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營收強勁,市值反超阿里,騰訊再次奪回港股王頭銜

2020-12-24 澎湃新聞

文/楊劍勇

發布財報後,因營收利潤強勁,騰訊在資本市場大漲4.33%,市值為5.77萬億港元,在港市場再次封王。當然,這主要在於螞蟻集團上市放緩等緣故,阿里巴巴大幅下滑,導致市值被騰訊反超。需要指出的是,騰訊與阿里作為國內兩大網際網路巨頭,面對疫情展現出強勁的經營能力,營收穩健,市值也屢創新高,曾一度突破6萬億港元大關。

因疫情帶來線上需求劇增,從電商到雲服務,阿里營收保持高速增長,2020年9月30日至三個月(2021財年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0%至1551億元,雲計算是其中最增速最靚麗板塊,較上年同期增長60%至149億元。作為全球第三大雲服務廠商,超百億規模依舊能保持高速增長,也印證著在市場強勁競爭力。

三季報業績穩健,遊戲板塊強勁增長,騰訊再次成港股王

對於騰訊而言,對於大多數人對這家網際網路巨頭了解是社交+遊戲。當然,近年來積極開闢產業網際網路新賽道,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戰略,以此減少對遊戲依賴。只是遊戲依舊是最大業務板塊,更是現金奶牛,2020年第三季度來自網路遊戲為41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5%,佔總收入33%。

相比雲服務是阿里增速最快的板塊不同,遊戲是騰訊最靚麗板塊,該季度增收超四成,主要受益包括《和平精英》及《王者榮耀》在內的國內及海外智慧型手機遊戲收入增長所推動。因遊戲板塊強勁,助推該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9%至1254.47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32%至323億元。

作為全球最大、最賺錢的遊戲公司,網路遊戲是其最大收入來源,為騰訊創造出源源不斷的業績。長期以來,《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霸佔全球手遊收入前列,官方披露數據顯示,王者榮耀平均日活躍帳戶數超過1億。

遊戲是把雙刃劍,騰訊積極擁抱產業網際網路

網路遊戲長期存在較大爭議,特別是讓未成年人沉迷,也讓騰訊引發諸多爭議。而騰訊所提出「科技向善「與遊戲難免存在一定矛盾,故此倡導遊戲向善、以人文之名,成就科技向善的先行者,從而守護未成年人,對其行為進行引導。在筆者看來,遊戲是把雙刃劍,雖然能讓遊戲公司賺得盆滿缽滿,但引發的社會爭議和矛盾持續不斷。

早在兩年前,騰訊將戰略重心開始向B端傾斜,推動邁向產業網際網路轉型,助力各界數位化轉型升級。具體來說,騰訊於2018年9月30日後全面擁抱產業網際網路戰略,核心在於將人工智慧、物聯網、中控等能力透過雲端對外界輸出,助力各界轉型升級。由此,騰訊雲戰略地位上升後,伴隨而來的是,雲服務呈現高速增長態勢。騰訊雲2018年營收為91億元,同比增長100%,2019年營收高達170億元,市場份額穩居中國第二,全球第五。

根據Gartner市場調研機構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市場排名前五大廠商分別是亞馬遜、微軟、阿里、谷歌、騰訊,這也展現出騰訊面向產業網際網路轉型的轉型取得成效印證。如今,面向產業網際網路轉型兩周年之際,恰巧遇上疫情,針對雲及其他企業服務所帶來的影響。騰訊指出:疫情對雲及其他企業服務收入仍然存留影響,導致項目交付及新合同籤署有所延誤,若干IaaS合同亦須進行非經常性調整。因此,收入同比增長率較前幾季放緩。

可以看出,作為承擔轉型重任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面臨重大考驗。不過,雲服務市場前景廣闊。來自權威調研機構Gartner早前所發布的數據,2020年全球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預計達2579億美元(超1.7萬億元人民幣),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增長至3640億美元(約2.5萬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為19%。具有上萬億規模的雲市場,蛋糕巨大,對雲服務廠商釋放迎來新一輪的機遇。

科技巨頭紛紛調整戰略,投入重金,包括阿里表示在3年投入2000億,百度智能雲宣稱將在未來十年將雲伺服器擴容至百萬臺規模,騰訊則表示在未來5年投入5000億元,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與數據中心等是重點投入領域。整體來說,BAT紛紛投入重金,藉此希望搶奪更多雲服務市場機遇。

