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木結構建築:不在中國,故宮太和殿只能排第三!

2020-12-20 旅遊視界觀

提起木質建築,大多數人都會先想到我國古代的輝煌建築史,這些都是中華文化之瑰寶,是記載在了人類的發展史當中。但你們知道嗎?全球最大的木結構建築卻並不在我們中國,甚至我們中國故宮的太和殿只能夠排名第三。

排名在我們中國之前的,都是我們的鄰國日本。第二是京都東本願寺大師堂,榜首則是奈良的東大寺大佛殿,這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築。大佛殿長約57米,寬約50米,高則約49米。

東大寺迄今為止已有著一千兩百多年的歷史,成為了南部七大寺之一。在1998年作為古奈良的歷史遺蹟組成部分被列為是世界文化遺產。它位於奈良市西部,與奈良公園相鄰,從外觀上看,首先引入眼帘的是書寫著「大華嚴寺」這四個字,這也是東大寺的正式名稱。

走進東大寺,你能夠看到一副極具日式園林風格的建築,有山有水有房屋,還有著奈良最有特色的小鹿,在各個角落當中遊走。來到奈良,最大的感受便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街道,公園以及寺廟都沒有嚴格的分界線,人們可以自由的穿梭遊玩。

在大殿內,放置這一個高15米以上的大佛像,此外寺內還有南大門、二月堂、正倉院等。南大門有很著名的雙體金剛力士像。二月堂能夠俯視大佛殿和眺望奈良市區,自然風光無限好。

不過,據悉東大寺大佛殿曾兩次毀於戰火當中,在公元1709年的時候被重新修復嗎,其規模也比最開始的時候要更加小一些。

雖說,這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木結構建築都並不在我們中國,但在筆者看來,這也並非是說我們中國古建築的造詣會遜色於他國,實際上,中國大殿的精彩之處,複雜程度以及規格都要遠遠的超過日本。何況,在我們中國歷史時期,也曾出現過比日本東大寺大佛殿面積更大的建築,只是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對於這麼一種情況,不知道你們是如何看待的呢?如果有機會的話,你們願意去日本的東大寺大佛殿看看嗎?

