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35歲退休?美國職場興起的「FIRE運動」給你答案

2021-01-07 欣旋培訓

說到35歲提前退休,過上有錢又有空閒的生活,可以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得不提近年來美國興起的"FIRE運動"。這裡別誤會,此Fire非彼Fire。

那麼什麼是"FIRE運動"?FIRE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這句英文首字母縮寫,中文意思,經濟獨立,早早退休。與傳統的財富積累方式截然不同,該運動人群(即FIRE人群),提倡通過降低物質上的欲望,追求極簡的生活。迅速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早早在35歲左右就退了休,過上閒適的生活,並且每年靠4%的理財收益生活。

Fire的分類。FIRE被分成了三類。第一類是"瘦FIRE",也就是極度節儉的方法。第二類是"肥FIRE",就是在維持一個常規生活水準的同時,進行儲蓄和投資。第三類是"咖啡師FIRE",是指在退休之後,到星巴克做一個兼職,因為星巴克會為它的兼職員工也提供五險一金。總之,目標就是,一方面減少開支,另一方面攢錢投資,直到這些投資足以支撐未來不用工作的生活。

如何才能提前退休?上文有提到"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每年靠4%的理財收益生活",Fire人群主張先進行儲蓄,後享受生活。假如按照一個月生活費1萬元,一年12個月就12萬,那麼生活費的25倍,也就是12*25倍=300萬,要攢夠300萬。年化利率在4%,300萬*4%=12萬,而這12萬正好可以覆蓋生活開支。

測一測:距離退休,你還需要多少年?下圖的計算公式為:存款率=(年收入-年支出)/ 年收入。此測試默認你目前無存款,且未來年度支出不變,並且在退休後,按照目前的年度支出水平生活。在你薪資增長後,年支出不變,意味著存款率會不斷上升,工作年數將快速下降,會越早退休。

(圖片來源於網絡)

"FIRE"運動在中國踐行,能行嗎?首先我國年化通脹率是大大高於歐美國家,它是吞噬資產的沉默殺手,貨幣政策穩健偏寬鬆,央行多次降準,銀行定期以及某寶的年化利率根本無法達到4%。其次,中國的家庭結構,上有老下有小,贍養老人,子女教育等決定了在財務計劃制定執行還是支出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操作難度。最後,提前退休以後,如果沒有找好興趣方向,面臨的空虛,無聊,也會迫使大家重新返回工作崗位。

Fire運動的啟發。雖然歐美國家的Fire運動到了中國,遭遇水土不服。但是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視野,如何有效率地為錢奮鬥?這就要促使我們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投資理財與財務能力。其次除了為錢奮鬥,我們究竟想要一種什麼樣的生活,讓自己的人生更美好?

