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曾經以5萬軍隊大敗50萬秦軍,是戰國前期真正的霸主

2020-12-22 騰訊網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顯著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消滅智氏,瓜分國,隨後被周王朝封為諸侯,韓國、趙國、魏國就這樣誕生了,中國歷史就此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我們稱之為戰國。當時有七大強國並立於世,他們分別是韓國、趙國、魏國與秦國、楚國、齊國、燕國,我們稱之為「戰國七雄」。公元前221年,秦國滅掉齊國,統一六國,標誌著戰國時代的結束。對於戰國七雄來說,在漫長的較量中,各自的實力也在不斷的變化。秦國雖然最終滅掉了六國,一統天下,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是最強的。

在戰國的第一階段,也就是戰國初期,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是魏國。那時候的魏國,率先進行了變法,走上了強國之路。再加上有吳起等文臣武將的輔佐,在綜合國力上力壓群雄。魏國多次大敗秦國,奪取了秦國河西之地等諸多領土。楚國、齊國等大國,也經常敗在魏國的手中。所以,在戰國初期,魏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楚國、齊國稍弱,秦國再次之。

在戰國的第二階段,也就是戰國中期,魏國先後被齊國打敗,西方的秦國、南方的楚國也趁勢發難,魏國元氣大傷,走向衰落。而此時的齊國,藉助大敗魏國的聲威,經過齊威王、齊宣王兩代積累,開始強大起來,到齊湣王時進入全盛時期。不僅擊敗了燕國,還滅亡了宋國。當然,這一時期的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實力也在不斷增長。所以,在戰國中期,齊國實力排名第一,而秦國、楚國則緊隨其後。

在戰國的第三階段,也就是戰國中後期,秦國在外交攻勢與軍事打擊共同發力的作用下,步步蠶食韓、魏領土,逐漸強大起來。此時的齊國,隨著打敗燕國,滅亡宋國,實力越來越強大,讓其他國家感受到了威脅。因此,在燕國統帥樂毅的率領下,韓、趙、魏、燕、秦五國聯合進攻齊國,一度讓齊國走向滅亡的邊緣,齊國從此走向了衰落。與此相對應的是,趙國在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後,逐漸強盛起來,成為戰國中後期唯一可以和秦國抗衡的國家。因此,在戰國中後期,趙國和秦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兩個諸侯國。

在戰國的第四階段,也就是戰國後期,秦國和趙國暴發了一場事關兩國命運的大決戰,即長平之戰。長平之戰以秦國慘勝,趙國慘敗而告終。長平之戰的慘敗,讓趙國元氣大傷,從此失去了和秦國爭奪天下的基礎。在長平之戰後,整個戰國七雄呈現出秦國一家獨大的競爭格局,東方六國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對付強大的秦國。因此,在戰國後期,秦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

