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讀音的怪現狀:是無心抑或有意?

2020-12-15 孤讀者筆記

根據語言學知識,我們知道,語言是約定俗成的,包括其發音。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語言也會發生演變,讀音也出現了變化,為了方便交流,官方也一直在修正,或者說為了統一標準而進行改動,例如前段時間關於「斜」、「鑿」等字讀音的更改(似乎引起了社會上不小的反響)。事實上,雖然詞典樹立了標杆,但是也沒未必人人會遵守,所以也就出現了種種語言讀音的怪現狀,也不知道是無心抑或有意。

姓氏的讀音

姓氏的讀音似乎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主要是由于姓氏的發音和作為常用字的讀音不一樣。不知道的人讀錯也就算了,怪就怪在不少自身就是這個姓氏的人也往往把它讀成一般的音調。例如「任」,作姓氏時讀成第二聲,但有些姓「任」的人就讀成了第四聲。「華」字剛好相反,作姓氏時讀第四聲,可有的姓「華」的人就讀成了第二聲。

上述情況可能有兩種原因吧。第一,他們明知故犯,免得要向別人解釋一番;第二,在他們的老家,已經習慣這種讀音,故此無視詞典的規範。例如,有姓「解」的名人就說過,他們家鄉都說自己姓「jie」(第三聲)而不是「xie」(第四聲)或「hai」(第四聲)。比較特殊的有「覃」姓,既有讀「qin」(第二聲),也有讀「tan」(第二聲),這就讓人難以分清了(一般以前者為多)。

還有一種有趣的情況,出現在「符」姓上面。這個「姓」不太常見,相關的大名人更是罕見(其實祖籍海南的香港明星方中信原名就是這個姓氏)。正常來說,這個姓就讀第二聲,沒有任何的特殊之處,可奇怪的是很多人卻偏偏把它讀成了第四聲,也許是更多的想到了「付」姓吧。由於同音問題,有的姓氏用於一些詞組時容易出現「歧義」(甚至尷尬),例如「付總」就和「副總」發音相同,類似的還有聶處(長)、姓焦,等等。

還有些字的讀音,雖不是姓氏,但屬于姓名,讀音也有所不同,最著名的就是陳寅恪了。最初根據學者們的考證,恪應該讀成「que」(第四聲),這是陳寅恪老家的發音。於是,一時間,把這個名字念成這個讀音成為了一種文化時尚。但慢慢的質疑聲四起,因為「恪(que)」這個讀音詞典是沒有的,不能這樣「搞特殊」,於是,又刊登了各種匡正的文章。現在應該已經一致讀為陳寅恪(「ke」,第四聲)了吧?(有趣的是,和陳寅恪先生天賦相似的另一位學者,錢鍾書先生,「鍾」還是「鍾」的寫法也引發過爭議。)與之相似的還有賈平凹,雖然「wa」(第一聲)的讀音還是存在的。此外,「茜」也是一個有意思的字,用於中國的人名時讀「qian」(第四聲),用在翻譯西方女性名字時,則讀成了「xi」(第一聲),如茜茜公主。原本「xi」這個讀音因為音譯而產生(其實應該算是一種訛誤吧),但對於追求洋氣的人來說,或許也會把自己的名字念成這樣吧。

多音字的讀音

多音字常常給人們造成了極大的困擾,特別是考試的學生。這種「反人道」的讀法會不會有一天被消除了呢?這裡說一下「翹」這個字。很多主持人都喜歡說「翹楚」這個詞(確實顯得有文化一點,未必是主持人主動使用,而是編導或文案寫在主持稿上面的),遺憾的是,幾乎無一例外把「翹」讀成了第四聲(還不一定知道它的含義)。

「翹楚」一詞源於《詩經》,「翹翹錯薪,言刈其楚」,讀第二聲。事實上,早期和「翹」字相關的詞組基本都讀成第二聲(看《古代漢語詞典》就明白了),後來和口語相關的更多讀成第四聲,例如「翹尾巴」、「死翹翹」等。兩種讀音從詞義來說區別幾乎是微乎其微的,不難猜測,第四聲應是後來才出現的,慢慢取代了第二聲(不妨說是以訛傳訛,這個有待語言學家考證了),如果將來合併只有第四聲的讀音,也是不足為奇的。畢竟,語言本來就是約定俗成的,讀錯的人多了,也就只好將錯就錯了。(很多成語的用法也是如此,例如「感同身受」。)再者,莊子說「得意忘言」,明白意思就行了,何必太較真呢?

