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意上學真的是因為貪玩嗎?或許是他們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2020-12-11 青松優課

孩子不願意上學真的是因為貪玩嗎?或許是他們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想必各位家長們都遇到過孩子不願意上學的情況發生吧,一般這種時候家長們都會認為孩子不願意上學是因為貪玩和調皮,所以他們都會選擇用批評的方式來斥責自己的孩子,可是你們真的認為孩子們是因為貪玩和調皮才不願意上學的嗎,如果你真的是這麼想,那就真的是大錯特錯了。

這裡我分享一件事情給大家吧,我的一位閨蜜她家的孩子就十分討厭去學校,從小學到初中,幾乎逃課已經成為了他的家常便飯,這使得家長和老師們十分的苦惱,雖然學校的大門已經看管的十分嚴格了,但是他總有辦法逃出學校。不過逃課出來之後,她的孩子並不是選擇去網吧或者遊戲廳玩,而是直接跑回到家裡待著。

這麼一看大家是不是也覺得這個孩子的行為很令人費解呢,其實我的這位閨蜜也十分的費解,不過她並沒有想太多,而是直接認為孩子是因為貪玩才逃課的。直到後來她才意識到自己的孩子雖然經常逃課,但是他卻並沒有什麼網癮,所有經過再三思索以後,她帶著孩子去了醫院做檢查,通過專家的診斷之後,她才知道自己的孩子時因為缺乏安全感才不願意去上學的。

因為只有在家裡的時候他才能夠感受到安全感的存在,而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父母親時常不在家導致的,我的這位閨蜜和她的老公都是做外貿的,所以平日裡經常會將孩子丟在父母那裡,或者找保姆進行看管,時間久了孩子經常一個人面對空曠的屋子,使得他的安全感極具的下降。

當得知了這個事情之後,我的這位閨蜜毅然決定辭去了外貿的工作,轉而天天待在家裡陪著自己的孩子,幾個月之後孩子逃課的情況就徹底消失了,所以一旦各位的孩子出現這種逃課的行為,最好不要只是去指責孩子,因為孩子們這種行為的背後肯定是有原因存在的。

千萬別自以為是,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醫院給孩子做一個全面的心理測評,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去改變孩子們的缺陷,如果說你不想要帶孩子去醫院,那麼不如試試上面的辦法,說不定你的孩子在得到你的關心之後會漸漸的變好呢。

