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燙皮,吃一次忘不了,製作方法原來是這樣

2020-12-25 小淑私房菜

對於小淑而言,燙皮是陪伴我從小到大的零食,燙皮(也叫灰水燙皮),因為做工比較繁雜,每家每戶收完晚稻後最大一件事是做燙皮,對於現在的我們每天都可以吃到溼的,當早餐,宵夜炒一盤不亞於炒米粉,也是出現在夜宵攤中常見的美食,對於燙皮好多種吃法,溼的,幹的,炒的,炸的,煮的。小淑小時候沒有零食都是拿著燙皮骨吃(因為家裡一做百八十斤,吃到來年晚稻收割期),溼的不易保存,都是曬乾放入舊時穀倉裡,宴請親戚客人吃茶點必須裝一大盤,親戚回禮袋子也會裝滿燙皮裝些花生回去。

秋收後,母親帶著我們去砍黃柴燒成,是一種讓燙皮口感更好的灌木。燒一大鍋沸水,用紗布裝好放水中煮至出味,把大米淘洗乾淨,裝大盆或幾個桶了裡,在放入灰水浸泡一個晚上(每次出來工作都會帶一大包燙皮,外地工友覺得味道又香又怪,)。

做燙皮時母親都會準備很多大蒜,韭菜,蒜,八角,辣椒和槐米(天然黃色素),韭菜味的是綠色燙皮,槐米的是黃色燙皮,好多口味。今天主要講芋頭燙皮!比較少做,但是更好吃,市面上很少很少賣。每次做燙皮母親都會用一小桶米漿做芋頭味的,普通芋頭做菜不好吃(芋頭不是芋仔哦!芋仔煮熟軟糯,芋頭煮熟都是硬的),一般家裡不煮就丟掉,芋含植物鹼,每次生的刮皮手接觸了好癢,遇熱就好了。

(1)做芋頭燙皮,芋頭放個四五斤(因為不種很多,芋仔做菜,芋頭也就這麼多,)

(2)小米椒一斤多,蒜半斤,八角一把(五六個)全部切碎些,再去和米打漿,打好放鹽就可以做了,用竹製簸箕勻開上鍋高溫蒸,蒸好芋頭味燙皮

(3)因為放過好多配料直接卷好就可以吃,又滑又香又辣,那勁道,兩簸箕都不夠吃!

曬好的幹燙皮如果回一下潮,撕一小塊放嘴裡嚼著,頭上就冒汗了,好辣呢!就像嚼牛肉乾一樣。我家小寶很挑食,硬東西都不吃,唯獨這燙皮很是喜歡,一邊吃一邊擦汗還「嘶嘶」,辣的那小表情笑的我不要不要的。

還有是炒制、煮,都是客家人最喜歡吃的。

炒:基本都是沙炒的,沙子河裡撈出過濾出紅豆般大的沙子,每次炒時都用這個沙,年復一年,每家每戶的沙都比較古老,因為不用油,用舊的大鐵鍋把沙子翻炒受熱均勻放入燙皮炒,燙皮會雖著沙子熱壓冒出小氣泡,炒好的燙皮穌香脆爽。

燙皮的做法真是好多,想想懺愧,小淑都不會做,每次想吃都是去娘家拿(婆婆做的配料少沒有味道)