相關焦點

  • 現存木結構古建築單體體量排名,故宮裡的太和殿只能屈居第三
    如果問你世界現存最大的宮殿群是哪個?你一定會自豪地回答:故宮。如果再問你現存木結構古建築單體體量排名第一的是哪個?你一定會再次自豪地回答:太和殿。作為東方三大殿之首,太和殿體量確實是國內最大的,咱們可以用數據說話。
  • 故宮核心建築太和殿進行最大規模修繕 暫別遊人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三十一日電 (記者 應妮)從二00六年一月六日起,故宮博物院中的核心建築太和殿將暫別遊人根據故宮古建築保護修繕計劃,太和殿將於明年進行全面修繕,整個修繕工作預計在二00七年年底結束,期間中和殿、保和殿照常開放。
  • 聚焦故宮太和殿
    太和殿修繕歷程回顧     俗稱「金鑾殿」的故宮太和殿,將於2006年年初啟動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修繕工程。 據悉,目前太和殿大修工程的論證工作已完畢,修繕方案也已獲得國家主管部門批覆。     據介紹,「落架大修」是中國古建修繕工程常用的工序,但此次大修卻不會採用整體落架的方式,即不會採取將建築各部件按照嚴格順序拆下,然後再按拆時順序逐一「組裝」。     此次修繕工程會肩負一項調查任務,即將太和殿建築打開,查看各部件的損失情況。「這相當於為太和殿做一次外科手術。」
  • 城薦|世界現存最大的木建築——故宮太和殿,當年有多難建?
    若要在故宮建築群中擇一殿作代表,非太和殿莫屬。  太和殿,又稱金鑾殿,是世界上現存體量最大、建築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古代宮殿建築群。  在帝制時代,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要儀式的場所。冊立皇后、冊封太子、接受各國朝拜等等全在這裡,代表一國之門面。
  • 故宮太和殿年初大修(圖)
    國新圖片  據新華社電  (記者楊玉峰、容安才)記者日前從北京故宮博物院了解到,俗稱「金鑾殿」的故宮太和殿,將於2006年年初啟動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修繕工程。據悉,目前太和殿大修工程的論證工作已完畢,修繕方案也已獲得國家主管部門批覆。
  • 比故宮太和殿還牛的建築——太廟
    話說北京有這麼一座大殿,比故宮的太和殿還牛。朋友們驚呼,是誰,這麼大膽,敢超過皇上的金鑾殿。回答:皇帝他爸爸,他祖宗。啊!驚出一身汗,我說的呢?除了皇帝他祖宗,誰還敢呢?太廟位於天安門東側,是一座重要的皇家建築。當時修建故宮的時候,按照左祖右社的原則而修建,右邊就是社稷壇。右邊就是祭祀祖宗的地方,老百姓家叫祠堂,而皇家呢?就叫太廟,最大的廟!看出來了吧!皇帝坐在金鑾殿上,一邊要想著江山社稷,一邊要想著祖宗。
  • 為何故宮太和殿級別最高?有個秘密一直隱藏至今
    故宮所有宮殿之中,為何太和殿級別最高?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
  • 故宮太和殿年初大修 重繪彩畫更換琉璃瓦
    後年十月竣工  俗稱「金鑾殿」的故宮太和殿將於明年年初啟動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修繕工程。昨天,記者從故宮了解到,該殿大修工程的論證工作已完畢,修繕方案也已獲得國家主管部門批覆,預計最快在明年1月初開始啟動前期的腳手架搭建工程  棄用傳統修繕工序  「落架大修」是中國古建修繕工程常用的工序,但此次大修卻不會採用整體落架的方式,即不會採取將建築各部件按照嚴格順序拆下,然後再按拆時順序逐一「組裝」。
  • 故宮太和殿百年大修工程過半(圖)
    封蓋、塗灰泥……9月5日,太和殿正脊合龍,寶匣被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安放回「龍門」。「這標誌著金鑾殿百年大修工程完成近六成。」昨天,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透露,明年奧運前,彰顯皇家氣派的太和殿有望重新迎客。
  • 故宮太和殿比太廟高出兩米,為何說太廟要高三尺?答案振奮人心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918,閱讀約2分鐘眾所周知,北京故宮有三大殿,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其中,太和殿等級最高,俗稱金殿。太和殿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它位於北京故宮南北中軸線上最顯眼的位置,始建於永樂十八年。起初,這裡叫奉天堂。嘉靖四十一年改為皇極堂。清順治二年改為今名。太和殿是北京故宮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它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最高水平。然而,如此高規格的太和殿,卻被另一座建築「超越」。北京自古就有「太廟比太和殿高三尺」的說法。祠堂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祖用的家廟。
  • 故宮太和殿是紫禁城裡最彰顯皇帝至高無上皇權的「金鑾殿」
    故宮裡大小房間號稱9999間半,據考證8000間左右,能叫宮殿的有70多間,其中最大最高最重要的一間,就是太和殿。位於前朝三殿之首,建於明永樂18年(1420年),先後被稱為「奉天殿"、"皇極殿」,順治二年(1645年)改為太和殿。
  • 被稱為「金鸞寶殿」的太和殿究竟有多尊貴?
    大家好,我是十裡,很高興又與大家見面了,今天與大家聊聊什麼呢,就聊一下故宮的寶殿之一的太和殿。太和殿,是人們俗稱的「金鸞寶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古代宮殿建築,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之一,這太和殿是皇權的象徵,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此舉行盛大典禮。,但其實剛開始太和殿並不是這個名,而是「奉天殿」 ,順治時改名為太和殿,我們都知道太和殿是故宮中等級最高的宮殿,那太和殿到底有多尊貴呢,這幾點說明一切。
  • 太和殿進不去,有個宮殿就不要錯過了,和太和殿一樣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 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每次去故宮都只能被圍欄擋在外面觀望太和殿,太和殿裡華麗的裝飾,以及神秘的「金磚」,我們只能站在殿外感受它的藝術魅力。
  • 遊故宮看珍禽異獸 很多人叫不出名字 其中一個只有太和殿有
    今天的故宮曾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看點極多,許多來北京遊玩的遊客都將故宮作為必去景點之一。相比九龍壁、珍妃井、御花園這些耳熟能詳的地方,故宮的「動物園」就顯得相當冷門了。大家都知道紫禁城裡有個金鑾殿,皇帝的龍椅就在那裡。
  • 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
  • 故宮太和殿發現神秘文物,專家看後趕緊放回原處不敢再動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 。2005年,距離太和殿上次重修過去了310年,故宮博物院對它進行全面修繕。在天花板的上面,還有一個空間,稱為:舉架。除了當年修建的工匠之外,很少有人走進。這次勘測中,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
  • 故宮太和殿大修竣工重開放 首次放「鎮物」(圖)
    殿內彩畫保存完好,所以沒有進行重新繪製,但由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外部彩畫在修繕中未完全忠實文物原狀,且老化較嚴重,所以進行了重新繪製並糾錯。  太和殿的彩畫規制為皇家最高等級——「金龍和璽」。太和殿相當於故宮的「眼珠子」,如何保證糾錯不犯錯呢?「古建的內外簷彩繪是協調的,而太和殿的內簷彩繪依然保留了康熙時候的原狀。」
  • 北京故宮「點亮」中軸線 太和殿裡首度亮燈
    個「國際博物館日」,北京故宮當天啟動「點亮歷史」原狀展陳照明方案,包括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後三宮(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在內的中軸線六大宮殿幾百年來首次亮燈。  原狀陳列是故宮博物院深受觀眾喜愛的展覽類型。幾十年來,鑑於相關技術不甚成熟,特別是國際上也沒有可以參考的案例,出於文物保護的考慮,故宮原狀陳列的大殿裡一直少有照明設施,觀眾在門外聚集參觀,狹窄的空間和內部較差的光線讓參觀效果大打折扣。如何讓觀眾既能較好地欣賞原狀陳列,又能平衡文物保護和展陳效果之間的關係,是故宮面臨的巨大挑戰。
  • 太和殿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可以值得遊玩
    北京故宮最有名太和殿也是比較知名,故宮從明清開始已經成為皇帝登基的地方之一,那麼故宮的太和殿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皇帝從太和殿開始,第一次來北京,掌柜覺得大家就應該去故宮。故宮是北京,應該說故宮是北京最有名的建築,不是之一,是最有名。
  • 故宮太和殿完成正脊合龍 「鎮物」寶匣被放回
    紫禁城主要建築都有寶匣放在正脊作為「鎮物」 故宮大殿此種物品已被歸位 除金錁和五經外——  「太和殿修繕紀事」入「鎮物」寶匣  太和殿正吻已安裝完成 但「十一」還不能參觀 其餘建築寶匣也將復位 體現保護古建本體與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