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2021-01-09 靜心匠道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道德經。

道德經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一部巨著,被後世稱為「眾經之首」,不過在當時它被稱為「老子」而不是道德經,而現代的道德經頒布還是被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經過了一批儒生的改版,根據70年代湖南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還有一批竹簡中,當時的版本應該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應該成為德道經。但是由於道德經現在版本已經傳了幾千年,約定成俗要改過來確實有點難度。關於為何當時儒生要篡改道德經,可以關注@靜心匠道,下次我們討論

講講個人對道德經的理解?

個人非常喜歡看道德經,機緣巧合在一次和朋友去新華書店閒逛的時候,朋友買了一本道德經,是最簡單的藍色封面那種,才幾元錢。我看了一下,除了感覺不貴,好像收藏一本也不錯,就也+1來了一本,當然當年沒有第二件半價這種的促銷活動,純屬腦袋發熱買的。

買了回來,看一次,其實文章不長5000字,後面一些簡單的註解,也就沒有了,可能正是沒有什麼專家或者大師長篇大論的講解,反而讓我更專注內容和古文。偶爾每次看,感覺不同,能夠給我的啟發不同,個人覺得你其完全搞懂道德經是不可能的,道德經更像是一種規律的講解,裡面包含了自然中最核心但是又最簡單的道理,可是道理大家都懂,能做到的確實不多,所以古人說,老子5000言,陰符300字,搞懂了就是大成期飛升了。

所以,個人觀點,就是大家看道德經,不需要真的說要非常明白裡面說了啥,知道其中內核含義即可,靠字面的一些解釋,許多內容是無法領悟的,需要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去領悟,或者遇上一個事情,你拿起來對照,會廓然開朗,明白了這段話的內容,可是過段時間,你再去看,發現同樣一段話,理解也是出現了新的領悟,這才是道德經的奇妙之處。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何理解呢?

其實這段話,不同人不同理解,

第一種:就是簡單的數學疊加,道是0,出現了1,再後面是2,接著就是3,最後三以外,就屬於萬物了,不細說了,這個和古代學寫字那個小童一樣,一是一筆,二是兩筆,三是三筆,四就是四筆了。

第二種:用易經的卦象分析,就是先有了一,代表了陽,後面還有了一,代表了陰,陰陽結合就生出了三,三後面就可以不斷不同的複製,生出了外物。可以說道德經與易經在這裡是可以找到相互的印證的。

第三種:就是一種道家從無到有的過程,道生一,道是虛無的,無裡面生出了一,佛陀講的成住壞空,也就是這樣一個循環,當一生了出來,科學上它等於一個細胞會分裂,就成了二,而這個而與一再組合,那麼就成為三,也是萬物的樣子,這些和現在科學上觀察粒子的組合也非常像,古人是用最唯物的觀點去看到了萬事萬物的一個規律。他們的思維比較宏觀,當然以前沒有顯微鏡和高射粒子機器,不過最後結論驚人的相似,可以這就是一種智慧。

以上只是我參考和的一些理解,說真由於這個題目有點廣泛,講下去非常的多,大家怎麼討論都說不玩,如果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

