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英文路名 杭州46條道路先試點

2020-12-13 浙江新聞

  抱箍固定、格式統一,杭州的路牌要規範化。

  浙江在線02月24日訊 (錢江晚報通訊員 李敏吉 記者 孫晶晶) 外國友人來杭州做客、旅遊,看得懂杭州的標識標牌嗎?

  今年9月,G20峰會即將在杭州召開。除了給道路「整容」,還有一件事,杭州正在準備中:那就是規範城市的標識系統,讓國籍不同、語言不同的人都可以一目了然。

  去年夏天,杭州出臺了《杭州城市標識系統國際化設計導引》。昨天,錢報記者從杭州市城管委了解到,今年4月底前,杭州首批46條主要道路的路名標牌會按照《導引》,變得「國際化」。

  去杭州的街頭看看,會發現有不少標識的內容和樣式不統一,存在錯誤。

  比如,「路」有的表述為ROAD,有的則是RD.或Rd。有時同一塊標誌牌中,都會出現了不同的表述方式。

  杭州市城管委景觀處副處長韓明清說,杭州今後的路名牌,顏色規格將延續之前綠底白字。形式會有兩種,一種是獨立杆,一種是採用抱箍的形式,懸掛在其他電桿之上,不單獨設置支撐杆。

  韓處長介紹,以後,杭州的道路上原則上只設置路燈杆和交通F杆,如果道路比較寬,路名牌可以單獨設杆。這樣改造後,杭州道路的視覺環境會變得乾淨許多。比如西湖大道,多杆合一後,街頭路名牌會比之前少30%。

  要讓外國友人看明白,路名翻譯也很重要。韓處長說,路名牌的英譯,杭州已經制定了統一的標準:地名部分使用漢語拼音,通用部分用英語。一般信息的第一個字母大寫,其餘小寫。

  「道路」(Road)用簡寫「Rd」,「街道」(Street)用簡寫「St」,「大道」(Avenue)用簡寫「Ave」,「東西南北」用全拼「East、West、South、North」。比如,錢江路的標準翻譯就是「Qiangjiang Rd」。

  規範是基礎,「國際化」是目標。杭州市城管委說,這46條道路的改造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將牽頭協調各相關部門,對各行業的標識系統制定標準,逐步細化、具象化。

