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低VCEsat雙極電晶體

2021-01-04 電子產品世界

  S. Habenicht D. Oelgeschläger B. Scheffler NXP半導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13804.htm

  摘要:近年來,中功率雙極電晶體在飽和電阻及功率選擇範圍方面的重大改進,極大地拓寬了此類器件的應用領域。恩智浦最新推出的SMD封裝型中功率電晶體BISS 4充分展示了雙極電晶體的技術優勢,它在為開關應用帶來大功率低損耗解決方案的同時,也創造了新的應用領域。

  關鍵詞:雙極電晶體;電晶體架構;BISS ;VCesat

  近年來,雙極電晶體發展勢頭強勁。過去,大功率開關應用主要依靠MOSFET;現在,越來越多的應用領域(例如,消費電子和通信領域的可攜式設備的充電電路和負載開關)正日益採用雙極電晶體。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通過提高半導體晶片中的電流均衡分布水平,人們可以降低飽和電阻,從而生產出電流增益又高又穩的器件。雙極電晶體的先天不足——電流驅動問題至少可以得到充分緩解,而它在溫度穩定性、ESD強度和反向阻斷方面的優勢可以再次得到發揮。

  通過推出突破性小信號(BISS)電晶體系列,恩智浦(NXP)半導體取得了市場領導地位。第四代BISS電晶體(BISS 4,表1)的全新架構是SMD封裝型中功率雙極電晶體發展的裡程碑,它有助於將該類產品的應用拓展至一個更加誘人的領域。

  兩種產品類別——系列產品的架構和技術規格

  由於雙極電晶體電阻受多重因素影響,因此開發新型中功率雙極電晶體需要認真檢查完整的電晶體架構(選材、晶片設計、晶片金屬化、晶片/封裝連接、封裝架構)。BISS 4產品系列共有兩種不同的類別。

  第一類是超低VCEsat雙極電晶體——旨在儘量降低飽和電阻RCEsat。這也是此類產品架構(晶片設計、半導體襯底電阻、晶片金屬化、晶片/封裝連接)設計時遵循的唯一理念,其目的是在SMD封裝結構中獲得低至14 mΩ的飽和電阻。

  第二類是高速開關類雙極電晶體,除了降低飽和電阻RCEsat外,此類器件還需要在快速開關和存儲時間ts(大約140 ns)方面進行改進,以滿足高頻應用需求。此類器件需要在規定的電阻和開關時間之間取得平衡並確定優先級。

  這兩類電晶體都非常重視以標準SMD(SOT23、SOT457/SC-74、SOT223、SOT89和SOT96/SO-8)作為產品封裝架構。這一理念不僅能夠滿足客戶多樣化的標準應用需求,同時也為量產提供了保證。

  恩智浦首先針對通信和汽車電子領域的應用推出了20~60 V的產品,今後電壓範圍還會進一步擴大到20~100 V。這兩類電晶體產品(符合汽車應用的AECQ-101標準)採用不同的架構和設計方法來實現各自的技術規格,並且在器件的設計中設置了不同的優先級。在此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我們需要了解產品中哪些元件會對電阻和飽和電壓造成影響,影響的程度有多大,以及哪些措施會影響開關時間特性,影響的到底是哪一部分特性。

  影響飽和電壓的主要因素是電阻電壓降以及複合和注入元件。由於複合和注入電壓總和相對輕微,因此重點需要注意電阻元件,影響它的因素主要包括半導體襯底電阻、晶片設計以及封裝和互連技術。


