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得這麼暴露,浪給誰看?」丨被語言暴力毀掉的中國女性

2020-12-20 騰訊網

你有沒有聽到過一句話,讓你覺得特別傷人?

可能只是別人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卻能深深刺痛你。

「你怎麼變得這麼斤斤計較」

「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個年紀還離婚瘋了嗎?」

那些看似平淡的話,卻一句一句在刺痛人心。

對於一個女性來說,她們有著多重身份:

是女兒;

是妻子;

是媽媽。

她們從來沒有被更加公正的對待著,即使是新時代的女性,依然要受到外界的暴力。

有的時候,語言暴力的傷害並不比身體暴力的傷害小。

01

最近,《聽見她說》上線了詠梅的《重塑》篇,還記得預告裡那句「媽媽你這麼懂事,為什麼你夜夜還會在洗手間裡哭?」揪心的臺詞嗎?

在《聽見她說》第四集《重塑》中,詠梅扮演是一個從小到大遵循教條而活著的女性。她是好女兒、好妻子、好媽媽,她為了照顧家庭和孩子犧牲了自己的事業,最後遭遇婚變,卻因無業的身份被剝奪了孩子的撫養權。

從小到大,她的媽媽說——

「那不是女孩子該幹的事兒,你長大了不能再那麼野了,你要懂事。」

「乖女兒,我只有你了,你要爭氣。」

無論是父親嚴厲的話還是母親溫柔的話,都像一把隱形的牢籠將她內心期望的事情完全封存,她聽父母的話放棄自己喜歡的地質,在父親指定的大學讀了書,畢業後成為一名會計。

等到該戀愛時,朋友說:找一個物質豐盈、精神富足的人吧。

「你得做美容,你得做線雕,你得做熱瑪吉,因為你太瘦了。

所以男人跑了,因為你太胖了他不喜歡你……」

等到該結婚時,父母說:找一個誠懇、老實的男人吧。

「千萬別心軟,讓他再也見不到孩子,把孩子抓在手裡,他早晚要回頭。」

「這個年紀,還離婚,你 瘋了嗎?」

「一日夫妻,百日恩。」

去婚戀市場相親,接受一個看起來十分誠懇的男人。

而當你真正步入婚姻時,丈夫因為各種原因吐槽和埋怨。

書讀得太多了,沒法溝通;

書讀得太少了,什麼都聽不明白;

燒菜太淡了,燒湯太鹹了;

關門太響了,笑聲太大了。

然後,女兒有一次生病,她沒有及時趕到家。「辭職回家吧,為孩子想想,為咱家想想。」丈夫要求剛剛升了職的她辭職回家,她答應了。後來,這成了離婚時丈夫的說辭。

婚前被原生家庭支配,聽從父母的選擇,婚後被丈夫支配,聽從丈夫的安排,人到中年的全職媽媽被離婚後,還要接受外界的閒言閒語。

詠梅在跑步機上說著這些臺詞,越聽越窒息的語言隨著越來越緊促的步伐讓人壓抑喘不過氣。這些比蜂刺還鋒利的話,每一句都在刺痛人心。一句句扎心的臺詞,是在向這個社會控訴。作為女性到底該怎麼做,她一直在尋找答案。但是不管怎麼做,總會被找到拒絕的理由。

其實,這些都是外界強加在自己身上的標準。

如果我們把自己長期置於一個一成不變的環境裡,當這個環境突然崩塌的時候,一定會措手不及。對於一些全職媽媽來說,婚變時刻都不知所措,千難萬難都將迎面而來,但要相信只要人有重塑的勇氣,就能扛過去,迎接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歷經撕裂、修復、生長的舉步維艱,崩塌過後方能重塑。

十幾分鐘的講述大部分是在一個幽暗的室內,主人公通過健身運動帶來的肌肉疼痛去釋放內心的疼痛,在這個過程中,她慢慢地救贖了自我,找回了自己。

可怕的不是婚變,而是自我放棄了想要的生活,被語言暴力所支配著。

對於背叛,她說「我不原諒,也不報復,該怎麼做我有我的方式。」

最後她望著明亮的窗外,再次講起女人趕火車的故事,只是這次的結局由她自己掌握。

她選擇了與所謂的「好」抗衡,與外界抗衡,用行動「重塑」自己。

02

當代社會對於女性總是有太多的要求,社會給女性的定義束縛太多,女性在這個社會上總是會遭受來自於各方莫名其妙的語言暴力。

出軌事件中女性是被罵的一方,28歲杭州姑娘被惡意造謠出軌快遞員,患抑鬱症,對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造成極大的傷害。