正在閱讀此文的你,想在多少歲退休?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看上去很美的「FIRE運動」
    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做到這一點,請您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FIRE運動,因為這個運動的終極目標是「財務自由,提早退休」! 我們大家都很清楚「想幹啥就幹啥」是一種奢望,而「不想幹啥就不幹啥」才有現實可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能夠做到「不想幹啥就不幹啥」就已經足夠幸福了。
  • FIRE族提前退休計劃:結紮不育,消費降級,但有bug?
    退休第二天,他把聯繫人列表中的同事和客戶全部刪掉。等疫情過去後,他計劃去醫院做結紮。「如果有小孩,我可能要工作到65歲。」他說。在北京網際網路工作的江大湖和妻子,也想著早點退休。他倆30歲出頭,沒有技術傍身,每天一睜眼就擔心「35歲被替代」。
  • 攢夠700萬35歲就辭職:當代年輕人的「退休自由」
    來源:貝果財經原標題:攢夠700萬,35歲就辭職:當代年輕人的「退休自由」文/陳玉琪在參加工作的第十年,35歲的Joanna在去年退休了。彼時,她已經攢下了700萬元的個人資產,外加在北京、大連各有1套房產,每年超過10%的理財收益,讓她擁有了旁人羨慕不已的財務自由。她沒有意識到,自己成為了「FIRE運動」的一員。
  • 攢夠700萬,35歲就辭職:當代年輕人的「退休自由」
    文/陳玉琪 在參加工作的第十年,35歲的Joanna在去年退休了。彼時,她已經攢下了700萬元的個人資產,外加在北京、大連各有1套房產,每年超過10%的理財收益,讓她擁有了旁人羨慕不已的財務自由。 她沒有意識到,自己成為了「FIRE運動」的一員。
  • 新興的FIRE運動、FIRE一族到底是群什麼樣的人?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降低物慾,過極簡生活,把收入的大半部分存起來,迅速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然後退休,每年靠4%的理財收益生活。很多FIRE人群在35歲之前就和社畜生活說再見,退休,過上閒適自由的生活。比如小明每個月花6000元,一年7.2萬,就要攢夠180萬。
  • 如何避免35歲職場「生死線」?
    那就要看你的能力如何了。年齡從來都不是有能力的人成功的限制,更別說在職場打天下了,有能力了,就沒有什麼生死線了。沒能力,或者能力還不夠,面對職場的生死線,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提升你的能力。
  • 低物慾、拼命存錢,他們在35歲提前退休
    已退休6年的曾琬鈴一家35歲就做到財務自由,提前退休,可能是所有上班族的夢想。但有一批人的做法,或許能給你打開一個新思路,這種新興的生活方式叫——「FIRE運動」,始於美國,追隨者通過降低物慾、過極簡的生活,來迅速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早早在30歲出頭就退了休,過上了閒適的生活。
  • 35歲成職場生死線,35歲是找工作的坎,如何面對職場生死線?
    導讀:如何避免35歲職場「生死線」?大多數職場人士到了35歲,就會遇到所謂的職場生死線,解決這個問題的主要方法還是提前做好職業規劃,提高自己的職場競爭能力,防患於未然。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到了35歲左右,就很容易離開原單位。
  • 為了33歲退休而去結紮,這屆社畜有多討厭上班
    退休第二天,他把聯繫人列表中的同事和客戶全部刪掉。等疫情過去後,他計劃去醫院做結紮。「如果有小孩,我可能要工作到65歲。」他說。在北京網際網路工作的江大湖和妻子,也想著早點退休。他倆30歲出頭,沒有技術傍身,每天一睜眼就擔心「35歲被替代」。
  • 延遲退休開啟日 應該是取消35歲招聘年齡限制正當時
    延遲退休已經不再是應該不應該實施的問題,而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實施?如何實施的問題。與延遲退休相關的另一問題卻因為延遲退休的實施而引發廣泛的爭議並成為關注的熱點。網友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之前,是否先取消35歲招聘年齡限制?
  • 延遲退休恐怕真要來了!網友:35歲年齡限制能否取消?
    有專家贊成第一種方案,並提出部分女性50歲就退休,年齡太早,當務之急是應該將男女退休年齡先統一起來。 「第一步,女性可以先統一到55歲,統一之後再往60歲一步一步延長;男性在女性統一到55歲之後,也開始起步延長,當女性的退休年齡延遲到60歲,男性應該延遲到了62、63歲,然後再一起統一延遲到65歲。