如果大家有興趣了解道德經,也可以在下面連結,用一頓飯錢的功夫,你就購買一本道德經回去翻閱一下,對於人生的理解,對於國學的傳承,或者讓你能夠受到啟發。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道德經》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一章歷來爭議比較多,現在流行的解釋是與《易經》的陰陽之說結合起來:「一」是太極,「二」是陰陽,「三」是陰陽結合繼而衍生萬物。還有說「一」是八卦的第一層「兩儀」,「二」是八卦的第二層「四象」,「三」才演化出了八卦,繼而八卦生萬物。
  • 這才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正確理解方式
    我們都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是老子關於宇宙生成的論述,是《道德經》的核心。但是,你對這句話的理解真的正確嗎?一般來說,大家對這句話的理解是: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包括我去百度上看,許多人的解釋也是如此,但其實這樣的解釋是有誤的。這也怪不得大家,因為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受太極八卦圖的影響,包括很多古代學者也將這句話理解錯了。那麼,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
  • 《道德經》中的三生萬物,原來是這麼回事!
    《道德經》中有一句非常引人入勝的話,古往今來有不少的人都在註解,直到現在還爭議不斷,沒有形成一個定論,這句話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果把道德經和易經的這兩句話對照,會發現「道」的規律以「易」的形式出現,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八生萬物。」小編很好奇為何老子不以「易」的形式論述,而把「道」描述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看上去不符合易的本體思想,後來想明白了,老子沒錯,是小編的思想太過於狹隘了。那麼小編看到了什麼玄機那?
  • 為什麼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逢七必變?
    為什麼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逢七必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出自老子的《道德經》,指的是萬物生成的原理。」一指道是本體,二是指陰陽,三是指器,即有形的物體。「三生萬物,即是有形的物體化生萬物」。
  • 《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怎麼解讀?
    《道德經》第42章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在道家思想中,關於萬物的起源,以及先秦時期對於宇宙起源的思考。可以說是古代哲學中的核心思想。不同的人對於這方面有不同的認識,我對他的總結如下。「道生一」,「一」是什麼?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老子的宇宙論嗎?
    《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01【名家解說】任繼愈先生認為,這一章的前半從「道生一」到「衝氣以為和」講道是萬物的總根源。這裡的道理並不複雜,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只說明事物由簡單到複雜逐漸分化的過程。前人註解雖多,但失於穿鑿,替老子說了些老子沒有說過的話。可供參考,但不能當真。
  • 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標準答案」的質疑
    《道德經》書中有一段著名的論述,即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據說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論,其實,嚴格劃分的話,應該算是萬物生成論,因為宇宙生成應該包含「有生於無」,有人認為『道』即是「無」,『一』相當於陰陽未分的太極,『二』則是陰陽,又有人認為:『道』本身包含陰陽,那不就成太極了嗎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二三」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這部道家的經典,我們不必多說了,相信大家都會有所了解。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一句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中的「一、二、三」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是「二生三」,而不是「二生四」呢?
  • 「小白學易」第一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奇偶數的陰陽劃分第一講的上節課我們提到奇偶數亦具有陰陽之分。通常奇數代表陽,偶數代表陰。奇數即1、3、5、7、9,偶數即 2、4、6、8、10。但這個分法呢也是不絕對的,在易學的另外一些系統,也有些學派的前輩將5、6、7、8、9、10當作是陰,而11、12、13、1、2、3、4 當作是陽。但通常我們還是以奇數為陽,偶數為陰。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出自《道德經》第42章,它的原文如下:【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轂,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 太極八卦、道德經與宇宙大爆炸
    太極八卦、道德經和宇宙大爆炸理論有啥子關係?是不是有點扯。別急,想像力本來就是人類前進的動力。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生生不息萬物生。道德經也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我們再來看下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是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於137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的。這個理論是當前宇宙形成理論中最權威最可信的一個理論。
  • 道生一一生二,《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它只存在於地球嗎
    由於它們的內容與傳世的《道德經》相似點很多,考古學家根據它成書年代先後,將它們分別稱為帛書《老子》甲本和帛書《老子》乙本,統稱為帛書《老子》。經考古研究證明,下葬時距今約2170年,正值漢文帝時期,當時入葬的帛書就已經是古董了。它是公認所有版本中,改篡最少的版本,也是已知最古老的版本。要理解它離不開另外一部書:《太一生水》。
  • 泮一書院,以「泮一」立名,意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以「泮一」立名,意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溯文化源流、拓君子人脈、彰時代智慧。 泮一書院,則是為成年人提供一個學習中外經典的教學環境。 有事你就忙,有空你就來。永遠有師友,開卷抒開懷。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這裡的「一、二、三」到底指的什麼?
    《道德經》中講述了萬物的起源。在不同的學說中,對於萬物的起源,也有各自不同的說法。比如西方《聖經》中認為一切都是「上帝」創造的。佛學中則認為一切都是在「因緣」的作用下聚合而成。《道德經》中,老子講述了一個東西,非常有意思。他認為天地間有一種東西,「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 《道德經》中的「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到底是什麼意思?
    老子的話說得玄玄乎乎,我們該如何簡單明白的理順呢?「道」與「德」,實際上是「道」與「得」,而「得到」就是「得道」。我得到了,就是我擁有了。我擁有了什麼?擁有了對「道」的理解。《道德經》重在講敘「道」與「德(得)」之間的關係,並以深層哲理來規勸天下統治者處理好萬物、萬民的關係——對宇宙的起源「道」的研究,其實是天下之策的副產品。
  • 《道德經》中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是宇宙萬物起源的秘密所在
    《道德經》中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揭示了宇宙萬物起源的秘密所在,你知道是什麼嗎?這個數字就是——三!為什麼這麼說呢?「三」的生生之理《道德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三 」的內涵充滿了神奇玄妙的智慧之光!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家精髓全在這句話上!
    孔子,老子,孟子等等偉大的先知,給我們創造了很多的財富,在這些財富中,給我們最大的一比來自於對我們精神上的影響,只有我們思想上覺醒了,才有後來的行動以及作為。而道家且恰恰是無為之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家精髓全在這句話上!
  • 《道德經》醒醒吧孩子,痛苦源自無明,帶你看清這個世界
    痛苦源自無明,帶你看清這個世界,我們要從宇宙萬物,還沒有形成的源頭說起。《道德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德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老子說:天地萬物沒有形成以前,它就存在了,它沒有名字,它又空虛無形,又充滿了生機。
  • 《道德經》中談論的「道」是什麼道?
    《道德經》中談論的道是什麼道?老子沒有以下定義的方式給出明確答案,而是這樣作答的:「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參見《道德經》第三十五章節),其意思是說:大道之言是平淡無味的,用眼睛看卻看不見,用耳朵聽也聽不到,但其作用是無窮盡的。
  • 如何通過《道德經》正確理解氣的概念?
    既然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那麼我們相信可以從萬經之王的《道德經》中尋找到答案。衝氣(和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道德經一即是道,為虛無之氣,二為陰陽,一、二合而為三,從而生出了萬物,這個大家都清楚,是老子提出的宇宙生成論。「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