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苗 通訊員 沈琴琴 葛丹娣
有人說,盆底好比女人的「第二張臉」。其實,這句話非常有科學道理,相信每一位成為了母親的女人也都深有體會。
大笑、咳嗽、打噴嚏、爬樓梯、拎重物時小便會不由自主地流出;尿頻、尿急、憋不住尿;走路、跑步、做家務時總感覺下體有東西脫出;性高潮減少,甚至疼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些讓美麗少女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卻是大部分母親難以啟齒的尷尬,而這一切的發生都與盆底功能障礙有關。
5月12日母親節,讓我們關注媽媽們的「第二張臉」。
陪兒子練跳繩,跳著跳著竟尿了;笑一笑都漏尿,她患上「社交恐懼症」
關於盆底有一個生動的比喻,它就像一張「吊床」,承託著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器官,讓這些臟器不會在我們跑步、咳嗽時掉出來,同時,它還維持著我們的排尿、排便、性生活等多項生理功能。
紅色的那條線為盆底肌
遺憾的是,如此重要的盆底肌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失去韌性。「年齡是發生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最大原因,隨著年齡的增大發病率越高。據統計,60歲左右的女性發病率約為60%,而到80歲,發病率就是100%。」康大夫國際醫院婦科專家沈豔敏副主任醫師說。
除去年齡這個不可抗拒因素,妊娠、分娩也是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發生的一個獨立且重要的因素。
沈主任說,她在做婦科檢查時,每次碰到那些陰道壁膨出,陰道鬆弛的女性,都會循例問她們是否有漏尿的情況,幾乎是一問一個準,尤其是生過孩子的,生過二胎的症狀就更嚴重了。
有兩位媽媽,沈主任印象特別深刻:
李女士(化名),三十七八歲,兒子八歲不到,正在讀小學。那天,她陪兒子練跳繩,原本想給兒子演示一下跳繩怎麼跳才能跳得又快又多。讓她尷尬的是,還沒跳幾下,她的小便就不自覺地流出來了,憋都憋不住,羞得她放下跳繩,趕忙往廁所跑,脫下褲子發現,內褲溼了一大片。
四十出頭的王女士(化名)的情況更糟,她是個二胎媽媽,大寶14歲,二寶剛滿1周歲。運動時漏尿,王女士還能忍儘可能不動就是了,笑一下、咳嗽一聲也漏,怎麼忍?
「冬天的時候還好,衣服穿得多,尿溼了別人也發現不了,夏天就完全不行了,特別是穿淺色褲子的時候。」王女士對沈主任說,隨著症狀加重,她不得不墊衛生巾出門。漸漸地,她開始疏離周圍的親朋好友,每次聚會都獨自一人坐的遠遠的,深怕別人聞到自己身上的尿騷味。
「妊娠和分娩的過程之所以會對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是因為女性在懷孕時,腹腔壓力和盆腔臟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宮重量日益增加,盆底肌會因處在持續受壓中而逐漸鬆弛;陰道分娩會加重盆底肌韌帶及神經受損。」沈主任說,剖宮產對盆底肌的損傷雖然在短期內小於自然分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差距會被拉平。
資料顯示,在美國自然分娩的女性中,21%的人有提肛肌損傷;29%的女性有恥骨分離;60%的女性有壓力性尿失禁;64.3%的女性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出現了性功能障礙;77%的女性有下腰背痛。
產後4個月盆底修復黃金時期,每天5-10分鐘改善漏尿,告別鬆弛
「盆底功能修復是場持久戰。」沈豔敏主任說,「產後4個月是修復的黃金時期。臨床上,一般建議惡露乾淨之後就可以開始了。」
目前,臨床推薦的修復盆底的方法是盆底功能康復技術,即,藉助於儀器進行有效的盆底肌鍛鍊,重塑盆底功能。在法國,該項目已被作為產後女性的福利,且已開展了十幾年。
盆底功能障礙理治療儀 可喚醒休眠的神經細胞,恢復相關肌肉的功能
當然,如果症狀不嚴重,可以通過「凱格爾(Kegel)」運動訓練盆底肌,這是一個隨時隨地,不管是坐、立、躺都可以做的運動。
怎麼做?康大夫醫院手繪了一組圖,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訓練前的三個溫馨提示
1、先排乾淨尿液,並找到正確的盆底肌。
2、尋找盆底肌的簡單方法:①收縮陰道和直腸周圍的肌肉,類似於憋尿的感覺,有抬升感覺的那部分肌肉就是盆底肌。②在排尿過程中突然停止,運動了的那些肌肉就是盆底肌。
3、在收縮的過程中,正確的運動方向是向上、向裡,而不是向下憋氣,且要確保自己的腹部和臀部靜止,沒有用力。
正式進入凱格爾訓練
第一步:選擇一個舒適的位置,可以站著、坐著,也可以躺著,下面我們以躺著為例。
注意:平躺練習時,要展平背部,雙膝微曲併攏,頭部也要放平,避免拉傷脖子。
第二步:收縮盆底肌肉5秒,剛開始訓練時,如果感覺5秒太長,可縮短為2-3秒。
第三步:放鬆盆底肌肉10秒,可在開始下一次重複之前數倒計時。
第四步:重複練習10次,算作一組凱格爾訓練,建議每天練習3-4組。
第五步:將收縮盆底肌肉的時間增加到10秒,在原先的練習量不變的基礎上,增加收縮肌肉的時間。
此外,凱格爾運動還有下列變形,適合有一定基礎,並能熟練找到盆底肌的媽媽們。
沈主任還提醒,堅持做凱格爾運動,不僅可以預防盆底功能障礙,也可以用於產後自我修復,尤其是有以下幾種情況者,應儘早練起來:
1、大笑、咳嗽、打噴嚏、爬樓梯、拎重物、運動、走路等日常活動時尿液不自主流出;
2、尿頻、尿急、憋不住尿;
3、以糞便量及排便次數減少、排便困難為主要症狀的便秘;
4、偶爾或時常糞便不自主排出;
5、下體墜脹感或有異物感,走路、跑步、做家務等時自覺下體有東西脫出;
6、產後漏尿、子宮脫垂;
7、性高潮感減少或缺乏;
8、性生活時有疼痛感或伴性生活時陰道不經意的痙攣;
9、外陰痛、膀胱疼痛或肛門直腸痛;
10、盆腔術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