近年似乎用「翹」作名字的人多了起來,尤為女孩子,且好像都是第四聲吧?唐代女詩人魚玄機的侍女就叫綠翹,被魚玄機失手殺害。相關名人還有刺殺孫傳芳的「民國俠女」施劍翹(據說電影《邪不壓正》中的角色就用她作為原型)。

有一種花叫「連翹」,也是讀第二聲,但也是被人們讀成了第四聲。連翹和迎春花相似,花期也是一樣,容易被搞混。每年花開的時候,很多人都把連翹說成了迎春花。他們興高採烈的和連翹合了影,還以為那就是迎春花。

-THE END-

相關焦點

  •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值得深思
    常言道「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語言是人們的溝通工具,是傳遞信息的,每個人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由多個字組成,每個字都有每個字的含義,組成一句話就會產生出多個含義,從而體現了語言的魅力。那麼一句話理解一般分兩大類,一個就是正面的,反之就是負面的。
  •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運用「三言兩語」,讓語言更貼近人心
    有時候我們無意之間的言語可能會成為傷到他人的利器,雖說我們是「說者無心」,但畢竟「聽者有意」,這些事難免會在我們的生活中造成不良影響,從而影響到跟他人之間的相處。
  • 假「高考滿分作文」作者:標題黨不對 我是有意無心
    但我不是故意的,不是為了炒作,可以說是有意無心吧。"程小純:我是有意無心毀譽瞬間湧來,程小純將所有情緒寫進 8 日晚 9:53 推送的《『高考滿分作文』是假的,但我是真的》。但我不是故意的,不是為了炒作,可以說是有意無心吧。"對話程小純:" 其實我也覺得寫得不怎麼樣 "現代快報 =X,程小純 =CX: 那篇文章出來以後,這幾天你的生活會有什麼不同麼?C: 身邊很多同學、朋友都在傳,但都不知道作者是誰,也有媒體來採訪。蠻多的評論,現在轉發了 261950 次。
  • 語言讀音發展和規範的悖論
    關於今天要說的,因為其他語言畢竟不是母語,學都沒學好,既然不了解,就不發表評論了,今天只聊聊漢語(雖然也學得不好,但畢竟說了二十多年了)。 大家都知道,漢語是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才變成我們現在所使用的這種語言的,這不僅僅是字形、字體、含義上的變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讀音。
  • 正確讀音還是大眾讀音?一場對語言發展變化問題的思考
    漢字讀音要改?近日,小學語文課上的字詞標音問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事情起源於網上熱傳的一篇文章——《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文章提及,部分漢字的讀音因為遷就大眾讀音而進行了更改,把原本「錯誤」的讀音改成了標準讀音。
  • 漢字讀音頻繁調整,語言發音不能一刀切
    這不禁讓眾多網友感嘆:上學期間自己辛辛苦苦訂正的讀音竟然被劃定為錯誤,而那些錯誤讀音卻紛紛得以「轉正」,自己怕是上了假學。還有不少語文教師自嘲:要儘快向自己的學生「認錯」。更有甚者劍指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聲討頻繁改換讀音是在破壞漢語原有的讀音魅力。
  • 無心雄泰華,有意巧玲瓏
    我沒經歷過沒不懂,後來才知道李白微信籤名上那句「無心雄泰華,有意巧玲瓏」是從辛棄疾的「有心雄泰華,無意巧玲瓏」一句變化來的。果然李白不愧是李白,能把愛這樣含蓄的說出來也真的是我認識的人裡的才子了。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的他出現了,我會為了巧玲瓏,去攀登那泰華麼?
  • 儋州話:一種語言兩套讀音
    《儋縣誌》稱,「本縣語言、方言種類較多。漢語方言有儋州話、軍話、客家話、白話、臨高話、海南話;少數民族語言有黎語和苗話;公共場合一般講普通話。」  要問儋州的方言是什麼話?似乎很難回答。  儋州是一個古老的移民城市。幾千年來,黎、漢、苗、壯族人民相繼遷徙而來,同時也帶來了自己的語言。
  • 一點相思害苦人,白蛇有意借紅傘,織女無心失彩裙
    白蛇有意借紅傘,織女無心失彩裙。桃李東風最擾人,淡煙疏雨也愴魂。紅顏微步霜天路,銀傘半遮冰玉輪。秋夜月,畫堂春。莫教崔少叩柴門。念奴嬌渡思佳客,菩薩蠻前未染塵。高天排字雁聲勤。才傾不慕王冠貴,德潤何羞白屋貧?詩淺醉,墨輕勻。東籬菊醒雨中晨。秋寒但寫桃源句,勾兌煙霞染鳳裙。誰惜春閨夢裡人,窗前悵望喚殷勤。