值得一提的是,,強大算力以及豐富的雲應用是市場競爭手段,各網際網路巨頭加大在大型數據中心規模,為產業智能化提供強大算力底座,以此提升雲市場競爭能力。與此同時,各雲巨頭憑藉豐富的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應用,以此推動人工智慧技術能應用落地,使得雲無處不在。此前IDC報告指出,當前領先的雲服務廠商大都在公有雲上提供了豐富的AI能力。

在雲AI開發能力上,Gartner近年早些時候發布的《雲上AI開發者服務魔力象限》研究報告中,騰訊雲在雲AI開發領域具有技術、產品以及市場影響力三大整體優勢,入選雲AI開發者服務魔力象限。從側面印證騰訊憑藉AI技術,成為中國雲廠商引領者,並逐漸成為國際雲廠商中強勁競爭者。

時值騰訊擁抱產業網際網路兩周年之際,在產業網際網路賽道成績有目共睹,憑藉以微信所培育的龐大產業服務生態鏈,釋放出強大的C2B能力,企業合作夥伴藉助騰訊龐大用戶帶來了業績增收,政務服務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以及雲端所構建的SaaS(軟體即服務)生態,經過近兩年努力,已實現彎道超車。

作為產業網際網路踐行者,重塑了產品、業務以及戰略結構,將人工智慧、物聯網、中控等技術能力透過雲端對外界輸出,助力各界數位化轉型升級,覆蓋能源、製造、零售、金融、教育、醫療等千百行業,也印證這家面向to C的網際網路巨頭,有能力服務好企業端,為全社會數位化轉型賦能。

最後

我國作為全球最具活躍的國家,處在產業轉型升級關鍵時期,各行業對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保持強勁的需求。未來,雲將會變得越來越主流,各行各業上雲已成趨勢,推動雲服務市場穩健增長,巨頭憑藉豐富的雲服務以及強大的人工智慧應用能力,為各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解決方案,以此推動產業網際網路呈現蓬勃發展的同時,對於具有人工智慧、雲計算等優勢的廠商也迎來新一輪的機遇。

楊劍勇,福布斯專欄作家,致力於深度解讀5G、物聯網經濟和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觀點和研究策略被眾多權威媒體和知名企業引用。

