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劍勇
發布財報後,因營收利潤強勁,騰訊在資本市場大漲4.33%,市值為5.77萬億港元,在港市場再次封王。當然,這主要在於螞蟻集團上市放緩等緣故,阿里巴巴大幅下滑,導致市值被騰訊反超。需要指出的是,騰訊與阿里作為國內兩大網際網路巨頭,面對疫情展現出強勁的經營能力,營收穩健,市值也屢創新高,曾一度突破6萬億港元大關。
因疫情帶來線上需求劇增,從電商到雲服務,阿里營收保持高速增長,2020年9月30日至三個月(2021財年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0%至1551億元,雲計算是其中最增速最靚麗板塊,較上年同期增長60%至149億元。作為全球第三大雲服務廠商,超百億規模依舊能保持高速增長,也印證著在市場強勁競爭力。
三季報業績穩健,遊戲板塊強勁增長,騰訊再次成港股王對於騰訊而言,對於大多數人對這家網際網路巨頭了解是社交+遊戲。當然,近年來積極開闢產業網際網路新賽道,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戰略,以此減少對遊戲依賴。只是遊戲依舊是最大業務板塊,更是現金奶牛,2020年第三季度來自網路遊戲為41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5%,佔總收入33%。
相比雲服務是阿里增速最快的板塊不同,遊戲是騰訊最靚麗板塊,該季度增收超四成,主要受益包括《和平精英》及《王者榮耀》在內的國內及海外智慧型手機遊戲收入增長所推動。因遊戲板塊強勁,助推該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9%至1254.47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32%至323億元。
作為全球最大、最賺錢的遊戲公司,網路遊戲是其最大收入來源,為騰訊創造出源源不斷的業績。長期以來,《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霸佔全球手遊收入前列,官方披露數據顯示,王者榮耀平均日活躍帳戶數超過1億。
遊戲是把雙刃劍,騰訊積極擁抱產業網際網路網路遊戲長期存在較大爭議,特別是讓未成年人沉迷,也讓騰訊引發諸多爭議。而騰訊所提出「科技向善「與遊戲難免存在一定矛盾,故此倡導遊戲向善、以人文之名,成就科技向善的先行者,從而守護未成年人,對其行為進行引導。在筆者看來,遊戲是把雙刃劍,雖然能讓遊戲公司賺得盆滿缽滿,但引發的社會爭議和矛盾持續不斷。
早在兩年前,騰訊將戰略重心開始向B端傾斜,推動邁向產業網際網路轉型,助力各界數位化轉型升級。具體來說,騰訊於2018年9月30日後全面擁抱產業網際網路戰略,核心在於將人工智慧、物聯網、中控等能力透過雲端對外界輸出,助力各界轉型升級。由此,騰訊雲戰略地位上升後,伴隨而來的是,雲服務呈現高速增長態勢。騰訊雲2018年營收為91億元,同比增長100%,2019年營收高達170億元,市場份額穩居中國第二,全球第五。
根據Gartner市場調研機構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市場排名前五大廠商分別是亞馬遜、微軟、阿里、谷歌、騰訊,這也展現出騰訊面向產業網際網路轉型的轉型取得成效印證。如今,面向產業網際網路轉型兩周年之際,恰巧遇上疫情,針對雲及其他企業服務所帶來的影響。騰訊指出:疫情對雲及其他企業服務收入仍然存留影響,導致項目交付及新合同籤署有所延誤,若干IaaS合同亦須進行非經常性調整。因此,收入同比增長率較前幾季放緩。
可以看出,作為承擔轉型重任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面臨重大考驗。不過,雲服務市場前景廣闊。來自權威調研機構Gartner早前所發布的數據,2020年全球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預計達2579億美元(超1.7萬億元人民幣),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增長至3640億美元(約2.5萬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為19%。具有上萬億規模的雲市場,蛋糕巨大,對雲服務廠商釋放迎來新一輪的機遇。
科技巨頭紛紛調整戰略,投入重金,包括阿里表示在3年投入2000億,百度智能雲宣稱將在未來十年將雲伺服器擴容至百萬臺規模,騰訊則表示在未來5年投入5000億元,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與數據中心等是重點投入領域。整體來說,BAT紛紛投入重金,藉此希望搶奪更多雲服務市場機遇。
值得一提的是,,強大算力以及豐富的雲應用是市場競爭手段,各網際網路巨頭加大在大型數據中心規模,為產業智能化提供強大算力底座,以此提升雲市場競爭能力。與此同時,各雲巨頭憑藉豐富的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應用,以此推動人工智慧技術能應用落地,使得雲無處不在。此前IDC報告指出,當前領先的雲服務廠商大都在公有雲上提供了豐富的AI能力。
在雲AI開發能力上,Gartner近年早些時候發布的《雲上AI開發者服務魔力象限》研究報告中,騰訊雲在雲AI開發領域具有技術、產品以及市場影響力三大整體優勢,入選雲AI開發者服務魔力象限。從側面印證騰訊憑藉AI技術,成為中國雲廠商引領者,並逐漸成為國際雲廠商中強勁競爭者。
時值騰訊擁抱產業網際網路兩周年之際,在產業網際網路賽道成績有目共睹,憑藉以微信所培育的龐大產業服務生態鏈,釋放出強大的C2B能力,企業合作夥伴藉助騰訊龐大用戶帶來了業績增收,政務服務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以及雲端所構建的SaaS(軟體即服務)生態,經過近兩年努力,已實現彎道超車。
作為產業網際網路踐行者,重塑了產品、業務以及戰略結構,將人工智慧、物聯網、中控等技術能力透過雲端對外界輸出,助力各界數位化轉型升級,覆蓋能源、製造、零售、金融、教育、醫療等千百行業,也印證這家面向to C的網際網路巨頭,有能力服務好企業端,為全社會數位化轉型賦能。
最後我國作為全球最具活躍的國家,處在產業轉型升級關鍵時期,各行業對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保持強勁的需求。未來,雲將會變得越來越主流,各行各業上雲已成趨勢,推動雲服務市場穩健增長,巨頭憑藉豐富的雲服務以及強大的人工智慧應用能力,為各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解決方案,以此推動產業網際網路呈現蓬勃發展的同時,對於具有人工智慧、雲計算等優勢的廠商也迎來新一輪的機遇。
楊劍勇,福布斯專欄作家,致力於深度解讀5G、物聯網經濟和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觀點和研究策略被眾多權威媒體和知名企業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