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同道 購書支持我的堅持
精選圖書:綜合
精選圖書:創傷
精選圖書:關節
精選圖書:脊柱
精選圖書:運動醫學
精選圖書:足踝手外
精選圖書:兒童骨科
作者:虎群盛,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肘關節脫位是臨床第二常見脫位,僅次於肩關節脫位。及早復位可以有效降低關節損傷有助於恢復功能。肘關節脫位的手法復位方法有許多,但常常需要特殊的鎮靜麻醉、牽引或者助手的幫助。
美國華盛頓大學骨科的 Nathan W. Skelley 醫生介紹了一種單人肘部支點手法復位方法,患者在復位過程中不需要特殊的牽引和助手配合,其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 Orthopedics 雜誌上。
在 2011 年至 2013 年,研究人員參與了 16 例肘關節脫位的復位,均為肘關節後外側脫位。6 例患者按照傳統的牽引-對抗牽引方法進行了復位(圖 1),剩餘 10 例使用了新式的單人支點復位技術(圖 2-3)。傳統復位方法組和新型單人復位方法組分別有 5 例和 6 例患者是在急診接受鎮靜的狀態下進行的復位。
復位成功之後活動肘關節評估肘關節的穩定性。術後給與肘後石膏屈肘 90°固定。單純脫位患者可以在復位術後 1 周拆除石膏給與懸吊制動,而合併骨折的患者則需要繼續維持石膏固定。
圖 1 A:傳統的肘關節復位方法需要醫生使用雙手進行牽引和對抗牽引。B 或者,醫生需要另外一名醫務人員使用手、肘關節或繞過腋窩的布單進行對抗牽引。
復位方法:
患者仰臥於病床或擔架上,患肢放於床旁。以右側肘關節脫位為例。
第一步:醫生先將自己左側上臂中段放在患者右側肘窩處,肩關節屈曲接近 90°(見圖 2A)。
第二步:醫生將放置於患者肘窩的上肢的肘關節屈曲並握住患者的右腕或右手(見圖 2B)。維持患者的肘關節屈曲 90°或更大角度。一旦握持住患者右腕或右手之後,醫生通過內旋或外旋肩關節可以完成患者肘關節的伸直或屈曲。
圖 2 A:醫生將左側前臂放於患肢肘窩。B:醫生屈曲肘關節以便於握持患肢腕部來進行縱向牽引。
第三步:醫生將右手放置於患者肘窩遠端的掌側(見圖 3A)。當醫生屈伸患者肘關節時即可完成縱向牽引,醫生放置於肘窩的上臂中段在這個過程中提供靜態的對抗牽引,而醫生的右手向外拉患者前臂的時候對肘關節提供了一個牽開力(圖 3B)。
這一過程類似拉弓的動作,但是醫生的右手還可以旋轉患者前臂,使之過度旋前來使橈骨在醫生伸直左前臂之前得到解鎖。同時,在復位過程中可以完全控制肘關節各個平面的運動。
圖 3 A:醫生左手握持患肢的手腕,並將對抗牽引的右手放於肘窩遠端。B:醫生可以握住患者手部來進行對抗牽引或者握住腕部進行縱向牽引,從而為右手的牽引提供更大的對抗牽引力。
第四步:一旦醫生可以完全控制患者肘關節的屈曲伸直、旋前旋後以及牽開之後,使用雙手輕柔的力量進行牽引直至獲得復位感。復位成功之後,醫生使用右手將患者的前臂旋前並過度屈曲肘關節來維持復位並撤出自己的左手。
本公眾號署名虎群盛的文章均為本人在業餘時間編譯撰寫。您的閱讀、轉發、點讚、評論、讚賞都是對我的鼓勵和支持,
您的支持,讓我能夠堅持的更久,您能夠看的更多。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