工作時過分優秀也會被DISS是否靠其他手段上位。

回溯到學生時期會被各種美貌凝視,長得黑或白胸大或是小。

但是造謠者拒不道歉、賠償,稱只是開玩笑,引起公憤。卻依然有人在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一個巴掌拍不響」……

看到紋身的女生,會有人說「不良,肯定不是好女孩」;看到穿cos服的女生,會有人說「裝可愛」「聽說貴圈很亂」;看到穿著清涼的女生,會有人說「夜場女」。

「一句話而已,你可真不禁逗」……

殊不知就是這樣一句加一句的話,造成了女性的刻板印象和不公,造成了語言暴力。無論是面對顯性的還是隱性的語言暴力,我們都應該勇敢說「不」,勇敢反抗。

03

世界對女性的審視和評判,幾乎伴隨著她們的一生。

語言暴力或許是一種偏見、一種看法,但Ta也可能不需要任何原因。

從出生開始,性別上會被輕視、外表會被苛責;進入學校和職場,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來證明自己;在社會上被語言騷擾,會更直接的遭到壓迫和危險;甚至她們在任何的場景,都會遭遇語言暴力... ...

施暴者覺得沒有肢體接觸,就不構成侵犯,可惡意評論、蕩婦羞辱、將女性的私生活公開處刑變成一群人的色情片……

這些傷害,沒有淤青沒有流血,但依舊侵犯女性的安全和尊嚴的界限。

語言暴力,正在成為新時代一種悄無聲息的暴力,不僅僅對女性,對於所有人都可能會遭遇。妥協忍讓就是對這些語言暴力的縱容,只會讓自己越陷越深。《非暴力溝通》的作者,著名心理學家馬歇爾 ·盧森堡曾經說過:「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如果你正在經歷這樣的痛苦,請告訴自己:這是暴力的語言,這不是你應該承受的。他說的話並不真實,完全不能定義你的自我價值。你有為自己選擇語言環境的權利。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個環境的創造者。當傷害的語言快要脫口而出時,停下來告訴自己:攻擊性的語言,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這個世界有很多不美好的事,而好好說話,可能是我們能給彼此最大的溫柔了。

《重塑》的片尾,詠梅飾演的她選擇了不原諒,也不報復。最後她說:「希望你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一生。"其實只需一點點勇氣,你就可以讓生活轉個身

所以,無論你是女兒,媽媽,還是妻子;

當你遇到語言暴力的時候,請不要退讓,請不要忍受;

只有勇敢的發聲,才能保護自己,保護更多遭受暴力的人!