相關焦點

  • 春秋戰國最強的軍隊不是秦軍,而是魏國!
    戰國時期,秦國軍隊被稱為虎狼之師,白起、王翦、蒙恬等為秦國統一和保衛疆土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是由秦國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造成的,鼓勵殺敵求勝的軍功爵祿制度,它是新興的地主階級為提高軍隊戰鬥力而採取的一項措施,打仗的時候按人頭獎級計算軍功,所以士兵作戰非常勇猛。
  • 吳起5萬士兵大勝50萬秦軍,是什麼原因讓他沒有被選入四大名將?
    我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他一生未嘗敗戰,且在陰晉之戰中以5萬魏軍擊退50萬秦軍,但是這個人卻沒有被列入戰國四大名將,這個人就是吳起。吳起是誰?吳起被任命之後率魯國軍隊擊敗了齊軍。後來魯穆公還是對吳起心生懷疑,便免去了他的官職,吳起這才從魯國投奔向了魏國。
  • 楚國大敗李信20萬秦軍,卻被王翦破國,關鍵的原因,其實早已註定
    導言:「南霸天」楚國,大敗李信秦軍20萬,卻因大意被王翦破國,關鍵的原因,其實早已註定,暴露出制度問題 戰國時期,楚國一直被看成一個不可忽視的強國,雖然沒成中原霸主,但一直獨霸南方,被稱為「
  • 秦末天下大亂秦朝危在旦夕,戍守百越的50萬秦軍為什麼不回師救援
    曾經吞滅六國的秦朝軍隊,都去哪裡了?當時農民起義軍進抵關中逼近鹹陽之時,其實秦二世胡亥已經是無兵可用了,所以逼不得已之下才派遣修建驪山陵墓的刑徒軍倉促迎戰。那麼曾經覆滅六國的秦朝、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強大的秦朝,為什麼會到了無兵可用的尷尬地步呢?
  • 戰國七雄實力對比,秦國並非最強為何秦始皇能一統天下?此人功不可沒!
    當時魏國的君主是魏文侯,在位50年期間,他選賢任能,內修德政,外治武功,使魏國一躍成為中原霸主。魏文侯死後,其子魏武侯即位,在位25年,期間繼續推行改革,東徵西討,使魏國國力繼續上升。等到魏武侯之子魏惠王在位的時候,魏國已經稱霸中原長達百年,魏國在法律上秉承晉國的法制傳統,有著一套由李悝主持制定、魏文侯帶頭遵守的法律系統,給魏國的政治環境帶來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 伊闕之戰中,白起為何能大敗兩倍於秦軍的韓、魏聯軍?
    提起戰國名將白起,大家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傷亡慘重的長平之戰,而其實,白起的成名之戰是伊闕之戰。這一戰中,白起斬首24萬,這個數據就和長平之戰中斬首45萬一樣,數據可能存在作假,但仍舊讓人心驚。白起的活動期基本都集中在秦昭襄王時期,也正是這對君臣對秦國的開疆擴土立下了汗馬功勞。
  • 力壓秦軍的戰國六大名將:第一個太厲害,秦國差點被他打趴
    第四次河西之戰幾乎是第三次河西之戰的翻版,秦軍先勝後敗,在龐涓主力趕到後仍然不堪一擊,秦孝公不得不退回佔領的所有河西之地,龐涓兩次大敗秦軍,可謂是秦國剋星之一。
  • 王者榮耀上單霸主白起的4個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結果秦軍大敗。秦王再次請白起出徵被拒絕後,一怒之下將白起貶為小兵。在發配的路途中,再次讓宰相範睢勸誡,但是範睢卻報告白起發配的路途中一路在炫耀自己的判斷正確,嘲笑秦王的失策,一怒之下秦王刺毒酒令白起了此一生,於是便有了傲慢嘲諷的由來。
  • 長平之戰後,趙國為何還能殲滅秦國30萬大軍全殲匈奴10萬騎兵?
    (2)、秦趙兩國各自有多少軍隊、幾多兵員,先秦史籍均沒有記載。《戰國策·秦策》中的統計資料並不標準,有時說秦國擁有「戰車千乘,奮擊百萬」,有時又說「名師數百萬」,百萬與數百萬差距甚大,根本就是兩個概念。《韓非子》中又有「名師數十百萬」之說。那麼趙國有多少軍隊呢?《戰國策·趙策一》中借蘇秦之口稱趙有「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
  • 戰國七雄的面積和軍隊數量一覽
    戰國七雄的面積和軍隊數量!秦國,100萬平方公裡,軍隊100萬,人口600萬楚國,150萬平方公裡,軍隊100萬,人口800萬趙國,20萬平方公裡,軍隊50萬,人口300萬韓國,9萬平方公裡,軍隊20萬,人口250萬齊國,15萬平方公裡
  • 戰國時期,名將風雲,項羽的祖輩也位列其中
