆法秀逸,是大師出家後罕見的得意作品。此幅為弘一法師作如來造像,淡墨寫就,線條筆筆暢無阻滯,如新嬰血管;髮髻與衣袍間略施顏色,極素極雅,顯露大師靜如止水,實非凡手所能為。上題華嚴經偈,六朝筆意,端莊高古。李叔同一生與眾多的文化名人相交甚歡,此幅為杭州王式園「風雨樓」舊藏,左下角「徙蘅仙館珍秘」即為其藏印。
  • 農曆九月二十 律宗十一祖弘一法師誕辰紀念日
    今日恭逢弘一法師誕辰紀念日,頂禮緬懷弘一法師,南無阿彌陀佛!福建泉州清源山弘一法師坐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重影)弘一法師(1880~1942),是中興南山律學之高僧。三十九歲之時,將一切書籍、字畫等贈給好友、學生,將平生所雕金石封於西泠印社石壁中,於杭州大慈寺出家,投禮了悟法師為師。未久,於杭州靈隱寺受具足戒,法名演音,法號弘一。弘一法師慨嘆僧界為世所詬病者皆以不守戒律之故,於是發願畢生精研戒法,初學有部之律,其後專弘南山律宗。弘一法師操行至苦,常年跣足芒鞋,孑然一擔,雲遊各處,講經弘法,以在閩南為時最久。
  • 01-22~02-06 紀念弘一大師136周年·北京弘一大師陳列紀念館館藏...
    紀念弘一大師誕辰136周年跨年活動即將在北京市懷柔城區舉辦。展出時間:1月22日至2月6日展出地點:北京懷柔汽車站旁開放路西口慈恩天下慈恩院內弘一大師李叔同是近代影響世界佛教和東南亞文化藝術最深遠的佛教高僧、文化藝術先驅、書法大家。
  • 莫唱高調丨印光大師永懷錄有聲書 連載175
    ——弘一法師  請繼續收聽  《印光大師永懷錄·有聲書》  四、印祖講道理 修學要旨篇  莫唱高調  莫唱高調  有一種知見狂妄的人,教他念佛,他回答說:「我就是佛,何必還要念佛?你們不明白自己本來是佛,也就不妨多念念佛;而我已經覺悟到自性,又怎麼能頭上安頭,多此一舉。」這種人只看到即心本具佛性之佛,卻沒見到斷盡煩惑、圓滿福慧之佛。若悟明心性,仍不廢棄事相上的修持,修持淨業,他們就遠遠超過根機差的人;否則只能自誤誤人,永墮無間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