相關焦點

  • 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原理小科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6882.htm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原理知識其實並不難理解,這種雙極型電晶體在平時的應用過程中,可以將其理解為一個開關,平時的工作狀態也只有兩種,即開通、關斷。
  • 開關電源中電子輻照對功率雙極電晶體損耗分析
    功率雙極電晶體由於其低廉的成本,在開關電源中作為功率開關管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應用電子輻照技術可以減小少子壽命, 降低功率雙極電晶體的儲存時間、下降時間, 提高開關速度, 且一致性、重複性好, 成品率高, 這是高反壓功率開關電晶體傳統製造工藝無法比擬的。
  • 雙極電晶體的靜態工作特性
    打開APP 雙極電晶體的靜態工作特性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09-04 08:50:00 雙極電晶體的靜態工作特性是指它在特定接法中的輸入特性
  • 功率場效應管與雙極型功率電晶體之間的特性比較
    打開APP 功率場效應管與雙極型功率電晶體之間的特性比較 旺材晶片 發表於 2021-01-07 16:56:47 功率放大電路是一種以輸出較大功率為目的的放大電路
  • 雙極型電晶體電流增益溫度特性的研究
    起源於1948年發明的點接觸晶體三極體,50年代初發展成結型三極體即現在所稱的雙極型電晶體。雙極型電晶體有兩種基本結構:PNP型和NPN型。在這3層半導體中,中間一層稱基區,外側兩層分別稱發射區和集電區。當基區注入少量電流時,在發射區和集電區之間就會形成較大的電流,這就是電晶體的放大效應。
  • 「文獻講解」WSe2電晶體及其模擬電路的雙極傳輸特性
    邏輯電路裡有高密度的單極p型和n型半導體由於兩個極性的電晶體在空間上需要分離製備,工藝十分複雜。有一些材料有著雙極特性,包括有機/非有機 半導體,有機半導體的載流子遷移率低,石墨烯無帶隙無法做邏輯器件。
  • 關於電晶體,你需要掌握的知識點
    電晶體(transistor)是一種固體半導體器件(包括二極體、三極體、場效應管、晶閘管等,有時特指雙極型器件),具有檢波、整流、放大、開關、穩壓、信號調製等多種功能。電晶體作為一種可變電流開關,能夠基於輸入電壓控制輸出電流。
  • 【名詞解釋】什麼是IGBT電晶體?
    IGBT電晶體,英文全稱是「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中文名叫「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GBT電晶體是半導體器件的一種,主要被用於電動汽車、鐵路機車及動車組的交流電電動機的輸出控制等領域。
  • 射頻電晶體類型、半導體和配置綜述
    一些射頻電晶體類型、配置和半導體已經使用了幾十年,並且通常仍然用於某些特殊應用,而射頻電晶體技術的其他細微差別最近已經進入市場,並且正在實現新的應用。本質上,射頻半導體技術有三類:小信號、開關和功率電晶體。某些射頻電晶體類型和半導體配置最適合某些應用,這就是配置如此多樣化的原因。小信號技術通常用於低噪聲信號處理和放大,其中功率電晶體用於高增益和高功率應用。
  • 電磁爐常用的IGBT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你用過哪一款?
    IGBT,也就是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它是一種電壓控制器件,是電磁爐的核心器件,IGBT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電磁爐的好壞,它在電磁爐當中的作用是作為開關作用,不斷激發LC振蕩給食物加熱。它有三個電極,分別是集電極C、發射極E、柵極G,在控制極G加一定電壓,CE極就導通。
  • H型雙極模式PWM控制的功率轉換電路設計
