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心理學部分總體較難,由於一些概念太過抽象導致學員難以理解,在實際做題的過程中,會出現了解知識點但是做題不對的情況,今天我就帶著大家一起來整理一下加涅學習過程的八個階段,在教師招聘考試過程中主要考查單選題和多選題,注意掌握第一階段和最後階段,理解一個階段的特點及內涵,因為內容比較多,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應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
加涅認為學習過程要經歷八個階段:
一、動機階段
把學習者的期望與實際學習活動聯繫起來,並激起學生的興趣。如:教師利用故事、謎語等導入課程,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判斷關鍵點:運用各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了解階段
在該階段,學習者的心理活動主要是注意和選擇性知覺。在知覺過程中,學習者會依據他的動機和預期對信息進行選擇,並把注意放在那些和自己的學習目標有關的刺激上。如:教師語文課上教師先設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文章。
判斷關鍵點: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目標上
三、獲得階段
在該階段所學的東西進入了短時記憶,也就是對信息進行了編碼與儲存。教師要幫助學生採用較好的編碼策略,以利於信息的獲得。如:英語課上老師將較長的英語單詞進行拆分記憶,幫助學生學習單詞。
判斷關鍵點:編碼與儲存、短時記憶
四、保持階段
動經過獲得階段,已編碼的信息將進入長時記憶的儲存器,這種儲存是永久的端。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要求學生進行知識的複述。如:化學課快要結束了,老師讓同學們一起朗讀五遍化學周期表。
判斷關鍵點:長時記憶、複述
五、回憶階段
也就是信息檢索階段,這時,所學的東西作為一種活動表現出來。這一階段,線索很重要,提供線索將會幫助人回憶起那些難以回憶的信息。因此,教師要提供一些有利於記憶和回憶的線索,教會學生檢索、回憶信息的方法和策略。如:歷史課上教師利用關鍵詞幫助學生回憶所學知識。
判斷關鍵點:檢索、回憶知識
六、概況階段
學習者想要把獲得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首先要依賴於知識的概括,同時也依賴於提取知識的線索。如:小明學習了西瓜是屬於瓜屬類的一種水果,見到哈密瓜時也把其歸類為瓜屬類的。
判斷關鍵點:將獲得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學習的遷移
七、操作階段
也就是反應的發生階段,就是反應發生器把學習者的反應命題組織起來。使他們在操作獲得中表現出來,因此,作業的好壞是學習效果的反映,教師在這個階段要提供各種形式的作業,使學習者有機會表現他們的操作活動。如:學習完勾股定理後,數學老師讓同學們完成課本上的相關習題。
判斷關鍵點:作業、練習
八、反饋階段
通過操作活動,學習者認識到自己的學習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如:學生通過單元測驗的分數了解自己該單元知識的掌握情況。
判斷關鍵點:考試
在考試的過程中動機、活動、保持和概況階段考得相對較多。
記憶的口訣(僅供參考):東街活寶會蓋房子做飯-----東動機_街了解_活獲得_寶保持_會回憶_蓋概括_做操作_飯反饋
【考題再現】
1. 學習者要把獲得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首先要依賴於知識的概括,同時也依賴於提取知識的線索指的是( )。
A.概括階段 B.領會階段 C.保持階段 D.動機階段
【答案】A。解析:可通過關鍵信息進行判斷,強調學習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故此題選A。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