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擺放供果,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2021-01-09 明月天心

無論是到寺院,還是自家供奉的佛堂,不少信眾都會常常在佛前上供,尤其是初一十五,寺院裡總是香客不斷,人們燒香拜佛,在佛前供奉各種食物,廣作供養,培植福報功德。我們都知道,佛門裡有多種供養方式,最常見的就是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任何一種供養都不是在和佛菩薩交易,不是說我們供養越多,功德就越大。

佛菩薩不缺眾生的供養,任何供養都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佛菩薩視一切眾生平等,不會因此而優待誰。它是一種表法,以提醒修行者應達到的境界。比如供花,花代表內心的清香,也是一種善因,開花結果,供「果」,以告誡眾生修行最終要達到的圓滿「佛果」,即成佛,跳出三界、不住輪迴。種善因、結善果,以此勸導世人敬畏因果。那麼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聊聊,佛前擺放供果,應注意的3點事項。

一、水果要清香,不要壞果

剛才已經說了,佛前供的水果,不僅僅是水果本身,而是一種象徵。在佛教裡,修行人可能達到的三重境界,即「三種果位」,阿羅漢果位、菩薩果位、佛果位。阿羅漢果位,屬於小乘佛教,自我覺悟。菩薩,自度度人、自覺覺他;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菩薩和佛都是大乘佛教修行者圓滿無漏的無上善果。

以水果供佛,代表自己要發大出離心,努力精進修學,以法為依、以戒為師,以期功德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獲得如同佛陀般圓滿的智慧和福德。所以,供佛的水果,一定不要用壞果,如果在供奉的過程中發現水果腐爛,一定要及時撤換。另外,不要選用難聞氣味的水果,比如榴槤。選用的水果要以清香為宜,比如香蕉、橘子、桃、蘋果、葡萄等等。

二、供果前先清洗,供果數量不限

大家要注意,佛前供奉水果,一定要記得先用清水清洗一下,以此表示自己內心的清淨無染,內心不住任何雜念和障礙,以外在的潔淨代表人內心的恭敬和虔誠。如果不清洗,水果上的汙垢,很容易帶給人不好的感受,當然不會得罪佛菩薩,但是表法不好,無法令人生起歡喜心。

對於供果的數量,沒有限制,隨自己發心。不是說供果數量越多,功德就越大。一切功德皆離不開心地,心存善意,就是不供養,也是受益無邊。反之,如果貪圖功德,以功利心行之,利慾薰心、心不清淨,就不是修福而是造業了。

三、供佛後的水果可以食用

供過佛的水果,因為有三寶的慈悲加持,被人們賦予為「福果」。有佛菩薩的加持力,能夠有緣食用到,可以說是很有福報的。我們一般上午上供,下午撤供,撤回來的水果可以分享給自己的親人好友,大家同沾法益、共感法喜。

有人問我,是不是不可以在佛前供「梨」,說梨的諧音為「離」,寓意不好。其實這是民間迷信,我也可以說「梨」代表「離苦得樂」,何嘗不是一種好的表法和象徵。所以,不要迷信,不要偏聽偏信,堅信正法,不走偏執和愚痴,內心不生懷疑和邪知邪見。

另外,如果供果有腐爛的要撤換掉,腐爛太嚴重的水果,一定要扔掉,不再食用,對身體特別不好。有些人信佛走向偏執和誤區,認為縱使水果腐爛,也不可扔掉,會「得罪」佛菩薩,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這是嚴重迷信的。我們供佛供的是內心的清淨和恭敬,千萬不要執著於外物,該扔掉就要扔掉。

