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的發展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概念,據此,城市群是指一個地區內多個城市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組織形態,城市群各有規模,也有核心城市,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城市群是以一個或多個城市為核心,以三個以上城市為構成單位,依託基礎設施網絡,實現高度城市化的發展,去年年末,國家發布的《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未來將以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城市群推動國家重大區域戰略融合發展,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推動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發展。
另外,確立了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中心率領的京津看看單核心地區的發展,上海長三角時刻引領發展,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城市的中心率領廣東省地區的建設,另一方面,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為中心,分別領先,長江中遊,中原,關中平原4大時間的發展,不少學者也將這7個城市群列為國家級城市群,北方佔3個,南方佔4個,但是從發展的綜合實力來看,北我明顯弱於我國,據悉,中國七大國家級城市群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14%,人口的一半以上,創造了全國gdp總量的三分之二,由此可見,城市群的聚集非常顯著,根據國外發展規律,未來這七個國家級城市群所佔的經濟總量將持續提升,這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另一項研究數據顯示,中國七大國家級城市群的人均gdp已接近8萬,而中國整體的人均gdp僅為6萬,這也體現了發展的貧富差距。
gdp總值代表綜合實力,人均gdp代表發展水平,雖然國家劃定了七大城市群,但在綜合實力和發展水平方面,仍呈現出兩大集團,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城市群三大城市群gdp總量較為突出,特別是長三角城市群佔全國的五分之一,在人均gdp指標上,粵港澳大灣區更為突出,明顯高於其他城市群,所以,長三角城市群是目前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是發展水平最高、最繁華的城市群。
北方這三個城市群,分別是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關中平原城市群,京津冀地區,一直是我國的重要地區,這裡暫且不提,我們主要來了解一下後面的兩個城市群,據國家的批准,中原的都市群在河南鄭州、開封、洛陽、南陽、安養,商山丘等成分,山西的宇治號、晉城等,河北省邢臺,邯鄲等,山東聊城,荷澤等,安徽省蚌埠,旅館州、阜陽、亳州等5個省,並覆蓋30個城市的合計,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只有鄭州,國土總面積28萬平方公裡,總人口已突破1.6億,未來鄭州將成為中原城市群發展的最大受益者。
北方的另一個國家級城市群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擁有西安、寶雞、鹹陽、渭南、商洛、銅川、慶陽等城市,國土總面積10萬平方公裡,接近浙江省大小,城市群總人口達4千萬,相對而言,關中平原城市群的發展基礎較弱,但戰略意義重要,從地圖上可以看出,關中平原城市群位於中國內陸的中心,是西部地區通往內陸的重要門戶,是西部地區僅次於成渝城市群的第二大城市群,顯然,西安也是關中平原城市群崛起的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