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皇極殿,故宮內一顆璀璨的明珠,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

2020-12-23 小張帶你遊遍天下

皇極殿彩畫原為金龍和璽彩畫,慈禧太后六十壽辰在此祝壽,將外簷改為枋心蘇式彩畫。1979年重新修繕後,恢復了乾隆時期的風貌。

皇極殿本名奉天殿,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名太和殿(俗稱「金鑾殿」)。

自建成後屢遭焚毀,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太和殿(奉天殿或皇極殿)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

這是前朝的中心區域,仿照了乾清宮,太和殿的規制。皇極殿感覺是整個故宮裡面,漆最新最亮的地方,很輝煌,超適合拍照的。

皇極殿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內。是皇帝弘曆歸政後當太上皇時臨朝受賀之殿。原本叫寧壽宮,後來才改名為皇極殿的。

氣派的宮殿,恢宏的氣勢,數不盡的廟宇,皇極殿更能獨顯他的特別之處。一座氣宇非凡的宮殿,以前乾隆曾經在這裡舉行千叟宴。

相關焦點

  • 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太和殿
    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太和殿殿門上豎匾「太和殿」三字是康熙時大臣勵杜訥的手筆。 「太和」出自《周易》,意即天地萬物和諧運行。
  • 因為這個原因 故宮三大殿「瘦」了一半
    明永樂十八年(1420)十一月紫禁城初建完工時,三大殿被稱為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三殿體量碩大,彼此間距僅為10米左右。據《大明實錄》卷四百四十七記載,奉天殿初建完工時長約95米(三十丈,一丈約為3.17米),寬約47.5米(十五丈),建築面積約為現存太和殿建築面積的2倍。在此後的200餘年裡,三大殿因過大的體量與過小的間距,在火災中多次互相殃及。
  • 現存木結構古建築單體體量排名,故宮裡的太和殿只能屈居第三
    如果問你世界現存最大的宮殿群是哪個?你一定會自豪地回答:故宮。如果再問你現存木結構古建築單體體量排名第一的是哪個?你一定會再次自豪地回答:太和殿。作為東方三大殿之首,太和殿體量確實是國內最大的,咱們可以用數據說話。
  • 全球最大的木結構建築:不在中國,故宮太和殿只能排第三!
    全球最大的木結構建築卻並不在我們中國,甚至我們中國故宮的太和殿只能夠排名第三。排名在我們中國之前的,都是我們的鄰國日本。第二是京都東本願寺大師堂,榜首則是奈良的東大寺大佛殿,這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築。大佛殿長約57米,寬約50米,高則約49米。東大寺迄今為止已有著一千兩百多年的歷史,成為了南部七大寺之一。
  • 為何故宮太和殿級別最高?有個秘密一直隱藏至今
    故宮所有宮殿之中,為何太和殿級別最高? 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
  • 故宮"小太和殿"皇極殿開門迎客 乾隆曾擺千叟宴[1]- 中國在線
    昨天,遊客在新開放的故宮皇極殿內參觀。本報記者賈同軍攝昨日,位於故宮寧壽全宮的皇極殿開門迎客。這座外形酷似太和殿的宮殿,成為故宮博物院內惟一一座遊客可以穿殿而過的大殿。皇極殿,名氣雖不如太和殿、乾清宮等旺,但來頭卻足夠大。故宮宮廷部研究員林姝站在皇極殿前的單層石基上,將史料娓娓道來:「這裡始建於清康熙28年,初名寧壽宮,是康熙皇帝為了世祖孝惠章皇后而修建的,她辭世後,這裡作為康熙嬪妃的住所。直到乾隆22年,太上皇的嬪妃陸續離世,這裡才空閒出來。隔了兩年,乾隆皇帝開始籌建自己『退休』後的居所,在寧壽全宮大興土木,微縮仿照中軸線的模式打造太上皇宮殿。」
  • 故宮「小太和殿」皇極殿開門迎客 乾隆曾擺千叟宴
    昨天,遊客在新開放的故宮皇極殿內參觀。本報記者 賈同軍攝  昨日,位於故宮寧壽全宮的皇極殿開門迎客。這座外形酷似太和殿的宮殿,成為故宮博物院內惟一一座遊客可以穿殿而過的大殿。  皇極殿,名氣雖不如太和殿、乾清宮等旺,但來頭卻足夠大。故宮宮廷部研究員林姝站在皇極殿前的單層石基上,將史料娓娓道來:「這裡始建於清康熙28年,初名寧壽宮,是康熙皇帝為了世祖孝惠章皇后而修建的,她辭世後,這裡作為康熙嬪妃的住所。直到乾隆22年,太上皇的嬪妃陸續離世,這裡才空閒出來。
  • 知道電視劇裡經常說的「金鑾殿」,是故宮裡的哪一個大殿嗎?
    皇帝在「金鑾殿」上,行使著至高無上的權力時,才是人性與神性的最大分離,皇帝的威嚴也盡在於此。不知不覺間,「金鑾殿」不再僅僅是一座建築,而是凝聚了帝靈王氣的象徵,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足以令人膽戰心驚的威懾力,逼迫著人們畏懼和退縮。但是,哪座宮殿呢是金鑾殿呢?
  • 聚焦故宮太和殿
    北京故宮博物院稱,在北京奧運會和帕運會期間,中外殘疾人士可以藉助宮內新建的無障礙設施,遊遍紫禁城內「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等精華景觀。                       開心遊覽Tips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自建成後屢遭焚毀,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太和殿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御筆。
  • 行走北京之故宮一日遊攻略
    6.5h,慢遊故宮一日行!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故宮的開放區域很大,如果完全參觀完的話2天時間都不夠。
  • 故宮是哪個朝代修建的,故宮距今多少年了
    北京故宮,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開始建設,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佔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故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
  • 北京故宮,那是來了北京旅遊,就必須要去的地方!
    相信大家來到北京,最想去的地方裡面肯定有一個是北京的故宮!而小編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故宮,也就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紫禁城。廢話不多說,小編現在就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小編眼中的紫禁城。北京故宮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當時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築,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世界五大宮殿,中國故宮排名第一,美法俄上榜,英國:那我呢
    而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世界五大宮殿,不知道你最了解哪一座,而中國上榜的是故宮,那麼其他國家的宮殿都有哪些呢?讓我們互相了解一下。首先來說說中國的故宮,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擁有大小宮殿70餘座,是目前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之一。它歷史悠久,位於中國首都北京。
  • 北京故宮景點介紹 門票信息及交通攻略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築群。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是北京中軸線的一顆明珠。》》故宮旅遊攻略 》》故宮門票預定攻略  紫禁城南北長961m,東西寬753m,四面圍有高10m的城牆,城外有寬52m的護城河,真可謂有金城湯池之固。
  • 故宮是什麼?
    而後的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多個朝代也繼續使用未央宮作為理政大殿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宮殿建築甚至很多宮殿依舊是明代的宮殿的總體布局方面基本未有改變明清故宮是現今世界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築群除了上述的宮殿
  • 世界五大宮殿之一《中國故宮》世界上現存完整規模最大古建築之一
    景區簡介:中國故宮,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與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並稱世界五大宮殿。故宮舊稱紫禁城,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歷經14年建成竣工,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宮殿,也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
  • 老北京故宮三大殿不為人知的皇宮故事
    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於明成祖故宮位於北京城中軸線的中心位置,其中重要建築為太和、中和、保和外朝三大殿。故宮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宮殿七十多座,房屋超過九千間。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