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幫曹植做的治國問答模板,以及斬門吏出城的應變策略,都是出於對曹操的了解。
(我也想要這樣的謀士)
這跟我們寫作文是一個道理。
(這是我多年的未解之謎)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寫考場作文的時候,並不認識出題老師啊,怎麼才能知道出題老師要什麼呢?
誒,這就是考你審題的本事了。
命題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審題,它是一篇文章成功與否的關鍵。
(我真的這樣做了,but貌似失敗了)
你看,這是2019年北京中考作文題——
題目一、請將「_________在我身邊」補充完整,構成你的題目,寫一篇文章。不限文體(詩歌除外)。
題目二、設想你是漂泊其他星球的地球人,或是外出遇險的動物,或是消逝的一片森林,或是流失異國的文物……請以「我終於回來了」為題,發揮想像,寫一篇故事
要求:
作文內容積極向上。
字數在600-800之間。
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首先,出題老師真貼心,任選一題四個字標了著重號,你盡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題目來寫。
接下來,我們分別看看這兩個題目,出題老師都給了我們哪些提示:
題目一:
題目二:
這樣一分析,是不是覺得出題老師很貼心呀?生怕你不會寫,能提示的全提示了。
這兩個題目自選,平時習慣於思考人生的同學可以選第一個,平時看了很多故事、課外書,想像力豐富的,可以選第二個,只要按照要求的精神風貌、字數和限制來寫就可以了。
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
(鼓掌,鼓掌,精彩的來了)
1、分析結構,找到重點「題眼」:解決「寫什麼」「為什麼寫」,從而準確立意。
比如題目一,要填的內容是「有」的賓語,「北京」是著重強調的地點;題目二,主語是「我」,指明了寫作人稱,題眼是「終於」,暗含了為了心中的目標不懼艱難險阻的意思。
2、明確寫作範圍:解決「怎麼寫」,
3、「揣摩」出題者的意圖,寫出符合或超出預期的好文章
比如題目二,「終於」暗含了為了心中的目標不懼艱難險阻的意思,要求作文內容積極向上,如果你是一名中考生,作為新時代的有為少年,當然要用故事來大力表現你深刻的思想和堅定的意志啦~
審題審好了,下面來談談立意
(我有種不明覺厲的感覺,我後背有風)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提煉文章的主題。換言之,也就是你要通過一篇文章,表明你提倡什麼,反對什麼,歌頌什麼,批評什麼,即文章所要表達的基本思想。
文章的中心或主題,是全文的靈魂和統帥。文章的立意如果不明確,就會不知所云。立意是「選材-結構-表達」的依據,也就是說材料的取捨、結構的安排、語言的運用,都受中心的制約,都是為中心服務的。
立意的原則:
我們再看一個例子,看看怎樣立意。
溫州市2019年中考作文題:
根據要求作文。
地球上只剩一個人?
把自己的生活投進藝術世界中?
這個暑假,我獨自背包去旅行?
……
這,可能真的會發生!
請自擬題目,自選文體,以「這,可能真的會發生!」為開頭進行寫作。
(寫作要求)
①不少於600字。
②不得套寫、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
(寫作助手)
①你可以敘述事件,可以進行文學創作,可以發表觀點展開論述,可以說明某一種現象或事理,還可以……②你可以根據經驗自由寫作。如有困難,可參考下面表格內容進行構思。
明確所指:「這」指的是什麼事情?什麼問題?什麼現象?
探本溯源:是什麼原因、什麼契機、什麼方法等讓「這」可能真的會發生?
推想反思:如果真的發生,會有什麼結果?帶來怎樣的影響?你有怎樣的思考?
這個作文題目,從材料到寫作助手,再到參考表格,無處不是出題老師在貼心地給我們提示和指引,文體也完全不限制,唯一的要求是以「這,可能真的會發生!」為開頭。
相信從頭至尾仔細通讀兩遍題目,你就知道出題老師的出題意圖了,那麼如何立意呢?
首先,可能真的會發生的「這」,你只能選擇一個角度,並且有自己明確的主張,比如你可以任意徜徉科學的海洋,寫「時間旅行可能真的會發生」。選擇了一個角度,就不能再寫別的,全篇的600字都要服務於這個中心思想。這就是立意的「鮮明」和「集中」。
其次,如果寫時間旅行,只寫小學時看過的哆啦A夢動畫片,那肯定是不深刻的,中學生的水平,起碼也得聯繫自己學過的一些物理知識,或者社會人生的現狀,來思考一些東西了,比如時間旅行去了過去還是未來,對現在有什麼影響,這種影響是好還是壞,你個人的傾向是什麼?等等。這才叫做從現象到本質,體現立意的「深刻」。
最後,面對這樣一個明顯鼓勵考生發揮想像和創造力的考題,你還是寫平時好好學習就可以考上好大學,這就難免流於俗套了,就不符合立意的「新穎」原則。
好了,審題立意講完了,再回頭來看楊修幫曹植做的考題。
首先,楊修準確揣摩了曹老闆的出題意圖——立世子(跟我們的中考選拔是一個道理);
其次,問答模板緊扣曹老闆最關心的治國之道(初中階段也同樣要求學生的思辨能力),立意這一關也是妥妥的滿分。
下期重點:為了寫出高分作文,你一定也想擁有一個好用的作文模板吧(我也想用模板一直爽[泣不成聲][泣不成聲][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