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100多年,為什麼清皇陵仍有人守墓,誰給他們發工資?

2020-12-12 騰訊網

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註定了華夏民族不可能輕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雖然中國歷經了各種坎坷,但是中華民族依舊林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祖先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信仰。相對而言外國人對待祖先其實並沒有中國人那么正式,每當一些特定日子到來的時候中國人就祭拜自己的祖先。像我國的清明節、除夕以及中元節等,這些節日到來的時候中國人都會告慰祖先。

中國一共歷經了83個封建王朝,而大清王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時候統治者曾經修建了規模龐大的皇陵以安葬祖先。為了讓祖先安穩長眠,清朝專門挑選了一大批人當做守墓人。如今大清已經滅亡100多年了,為何清皇陵仍有人守墓,又是誰給他們發工資呢?

事實上在康熙以前清王朝並沒有守墓人制度,很多皇陵中都不存在守墓人這一說法。雖然一些比較重要的皇陵中存在守墓人,但是由於當時統治者不是太重視守墓工作因此守墓人的待遇非常不好。

康熙繼位以後清朝進入了迅速發展階段,這之後清朝統治者便開始重視起守墓工作,為了促使守墓人認真工作,當時清朝給守墓人的待遇非常優渥。也正是因為如此當時的守墓人對待自己的工作非常認真。

後來到晚清時期的時候,由於清朝已經搖搖欲墜,再加上各地軍閥混亂,這時候守墓人光靠守墓根本沒辦法維持生計,為了生存下去他們紛紛放棄了守墓的工作。這也就導致當時有不少皇陵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以及盜竊。

後來中國進入抗日以及解放戰爭階段,國民政府為了收買人心,彰顯自己的仁德,保留了一部分守墓人制度。後來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鄭重聘請了專業人士進行皇陵的看守以及維護,這以後的守墓人待遇其實都非常不錯。

當然了也不是說所有的皇陵都有這樣的待遇,有一些比較偏遠的皇陵或者文化價值不高的皇陵依舊沒有人看守,這些皇陵中有一部分也擁有自己的守墓人,不過這些守墓人通常都是八旗子弟的後代,他們不會從中得到薪酬,甚至還需要自己貼錢。

雖然封建主義社會制度要比奴隸制度先進很多,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它也逐漸變得落後,只能夠被新的社會主義制度所替代。而這些皇陵其實都是歷史的見證,再加上這些皇陵中都埋葬著一些中國人的祖先,對於這些人來說皇陵的意義非常重大。

中國人真的沒有信仰嗎?其實中國人也有自己的信仰,中華兒女如此重視祖先不就是因為他們是自己的精神寄託?最重要的是如果沒有這些先輩中國的文化就不可能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不過這一點或許只有炎黃子孫自己能夠理解了。

