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克斯:20歲成為天才作家,寫信戀愛13年,死前只憾一生無女

2020-12-03 文澤帝君

1927年,馬爾克斯生在哥倫比亞一個大家族中,成為他們那個龐大家族中的一員。然而,在這裡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八年之後,他就離開了,再也沒有回去過。

「從出生到少年時代,記憶關注未來,忽視過去。」因此,作者記憶中的故鄉才會一如往昔,並沒有被鄉愁美化。

馬爾克斯18歲考入國立波哥大大學法學系,可是作家對法律毫無興趣。

20歲的馬爾克斯正式的步入了文學殿堂,不斷有小說發表,報紙副主編兼文學增刊主編愛德華多·薩拉梅亞·博爾達專門撰文對他表示認可,讚揚他是天才作家,假以時日一定能夠大放光彩。

陪母親回鄉賣房的這一年,馬爾克斯23歲。愛爾蘭作家蕭伯納有一句名言:「很小的時候,我不得不中斷教育,去學校上學。」

出於對文學無比的熱愛,選擇從大學輟學,希望能靠新聞和文學為生。雖然在報紙上發表了六個短篇小說,既要撰寫每日專欄,還雄心勃勃地要與朋友們創辦一本雜誌。

但他微薄的收入,落魄的現狀,不能向任何人證明:他可以靠文字養活自己。就連跟媽媽回老家賣房子的路費,都是跟咖啡館老闆借的。

13年愛情長跑,終成眷屬,長伴一生

梅賽德斯是一位藥劑師的女兒,兩人相遇在一場舞會上,於是就向她發起求婚,她才13歲。但是當時的梅賽德斯拒絕了

梅賽德斯驚豔了馬爾克斯,他形容她「尼羅河蛇一般的嫻靜之美」。蛇,還嫻靜?這比喻果然魔幻。

馬爾克斯沒有灰心,從那時候起就不斷地向她求婚,起初馬爾克斯邀請她跳舞都會遭到拒絕,但是馬克思從未放棄,直到他在巴蘭基亞讀書與梅賽德斯再次相遇,這一次小姑娘終於答應和馬爾克斯共舞一曲。

此後兩個人相處得非常愉快,但是兩人的關係卻沒有絲毫的進展。但是對於一個未經世事的女生來說,男人的死纏爛打,往往無堅不摧。

馬爾克斯職業是記者,東奔西走。但一封又一封熱情洋溢的情書,還是讓梅姑娘繳械投降。他倆聚少離多,梅姑娘變成了林妹妹,多愁善感、愛哭。

倆人靠寫信談了足足13年戀愛。這中間,馬爾克斯交過許多女朋友,這樣一個浪蕩男子卻宣稱,自己只愛梅賽德斯一個,還把她叫做「神聖的鱷魚」。大文豪的修辭精髓,一般人真get不到啊……

1958年,31歲的老馬和26歲的梅姑娘結婚了。老馬雖然渣得可以,為人卻挺實誠,向老婆坦白了過往的豔遇。

夫妻倆生了兩個孩子。《百年孤獨》成書之時,寫到一半家裡的錢就花光了,他們只好把汽車賣掉過日子。後來賣車的錢也花光了,梅賽德斯就去當鋪賣掉首飾、電視機、收音機,生活艱難至極,丈夫的寫作卻沒有受到影響。

夫妻倆去郵局寄稿子,連郵費都不夠。只能先寄一半,但是慌亂之中寄出的是後半部分,出版社看到後毫不猶豫付了郵費,讓他把前半段快寄過去。

他,因病去世,享年78歲,逝世前遺憾地說:我一生最遺憾的是沒有女兒。

這本書包含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還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被譽為「二十世紀文學標杆」,創造了一部風雲變幻的哥倫比亞和整個南美大陸的神話般的歷史。

「如果把讀過此書的人聚攏在一個國家,那它的人口排名可以位居全球前二十。」北大教授陳曉明說:對中國作家來說,它具有某種啟示錄式的一種意義。」

所以你今天讀中國作家的作品,可能或多或少都可以在作品的人物、語言、敘述這些裡面,會有某些相通之處。《百年孤獨》啟發了中國作家,幾乎在瞬間點燃了中國作家的想像,打開了現實主義的那種開放性的道路。

當時很多中國名作家對於他,對於這本書都讚嘆不已:

