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加涅,從學習結果看「學習」

2020-08-28 中公教師

羅伯特·加涅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教育技術專家,著有《學習的條件》。加涅一生致力於學習問題的研究,提出信息加工學習理論,並將其應用於教學設計之中。基於對「學習」的熱愛,加涅將學習按結果及水平有所區分,本期讓我們一起探究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系統。

加涅關於學習結果的分類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一個重要考點及難點,主要以客觀題形式考查。其中,單選題主要通過呈現具體事例或者概念反選學習的類型;多選題主要考查識記,直接提問屬於加涅學習結果分類的有哪些;而判斷題以具體事例為背景,將學習類型混淆。因此,考生在複習備考時應著重理解不同學習類型的內涵,並能有所區分、熟練舉例,進而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成識記。

從學習結果來說,加涅將學習分為五種類型: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和態度。

1.言語信息

言語信息的學習即掌握以言語信息傳遞的內容,學習結果是以言語信息表現出來的,幫助學生解決「是什麼」的問題。具體來看,言語信息又分為三小類:(1)符號記憶,包括人名、地名、外語單詞、數學符號等的記憶,如知道江西又名「贛」,葡萄的英文為「grape」等。(2)事實的知識,如知道「北京是中國的首都」,「麻雀是一種鳥」等。(3)有組織整體的知識,如數學中有關數的整除的知識,四季的成因等。

雖然言語信息的學習主要涉及的心理過程是記憶,但並不能就此輕視這類學習結果,它同樣是一種重要的能力。判斷學生是否獲得信息主要看他們是否能把獲得的信息表述出來。

2.智慧技能

智慧技能主要指運用概念和規則辦事的能力,它幫助學生解決「怎麼做」的問題,用以對外界的符號、信息進行處理加工。

智慧技能可分為五個小類:(1)辨別,是指區分事物的差異的能力,如區分兩張相似的圖片,區分兩個形近字。(2)具體概念,是指識別同類具體事物的能力,如從大量農作物中識別出「蕎麥」類。(3)定義性概念,是指運用概念定義對事物分類的能力,如圓周率這類概念,不能直接通過觀察習得,必須通過下定義,即圓周率是「圓的周長與直徑之比」來概括,而且不論圓的大小,這個比值是固定不變的。學生如果按該定義辦事,則其習得了定義性概念。(4)規則,是指按原理或規則辦事的能力,如把分數轉化為小數,運用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等。(5)高級規則,指能用若干簡單規則組合成新的綜合規則的能力,如根據「知人論世」「心理批評」「生態批評」等簡單原則組合成「多元解讀」的原則,幫家裡購置合適的地板磚等。

3.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指運用如何學習、記憶、思維的規則支配人的學習、記憶或認知行為,並提高其學習、記憶或認知效率的能力。隨著學習者不斷地學習和發展智慧技能及其他技能,他們也發展了用以自我調控其內部學習過程的方式,也即認知策略。換言之,認知策略是學習者藉以調節自己的注意、感知、記憶和思維等內部心理過程的技能。比如,採用諧音聯想法來記憶圓周率,運用思維導圖學習中國歷史等。

認知策略和智慧技能的區別在於,智慧技能是一種運用概念、規則處理外部世界的能力,而認知策略是一種通過調節監控概念和規則處理內部世界的能力,這種使學習者自身管理自己思維過程的內在的有組織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認知策略使用的先決條件是具備相應的智慧技能。認知策略的習得使學習者不僅學會了如何更好地學習,更重要的是獲得了提升學習效率、導致更多學習的反省思維和分析思維。如小學生在掌握大量詞彙,並能寫出通順的句子,但遇到熟悉的題材,需運用認知策略才能寫出高水平文章。

4.動作技能

動作技能是指通過練習獲得的、按一定規則協調自身運動的能力,表現為平穩而流暢、精確而適時的動作操作能力。加涅認為動作技能有兩個成分,一是操作規則,二是肌肉協調能力。動作技能的獲得就是運用一套適合的規則來支配人的肌肉協調。動作技能不僅僅指完成某種規定動作,而且指這些動作組織起來構成流暢、合規則和準確的整體行為。

在很多理論課程學習中,動作技能常常沒有被放在中心位置,但學校學習中總是包含各種各樣的動作技能。從學齡兒童學習使用鉛筆和紙寫字到青少年學習繪畫、唱歌、舞蹈、打球、競走、跨欄,從理科的實驗操作到文科的語言學習等,都離不開動作技能。動作技能學習也離不開認知學習,因為動作技能通常由一整套步驟或動作構成,學生在學習某個動作技能時,必須掌握組成動作技能的這些程序和規則,而這就是認知學習。