相關焦點

  • 毀掉孩子一生的,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語言暴力是孩子一生的傷痛福柯曾在《瘋癲與文明》中說過:在種種社會規條約束下,大部分人都已經捨棄身體的暴力,從而選擇一種更文明的暴力——語言暴力,用這種方式繼續侵害他人。與身體上的暴力相比較,語言的暴力帶來的傷害更加巨大。
  • 被語言暴力毀掉的中國孩子
    他們壓根意識不到,語言,也能成為一種暴力,尤其是來自親人的責罵和侮辱,對孩子來說,更是一種赤裸裸的傷害。 別再對脫口而出的「語言暴力」不以為意了!誰沒有做錯過事、考差過成績的時候,難道大人們,就總是能夠十全十美嗎?工作可以一直順利,人生可以一直走上坡路嗎? 如果都做不到,那憑什麼孩子就必須得比大人多忍受一份難過呢? 03 小學語文課本上有這樣一則故事: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
  • 被語言暴力毀掉的中國孩子
    就你這樣子,長大了也沒出息;你早晚得進監獄;怎麼養了你這麼個東西;說我很差勁,跟別的孩子不能比;做錯題說我笨得像豬;再哭我就打死你…… 就像網友在被採訪,回想起父母當年對自己的言行暴力時,他說:這麼多年了,儘管我已經是奔四的人了,他們對我的影響還是那麼深。
  • 最傷人的不是拳頭,而是舌頭,被語言暴力毀掉的中國孩子
    換個問法,你對孩子說過以下這些話嗎——「你這孩子這麼調皮,再調皮就不要你了」嗎?「你怎麼這麼笨啊,你看人家xxx都比你強」嗎?「你這個豬腦子,怎麼這麼傻呢」?……是的,這些話就是「語言暴力」,它比我們想像的要普遍。
  • 毀掉孩子人生的,不是手機,也不是遊戲,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不是誰都有足夠的語言天賦,但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們表現出來的語言天賦可謂彌足驚人。是什麼在毀掉孩子的一生?是手機還是遊戲?不,答案顯然並非父母所以為的這些「玩物喪志」行為,而正是父母自身施加於孩子身上的語言暴力。很少有孩子沒被家長罵過,在我們的成長記憶中,父母的責罵,是讓人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糟糕回憶,甚至還要比體罰更難忍受。
  • 語言暴力,被語言暴力毀掉的中國孩子,能將天使變成惡魔
    有一種暴力,不會在你的肉體上留下傷痕,卻能在心理上留下永不消逝的陰影和無法癒合的創傷,甚至毀掉一個人的一生,這便是語言暴力。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於精神傷害的範疇。
  • 毀掉孩子的罪魁禍首是遊戲?你錯了,其實是來自父母的語言暴力
    文/真心媽媽如果問大家這樣一個問題,孩子是如何被毀掉的。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回答是手機,是電子遊戲,是孩子的貪玩兒。但事實上,在如何毀掉孩子這個問題上,最具有發言權的就是孩子的父母。反而父母對孩子的內在影響要比手機和電子遊戲大得多。著名教育專家李文錦教授表示,孩子在童年時經常遭受父母語言暴力,長大後出現性格缺陷的概率最大。父母帶給孩子的語言暴力,是孩子一生中都擺脫不了的傷痛。
  • 被語言暴力毀掉的孩子有多痛
    她說得很對。02.語言暴力是一把兇器足以毀掉孩子的一生語言暴力,是指使用嘲笑、誹謗、詆毀、歧視、蔑視等侮辱性語言,致使他人的精神和心理上遭受到侵犯和傷害。調查顯示:平均每20個人就有1個人遭受過語言暴力。每50個人中就有1個人因語言暴力導致心理疾病,輕者患有社交障礙,重者有殺人和自殺行為。語言暴力在家庭中也並不罕見,只是很多父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孩子進行的所謂批評、糾正、管教,其實已經構成「語言暴力」了。
  • 被語言暴力毀掉的中國孩子—最傷人的不是拳頭,而是舌頭
    你對你的孩子使用過語言暴力嗎? 你聽過或者講過這些話嗎? 「你這孩子這麼調皮,再調皮就不要你了」「你怎麼這麼笨啊,你看人家xxx都比你強」「你這個豬腦子,怎麼這麼傻呢?」 是的,這些話就是「語言暴力」,它比我們想像的要普遍。
  • 語言暴力對一個人傷害有多大? 毀掉一個人,一句話就夠了!
    有一種暴力,不會在你身上留下傷痕,卻能在心上投下散不去的陰影,甚至毀掉一個人的一生。那便是語言暴力! 這種暴力比起外表的傷痕來說更為嚴重和可怕。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 李玫瑾曾說:「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Safekids曾發布過這樣一則海報:第一個孩子手裡拿著一張30分的卷子,看的出來,孩子神情緊張,比較膽小,身上可這父母對他說的話:「你腦子讓豬吃了嗎?考成這樣,還有臉回家?」福柯曾在《瘋癲與文明》中說:「在社會種種規條約束下,大部分人已經捨棄身體暴力,從而選擇一種更文明的暴力——語言暴力,用這種暴力繼續侵害他人」專家指出:在中國68%的家長曾在語言上傷害過孩子。
  • 語言暴力對一個人傷害有多大?看看那些被毀掉的人
    語言是世界上一種奇妙的事物,也是我們重要的溝通工具。語言對於我們有著無法言表的重要性,語言用得好可以救人,用得不好亦可以傷人。世上能夠傷人的東西千千萬,不好的語言就是其中傷人不流血,且傷人後難以癒合的一種武器。