「馬爾克斯,中國先鋒派的祖師爺,他的『飛升的床單』上擠滿了中國作家。」——葛紅兵「在那些剛出版就暢銷的文學作品裡,有些與世長存,比如《百年孤獨》;另一些則銷聲匿跡,也就沒有比如了。」——餘華「《百年孤獨》這部標誌著拉美文學高峰的巨著,具有駭世驚俗的藝術力量和思想力量……他在用一顆悲愴的心靈,去尋找拉美迷失的溫暖的精神家園。」——莫言

如果說,一生中必須要藏有一本小說, 畢竟,人生而孤獨,我們總要學會和孤獨相處,世界不過是身外之物。

建議每一個成年人都應該看一看這套書,也許你沒有寫作的天賦,不可能在這本書的激發之下像莫言一樣速成一部作品,但這本書給予你的精神財富是無法估量的。

讀完這本書你會覺得:我們太多浮躁的期待,只不過是一個個轉瞬即逝的幻境,唯有孤獨永恆,反而擁有祥和和平靜。

這本珍藏精裝版的《百年孤獨》49元能讓你領悟孤獨的真諦,感受人生,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1990年馬爾克斯訪華:當場就衝錢鍾書發飆,從此跟中國鬥了整20年
    人不是該死的時候死的,而是能死的時候死的。這是哥倫比亞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獨》中的經典語句。馬爾克斯是二十世紀世界文壇上一顆熠熠閃光的明星,一生出版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還獲得了很多的世界級獎項。1990年馬爾克斯訪華:當場就衝錢鍾書發飆,從此跟中國鬥了整20年那麼如此有影響力的大師級作家為何首次訪華就給了錢鍾書老先生難堪?
  • 馬爾克斯:我發誓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我的作品
    《霍亂時期的愛》,《百年孤獨》,《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都是馬爾克斯的作品,在我初中時期,大約是2009年的時候才知道馬爾克斯這樣一位偉大的作家,剛開始接觸,當然是他的巨作《百年孤獨》,但沒有想到這一本書會是一本盜版。
  • 馬爾克斯:在北京撂下的一句狠話,為何使文壇泰鬥錢鍾書難堪?
    太過經典,以至於無數後輩作家,都不厭其煩地模仿這個開頭。莫言在《檀香刑》寫道:「那天早晨,俺公爹趙甲做夢也想不到,再過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裡;死得勝過一條忠於職守的老狗。」陳忠實在《白鹿原》寫道:「白嘉軒後來最引以為豪的是他一生中娶過七房女人。
  • 馬爾克斯:在一群女人身後寫出諾貝爾獎,發誓150年不授中國版權
    1927年3月6日,馬爾克斯生於哥倫比亞加勒比地區一個名為阿拉卡塔卡的小鎮,由於父母忙於生孩子,10歲以前,馬爾克斯基本都與外祖父母和姨媽們生活在一起。這麼多女人中,對他影響最大的要數酷愛佔卜算命的外祖母,她經常在晚上講那些充滿死人的鬼怪故事,唬得馬爾克斯大氣也不敢出。
  • 馬爾克斯曾憤怒放言:他去世後的150年,不會授權中國出版其作品
    作為20世紀最有行李的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的他,《百年孤獨》這部作品影響了全世界的現當代小說和讀者。馬爾克斯的烏託邦理想,受到了世人的喜愛,《百年孤獨》這部作品是從1948年開始創作,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爾克斯:我死後150年不授權中國《百年孤獨》
    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被加西亞馬爾克斯摘得,他憑藉《百年孤獨》這一巨著,直接奠定了世界文學大師的地位。《百年孤獨》究竟多偉大?
  • 當馬爾克斯遇上大毒梟
    加西亞·馬爾克斯用詩人的視角、利落的筆法,記述了人質所受的嚴酷折磨,以及營救者與綁匪進行的匪夷所思的談判  跨越23年時光,馬爾克斯1996年完成的非虛構作品《一起連環綁架案的新聞》2019年年初在中國出版。一個偉大作家,亦是偉大的記者,一部優秀的非虛構作品,帶領我們回到20世紀90年代初的哥倫比亞,走進一位大毒梟的內心世界。
  •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應該怎麼讀?這裡有一個讓你更好閱讀的方法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獨》(1967年)《霍亂時期的愛情》(1985年)。
  • 馬爾克斯:我發誓,死後150年都不允許中國出版百年孤獨
    也有不少網友並不了解馬爾克斯,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麼人物。那接下來就跟我一起來了解下吧。加西亞·馬爾克斯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也是20世紀最具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創作了近二十部作品,其中《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以及《苦妓回憶錄》成為了他的成名之作。
  • 馬爾克斯發誓:死後150年不授權中國出版作品,30年後卻改變主意
    提起馬爾克斯,想必喜愛讀書的朋友們都非常熟悉,像《霍亂時期的愛情》,《百年孤獨》,《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等,都是馬爾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獨》讓莫言崇拜不已2012年,我國著名作家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的文採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最初啟發和影響了莫言多年的一本小說,正是《百年孤獨》。當時莫言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是在北京王府井的盜版書攤上。