相關焦點

  • 離開父母就會哭的孩子,真的是缺乏安全感嗎?這些你了解嗎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版權歸作者所有)對於孩子可持續發展問題,很多家長都注意到了「安全感」這三個字。他們認為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那麼這個孩子就會變得敏感、脆弱、甚至是自卑。到了成年時期更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尋求其他方式來滿足自己。
  • 孩子缺乏安全感怎麼辦?父母做好這3點,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家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常常會描述到自己對於外界事物的感受。在這之中,安全感就是他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或許爸爸媽媽無法理解這種感情,但確實他又在人生活之中無形存在。一些兒童教育專家也表示:安全感對於孩子本身的成長較為關鍵。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不注意安全感的培養,會對他們產生極大的影響。
  • 孩子缺乏安全感,父母該怎麼辦?
    實際上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之一,父母只需正確引導就能緩解哦。安全是兒童最基本的需要,會影響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小孩總是缺乏安全感,很容易變得膽小,懦弱,與周圍的小朋友不和諧。但是不少爸媽卻經常在不經意中傷害了孩子的安全感。1、說「不要孩子」之類的話當孩子調皮搗蛋惹爸媽生氣的時候,爸媽會說:「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你再這樣,警察叔叔來抓你了。」……類似這樣嚇唬孩子,相信每個人都聽過。有些爸媽就有疑問:我也是這樣長大的,不也沒長歪嗎?雖說如此,但每個孩子性格、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不排除這樣的話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的可能性。
  • 承受能力差,是不是因為從小沒有被關愛,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承受能力差,是不是因為從小沒有被關愛,缺乏安全感造成的?沒有安全感的人,承受能力就差,確實和童年的經歷有關,這種性格的人,基本都是從小被否定,不被認可造成的。但如果說這些人從小沒有被關愛,需要兩個方面來分析,現在的孩子,可以從1980年實行計劃生育開始,很多都是溺愛嚴重,家務活很少做,缺少責任心,沒有感恩心,沒有規則意識。
  • 缺乏安全感,是病嗎?
    就像缺乏維生素在身體上會有多種表現一樣,現代人不僅僅把焦慮、患得患失、悲觀與缺乏安全感相聯繫,似乎一切的負面行為、情緒和性格都可以用「缺乏安全感」來解釋: 孩子黏父母是缺乏安全感,但和父母不親近也是缺乏安全感; 女性依賴男人被看成是沒有安全感,但遠離男人也是缺乏安全感;
  • 為何孩子害怕去幼兒園?不僅僅是缺乏安全感,真實原因家長要清楚
    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幼兒園上半年要不沒有開園,要不就是開園沒多久,就又迎來了放假。所以,很多孩子們對於幼兒園,已經有了很大的陌生感,就更不要說今年下半年剛要入園的孩子了,更是對幼兒園充滿了抗拒。一大早,送孩子上學的時候,門口就有好幾個孩子,哭鬧著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有的孩子更是家長勸都不聽,一直在那哭,非常抗拒幼兒園。
  • 孩子害羞膽小愛哭鬧,許是缺乏安全感,這樣做來幫孩子重塑安全感
    每天總是哭著喊著不願意上學,拖著媽媽的腿哭個不停,無論媽媽怎麼安慰或者哄著都不挪一步,上個學特別艱難。其實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只要家長處理得好,慢慢的孩子就不會再抗拒上學。如果你家孩子見到陌生人後,觀察了很久依舊慌亂不已,不敢抬頭看其他人、甚至不願意講話,那麼孩子極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如果孩子適應了幾分鐘後又和往常行為一樣,那說明只是簡單的害羞,無需擔心。2.
  • 孩子愛哭、膽小、不合群都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說起來,這半年忙碌的工作,璟舒教育的每個母親對自己的孩子幾乎是忙得無暇照顧,有老人幫忙的,也有阿姨協助的。問題來了,我們的這些孩子們,缺乏安全感嗎?我們企圖用各種方式,包括愛情、事業、金錢、名譽、地位、或被別人認可等一切去趨樂避苦,去尋求安全感。這個沒有錯,因為我們內心是空的,我們需要所有的標籤去幫助我們塑造出安全感來,而當我們一切都擁有的時候,卻發現依然有痛苦、有不快樂、有情緒、有焦慮、依然缺乏安全感。安全感其實是件華麗的外衣,剝去後只是一顆安住內在的心。
  • 孩子膽小怯懦不敢社交,可能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巧用3招進行改善
    文丨超人芭比(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你去和那些小朋友一起玩呀」「快叫人,你這孩子怎麼不叫人呢?」「媽媽,我不敢自己一個人睡。」這些話你熟悉嗎?有沒有對孩子說過或者孩子跟自己說過呢?