大家有任何疑問,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祝您法喜充滿、六時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前擺放供果,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一說到供養佛菩薩,我們就會想到,給佛供花,供水果,供水,供燈什麼的。在寺院裡,最常見的就是供燈和供水了,因為供燈就代表光明,代表智慧。還有就是供水,因為供養水的功德也很大,供養水,水代表清靜。其實佛菩薩,並不是真正要吃這個果,只是供養的一種表法,表示我們的恭敬心。那說到佛前給佛菩薩供水果,我們到底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佛前給佛菩薩供果,心裡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 佛教:擺放供果時,牢記這三點,功德無量!
    嚴格來講,水果屬於「十供養」之一,佛前供果也是六度布施法門的一部分。許多善男信女在去寺院禮佛時,都習慣帶上水果供品,也有善信在家中設佛堂供養。兩種方式都能助人克服慳吝,開啟智慧,又有無量福德。然而,若供養不如法,修福不成,反而造業折福。在佛前擺放供果時,牢記下面這三點,功德無量。第一點,用什麼水果供佛。
  • 佛教: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
    佛教: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佛前供奉瓜果,這是很多學佛之人,或者是芸芸眾生燒香拜佛時經常會做的事情。這種時候,很多人都會精心準備一些新鮮的水果,懷著一份小心和恭敬。
  • 佛教:擺放供果時,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不論是自家設置的佛堂,還是到寺院裡禮佛,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佛前做供養。佛教裡,供養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樂、供香等形式。「一切功德,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對佛菩薩最大的恭敬和供養是我們內心的善良與純淨。「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佛教裡的許多物品、種種供養,都在表一種善法,在無形之中渡化人的心靈。如佛前燒香,使人聞之法喜充滿,這就是助緣的力量,給人啟發。供養三寶,一定要帶著一顆至誠清淨之心,方能諸佛歡喜、功德無量。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聊聊佛前供水果,我們需要注意的3點常識。
  • 一位老僧的告誡:佛前供花果,這3點千萬牢記,功德無量!
    老僧說,佛前供鮮花、水果,有三點千萬要牢記,功德無量。其一,供養佛的真實含義。《佛本行集經》中有言:「尊重恭敬,四事供養。」世人以種種供品禮佛,目的有二。一者,感念佛恩。諸佛是世人的解惑恩師,教化我們遠離貪嗔痴,把心從煩惱中解脫出來。二者,見賢思齊。
  • 佛教:佛前供「花果」,這2點常識,要牢記在心!
    供養的真實利益,是我們通過這一形式,修了平等心、利他心、慈悲心。內心的清淨與善良,就是最大的福田。佛前所供物品,都是佛門裡普渡眾生的善巧方便法,都是在表法。比如佛前供「花果」,花與果就代表著佛門裡所說的「因果」,告誡眾生要敬畏因果、莫造惡業。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與平等,告誡大眾修行要從心地入手,善用其心、慈悲喜舍。佛前所供酥油燈,燈代表破除黑暗,用智慧點亮光明,等等。
  • 佛前擺放供果,謹記這5點,功德無量!
    」所謂「佛在僧數」,釋迦牟尼佛住世時,與僧團同行同住,一起託缽接受世人供養。而佛入滅之後,世人追慕佛陀,便造像供養。經文中說,眾生若能至誠發心供養佛像,同樣有供養佛的功德。而漢地佛門因大慈悲心故,不食眾生肉,所以供養佛多用清水、瓜果等。在佛前擺放供果時,謹記下面五點,功德無量。其一,為何擺放供果。
  • 佛前供水果,牢記兩個字,功德無量!
    許多人經常到寺院裡禮佛,為了增長功德,也會選擇發心在佛前做供養,佛門裡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供養方式,不論選擇供養哪一種,只要發心真誠清淨,皆功不唐捐。佛門裡每一種供養方式都在表法,如佛前供水,代表要修清淨平和大悲心;佛前供燈,代表破除我執無明,點亮智慧;佛前供香,代表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皈依佛法僧三寶,點燃清淨心香,等等。那麼 佛前供果又代表什麼呢?佛前供果,如何做才能如理如法呢?佛前供水果,牢記「因果」這兩個字,功德無量!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3點「禁忌」,功德無量!
