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東京10月30日電(記者劉贊)位於日本神戶的甲南女子大學29日宣布,該大學收藏的《源氏物語》其中一卷的抄本是該卷最古老的抄本之一,並含有其他抄本所沒有的內容,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這一抄本長15.4釐米,寬15.6釐米,共74頁,保存完好,內容是《源氏物語》共54帖中的第32帖。
甲南女子大學1973年從京都的一家舊書店裡購得這一抄本。關西大學日本文學教授田中登通過對抄本紙質和字體等的鑑定發現,這一抄本誕生於鎌倉時代中期,是同卷抄本中最古老的抄本之一。
由於《源氏物語》的原本早已失傳,現存的《源氏物語》抄本多以鎌倉初期和歌作家(日本稱「歌人」)藤原定家所編的「定家本」(又稱「青表紙本」)和鎌倉中期河內學派所編的「河內本」為源頭。不屬於這兩大系統的則被稱為「別本」。
甲南女子大學所藏的這一抄本在主人公光源氏與妻子紫上的對話中有多處與以往的抄本不同,正是屬於「別本」。對這一抄本進行研究的甲南女子大學日本文學教授米田明美認為,該抄本可能更接近原本,值得進一步研究。
此外,在該抄本開頭的一頁空白頁上,還有江戶幕府末期到明治時代著名政治家勝海舟的藏書印,這也引起了研究者的興趣。
《源氏物語》為日本平安時代中期女文學家紫式部所著,主要描寫了以主人公光源氏為中心的貴族戀情及當時日本的宮廷鬥爭,被認為是世界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對後世影響深遠。據考證,紫式部於1008年創作完成《源氏物語》。日本各地今年舉行了各種《源氏物語》千年華誕的紀念活動。
(責任編輯: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