燙皮的吃法可是很多種呢 每一種都有它自己獨特的味道,寄託著客家人濃濃的鄉情,滿滿的童年回憶。

相關焦點

  • 贛南客家最「多變」的美食——燙皮
    燙皮是贛南客家民間獨特風味的美食,不但深受贛南人民的喜愛,甚至徵服了歪果仁的味蕾。在中國第五屆臍橙節召開的時候,燙皮做為客家的一大特色用來招待外來賓客,受到廣大賓客的青睞。為什麼說它「多變」呢?因為燙皮有不同的製作方法,而因製作方法的不同,味道、口感、外觀都不相同,蒸、炸、炒、煮各有風味,待筆者慢慢道來。蒸客家石磨製作之前需先把粳米提前一天用草木灰水或食用鹼水浸泡,然後用石磨磨成米漿(可加入黃梔子、青菜葉等天然色素,使燙皮色澤鮮亮,呈黃色、綠色等顏色)。
  • 蒸煮炒炸皆美味的贛南客家美食——燙皮
    我們常說「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吃」可是天大的事情,因為喜歡「吃」,會「吃」,越來越多的美食被挖掘出來,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可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因缺少宣傳,局限在某一個區域,還是存在許多「默默無聞」的地方美食等著我們去發現。
  • 江西南康:客家燙皮培訓基地傳統手工製作贛南特色小吃
    贛南客家燙皮培訓基地燙皮食品系列展示。江西中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忠平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採訪現場。燙皮是贛南客家人的特色小吃,這種傳統的特色小吃在贛州市大餘縣經過「改頭換面」後成功走向市場並顯現出強勁的生命力。
  • 來贛南必吃的客家美食,承載了全南人味蕾的記憶,旅遊必體驗
    客家燻雞的傳承和發展見證了中國農村民間飲食文化技藝的發展和變革,全南燻雞製作方法更是入選了江西省非物資文化遺產名錄。多味蝴蝶魚客家美食烹調技法精妙考究,多味蝴蝶魚的製作尤為細緻繁瑣,將宰殺乾淨的草魚去頭尾,去大骨把魚肉直刀改成兩片約 0.5 釐米厚的魚片;魚片想要再薄則煮之容碎,厚則不入味難,不顯剔透!
  • 梅縣美食地圖,尋味客家美食
    300多年前的東江地區沿海的一些鹽場,有人把熟雞用紗紙包好放入鹽堆醃儲,這種雞肉鮮香可口,別有風味,後來東江首府鹽業發達,當地的菜館爭用最好的菜餚款待客人,於是創製了鮮雞燙鹽焗制的方法現焗現食。
  • 美食天堂的佛山,這5種美食帶回家最受歡迎,吃了一次就忘不了
    美食天堂的佛山,這5種美食帶回家最受歡迎,吃了一次就忘不了馬上就過年了,在佛山生活工作的我們,該吃點什麼佛山特產呢?在佛山工作的外地人,回老家又該帶點什麼佛山味道呢?美食天堂的佛山,這5種美食帶回家最受歡迎,吃了一次就忘不了西樵大餅西樵大餅,也是佛山老字號特色美食小吃之一,最早出品是官山圩的天園餅家,曾暢銷省港各地。西樵山的大餅,已有300年歷史,遠近馳名。其特點是鬆軟、香甜,入口鬆化。
  • 鳳眼珍珠湯製作秘籍:一道讓你吃了就忘不了的客家美食
    小編的家鄉住落在贛南客家圍屋旁,這裡除了有贛南臍橙、圍屋世界有名外,還有很多客家美食。今天小編就介紹一款非常棒的龍南特產:鳳眼珍珠。客家話叫「珍珠子」。因為旅遊業的發展,很多外地遊客買了鳳眼珍珠卻苦於不會煮。
  • 醃面煮湯,客家釀豆腐、鹽焗雞,梅州還有哪些客家美食?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梅州不容錯過的那些特色美食:1、梅州醃面第一個介紹梅州醃面是因為它製作簡單,在個人心目中是最能代表梅州早餐的美食,通常都配上一碗湯,想想肚子都餓。製作方法也很簡單,首先炸蒜蓉:蒜蓉切到最細,放入油鍋中(油不要太多),炸成金黃色,放鹽、雞精,關火。然後是煮麵:將鹼面放入開水鍋中,翻滾一次即可撈出瀝乾水分。拌麵:盛入碗中,淋少許魚露、撒些蛋皮絲、蔥花,淋入蒜蓉,拌勻(很多人都說要有豬油拌的更好吃)。
  • 江西大餘:小燙皮 大產業
    2020年8月29日,江西省大餘縣池江鎮楊村村民在晾曬客家燙皮。燙皮是江西贛南客家人的特色美食。近年來,大餘縣通過推廣標準化生產,引導燙皮產業向規範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培育壯大燙皮龍頭企業30多家,帶動1500多家專業戶致富增收。(葉功富攝/光明圖片)
  • 香噴噴的牛骨湯的製作方法,營養可口,吃一次忘不了味道!
    香噴噴的牛骨湯的製作方法,營養可口,吃一次忘不了味道!當我們在家做牛骨湯時,牛骨需要被切成小塊,露出骨髓,然後全部精華注入到湯裡。牛骨比較硬,家裡的菜刀很難切,最好請商家代勞,我們買菜時可以讓商家幫著剁牛骨。
  • 香飄百家,美味到家——宜春燙皮