5.態度

態度是通過學習獲得的內部狀態,這種狀態影響著個人對某種事物、人物及事件所採取的行動,其主要是一種情感成分,但其中也有認知成分甚至動作成分。態度包括對家庭、社會關係的認識;對某種活動產生的情感;有關個人品德方面,如愛祖國、關切社會需要和社會目標,與人交往中樂於助人,學習中認真刻苦等。

同智慧技能、動作技能相比,態度與個人行為的關係不那麼直接,它並不決定某種特定的行為,它只是以行為的傾向性或準備狀態對行為產生間接影響。態度的習得有多種形式,有些可能是源於個別事件,也可能源於個體的某種成功與歡樂體驗,或者來源於模仿或觀察他人的行為而獲得對事物的態度。個體的很多態度是在家庭、社會中獲得的,但學校在個體的態度培養上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實,加涅關於學習結果的分類又可分為三個領域:前三種學習結果屬於認知領域,第四種學習結果屬於動作技能領域,第五種學習結果屬於情感領域,這三個領域與布魯姆的思想完全一致,這也是心理學神奇的地方。那麼,你是否了解了這幾種學習呢,通過練習題來檢驗自己吧,下期我們繼續探討加涅關於學習水平的分類,不見不散呦!

練習題:

1.【單選題】通過學習能說出「誠信」的含義。根據加涅的學習分類,這屬於( )。

A.智慧技能學習 B.言語信息學習 C.認知策略學習 D.態度學習

【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通過學習能說出「誠信」的含義,這是事實的知識,屬於言語信息學習;A選項幫助學生解決「怎麼做」的問題,C選項是學生用以支配自己的注意、學習、記憶和思維的有內在組織的才能,D選項則是通過學習獲得的內部狀態,所以ACD三項與題意不符。

2.【單選題】小紅在兩歲時學會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首詩。按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這種學習是( )。

A.言語信息 B.心智技能 C.動作技能 D.智慧技能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加涅學習結果分類的具體理解。兩歲的孩子背誦詩詞只是簡單的動作,並未理解詩句的含義,因此屬於動作技能而不是言語信息;A選項幫助學生解決「是什麼」的問題,屬於易錯選項,B選項是通過學習形成的合乎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D選項幫助學生解決「怎麼做」的問題,所以ABD三項與題意不符。