    一般信眾到寺院拜佛,都會選擇在佛前做些供養,以積攢功德。那麼佛前供養都有哪幾種呢?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食、供樂等等。每一種供養不論多寡,發心真誠即是功德。佛前供養,並非佛菩薩需要我們的東西,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所作一切供養只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戒掉自私自利的貪心。佛門裡每一種供養方式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比如佛前供花,花清香美好,意在提醒大眾要廣種善因。佛前供果,「果」既代表因果,提醒大眾敬畏因果、不作惡業,也指佛門裡的三種無上果位。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平等,告誡大眾要修平等慈悲心。
  • 佛教:做到這2點,佛前供燈、供花,供果才有功德
    都說佛前供花、供果、供燈、供香、供水很有講究,如果不如法是不能得到利益的,那麼在家供佛像要注意的那些事呢。本文就和大家分享,做到以下2點,供佛功德無量。一、供果、供燈有講究,首先面對佛菩薩像恭敬心不可少。佛像的質材大小不必計較,主要以莊嚴為原則。
  • 佛教中給佛供養花果,牢記這兩條,功德無量!
    佛教中給佛供養花果,牢記這兩條,功德無量!在寺廟中佛案前總是會給佛祖供應許多的花果,我們為什麼什麼要給佛陀供養花果呢?佛門認為,佛陀是有大徹大悟智慧的人,是有無限智慧的人,而佛陀的十大稱號中,就有「應供」這一稱呼。意味受天人的供養。
  • 佛前供水果,要牢記這兩句話,功德無量!
    信仰佛教的人為了供佛方便,很多人都把佛像請到了家中供奉,並且還會經常買一些水果供在佛前,當我們選擇佛前供水果時,這兩句話一定要知道,並且記在心裡。佛前供佛的水果並不是給菩薩受用的,菩薩怎麼會吃這些供品呢?其實佛前供水果,真正是要給我們自己受用的。
  • 佛前供花時,牢記兩個字,功德不請自來!
    「今生貌美為何因,前世鮮花供佛前。」佛前供花不僅可以讓你相貌變得越來越慈悲,甚至還能獲得多種福德和功德。如果你能在佛前供花時,牢記這兩個字,福報不請自來。為什麼要在佛供花?花供養是佛家禮敬的一種儀式,用來表達對佛祖以及諸佛菩薩的敬禮。
  • 佛教:佛前供水,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
    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做供養的習慣,佛前供養,法緣殊勝、功德無量。佛門裡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供養方式,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每種供養都不是為了和佛菩薩做「交易」而做給佛菩薩看的,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物質供養,佛菩薩更不會以此區別對待眾生。
  • 佛前供「花果」,這幾點禁忌,千萬要注意!
    比如佛前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水、供香、供樂等等。有人問,我們給佛菩薩上供,佛菩薩會吃嗎?當然不會,佛菩薩不需要也不缺世人的供養,我們做供養不是和佛菩薩「交易」,佛菩薩也不會因為我們供養得多、好,而對我們有偏私。
  • 佛前供花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我們平時見到一些善行義舉,也會感嘆功德無量,並且會說一句「隨喜功德」。實際上,很多學佛人都希望依靠布施、供養等方式積累功德,廣結善緣。從佛理來看,布施與供養是一體兩面的關係,也就是說它們是同一行為的兩種說法。所謂上供下施,對尊長的孝敬稱為供養,對於貧苦之人的救濟,則稱為布施。生活中通過「供養」做功德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捐資修廟、塑佛金身、齋僧等等。
  • 佛教:佛前供花,這幾點你需知曉!
    在這其中就以花供養來說,行花供養的意義在於「一切事物皆因起,從而才會有結果。」這就好比一切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也只有開花之後才能結出果實。其在釋迦牟佛被授記成佛的典故之中,我們就能得知,佛前「供花」所代表的巨大含義。關於佛前供養,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項呢?這幾點你需知道!一、供花之心!
  • 佛前上供水果,這三點「禁忌」,不可不知!
    供養之物包括世間眾多美好之物,譬如香、燈、花、果。很多在家學佛的人,都有在佛前上供水果的習慣,可是佛前供果,有三點「禁忌」,佛子不可不知!其一,不執著於相。在我看來,學佛首先要明佛理,供佛則要知其義。學佛是為了作佛,覺悟空性、無我,對世間虛幻不生執著。水果供佛是表法「因果」,暗含明因識果,斷惡修善之意。
  • 佛前擺放供果,有哪些注意事項?
    許多人喜歡到寺院禮佛培植福田,除了佛前上香、跪拜,還有沒有其它廣種福田、做功德的途徑呢?小編告訴大家,除了剛才提到的方式,佛門還有幾種非常重要的佛前供養方式,比如供花、供果、供水、供燈等等。供花代表善因,供果代表善果,供水代表清淨,供燈代表智慧和光明。
  • 佛前供花,這4條「禁忌」,千萬要注意!
    佛前的香案上,經常花團錦簇,諸佛菩薩宛如在花叢中微笑,顯得極為清淨、莊嚴。那麼,是不是佛菩薩跟凡夫一樣,也貪戀嬌豔美麗的花朵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佛菩薩是出世間的聖人,以慈悲心平等加持世間一切眾生,並不會因為誰上供鮮花,就對誰格外偏愛。其實,這樣的想法,更多的是自己心中的妄想顛倒。佛前供花,下面四條「禁忌」,千萬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