  • 越南經濟之「怪現狀」
    筆者當初也是這麼想的,到了這邊發現越南經濟有不少令人困惑的「怪現狀」。 一、汽車、摩託車價格比國內高,工人代步摩託車萬元起 越南是世界摩託車大國。2019年越南平均每天銷售近9000輛摩託車。越南摩託車消費市場排世界第4。
  • 由語言文字讀音調整引發的思考
    曾經費了我們九牛二虎之力才記住的讀音,如今被改了,真真是難以理解。有人說,漢字語音的變化有專家的考量,調整也無可非議,背後的原因無非是因為很多人會把讀音讀錯,但是,如果僅僅是因為讀音難記憶就把它修改,今兒失去了漢語特有的美麗意境,我覺得並不可取。文化的積澱不是一朝一夕完成,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一點一滴的累積,這裡面飽含了古人多少的智慧和美麗憧憬,如果就單單因為難以記憶,未免太過草率了。
  • 尿尿的正確讀音?可笑至極
    現在,突然,不知道為什麼,有一個詞的讀音進入了熱搜。說尿尿——很多人念成niaoniao的——的正確讀音為niaosui。由此可知,這是一個可笑的熱搜,沒人說niaosui錯,niaoniao也並不錯,沒人搞錯的「尿尿的正確讀音」有什麼可宣揚的呢?其實語言的作用是表達,糾結於它最原始的出處,說它「正確」的用法,是沒有意義的,這反而有礙於表達。大家都錯了,錯的也就是對的了,人們依然在表達。
  • 遊汝傑:文讀音、白讀音和旁讀音
    各地書院的教學語言未必是標準的官話,因為教師的籍貫五花八門,但是即使是用方言教課,也應該是儘量使用文理詞和讀書音(即文讀音)教學的。近代在各地流行的地方戲,例如京劇、越劇、黃梅戲等,其語言特點之一是書面語化,即多採用文理詞和文讀音,例如越劇的官白「遇文白異讀時,文讀和白讀可以互換的,舍白讀而取文讀。如『未』取[v]聲母,而舍[m]聲母;『人』取[z]聲母,而舍
  • 漢字讀音誰說了算?切莫忽視語言變化中的審美傳承
    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和教育界人士,致力於研究現代漢語語音學的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吳君如認為,尊重語音發展的自身規律和當下用語習慣,將一些字音作變更無可厚非,「規範讀音標準是十分必要的,但如若標準的變動過於頻繁,則會為大家使用語言造成一定困擾」。  值得注意的是,語言在交流和認知的功能之外,同時也承載著審美功能。
  • 給小甜馨慶生卻撞文案,是有意還是無心之舉?
    給小甜馨慶生卻撞文案,是有意還是無心之舉?前幾天李小璐給閨蜜王若雪慶生,送上了1599朵粉色玫瑰,羨煞旁人;不過近日李小璐似乎又有了新動作,那就是10月23日,是李小璐和的賈乃亮的女兒小甜馨8歲的生日。
  • 規範讀音有損詩詞之美嗎?
    這篇文章內容的真實性可以這樣概括:文中提到的讀音改動,有些是古詩文中的民間變讀,未進入過規範讀音和規範型詞典;有的是早在1985年的審音中就已經規範過的讀音;與2016年審音有關的,尚在徵求意見階段,還沒有頒布正式規範文件;更有一些,從來都沒有改變過。  語言學(包括音韻學、方言學、語音學等)本是冷門學科,可涉及語音規範、異讀存廢的話題,卻自帶「熱搜」體質。
  • 封面新聞:糾結於「正確讀音」,也許是我們對語言最深的誤解
    刷屏,文中舉了一大串讀音改變的例子。對此,相關專家表示,這則「文章」中的大部分內容來自國家語委2016年6月6日發布的《徵求意見稿》,而其至今尚未正式發布。(澎湃新聞) 一個公眾號就官宣「字詞拼音改了」,這事自一開始就透著詭異。
  • 老外學漢語出奇招,手臂翻譯成「show bee」,怪不得讀音這麼奇怪
    然而各國文化存在差異,漢語具有多種發音和釋義,想要掌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了學好中文,讀清楚發音,老外們用的中文教材採用了英文字母和單詞做標準,真是下了不少功夫,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老外學漢語出的奇招,他們把手臂翻譯成「show bee」,怪不得讀音這麼奇怪,中國人聽了笑到噴飯!
  • 無心訣紅包版下載
    無心訣紅包版下載官方介紹: 無心訣紅包版是一款真的能領紅包的仙俠遊戲,遊戲的玩法自由度很高,玩家們可以自由的捕捉神獸開啟作戰,每場跨服對戰都是充滿樂趣的,競技趣味十足的熱血冒險玩法等你來開啟!
  • 各國語言千差萬別,唯有「爸爸媽媽」讀音相似,原因如此有趣
    相比較「爹娘」而言,「爸爸媽媽」的稱呼則顯得更加現代和官方,所以曾有很多人誤會了「爸爸媽媽」是從外面傳過來的語言,畢竟很多外語中「爸爸媽媽」的讀音都和我們類似。但實際上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