相關焦點

  • 清朝亡了百多年,為什麼現在還有人守皇陵,誰給他們發工資?
    若是皇帝駕崩、嬪妃老死、皇子去世,都會被安葬在皇陵內,為了防止有人盜墓,墓室裡面還會設置重重機關;而且環境必須乾淨整潔,景色宜人,畢竟這也是積陰福,所以,皇帝會派建築工匠在皇陵修好亭臺樓閣,並安排專人把守皇陵,避免遭人破壞,世人稱之為——守陵人。清朝亡了百多年,為什麼現在還有人守皇陵,誰給他們發工資?
  • 為什麼如今清皇陵還有守墓人?歷代的守陵人都靠什麼生活?
    作為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清朝的皇陵同樣有人看守,哪怕是在清朝結束以後,清皇陵一樣有人在守陵。既然清朝都已經不在了,還有誰去守陵呢?他們的工資又由誰來發?既然守陵人是為朝廷工作,俸祿自然是由朝廷發放,在朝廷存在的時候,守陵人完全不用擔心什麼時候發工資這個問題,清朝覆滅以後,清皇陵依然有人在守護,那他們的工資又由誰來支付呢?
  • 大清都亡了108年,但還有人在日夜看守皇陵?是誰在給他們發工資
    前兩年有一本小說火遍全網,名叫《盜墓筆記》,而這些年影視圈中很多導演編劇對盜墓題材也相當感興趣,這還是因為在很多人的意識中,只要盜一座帝王墓,那就意味著發大財,而事實確實如此。中國作為一個千年文明古代,古代史更迭過幾十次,而每一個朝代又有多位帝皇。帝皇墓通常存有著大量的金銀珠寶。
  • 為什麼明朝皇陵沒有一個被盜,而清朝皇陵卻頻頻被盜墓賊光顧?
    但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明代皇陵比清代皇陵存在的時間要長很多,但為何明代皇陵沒有被盜而清朝的皇陵卻被盜墓者大肆光顧呢?在明朝皇陵和清朝皇陵的被盜程度上來看,清朝的皇陵幾乎被洗劫一空。除了沒有陪葬品的孝陵,東陵和西陵都被盜了。
  • 袁崇煥死後,這個家族為他守墓390年,如今最後一個守墓人也走了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守墓人」這一特殊群體,如清朝皇陵旁,就住著一群人,為愛新覺羅家族世代看守皇陵。對於這一特殊「任務」,有人是為了掙工資,有人是犯了法被發配到那裡,還有人則是為了一句承諾。而咱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家族,便屬於最後一種情況。
  • 明朝皇陵無人盜,清朝皇陵卻被盜不停,這是為何?
    盜墓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當然,盜墓者可能不這麼想,他們或出於很多不同的心理選擇盜墓。直到今天,秦始皇陵墓的秘密還沒有揭開,就單憑這一點,就足夠吊起所有人的胃口。在歷代皇帝的陵墓中,破壞程度最為嚴重的當屬清朝,不只是皇帝,只要跟皇帝沾親帶故,陵墓裡但凡是有些值錢東西的陵墓都被盜了個精光。
  • 大清亡了108年,為啥清東陵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工資?他們是誰
    溥儀沒能享受到歷代皇帝的殊榮,無論是清西陵還是清東陵,他都沒能挨上邊,華龍皇家陵園雖稱「皇家」,但其實跟真正的皇家沒有太大關係。不過即便末代皇帝如此尷尬,清朝已亡國108年,清東陵卻依然受到了守陵人的悉心照料,這讓人不禁疑惑:他們為何這麼忠心?他們的薪酬又從何而來?
  • 村裡人世代守墓,已傳承兩千多年
    看過《盜墓筆記》的人對盜墓者一定不會陌生,盜墓者從古代到現代一直存在,畢竟古時用無數金銀財寶為自己陪葬的人不在少數,而盜墓者又尤其熱愛盜取皇陵。說到皇陵大家的第一想法應該幾乎都是秦始皇陵吧,秦始皇陵的盜墓者肯定是一大堆,但是大家知道秦始皇陵還有著專門的守墓人嗎?
  • 同是皇陵,為什麼明朝皇陵沒人盜,而清朝皇陵無一倖存?專家是這樣...
    明朝的陵墓基本上都在北京和南京集中的地方安葬,除了萬曆皇帝的被考古專家打開之後,基本上沒有得到過盜墓賊的破壞,但是清朝就不一樣了,清朝是距今最近的一個朝代,但是它的陵墓破壞程度基本上就是慘不忍睹
  • 河北山村彈棉花老人,潛伏東陵十餘年,險將清朝皇陵搬空
    河北山村彈棉花老人,潛伏東陵十餘年,險將清朝皇陵搬空早在東漢時期,曹操便建立一直特殊的盜墓隊伍,並且給他們起名「摸金校尉」。從曹操開始,盜墓經過千百年的發展,近代時期,孫殿英用炸藥炸開清東陵,可謂是驚天動地。