  • 真正毀掉孩子人生的,不是遊戲,也不是貪玩,而是家長的語言暴力
    然而,真正毀掉孩子人生的,不是遊戲,也不是貪玩,而是家長的語言暴力。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莫名其妙,我不就是說了孩子幾句,怎麼就上綱上線成了語言暴力了?我都是為他好啊!現在的孩子就是矯情!某種意義上說,語言暴力的危害之大,正是因為這種思維的橫行:孩子明明是語言暴力的受害者,卻被諷刺為「玻璃心」、「溫室裡的花朵」,作為加害者的家長卻從不曾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你不嫌丟人我還嫌丟人!」「就沒見過你這樣笨的!」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或貪玩,是家長的語言暴力
    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次講座中說過:「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孩子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經過研究的結果表明,毀掉孩子的並不是貪玩、遊戲,而是父母的言語暴力。語言暴力是孩子一生的陰影《癲瘋與文明》中有這樣一句話,我認為說的和貼切:在種種社會規章制度的約束下,大部分的人已經捨棄了身體暴力,而是選擇一種更為文明的暴力——言語暴力,用這種暴力形式繼續侵害他人。
  • 語言暴力,究竟有多可怕?
    在他們看來,Papi醬是獨立女性的象徵,孩子隨父姓是Papi放棄自己孩子的冠姓權,代表她「獨立女性」的人設崩塌。於是,評論區留下10000句髒話,Papi醬也成為眾矢之的。最近,B站推出的一部《後浪》的演講視頻,由國家一級演員何冰作為片中的主講者,以充滿力量的言語張力,向年輕人表達了自己作為「前浪」對「後浪」的羨慕,憧憬與希冀。
  • 貝殼頭鞋背後的後浪精英女性
    俗話說得女顧客者得天下商場。拿貝殼鞋來講,阿迪達斯通過構建了顧客感知價值,賦予貝殼鞋經典款一種靈魂,在款式方面除了更注重在於了解女性,更表現在女生穿,是帥氣的時髦復古風,這便是酷女孩的正確打開方式。 愛自由自在不愛束縛後浪精英女性
  • 語言暴力是最可怕的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中,語言暴力的殺傷力往往最容易被忽略,而對孩子的影響卻最深遠,父母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就可以直入孩子心底,永遠刻在腦海裡,揮散不去。語言暴力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和影響?這六個少年共同的經歷是都在童年遭受過來自周圍親人,尤其是父母的語言暴力,這些語言徹底摧毀了孩子的自尊,最終毀掉了孩子的一生。美國愛荷華大學一項關於父母和孩子語言交流的研究顯示,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語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積極和充滿鼓勵的。每個孩子平均一天會得到超過400條的負面評論,而正面評論卻只有30多條。
  • 「真是個廢物」,別以為孩子小沒事,語言暴力足以毀掉一個孩子
    可是我們不知道的是,我們無心說出來的話,可能就會像一把利刃,由我們親手劃在孩子身上,給孩子留下無法痊癒的傷疤,甚至還會毀掉孩子的未來。語言暴力就像一把無形的劍,看似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會給人留下一輩子的心理陰影。"你一點用都沒有。"、"生你有什麼用?"、"你簡直就是個廢物。"、"你考成這樣你還有臉回家?"、"你怎麼那麼笨。"、"真是個廢物。"這些語句,字字誅心。
  • 李玫瑾:網路遊戲和貪玩會毀掉孩子?都不會,父母的語言暴力才會
    尤其是網路遊戲充斥著孩子們的生活,這也給家長們帶來了新的困擾,他們擔心網路遊戲會毀掉孩子。當然,除了網路遊戲,他們還擔心貪玩也會毀掉孩子。其實這些都不會毀掉孩子,而真正會毀掉孩子的就是父母的語言暴力。長期遭受父母語言暴力的孩子,性格更容易出現缺陷。真正毀掉孩子的,不是網路遊戲,也不是孩子過於貪玩,而正是這種語言暴力。很多父母都認為,用這種方式來教育孩子,正是為了激勵孩子,其實他們不懂語言暴力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下面來講一下語言暴力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 李玫瑾:網路遊戲和貪玩會毀掉孩子?都不會,父母的語言暴力才會
    尤其是網路遊戲充斥著孩子們的生活,這也給家長們帶來了新的困擾,他們擔心網路遊戲會毀掉孩子。當然,除了網路遊戲,他們還擔心貪玩也會毀掉孩子。其實這些都不會毀掉孩子,而真正會毀掉孩子的就是父母的語言暴力。這些研究報告分析,都有一個相對一致的結論,那就是:被語言暴力傷害過的孩子,出現過激行為的概率非常高。案例某名牌大學畢業的王麗,跟自己的父母常年不睦。她雖然非常優秀,但是她是在父母的語言暴力中長大的,這也導致她的性格非常自卑。據她說,小的時候有一次考完試回來,自己的試卷被別人惡意撕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