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文有別於寫作,指的應該是考場作文或者應試作文,它不像寫作那樣要求作者要具有非凡的見識和才華,不然難有佳作。
應試作文就好像考試題型一樣,也有一定的程式化技巧,掌握了這些技巧,就算作文水平有限,也能取得高分。
作為一名執教多年的教師,筆者對如何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有一定的心得,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1.精彩出色的語言是好作文的第一特質。寫出高水平作文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從小的積累,具體方法就兩個:讀和寫。如果家長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重視,學生在持久、大量的閱讀中長期沉浸於各種大家創造的精彩語言中,就會汲取豐富的營養,學會遣詞造句。有的家長老是疑惑孩子讀了些名著,怎麼就寫不出像樣的文章呢?單從閱讀的角度來看,那肯定是量的積累不夠,有限的閱讀於事無補。讀書破萬卷,自然就會下筆如有神。
練筆,也是深度提高作文水平的好方法,如果跟閱讀結合起來,則效果更好。練筆的形式也比較靈活,比如寫日記、讀後感、書信等,如果在平時的家庭教育裡適當加以引導,孩子還是很樂意寫的,因為,表達自我是每一個人的本質需求。
如果平時的積累有限,那麼學會幾個讓語言增色的技巧,也會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巧用修辭。修辭是語言學家在眾多語言現象中歸納概括出來的表情達意的妙招,熟練運用會有效提高語言的精彩程度。像前幾年高考考場流行的「三比之法」,就是對比喻、對比、排比的綜合運用寫出的開頭,幫助不少學子取得高分。
化用古詩詞。古詩詞是我國文化的精粹,是古人語言運用的極致,但是由於時間久遠,與現代人的生活比較隔膜。如果適當化用,既能精確傳達現代人的思想感情,又讓文章語言顯得典雅厚重。就像很火的《經典詠流傳》,經過改編,那些古典又鮮活地出現在了現代人的生活中。
多用成語或四字短語。漢語向來擅長以短句子傳情達意,繪景狀物,而成語又是民族語言的瑰寶,它句式簡短,意蘊豐富,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多使用,自然讓你的語言顯得精彩紛呈。
2.既要積累素材,又要會分析。素材積累要精要,具體分析要精闢。素材不必過多,但是一定要熟悉細節,打動人心的往往是細節,要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得或情節跌宕、引人入勝,或思想深刻,發人深省,就是要吸引人,有分量。這就必須學會分析,不要把事例記死了,要活學活用,根據立意靈活組合加工。可以說,事例是骨肉,分析才是靈魂。
3.要掌握篇章結構的方法。古人寫詩,講究「起承轉合」;作文,要求「鳳頭豬肚豹尾」,這都是從文章的整體結構總結的比較實用的方法。而現在寫作學中的方法更加豐富,像論說文裡面的「總-分-總」式,並列式,層進式都是比較容易掌握的方法,根據自己的情況,恰當選擇。只有對所寫文章的整體情況胸有成竹,才能讓文章首尾呼應,圓潤得體。
4.強化書寫。書寫雖然與智力無關,但對卷面分的影響比較大,尤其對作文這樣大面積書寫的題來說。所以,加強書寫很有必要,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書寫不好的同學可以在書法班訓練一段時間,再平時注意練習,寫一首漂亮的鋼筆字應該不成問題。
以上是本人給出的應急之法,不是靈丹妙藥,如果要切實提高作文水平,方法要學,平時的功夫更要做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