    燙皮又叫粉皮,燙皮易做又經濟,可口又不膩。過去曾經在過年過節時,人家不問你殺多少雞,只問你買了多少燙皮。仿佛沒有燙皮就不像過年,只有有了燙皮才算過年。也仿佛人的面子人的富貴跟燙皮成了比例。現今燙皮食品成了廣大百姓的早餐宵夜的首選和至愛。
  • 客家美味柴火烙餅,端出一盆客人全吃了,爸爸責怪老媽不留一些
    老家是嶺南一帶的客家人,那裡的人們保留了中原飲食文化,同時又創新了當地獨特的飲食,雖然遠離中原但是仍然難以忘懷麵食的味道,用其它材料代替麵粉製作美味。這是一道客家經典美味柴火烙餅,地瓜粉烙成的皮包裹著餡料,有北方煎餅的特色風味卻不一樣,外皮軟嫩香味濃鬱餡料豐富,一解客家祖先對中原美食的思念。農村有進門是客的風俗,只要家裡來客人就會拿出家裡最好的招待,趁巧趕上了做美味小吃,一定會讓客人吃到撐著了算是盡到了地主之誼。
  • 芋頭卷,是廣東農村客家美食,還是潮客美食?
    很容易就能買到、吃到。可是,芋頭卷不是芋酥。「兩者」區別很大。雖說都是用同一種豆腐皮包製的芋條美食。但是,在味道上差別很大。這其中的差別莫過於配料和烹飪的手法。芋頭卷,就是廣東農村客家人口中的芋頭粄類的美食。在上世紀90年代時,在廣東農村客家地區。跟本就沒有芋頭卷這個美食的名詞。所以,芋頭卷是近幾年間。廣東農村客家地區的創新。
  • 地攤美食中的翹楚,吃一次就忘不了,學會它的做法,咱也去擺地攤
    牛筋面絕對是地攤美食中的翹楚,那個味道總會讓人吃一次就忘不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家庭自製牛筋面,學會了你也能去擺攤了,味道絕對的好。粉絲要提前泡發,然後放開水裡燙一下即可。4.正宗的牛筋面裡是沒有青菜的,我比較喜歡吃蔬菜,所以加了幾根小油菜,不喜歡的可不加。若是加青菜,要提前燙熟哦!5.重要的輔料來了,蔥切成大小均勻的末,香菜切成段備用。
  • 傳統客家特色美食等您來嘗
    客家特色美食用料講究、花樣繁多,風味獨特,是客家文化的縮影。想要了解客家文化,怎能不去品嘗集客家文化精華智慧於一身的客家美食呢!惠品匯電商平臺的客家雞仔餅、炒米餅、黃金酥丸、辣椒醬等傳統客家特色美食,是每個客家人都忘不了的味道,是出門在外的客家人用以寄託思鄉之情的家鄉美食。 德源樓客家特色小吃口味正宗 雞仔餅是客家地區傳統特色餅類名小吃,同時也是惠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遠近馳名。百年老字號德源樓餅家的主打招牌雞仔餅,一直堅持祖傳製作秘方,保留著客家人熟悉、喜愛的口味。
  • 江西傳統美食「燙皮」,比旺旺雪餅還好吃,配方步驟詳細公開
    燙皮又稱粉皮,是江西傳統美食,風味獨特等,以大米為原料,經浸泡、磨漿、蒸熟等工序製作而成。成品呈片狀,入口脆酥,盛涼則柔韌,香味獨特等。配料:1.粘米粉(陳米佳) 500g2.清水 3碗3.開水 1碗4.鹽 (或白糖) 3g製作方法:1.粘米粉放盆中
  • 鮮香美味入口脆,食材豐富營養全,客家腐皮卷吃起來就是不一般
    雖然相比川菜的麻辣來,並不是那麼的下飯,但是有機會吃到菜品的原汁原味,也是一件挺不錯的事情。而且,廣東菜更加注重做菜時候的火候,一定要在菜品最好吃的時候來製作,這樣其實在製作的時候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客家菜隸屬於廣東菜的一種,再加上本身就有豐富的民族風情,所以製作的菜品也顯得更加與眾不同。
  • 自從學會芋頭這樣吃,兒子隔三差五點名要,吃一次就忘不了,真香
    ,做法入料都特別的簡單,幾分鐘輕鬆學會,做出來的芋頭不但噴香入味,而且這個做法還可以把芋頭豐富的營養,以及軟糯的口感保留,我自從學會芋頭這樣吃,家裡的小朋友隔三差五就點名要吃,吃一次就忘不了,真的是特別的香,要比直接蒸著吃還要受歡迎,下面我就把具體做法呈現給大家,喜歡的朋友花上幾分鐘的時間學習一下吧,畢竟冬天正是吃芋頭的季節,家中少不了要吃到芋頭,學會以後,就可以給芋頭角換種新吃法了。
  • 燙皮是什麼? 燙皮的原料有哪些?
    燙皮是什麼? 燙皮的原料有哪些?時間:2016-08-30 16:59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燙皮是什麼? 燙皮的原料有哪些? 隨著《舌尖上的中國2》的播出,某些非常冷門的美食(甚至只在某一個縣境內才有)也不甘寂寞,推出了屬於自己的舌尖體科普文。
  • 我讀懂了安仁燙皮
    我讀懂了安仁燙皮何必我的家鄉---安仁縣.從不知多少年前就已牢牢紮根在湘南大地上。她儘管沒有長沙這樣聞名,也不像衡陽那樣靜美,亦不如嶽陽那樣古樸,可她的確是繼承了湖南人骨子裡的優秀品質。湖南人好辣,辣體現在日常所見到的各類美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