相關焦點

  • 學習的類型——加涅學習結果的分類
    關於加涅按照學習結果對學習的分類,教招考試考頻較高,多以客觀題形式出現,以理解性或者概念性單選為主。因此需要大家對概念進行區分和掌握。從學習結果說,心理學家加涅將學習分為五種類型。1.言語信息言語信息的學習即掌握以言語信息傳遞的內容,學習結果是以言語信息表現出來的。簡單來講就是學一些「是什麼」類的知識。其中又分為三小類:一是符號。
  • 說說加涅按照學習結果的分類
    5是加涅按照學習結果的分類,8是加涅按照學習水平把學習分為8個層次,第二個8是加涅的信息加工論。那麼今天我們圍繞第一個五共同走進加涅按照學習結果的分類。加涅按照學習結果的分類可以將學習分為五類: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態度學習。從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的情況來看,考頻最高的是智慧技能,其次是態度和言語信息。
  • 如何區分加涅學習結果分類
    如何區分加涅學習結果分類加涅是在教育心理學學習過程中重要的人物,他的相關知識對於我們來說分類比較多,記憶有點困難,因此需要掌握要的技巧。同時在記憶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能夠理解這個知識的本質內涵。加涅關於學習的分類主要有兩個標準:結果和水平,今天主要給大家講解的是加涅學習按結果分類。即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態度、動作技能。
  • 困擾你多年的加涅學習結果的分類
    教師招聘考試中加涅學習結果的分類是同學們易失分的考點,而不同的版本教材又有不同的解釋,相對而言有一定的難度,這就給考生帶來了很大的困惑,因此在這裡就為同學們梳理其中比較重要的要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在本知識點中,多以單、多、判形式備考較多,同學們在學習這一部分知識的時候,需要把握一些考法和記住常考案例,方能快速理解這一部分知識點。
  • 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
    雖然言語信息的學習主要涉及的心理過程是記憶,但並不能就此輕視這類學習結果,它同樣是一種重要的能力。判斷學生是否獲得信息主要看他們是否能把獲得的信息表述出來。3.認知策略(自我控制與調節的能力,是處理內部世界的能力)認知策略指運用如何學習、記憶、思維的規則支配人的學習、記憶或認知行為並提高其學習、記憶或認知效率的能力。
  • 教育心理學考點之加涅學習結果的分類
    加涅學習結果的分類是教育心理學中比較重要的一個考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對於其觀點的內容往往會通過觀點反選、例子反選和多選題等形式來進行考查,需要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對加涅學習結果的分類加以理解和區分。
  •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學備考: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1
    關於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歷年在教招考試中是一個重難點知識,需要學生結合例子不斷去鞏固理解。1965年加涅出版《學習條件》一書,該書於1970年、1977年和1985年三次修訂再版,最後一版的書名為《學習的條件和教學論》。該書將人類學習的結果分為五種類型:1.言語信息指能用言語(或語言)表達的知識,強調知識是什麼。
  • 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
    其中的學習理論尤為重要,也是我們考試的重點。在我們常見的教輔資料裡,都有認知主義的一些代表性理論。而經常有同學反應,認知學派的學習理論不容易理解。在這裡,我們將一起系統地了解一下,認知學派中的一個重要學習理論——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羅伯特・加涅是美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
  • 淺談:加涅的八大學習層次分類!
    說到學習,是大家終生都逃不開的話題。無論是對於社會職工而言,還是對於成長需求來說都是如此。但是,你真的會學習嗎?真的了解學習嗎?顯然回答是否定的,很多人的學習非常被動,這也是學習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下面我們一起來談一談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加涅的學習層次分類吧,相信了解過後會更有利於大家的學習。
  • 加涅的學習分類-教招心理學常考點
    大連地區的教師招聘考試對於加涅的學習分類考查的頻率在逐年增加,而且難度也在加大,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一起深入探討下此處的具體內容。一、按照學習水平分類加涅認為人類學習的複雜程度是有不同層次的,根據學習的繁簡程度的不同,提出了八類學習。1.信號學習信號學習即學習對某種信號刺激做出一般性或彌散性反應。
  • 曾參的六步學習法與美國加涅的學習的信息加工模式可以融合嗎?
    曾參的六步學習心法與美國加涅的學習的信息加工模式可以融合。因為加涅模式是「學」的過程,曾參心該是「習」的歷程,二者合璧可以證明孔子的「學而時習」,人們通過學而時習走起學而終生。說了詳細回答問題,我分三次回答:1、學的過程;2、習的歷程;3、學習的本質。一、學的過程這一節先分析討論加涅的學習的信息加工模式的要素和關係,再歸納並建立學的過程,最後提出學的本質。
  • 教師招聘關於加涅對學習的分類出題角度
    其中又可分為3個小類:(1)符合學習:人名、地名、外語單詞、數學符號等。(2)事實性知識學習:「江西的省會是南昌」(3)有組織的整體知識學習:物理中有關壓強的知識二.智慧技能智慧技能主要指運用概念和規則辦事的能力。
  • 初中教師資格證加涅的學習水平分類
    初中教師資格證加涅的學習水平分類 http://www.hteacher.net 2020-10-17 10:17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教師招聘教綜之快速記憶加涅的學習分類
    教師招聘教綜之快速記憶加涅的學習分類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9-25 09:50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加涅學習過程的八個階段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心理學部分總體較難,由於一些概念太過抽象導致學員難以理解,在實際做題的過程中,會出現了解知識點但是做題不對的情況,今天我就帶著大家一起來整理一下加涅學習過程的八個階段,在教師招聘考試過程中主要考查單選題和多選題,注意掌握第一階段和最後階段,理解一個階段的特點及內涵,因為內容比較多,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應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
  • 加涅《教學設計原理》
    這些因素包括學習情境的性質、預期學習結果類型、學習環境、教學發展的條件、教學所處的文化背景以及各種實際因素如媒體的可利用性、可行性和費用。為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要優先考慮學習情境(包括學生的特點),然後考慮預期的學習結果類型。本書提出的教學媒體選擇模型,首先要求確定六種學習情境中的一種。這6種學習情境的特點可用下述特徵來描述:無線電、教師、自學的使用與否。
  • 加涅的教學目標分類
    一、考情:加涅的教學目標分類是教師招考中常見的考察知識點,一般多見於單項選擇題或多項選擇題中,近年來由於新增判斷題考察題型,故此知識點也可見於判斷題中。二、知識點解析:加涅將學生的教學目標或學習結果分為五類,分別為言語信息、智力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和態度。
  • 2020寧夏教師招聘備考:《教育心理學》加涅學習過程的八個階段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網絡發布:2020寧夏教師招聘備考:《教育心理學》加涅學習過程的八個階段,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教育心理學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屬於重難點知識點,裡面的知識過於複雜考生很難理解,在做題的時候很迷茫,今天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整理了加涅學習過程的八個階段
  • 【每日一練】按照加涅的學習層次觀點分類,學生將花草樹等歸納為植物的學習稱為什麼學習?
    1、按照加涅的學習層次觀點分類,學生將花草樹等歸納為植物的學習稱為()。A. 信號學習B.
  • 【教育心理學】學習的分類
    學習的分類是常考的重要知識點,尤其是加涅、奧蘇貝爾、我國學者對學習的劃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吧!從學習結果說,心理學家加涅將學習分為五種類型。1.言語信息:即掌握以言語信息傳遞的內容,學習結果是以言語信息表現出來的,幫助學生解決「是什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