  • 35歲職場危機,中年人的職場焦慮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熱門的問題:現在網上流傳的35歲很多人會失業,究竟是危言聳聽,還是真實存在?招聘網站上,可看到不少招聘條件都明確寫著「年齡在35周歲以下」。造成35歲職場危機的原因,網上有許多分析文章,分析結果大多為:後浪的工資要求低、願意加班、體力好、沒有太多生活顧慮等因「年輕」而佔有的優勢。
  • 延遲退休恐怕真要來了!這屆「35歲」打工人何去何從?
    有專家贊成第一種方案,並提出部分女性50歲就退休,年齡太早,當務之急是應該將男女退休年齡先統一起來。「第一步,女性可以先統一到55歲,統一之後再往60歲一步一步延長;男性在女性統一到55歲之後,也開始起步延長,當女性的退休年齡延遲到60歲,男性應該延遲到了62、63歲,然後再一起統一延遲到65歲。在保持『小步慢走、漸進到位』的基礎上,女性可以稍快一些,男性慢一些。」
  • 35歲真的是職場的分水嶺嗎?如何才能做好職場「下半場」
    在職場中最尷尬、最糾結的莫過於35歲的年齡,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個職場危機。畢竟在很多公司和企業的招聘要求上,就明確的要求:年齡限制在35歲以下。因為很多人,一到35歲,比精力比不過年輕人,比時間也是比不過年輕人。為什麼這樣說呢?年輕人,可能會沒結婚、沒對象,更沒有像35歲的中年人一樣有家庭分散了其精力和時間。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 35歲職場危機!轉行,誰給你的勇氣?
    過去,人們常說「中年危機」,而在現在的職場上,很多人面臨的是「35歲危機」。工作了十多年,步入35歲的年紀,想要跳槽時,卻發現多年的經驗積累不吃香了,這時候,35歲的職場人不淡定了。美國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愛利克·埃裡克森,提出人格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他把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成年中期(25-50歲)的發展任務是「產生繁衍感,避免停滯感」。「繁衍」除了指生兒育女,還包括事業上的發展,特別在35歲左右的年紀,職業或事業上的「繁衍感」尤其強烈。
  • 35歲實現財務自由,提前退休?一對普通打工族父母做到了,你也行
    文|好孕姐如果你告訴任何一個處在社會普通層級的成年人,有個方法能讓他們在35歲就實現財務自由,提前退休,他們肯定會瞪大眼睛,告訴你除非是彩票中獎了,否則就是在做夢。很多人終其一生辛苦勞作,為的就是能在退休後,過上隨心所欲的日子。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普通人也可能在更早的年紀就實現了財務自由,35歲就能退休呢?一對普通打工族父母就做到了,他們用的方法也很簡單,如果是你,也可以。這個方法的核心是:通過極簡的生活降低生活成本,增加儲蓄量,使儲蓄率達到50%甚至更高。當一個人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後,就可以退休了。
  • 女性35歲以後就註定是職場的淘汰品嗎,如何破局?
    二胎時代的到來,80後反倒成了生二胎的主力軍,所以,對於很多35歲的人,負擔很重。但這僅僅是家庭的壓力,職場的壓力可能更大。35歲沒有了年齡的優勢,歲月在臉上留下了無情的痕跡。親愛的你,請相信自己,35歲的女性不是職場的淘汰品。如何做得更好呢?
  • 年齡漸成職場歧視問題之最 國內職場35歲是一道坎
    那麼,這種「職場年齡歧視」是否不公平,這個局又應該怎麼破?  「35歲」現象越來越明顯  實際上,越來越多人抱怨過了35歲就很難換工作或者找工作了,打開招聘版,從電視編導、醫師、超市主管到藝術館工作人員,大部分的招聘廣告都註明了「35歲以下」的要求。越來越多人感嘆,在自己辦公室裡很少見到35歲以上的員工,他們都哪裡去了?
  • 企業招聘都要求35歲以下,35歲到60歲的人去哪工作呢?這裡有答案
    企業招聘年齡一般最高到35歲,那35歲到60歲的人去哪工作了呢?的確打開招聘網站:至少七成以上崗位要求應聘者「35歲以下」。難道35歲以上的真的找不到工作了?其實不然,在招聘過程中年齡只是標準之一,並不是絕對值,會因為其他的能力或者經驗來打破這一限定。
  • 馬雲55歲卸任,你存多少錢才敢提前退休?
    1999年,35歲的馬雲在他位於杭州湖畔花園的公寓內成立了阿里巴巴,20年後,阿里巴巴早已成為一個市值超過4600億美元的龐大商業帝國,其旗下的淘寶與支付寶等產品在改變中國人的消費購物方式同時,也在顛覆與重塑中國零售業。馬雲此次交接,在業內看來,並不意味著退出阿里系,只是從臺前走到了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