相關焦點

  • 反超拼多多 京東市值飆升至746億美元 然而受傷的卻是阿里?
    而就在5月13日,拼多多股價報收於57.83美元,總市值約692.59億美元。京東股價報收於47.03美元,總市值約690.69億美元。連續3天上演了拼多多超越京東、然後又被京東反超的逆轉好戲。很遺憾,阿里巴巴從年初至今,不僅沒有京東、拼多多動輒4成、6成的激增,反而微降了4.97%(按港股計算),儘管有5300多億美元市值,但在5月14日一度曾被騰訊超越,跌下網際網路市值第一的寶座。商場如戰場,此消彼長,不進則退。
  • 阿里與騰訊到底誰是「港股之王」?
    與騰訊爭「港股之王」?如果阿里巴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將與目前市值3.05萬億港元的「港股之王」騰訊在港股市場相遇。其新興業務雲計算持續強勁增長,在不斷鞏固電商的基礎上,深耕產業網際網路。同一財季,騰訊2019年三季度營收972億元,同比增長20.6%;淨利潤為203億元,同比下滑13%,低於市場預期的235.3億元。三季度,騰訊的增值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5%至506.29億元。網路遊戲的收入佔比依舊最高,達到29%。騰訊遊戲主營業務繼續保持回暖趨勢,收入同比增長11%至286億元。
  • 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
    相比之下,上海市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8萬億元;深圳300餘家上市公司總市值11萬億元;A股總市值10萬億美元。騰訊與阿里的資本能量,甚至已能與一座一線城市比肩。  鑄就各自10萬億生態圈的,是阿里、騰訊這幾年來強勁的投資。而且,可以看到,對外投資擴張更為兇猛的騰訊,其市值漲幅也超過了阿里。5年前,騰訊市值還只有阿里的一半,如今卻和阿里在伯仲之間。  今天,騰訊的總資產中,將近有一半為投資性資產。
  • 中國最大民企誕生:市值4.9萬億,阿里不是對手,阿里輸得有些冤
    根據這份榜單顯示,騰訊以4.98萬億元的市值成為中國最大民企,阿里巴巴排在第二名,不是騰訊的對手。看似馬雲好像輸給了馬化騰,實際上輸得有點冤的是阿里,馬雲並沒有輸給馬化騰。因為排在第五名的是螞蟻集團,同樣是馬雲成立的公司,市值高達1.4萬億。
  • 阿里從領先8600億,到落後騰訊4100億,馬雲感受「天上人間」
    而在港交所和紐交所兩地上市的阿里,在2020年經歷了跌宕起伏,尤其在最後兩個月,在與騰訊市值大戰中也曾領先超過萬億港元,到現在又落後4100億,阿里有「過山車」之感。阿里在2020年經歷三個大波段。第一個大波段是1月底到3月底。當時全球新冠肺炎呈現蔓延態勢,全球股市也是風聲鶴唳,尤其是美股,經歷過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數次大熔斷,最終在3月底探底成功。
  • 百度、騰訊、阿里的2020年度關鍵詞
    相反,低調的增值服務前三季度營收卻同比增長近34%。在增值服務中,有六成營收來自遊戲,不僅規模首屈一指,連增速也吊打所有業務,是名副其實的增長發動機。前三季度,單靠遊戲就實現1170.08億元營收,同比增長39%,還有不斷加速之勢。一季度的特殊情況客觀上為遊戲產業帶來機遇,使得網路遊戲業務營收在當季取得31%的增長,Q2、Q3更進一步,增速分別為40%、45%。
  • 它以近5萬億市值超越阿里巴巴,成功登上榜首
    在此期間,我國市場上也是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中國民營企業,諸如華為、阿里、騰訊等等。毫無疑問,這些優秀的民營企業,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基礎之一。近期,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在該份榜單之上我們可以看見許多十分熟悉的企業。例如,阿里巴巴以高達4.78萬億元的市值名列第二。
  • 一文讀懂「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版圖|深長
    鑄就各自10萬億生態圈的,是阿里、騰訊這幾年來強勁的投資。而且,可以看到,對外投資擴張更為兇猛的騰訊,其市值漲幅也超過了阿里。5年前,騰訊市值還只有阿里的一半,如今卻和阿里在伯仲之間。 今天,騰訊的總資產中,將近有一半為投資性資產。
  • 中國最大企業誕生,僅9個月利潤達上千億,市值是工商銀行的三倍
    在雙十一購物節之後,各大電商平臺都是取得了好成績,但是阿里卻遭受到了迎頭一棒,螞蟻金服沒有成功上市,讓阿里的市值縮水了不少,被網友們戲稱雙十一賺得還不給夠虧,阿里的市值縮水了近8000億,阿里市值縮水了之後,這也代表著我們國內最大的企業換人了,這家企業已5.6萬億的市值登上了第一寶座
  • 中國真正的4大財團:每家資產都過萬億,阿里和騰訊都比不上
