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核桃兒麻麻(碩士媽媽的母嬰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老一輩的人總說,月子沒有做好,會落下月子病的,且很難根治。
「人以食為天」,沒有吃好,或則吃的不當,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特別是月子裡,該補充的沒補充,不該補的亂補,會造成體內營養缺失或超負荷,都不利於產後身體恢復。
【忌吃】 :大油膩、大補、高脂肪、辛辣刺激、生冷、高濃調料、無鹽、過飽過餓。
【宜吃】 :少油、少鹽、少吃多餐、食物多樣、營養均衡、溫熱。
產後月子餐,不僅僅是填飽肚子,還具有一定的功效性,主要是幫助排除惡露、修復受損、增強體質、滋養進補。
順產者觀察一兩小時,無異樣就可以進食了,產後24小時內,要吃流質食物。
剖腹產需要更久些,待排氣後方可進食,也是流質飲食。若24小時內未排氣,只能少量喝白開水和米湯類。
產後第一天,宜吃煮軟的米粥、雞蛋湯、蔬菜湯、蘿蔔水(促進腸胃恢復,還能預防脹氣)等。
產後第二天,可以開始吃一些半流質的食物,比如粥、餛飩、湯麵、藕粉羹、芝麻糊、清炒蔬菜、軟麵包等。
產後第三天開始,依舊以流質和半流質為主,在此基礎上,可以增加食材的豐富性,比如青菜、木耳、豬肝、雞蛋、香菇、芹菜、雜糧粥、紅豆湯、瘦肉、胡蘿蔔、魚、酸奶、蘋果、銀耳羹、水果羹。
小結:
本周主要是幫助排除惡露,並且要易消化。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主,多補充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嚴格控制油脂,要清淡!
切記:
1、產後一周內,不要喝開奶湯,新生兒喝奶少,正常分泌的夠吃了,大量奶水只會堵塞乳腺,導致乳房脹痛,甚至引發乳腺炎。
2、不吃這些:牛奶、豆漿等易脹氣的;含糖分的食物,如地瓜、西瓜、南瓜、甘蔗等。
3、關於生化湯:功效是溫血化瘀,產後惡露不行、血虛瘀滯的需要喝,在產後連續喝一周左右,幫助排除惡露,若兩周後惡露還未盡則不宜再喝。產後血熱、惡露多、出血不止的不能喝生化湯。一定要遵醫囑,不可自己盲目開方子來喝。
本周要以補鐵、蛋白質、維生素為主,幫助內臟儘快恢復。
飲食應清淡、多元化、多元營養攝入。要控制好湯的濃度和油膩程度,不宜喝油湯,以免造成乳腺堵塞,油湯還會增加奶水脂肪含量,不易消化,寶寶喝了易拉肚子,一定要注意!
飲食以下列食材為主:
1、主食:各種粥、雞蛋、紫薯、米飯、雜糧飯、饅頭。
2、蔬菜:香菇、冬瓜、山藥、木耳、菠菜、西蘭花、茄子、玉米、青葉菜類。
3、肉類:雞肉、豬肝、鯽魚、瘦肉、牛肉、排骨、蝦、蝦仁。
4、其它:海帶、豆腐、牛奶、木瓜、羹(水果、銀耳、紅豆、山藥、紫薯、雞蛋)。
本周隨著寶寶的長大,對母乳的需求開始多起來了,可以進行適當飲食催乳。
在上周的食材基礎上,增加有助下奶食材的頻率,比如:海帶、茭白、魚湯、牛奶、蓮藕、雞、絲瓜、豌豆、燕麥、豬蹄。
冬天還可以吃一些羊肉補氣血,但要適量,不可多食。
本周以「養」為主,增強體質,增強骨質和活化筋骨。
食材在上周基礎上,可以將部分平時不愛吃的食材,替換為富含鈣、蛋白質、膠原蛋白的食物。
比如增加這類食物的頻率:牛肉、牛奶、雞蛋、排骨、蝦、西蘭花、小米粥、銀耳等。
30天為小月子,42天才是正式的大月子。
月子期間最後兩周,以舒緩壓力、瘦身養顏、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為主,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運動。
飲食上,少油、少脂、減少高熱量的攝入。應恢復清淡飲食,並增加膳食纖維幫助消化,可以多吃全麥麵包、腰果、百合、燕麥、香蕉、雞蛋、牛肉等,其它食材與前幾周差不多,去掉高脂肪的豬蹄。
1、月子餐應科學,少吃多餐:一日為3餐+2點,早中晚各一頓正餐,再加下午點、夜宵,加餐不吃主食!
2、水果要燙熱了吃,或做成溫熱果汁喝,不可以吃冷的。
3、紅糖水產後喝不超過10天,當惡露變白或變黃時,就要停了,否則紅糖的活血作用,會讓惡露時間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