    項燕,戰國末期楚國大將軍,是抗秦將領項梁之父,西楚霸王項羽的祖父。他曾大破李信20萬大軍,殺死秦七名都尉。後被王翦60萬大軍打敗。公元前223年,其兵敗自刎。戰國末期,群雄割據,諸侯之間紛爭不斷,雖然大秦帝國最終一統天下,但在秦軍徵討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坎坷。而楚國項燕的出現,不但在關鍵時刻力挫秦軍,延續了楚國的生存時間,同時他也深受百姓們的擁護和愛戴。項燕,楚國將領,從小開始喜好兵法,對行軍打仗表現出了極大的天賦,對自己的國家也有著很深的感情。
  • 戰國名將錄——齊國名將匡章
    齊威王剛剛崛起的秦國需要與齊國一戰,來確立自己的霸主地位。齊威王以匡章為將,匡章採取魚目混珠之法,讓士兵換上秦軍服裝散布各種假消息,最終秦軍的情報完全失靈,匡章趁勢進攻,秦軍大敗。可能秦軍敗得太慘,秦惠文王向齊威王稱臣。
  • 盤點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將,哪個時代更強?
    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是歷史上戰爭最為頻繁的一個時期,接連爆發的戰爭自然便催生了大量的名將,那麼春秋戰國時期到底有多少名將呢?先軫見秦國挑戰晉國霸主地位,於是主張狙擊秦軍,在崤山狹窄之處設伏,當秦軍路過崤山時,結果遭受伏擊而遭受慘敗,秦軍孟明視等三名主將被俘虜,軍隊更是全軍覆沒。4、孫武(伍子胥),柏舉之戰。孫武,字長卿, 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被尊稱為兵聖,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著有著名的《孫子兵法》。
  • 春秋曾經稱霸的越國,到了戰國為何沒有被列為戰國七雄
    越國是春秋時期的最後一個霸主,但是這個曾經讓中原各國恐懼不已的強大國家,在進入戰國時期之後沒能被後世列為戰國七雄之一。說實話,在當時無論是從人口、國土面積,越國都是響噹噹的大國,他佔據了今天長江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區,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國度。
  • 如果亞歷山大沒有走錯路,直接步入中國境內,秦軍是他的對手嗎?
    引言亞歷山大,但凡了解點歷史的人都聽過這個名字。此人除了是歐洲歷史上的四大軍事統帥之首,還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廣袤的國家。不少人都在猜測:如果亞歷山大的遠徵軍沒有走錯路,直接步入中國境內,那秦軍是不是他的對手,能否抵擋得住?
  • 戰國時代軍事才能最厲害的四個人是誰
    公元前412年,齊國攻打魯國,兩國國力不在一個檔次,魯國上下驚恐之時,名不見經傳的吳起毛遂自薦,擔任魯軍統帥,大敗齊軍。一時間,弱小的魯國竟讓周邊大國感到恐慌,嚇的魯國君臣不敢再用吳起,吳起無奈投奔魏國。公元前409年,吳起成為魏軍主將,攻打秦國,接連大勝,奪得河西之地,逼得秦國只有防守之力。
  • 春秋戰國十大名將排行榜,你更喜歡哪個?
    廉頗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後在長平之戰中成功防守3年,抵禦住了秦軍進攻,因趙國國力耗盡,趙王換下紙上談兵的趙括,導致趙國軍隊被白起大敗,40萬趙國軍隊被秦軍坑殺,後廉頗又攻破燕國軍隊入侵,令燕國割5座城池求和,至趙悼王時,因不得志而先後投奔魏國和楚國,最後老死在楚國。他最大的功績在於長平之戰中成功防守住了秦軍的入侵,至於長平之戰該速戰速決還是堅持廉頗的防守策略,至今說法不一。
  • 所向披靡天下無敵的秦軍,秦末卻無力平叛,真的是奉命而不回援嗎
    毫無疑問,戰國中後期的列國軍隊之中,被稱為「虎狼之師」的秦軍可謂所向披靡,到秦始皇時期更是所向無敵,不僅軍隊戰鬥力極強,且兵力更是達到恐怖的百萬上下。然而,秦國橫掃天下不過短短十餘年,秦末天下大亂之際,秦國竟然出現了兵力不足,甚至不得不以驪山刑徒臨時組建軍隊前去平叛,那麼曾經的強大秦軍,都去了哪裡呢?
  • 盤點戰國時期真正的9大名將,白起也僅能排第二,第一與兵聖齊名
    公元前312年,在濮水上遊抵禦秦軍,作戰失利。公元前301年,聯合韓國、魏國攻打楚國,在垂沙大敗楚軍,殺死楚將唐。公元前298年,率齊、魏、韓三國聯軍 (後加入趙、宋兩國)攻破秦國函谷關,逼得秦昭王急謀割地自救,要不是孟嘗君同意議和的話,估計秦國就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