    但因其功率損耗大,H型雙極模式PWM控制只適用於中、小功率的伺服系統。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能夠減小功率損耗的H型雙極模式PWM控制的功率轉換電路,使得H型雙極模式PWM控制應用在大功率伺服系統中。由於允許電流反向,所以H型雙極模式PWM控制工作時電樞電流始終是連續的。電樞電流始終連續產生電動機的附加功耗、大功率可控開關管高頻開通關閉產生的導通功耗和開關功耗等動態功耗,是H型雙極模式PWM控制功率損耗的主要來源。決定電動機附加功耗大小的因素主要是PWM的開關頻率,開關頻率越大附加功耗就越小。
  • 統治半導體行業半個世紀的CMOS,要被新的電晶體替代?
    去年10月,英國初創公司Search For The Next (SFN) 開發的一種名為Bizen電晶體設計被媒體曝光。根據SFN的說法,同傳統的CMOS電晶體比較起來,Bizen採用雙極-齊納二極體的方式能大大減少工藝層,從而將交付時間從15周縮短到3周,有望撼動CMOS的地位。
  • Y5T241 電晶體之-BJT、FET、CMOS、HBT、HEMT
    咱們的雷射器Driver、探測器後面的TIA、CDR,以及數位訊號處理的DSP等等,無非內部都是一些電晶體組成。咱們常用的有場效應電晶體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是一種單極型電晶體。利用的一個PN結完成功能另一種常用的電晶體是雙極型電晶體,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利用兩個PN結完成功能。
  • 雙極霍爾元件詳解
    雙極霍爾元件是指霍爾可以感應磁鐵的南極和北極,和全極霍爾的區別是全極只要感應到磁場靠近,不分南北極,都是輸出低電平,雙極在感應到南極和北極的時候分別隨機輸出低電平和高電平。工作原理雙極霍爾需要兩個磁極分別控制高低電平,利用磁場NS極交替來輸出信號。
  • 電晶體是什麼器件_電晶體的控制方式
    電晶體是什麼器件   電晶體(transistor)是一種固體半導體器件(包括二極體、三極體、場效應管、晶閘管等,有時特指雙極型器件),具有檢波、整流、放大、開關、穩壓、信號調製等多種功能。
  • 歷史上的今天:1947年,電晶體問世
    1947年12月,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頓組成的研究小組,研製出一-種點接觸型的鍺電晶體。電晶體的問世,是20世紀的一項重大發明,是微電子革命的先聲。電晶體出現後,人們就能用一個小巧的、消耗功率低的電子器件,來代替體積大、功率消耗大的電子管了。電晶體的發明又為後來集成電路的誕生吹響了號角。20世紀最初的10年,通信系統已開始應用半導體材料。
  • 電晶體的起源
    在這種電晶體中,輸入電壓的微小變化可用於在高電壓和低電壓之間快速切換。相比之下,單個具有指甲大小的微處理器(包含數十億個電晶體)現在可以超越ENIAC的功能。底座和收集器。在這種電晶體中,輸入電壓的微小變化可用於在高電壓和低電壓之間快速切換。電晶體使現代計算機得以發展。ENIAC是一臺重達30噸的大型計算機,只有網球場那麼大!相比之下,單個具有指甲大小的微處理器(包含數十億個電晶體)現在可以超越ENIAC的功能。
  • 關於CMOS線性調整器與雙極線性調整器的區別和應用 你應該了解的冷...
    打開APP 關於CMOS線性調整器與雙極線性調整器的區別和應用 你應該了解的冷知識 steve 發表於 2018-05-08 17:27:09
  • 電晶體發展歷史
    1947年貝爾實驗室發表 第一個以鍺半導體做成的點接觸電晶體。但由於點接觸電晶體的性能尚不佳,肖克利在點接觸電晶體發明一個月後,提出 使用p-n 結面製作接面電晶體的方法,稱為雙極型電晶體。當時巴丁、布拉頓主要發明半導體三極體;肖克利則是發明p-n 二極體,他們因為半導體及電晶體效應的研究獲得1956年諾貝爾物理獎。
  • 電晶體的歷史
    在這種電晶體中,輸入電壓的微小變化可用於在高電壓和低電壓之間快速切換。     電晶體使現代計算機得以發展。ENIAC是一臺重達30噸的大型計算機,有網球場那麼大!相比之下,單個具有指甲大小的微處理器(包含數十億個電晶體)現在可以超越ENIAC的功能。底座和收集器。在這種電晶體中,輸入電壓的微小變化可用於在高電壓和低電壓之間快速切換。電晶體使現代計算機得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