  • 為什麼明朝皇陵基本沒被盜,清朝皇陵卻被大規模地盜竊?
    明代皇陵和清代皇陵我全都親自去過,一些開放的地宮也都親手觸摸過,下面我用親身經歷聊聊為何明陵基本沒被盜,清代皇陵很多被盜的現象。
  • 史上最厲害的盜墓賊,搬空清朝14座皇陵,連孫殿英都望塵莫及
    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盜墓賊就是孫殿英,他是民國時期的軍閥,因為盜取了乾隆皇帝,慈禧太后的陵墓為世人所知,當時溥儀非常憤怒,要求嚴懲孫殿英,但孫殿英將所盜得的財寶送給了權貴,因此保全性命,他還說自己盜取清皇陵
  • 清朝已經滅亡一百多年,為什麼中國至今只有二十四史,獨缺清史?
    二十四史不包括清史,為什麼清朝已滅亡一百多年,史書還沒修好?眾所周知,目前研究中國歷史,公認的參考書就是二十四史,它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元史》、《明史》等二十四部史書。這些史書屬於正史,其餘出處的歷史記載,往往會被認定為野史,不被主流學者採納。
  • 河北彈棉花老頭,潛伏清東陵十多年,自製鋼板鑰匙,差點搬空皇陵
    但是從古代開始,就有那麼一群以盜墓為生的人,他們不惜驚擾死者的安寧,將別人的墳墓翻個底朝天,以獲取私利,盜取高額的財富,有的甚至因此而出名,就比如河北一彈棉花老農,潛伏清東陵幾十年,自製鋼板鑰匙,差點搬空皇陵。
  • 清朝已經滅亡100多年,為何《清史》一直沒寫出來?
    比如《明史》是清朝修的,《元史》是明朝修的。但是,清朝已經滅亡超過100年,為何《清史》卻一直沒有寫出來?▲二十四史清帝退位後,北洋政府接管了編纂清史的工作。並在1914年成立了清史館,由曾任湖廣、四川和東三省總督的趙爾巽擔任館長,主持編修工作。
  • 彈棉花老人王紹興,潛伏清東陵十多年,鋼板做鑰匙幾乎搬空皇陵?
    在做了一定的調查之後,王紹興料想自己一人定不能成事,便招募了幾個同夥,幾個人成天守在清東陵外,只等一個好時機,就可成事。剛開始一群人也不敢往墓穴深處去,只在邊緣打轉,雖沒挖到什麼大的金銀珠寶,但也陸陸續續盜到了不少寶物,換了錢,暫時滿足了生活,兄弟幾個商量,只等另一個時機便能繼續下墓。
  • 河北農民以彈棉花為掩護,隱藏東陵附近17年,幾乎搬空整個皇陵
    比如離現代最近的清朝,其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各個帝王的皇陵基本上都是厚葬,。特別是清朝國力最鼎盛時期的乾隆皇帝,他的裕陵裡更是陪葬了數不清的奇珍異寶。 古代有句話叫「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古代帝王皇陵裡埋藏著數不清的珍貴財寶,自然也就引來了有心人的覬覦。比如乾隆皇帝的裕陵,他的一生所藏幾乎都被陪葬進了裕陵。在清朝尚存的時候,自然無人敢打裕陵的注意。
  • 河北彈棉花老人,隱姓埋名數十年,用鋼板做鑰匙,差點把皇陵搬空
    曾經,河北一彈棉花的老人,隱姓埋名數十年,用鋼板做鑰匙,差點把皇陵搬空。這位老人名叫王紹義,早些年曾是悍匪馬福田的手下,做過很多雞鳴狗盜之事。究竟在王紹義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當年,王紹義曾與馬福田等人,偷偷進入過東陵,並在其中盜取了不少文物。最後還是被孫殿英以剿匪為由趕走的。
  • 清朝最慘皇帝:死後5年下葬,盜墓者僅挖幾鏟,就破皇陵防盜設計
    ——張勳 中國經歷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統治社會,歷經了395位皇帝。每一位皇帝去世之後,都會修建一個皇陵並且埋葬大量的寶物。而這些埋在地裡的寶物也吸引了眾多盜墓者的目光。很多位皇帝的皇陵都曾經被盜墓者光顧過,最著名的莫過於秦始皇皇陵。
  • 隋煬帝被兄弟穿越挖墓
    諸葛亮匡扶漢室漢獻帝和諸葛亮都是在181年出生,在234年去世,諸葛亮當時被稱臥龍,古代的皇帝以龍為象徵,一般人都不敢以龍為自稱,而諸葛亮和劉協都想匡扶漢室,當時的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出諸葛亮,劉氏子孫眾多實力比劉備強的人很多為什麼沒有選擇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