  • 一生只讀一本書,我選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學會去過好這一生
    ——《百年孤獨》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百年孤獨》是馬爾克斯的成名之作,代表了20世紀魔幻現實主義的最高成就的鴻篇巨著。1982年,馬爾克斯憑藉本書一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壇上一代文學宗師的地位。
  • 只是1句開場白,就影響中國作家數十年
    《百年孤獨》讓作者馬爾克斯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家,瞬間成為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成為了「世界文學大師」。而《紐約時報》也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那麼,這篇號稱一生必讀的《百年孤獨》,到底有多牛呢?我們不說這些名頭,只說其中內容。很多人想像不到,這本書的1句開場白,就影響了中國作家數十年。
  • 30年前馬爾克斯在南京被要籤名,看到書發誓:死後150年都不授權
    就是這封信打動了馬爾克斯,2010年中國農曆春節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新經典版權部收到了正式授權新經典文化公司出版《百年孤獨》中文版的通知。而這個日子也成了中國文學界偉大的日子。《百年孤獨》影響中國幾代作家,莫言讀了20年1965年秋天的一個周末,馬爾克斯和妻子梅賽德斯,駕車行駛在墨西哥城到阿卡布爾克的路上,自少年時期即開始存儲發酵的靈感突然穿透歲月擊中了他,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命運像畫卷一樣展現在面前。
  • 沒有比中國更愛馬爾克斯的國家了,他卻說:不授權中國出版他的書
    「許多年後,面對死神,中國小說家將會想起,加西亞馬爾克斯帶他去見識馬孔多的那個遙遠的下午。」1967年,《百年孤獨》一經問世,立刻引起了世界文壇的轟動,被公認為魔幻現實主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982年,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詞是「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圍繞著馬孔多的世界匯聚了不可思議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
  • 13歲男孩與15歲女鄰居戀愛,生下寶寶6年後,如今怎樣了?
    13歲男孩與15歲女鄰居戀愛,生下寶寶6年後,如今怎樣了?在中國的婚姻法沒有完善之前,人們對於結婚的年齡是沒有硬性要求的,所以大多數人們在十五六歲就已經結婚生子,養育家庭。知道國家法律完善後,才將男子法定結婚年齡定為22周歲,女子為20周歲,以此維護雙方的身心健康工作與學習。然而,還是有少數國家的法定結婚年齡非常小,比如伊朗,9歲就可以結婚,這在其他人看來是非常荒謬的,不科學的。不過即便法律對人們的結婚年齡做了硬性規定,還是有不少人在這之前就已經為人父母。6年前,在英國,便發生了這樣一件轟動全國的事。
  • 馬爾克斯:我發誓,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我的作品
    這位魔幻現實主義作家在全球文壇佔據重要地位,而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馬爾克斯也擁有一大票支持者,可以說當代的不少作家、文學家都深受馬爾克斯影響,但這並不妨礙馬爾克斯說出這樣的話: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自己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獨》。
  • 僅用一句話就影響中國作家數十年!
    《百年孤獨》讓作者馬爾克斯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家,瞬間成為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成為了「世界文學大師」。而《紐約時報》也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那麼,這篇號稱一生必讀的《百年孤獨》,到底有多牛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它的開場白。
  • 馬爾克斯來中國後放下狠話: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我的作品
    有人問如果哪天要孤身前往一座無人地方,只讓你帶一本外國文學著作,你會帶上哪一本書?我會毫不猶豫回答:《百年孤獨》,為什麼呢?這是一部被世人稱為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的文學代表作,這部小說以「不可思議的奇蹟,最純粹的現實生活」而聞名於世界,作者馬爾克斯也憑《百年孤獨》這本書奪得198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曾經被評為: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 現言女主文,團寵天才少女x騎士天才少年,我對你上癮!
    現言女主文,團寵天才少女x騎士天才少年,我對你上癮!簡介:我這一生都是堅定不移的唯物主義者,唯有你,我希望有來生。文案:最近已有一年半沒在公眾前出現過的夏引之,帶著很有可能讓她成為史上最年輕大滿貫影后的中外合資紀實類電影《赤足風雪》再一次出來「營業」了,而這次,不知圈內某位不怕死的主,因為拍了夏引之和一陌生男人共回「愛巢」的照片,在全網絡可著勁兒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