  • 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到底需要怎樣的愛?
    這時小男孩的媽媽被哭得很不耐煩,把他的小胳膊甩開:「別再哭了,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結果小男孩哭得更兇了。「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多刺耳的話,因為這句話,讓這個小男孩內心毫無安全感。在他的心裡,真的相信媽媽會拋棄他。對他來說,每一次去幼兒園,都意味著被拋棄。不哭才怪呢。
  • 孩子的這三種表現,證明「缺乏安全感」,家長們要給予保護
    有的孩子不喜歡跟人相處,別的孩子都喜歡跟同齡人玩,而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卻總喜歡一個人。還有的孩子不愛上學,並不是因為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而是覺得自己在學校會處在不安全的環境中,所以拒絕上學。尤其是在陌生的環境中時,孩子會格外牴觸,這都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 四歲孩子嚴重缺乏安全感,怎麼辦?
    有一段時間媽媽這邊沒有給到他關注,導致孩子現在4歲多身體能量不足,對於外界環境產生不安全的情緒。 有很長時間一直粘自己的爸爸媽媽,不願上學,現在才慢慢有所改善。那要怎麼幫他呢?
  • 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家長必看
    這段時間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應該就是孩子什麼時候開學了。 &34;、&34;成了家長們每一天熱議的話題了。 這段時間孩子們可謂都是在家釋放了天性,等到開學的時候,場面可能堪比好萊塢,相當精彩。 每年幼兒園開學的時候,大多數孩子都會上演一場苦情戲,哭著喊著不願意上學校。
  • 孩子睡前總盤指定小毛毯,是缺乏安全感?不,他們思維細膩更獨立
    ≠缺乏安全感孩子對柔軟物品的依戀現象,常常被誤認為是不健康的,代表著母親的失職,孩子安全感的缺乏。這樣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嗎?一點也不。誰都不依戀、誰都無法信任,迴避與人接觸和互動的「乖孩子」,和那些依戀柔軟物品的孩子相比,往往更缺乏安全感。
  • 不想要個伴的孩子,真的只是太自私嗎?可能他是缺乏安全感
    當他們回答不想時,一般都會被說成太自私。 但他們卻不知道,小孩子對於情感方面,是天生比較敏感的,他們能敏銳地捕捉到,父母是怎樣對待自己以及其他小孩,當他感覺到父母出現偏心,就會產生強烈的危機感。 英國兒童行為心理學家的研究顯示:即便是1歲的孩子,也會對家裡出現的其他孩子產生敵意,他們會感受到威脅。
  • 孩子怕上學,家長請自問,安全感你給了嗎?
    現在有好多小孩,由於自身性格和家庭教育的關係,會表現出特別的膽小、不自信。有一位家長,她的孩子自從上了幼兒園。每天在接送的過程中,孩子總是哭哭啼啼,拖拖拉拉的不願上學,害怕上學,就知道黏著父母。別人家的小朋友上學都高高興興的,自家的孩子怎麼會這樣呢?家長是百思不得其解。
  • 孩子這幾種表現表示缺乏安全感,爸媽要留意,發現晚造成性格缺陷
    其實從林林種種跡象可以看出,孩子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所謂安全感?安全感是屬於個人內在精神需求。安全感是對可能出現的對身體或心理的危險或風險的預感。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主要表現為確定感和可控制感。其中,在孩子0~2歲為養成關鍵期,0~7歲則都是安全感建構的重要時期。沒安全感的孩子,會有這幾種明顯的表現,如果發現太晚會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家長可別忽視。孩子的缺乏安全感有哪些表現?
  • 孩子沉迷遊戲不願意上學怎麼辦
    如今手機上愈來愈普及化了,有的孩子不大的情況下父母就給他配了手機上,或許一開始是想擁有手機上聯絡起來較為便捷,殊不知卻讓孩子迷到了手機上。有的孩子感覺新學期開學好呢,院校裡有同學們有教師,能夠 跟盆友一起玩,而有的孩子卻不願意去學校,由於她們感覺去學校就不可以看手機了,也要聽老師上課,放學後也要做許多的工作,那今日我也來共享一下隔壁鄰居她們家兒子不肯去上學的事。
  • 孩子膽小愛哭是安全感缺失?或許是父母想錯了,三種誤區要了解
    安全感是每個人的一種最基本的需求,它可以安撫孩子焦慮的心情,是他們一種精神依託。缺乏安全感換言之就是對自己身邊的人或物失去了信任,他們總是處於擔心之中,精神極度緊張,考慮的事情太多,失去了孩子原本的單純。現在的寶爸寶媽們在孩子一出生時就希望給予孩子最好的東西,他們開始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
  • 孩子離不開大人,是缺乏安全感嗎?
    這種情況代表孩子處於分離焦慮期,但是有分離焦慮不代表沒有安全感。分離焦慮只代表一種「過渡狀態」,每個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孩子的環境一下子改變了,總得給人家一段時間適應一下吧!適應好了,分離焦慮自然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