    目前,阿里和騰訊無疑是我國最耀眼的兩家企業。 前段時間,也就是10月29日,中國信通院發布了《2020年三季度我國網際網路上市企業運行情況》,其中顯示,截止到2020年9月30日,阿里巴巴以51975.1億元的市值高居榜首,而騰訊則以43079.6億元的市值位列第二。
  • 騰訊阿里索尼紛紛入股 昔日的「小破站」又向100億美元市值邁了一步
    騰訊阿里索尼紛紛入股 昔日的「小破站」又向100億美元市值邁了一步
  • 二馬之爭結果見眉目,馬化騰以2.85億慘敗,阿里遠超騰訊
    雖然他們在網際網路領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他們之間也有許多競爭,例如支付領域、搜索行業等,不過近日胡潤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騰訊以2.85萬億市值慘敗阿里巴巴,「二馬」之爭初見結果。通過對本次數據的分析,馬化騰旗下騰訊集團總市值超過2.85萬億,而馬雲創辦的阿里巴巴總市值超過3.81萬億,相比之下,騰訊市值要比阿里低近1萬億,雖然本身的市值都很高,但1萬億的差距仍舊非常大。其實在此之前,騰訊是擁有絕對優勢的,由於在社交領域的地位,騰訊藉此在多個領域進行了發展,並且依靠著社交平臺都有很好的收穫,而馬化騰也曾藉此身價超過馬雲。
  • B站緣何摘得索尼、阿里、騰訊的「玫瑰枝」?
    索尼PS全球工作室前總裁吉田修平就曾在2015年表示,在中國推出遊戲需要經歷長時間審查才能上市。他強調,這方面索尼在中國還有很多要學的。那一年,國行PS4隻有12款遊戲可用。如今,國內遊戲版號審批趨嚴,索尼遊戲入華難度將再次提高。其次,國內消費者普遍缺乏版權意識,且國內遊戲長期以盜版為主,加之手遊市場的勃興,國內主機遊戲消費習慣還處在市場教育階段。
  • 遊戲直播大聯姻,騰訊整合虎牙、鬥魚 百億美元市值新公司將誕生
    在恩怨糾葛了數年後,國內兩大頭部遊戲直播平臺虎牙和鬥魚終於拋開成見,成為了一家人。百億美元遊戲直播新公司的序幕也由此拉開。  遊戲直播領域老大和老二合併後,牽頭方騰訊成了最大贏家。目前來看,騰訊在遊戲直播行業,左手握著頭部幾大遊戲 IP 和海量玩家,右手掌控電競賽事和頭部直播平臺,在遊戲行業佔據絕對優勢。
  • 騰訊股價創新高:成中國第一大市值上市公司 馬化騰身家首次突破600...
    騰訊控股收盤漲 5.23%,報 543 港元,再創歷史新高。公司最新市值 5.19 萬億港元,再度超過阿里成為中國第一大市值上市公司,折合 6694 億美元。  阿里巴巴漲 2.3%,昨日大漲 6% 創歷史新高。目前,阿里總市值 5.1 萬億港元,昨日剛超騰訊,今日便被反超。
  • 瞄準「Z世代」 騰訊再次增持B站
    溫夢華作為國內最大Z世代聚集地,B站再次獲得騰訊增持。隨著騰訊、阿里等兩大的巨頭的相繼入局,處於中心的位置的B站在享受左右「青睞」的同時,背後也不斷平衡「大三角」的穩定。Wind顯示,目前B站第一大股東為陳睿,持數量股佔比為15.07%,騰訊和阿里分別為B站第二、第四大股東。每經記者注意到,Choice顯示,自2019年1月2日至2月14日,B站股價漲幅達54.08%。
  • 細分領域突進,阿里騰訊華為「雲端」混戰
    雲服務成騰訊營收新引擎正值騰訊組織架構戰略升級一周年,11月13日,騰訊控股對外公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業績。數據顯示,騰訊第三季度實現營收972.36億元,同比增長21%,NON-GAAP歸母淨利潤244.12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金融科技及企業雲服務等新業務增長強勁,成季度亮點。「本季度大多數盈利增長來自金融科技服務和廣告服務,這也能夠很好地證明我們的企業正在孵化更多樣化的業務收入方式。」
  • 硬核拆解Sea:新生代「阿里+騰訊+美團」的估值邏輯
    這些滿足了東南亞產業爆發的條件,因此吸引了包括阿里、騰訊科技巨頭的目光,也誕生出Sea、Lazada等一批獨角獸企業。其中,Sea Limited由於自身不俗的業務表現,而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其股價在今年已累計上漲超過394%至198.95美元,市值逼近千億美元關口。
  • 2020上半年華為營收4540億元,如果華為上市,那麼它的市值多少呢
    推薦語:華為不會上市,這是一個幾乎沒有好多要猜測的事情……………………下文轉載自作者:夢迷春雨華為2020年上半年營收達到了驚人的4540億元,在國內經濟不景氣和國際打壓的情況下,華為還能逆勢增長,這樣的發展速度讓人驚嘆。
  • 從瀛海威到阿里、騰訊,中國網際網路26年沉浮史
    遊戲業務在網易營收中的佔比,也從2003年的37%一路躥升,此後多年一直保持在八成左右的水平,堪稱網易最大的一棵搖錢樹。同樣在2003年,騰訊首次向遊戲領域拓展,QQ遊戲橫空出世,其同樣為騰訊帶來了大筆的收入。到今年上半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1394.93億元,騰訊、網易兩家就佔據了7成,可謂中國網遊界不折不扣的兩大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