相關焦點

  • 杭州制定路名統一標準 地名部分使用漢語拼音
    除了給道路「整容」,還有一件事,杭州正在準備中:那就是規範城市的標識系統,讓國籍不同、語言不同的人都可以一目了然。去年夏天,杭州出臺了《杭州城市標識系統國際化設計導引》。昨天,錢報記者從杭州市城管委了解到,今年4月底前,杭州首批46條主要道路的路名標牌會按照《導引》,變得「國際化」。去杭州的街頭看看,會發現有不少標識的內容和樣式不統一,存在錯誤。
  • ...標註為中文配拼音 網友建議顯現「國際範」給道路加個標準英文名
    因為,他們手機地圖APP顯示的南昌路名均為英文,而實際到達的地方則顯示中文名及漢語拼音,讓他們感覺不便。    有網友認為,南昌市漢語拼音標註的路名顯現不出「國際範」,因此建議,學習上海、長沙等地做法,將道路通名增加英文譯法。
  • 南昌地名標註為中文配拼音 網友建議顯現「國際範」給道路加個標準...
    因為,他們手機地圖APP顯示的南昌路名均為英文,而實際到達的地方則顯示中文名及漢語拼音,讓他們感覺不便。    有網友認為,南昌市漢語拼音標註的路名顯現不出「國際範」,因此建議,學習上海、長沙等地做法,將道路通名增加英文譯法。
  • 122條道路英文名請大家幫著來翻譯
    本報訊(通訊員 卓英鷹 記者 陳瑋)路、街、巷、弄……在中文裡各有各的韻味,在英文裡也都有著不同的表述方式。但杭城的路標就像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國人身上的「綠軍裝」一樣,大街小巷統統一個詞——road。在翻譯路名時,我們能不能將它們翻譯得更有韻味?
  • 杭州不少路牌頗具「杭州特色」 英文標註五花八門
    路、街、巷、裡、弄,這些在中文裡各有各的韻味,在英文裡是否也有不同的表述?  最近,杭州有幾位大學生打電話給西湖區城管辦,對杭城街頭一些路標的英文翻譯的準確性提出了疑義:「杭城的路牌不該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人身上的『綠軍裝』,大街小巷統統一個樣——road。」  為此,西湖區城管辦發出了「徵集令」,歡迎市民來給西湖區轄區內的122條路名的英文標註挑刺。
  • 中英雙語標識、多杆合一 杭州馬路「國際範」越來越足了
    昨天,記者從市城管委獲悉,杭州的城標國際化綜合整治順利進行,預計6月底之前,G20國際峰會所涉及的主城區46條主要道路將完成主體化改造,之後還會繼續推廣到主城區的191條道路上去。  市區內的路名牌,綠底白字,雙語標註。特別注意的是,中文下方的標註按照「地名單一羅馬化」標準統一翻譯方式。地名使用漢語拼音,通用名用英文,如「道路」(Road)用簡寫「Rd」,「街道」(Street)用簡寫「St」,「大道」(Avenue)用簡寫「Ave」,「東西南北」用全拼「East、West、South、North」。如體育場路,就翻譯為Tiyuchang Rd。
  • 同一條道路有兩個路名,這條路到底叫什麼?
    楚天都市報7月15日訊(記者劉孝斌 黃士峰 實習生李翠婷)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九峰一路和高新大道之間,有一條道路。讓路過市民疑惑不解的是,這條路上既可以看見標示為頂冠峰路的路牌,也可以看見標示為珊瑚北路的路牌。今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確實如此。
  • 青島發布道路標誌新規 拼音路名將改為英文路名
    修訂後的《道路導示標誌導則》包括《青島市路名牌設置導則》、《青島市交通指路標誌設置導則》和《青島市樓牌、門牌技術導則》三部分,共20章,適用於我市城市路名牌、交通導向牌、門牌、樓牌等城市道路導示標誌的製作、施工、安裝和維護。
  • 上海擬取消指路牌英文路名? 路政:利用率不高先徵詢意見
    原標題: 上海擬取消指路牌的英文路名,路政:利用率不高,先徵詢意見  近日,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報導,上海欲刪除路牌的英文路名標誌,並評論此舉對於看不懂中文的外國人來說會是問題。  8月25日,記者確認,這只是上海市路政局就道路指路標誌設置向社會公眾徵詢意見的調查,其中一項建議為取消指路標誌牌上的中英對照,理由為「大多數路名和地名的英文表達其實是拼音,利用率不高」。  對此,受訪的上海市民和外國人均不支持取消英文路名,理由是上海有大量外籍居民和外國旅遊者,當看不懂漢字的人開車或打車時,「沒有一點英文就完了。」
  • 合肥將規範道路英文名
    據悉,合肥市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是在1979年到1986年,近30年來,合肥道路越來越多,新建道路有的來不及確定名字就直接把設計圖紙上的非正式名稱投入使用,有的施工單位甚至自己擅自命名,此外,道路地名重複等現象困擾市民,很多道路路名數據存在更新不足的現象。
  • 街頭路牌多為全拼音標註難煞老外 南昌路牌能否使用英文譯法?(圖)
    8月1日,有讀者向本報新聞熱線反映,外國人使用的手機地圖APP顯示的南昌路名均為英文,而實際到達的地方是中文名以及漢語拼音,讓他們感覺十分不便。為此,讀者建議南昌可以學習上海、長沙等城市的做法,將路名的通名部分使用英文譯法。
  • 杭州51條道路有了新名字,有你家附近的嗎?
    下單之前,請先看一看地址。因為,在杭州,這兩天有不少地方的道路改名了。近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批覆了《關於對思潮巷等部分地名命名的請示》,51條道路、1條快速路、15座橋梁、1個人行地道有了新名字。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附近的。】道路上城區思潮巷。原路南起近江路,北至徐家埠路25號,現向北延伸至銀鼓路870號(預編)。
  • 路名扮起「國際範」 濟南道路杆件路名等將加注中英文對照
    泉城路商圈是濟南中心城區最繁華的區域,近年來國際化因素有所提升,比如黑西路、趵北路更換了部分中英雙語停車誘導牌、道路導向牌。但是,還有很多杆件標識的細節有待提升。在黑西路,道路上方的停車誘導牌上,「道路」英文翻譯用的是「Road」,附近道路地面道路導向牌則使用拼音「LU」作為英譯。
  • 杭州再現神翻譯路牌 「錢潮路」變「錢來了路」
    這句英文,直譯起來是「『錢-來-了』路」,乍一聽,還真有錢財滾滾如潮之感。只是錢塘江的「錢」,竟被物化成了流通貨幣的「錢」?快報官方微信昨晚發了這條消息後,有網友表示,「翻譯路牌的人英語四級肯定沒過」,也有網友說,「這是神翻譯,用簡單幾個單詞,把這條路的精髓體現得淋漓盡致」。
  • 桃園路?民光路?武漢這條道路兩個名
    &nbsp&nbsp&nbsp&nbsp朱先生說,國慶期間出行時意外發現,小區附近的桃園路兩頭換了新的路牌,更名為「民光路」。而兩側的交通指示牌上仍顯示該道路為「桃園路」。最讓大家困擾的是,在各類網絡導航中均查詢不到「民光路」。&nbsp&nbsp&nbsp&nbsp「這條路到底叫啥名?」
  • 中央文化區47條道路亮芳名!最長博體路,長7300米寬45米
    備受關注的鄭州市中央文化區「四個中心」工程建設如火如荼,項目推進有條不紊,其周邊道路名字也定了。市政府近日發布《關於中央文化區惠達路等47條道路標準名稱的通告》,有47條道路亮出「芳名」。現代傳媒中心建成效果圖該區域如此「高大上」,周邊道路叫啥名?根據《通告》,本次命名的道路總共47條。其中,最長的道路莫過於博體路,西起繞城高速、東至凱旋路、北臨文翰街、南臨隴海西路,長7300米、寬45米。其次是市民大道,西起須水河東路南延長線、東至華山路、北臨樂民路、南臨愛民路,全長7090米、寬45米。
  • 滬道路名稱英譯導則:路名中"東"是"Dong"還是"East"?[圖]
    圖片說明:網絡配圖  東寶興路、南京東路…這些道路英文名稱你知道嗎?同樣是「東」字,為何東寶興路應譯為「DongbaoxingRoad」,南京東路應譯為「EastNanjingRoad」?上海道路名稱英譯導則最近發布,規定通名部分應當意譯;專名部分應當音譯、使用漢語拼音等,確保統一規範。  該導則規定,通名部分應當意譯,使用英語詞語。
  • 四川內江東興區新命名34條道路 其中有10條路名含「聖」字
    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11月19日,封面新聞從內江市東興區獲悉,東興城區部分道路命(更)名已經東興區政府同意,其中有34條道路新命名,正在向社會公布。新命名東環路、桐慶路、聖安路、聖廟路、聖景路、高聖路、青聖路、聖峨路、龍灣路、賽峨路、青龍路、濱河路、聖晏路、高橋東路、光華大道、高橋西路、中棚巷、龍惠路、河灣路、東升一巷、東升二巷、東升三巷、東聖街、桐安街、紅橋街、聖美街、聖林寺街、蓮花坪街、紅峨街、雙石街、新建街、長門街、觀景街、復興路等34條街、路、巷。
  • 同一條路翻譯卻不同 「丈八東路」英文到底該咋翻譯?
    一是一張指示牌上,部分路名有拼音,部分路名無拼音;二是遇到數字,有的用阿拉伯數字有的用拼音;三是拼音之間間隔不一,有的一字一斷,有的一詞一斷。「漢字+拼音+加英語」的路牌,有的同一張指示牌上,部分路名用拼音,部分路名用英語。有的同一路名,拼音和英語混用。有的則是漢字加英語的的雙語路牌。  第二種典型情況是一路多名。甚至相距十幾米的兩個路牌都是同路異名。
  • 青島城市道路路名牌今後將用中英文標註
    同時,將增大車行道兩側的門牌面積,讓市民找路更加方便。  市城鄉建設委市政工程管理處有關人士介紹,市城鄉建設委會同市公安局於2012年編發了《導則(試行)》。「試行3年多以來,收到了社會各界反映的一些意見和建議,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需對導則進行修編。」上述人士表示,部分市民認為,路名牌導示信息中漢語拼音路名應該改為英文翻譯。交通導向牌應該包含方向信息等。